专题五第1节 《一生为“爱”的诗人——陆游》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第1节《一生为“爱”的诗人——陆游》讲稿

教学要求:

一.了解陆游创作生平的重大事件,理解陆游的爱国思想。

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能够从人物的个例事件了解人物的思想人生。

三.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及爱国意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专题五第1节,一生为爱的诗人陆游。

一.“爱”情

(出示:沈园图)讲述:这一幅是位于绍兴市区东南洋河弄的一处园林。据说,是一位姓沈的绅士所建,故名沈园。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宋代以后,园林渐废,仅存一角。1984年,政府依照传世的《沈园图》进行了重建。宋代造园之风极盛,江南中著名园林众多,那么小小沈园为何如此出名呢?

(出示:陆游《钗头凤》)这幅是在沈园正南用出土断砖砌成的断垣,断垣上是今人所刻陆游的《钗头凤》词,正是它造就了沈园的不同。读词,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里包含着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

(出示:陆唐画)陆游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两人青梅竹马,成亲之后更是相濡以沫,卿卿我我,比翼双飞,有如并蒂芙蓉。但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陆家门,一对佳侣劳燕分飞,成了鸾孤凤只。这是为什么呢?(出示:?)

古文中的说法是这样的(出示:文字)「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意思就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而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讲述,事实是唐琬不孕,中国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而遭公婆逐出。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王氏为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陆游与唐琬是真心相爱的,老天也给两人安排了一次相遇。十年后的春天,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陆游来此赏春偶遇唐琬和丈夫赵士程。唐琬在争得丈夫同意后,给陆游送来酒菜,陆游百感交集,举杯一饮而尽,之后提笔在粉壁上写下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

作为男子,陆游心中除了儿女情长,还有国家与事业,而在中国古代,感情则是大多数

女子的全部。唐琬本就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再也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另一阙多情的《钗头凤》,后人也将它刻于沈园壁上。(出示:唐琬《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后来陆游告老还乡,唐琬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往事、对沈园、对旧人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思念之下,只能以诗述情。(出示:陆游沈园诗)

六十七岁时,做诗一首: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做诗两首:

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八十一岁时,梦游沈园,醒后做诗两首:

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八十五岁时,再游沈园,做诗一首: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做此诗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些记载着唐琬与陆游爱情绝唱的诗词,却在后世爱情的人们中间长久流传不衰。它提醒着人们:好好珍惜你拥有的那份感情,不要轻易道别离,酿成无奈悔终身。

二.“爱”诗

沈园记录了陆游的千古名句,但陆游的诗作绝不仅此。(出示:陆游简介)

陆游,南宋词人、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在七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留下了九千二百多首诗、一百多首词及各种体裁的散文作品,以杰出的文学成就彪炳于中华民族史册,是我国历史上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

据说陆游的诗作只少于乾隆皇帝,按其年龄计算,平均每三天做诗一首,那么是什么支持着他呢?(出示:?及爱诗)是对诗歌的热爱,陆游“爱”诗,爱读诗更爱做诗。

陆游曾做诗《示子橘》,在诗中将自己的创作及人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出示:第一阶段)“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第一阶段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陆游年幼先从师于父,后从师于叔,主要在经学上用功夫,但年少时便表现出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宋史陆游传》中记载:“年十二,能诗文”。十七岁时,遇当时有名的爱国诗人曾几,开始学诗。

(出示:曾几)这就是曾几,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江西赣州人。政治上属于主战派,因反对秦桧而被罢官,秦桧死后复出,累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谥文清。他是南宋学者,江西诗派代表人物,是宋朝南渡后诗坛开路人。曾几与陆游之父相交,很喜欢陆游,并教他做诗。在曾几影响下,陆游早年的诗表现出一定的爱国思想,但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说“但欲工藻绘”,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出示:第二阶段)“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第二阶段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存诗2400余首。诗人的足迹也遍布川蜀大地。这一时期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这些诗创作突破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向成熟。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了诗歌创作的真谛。

(出示:第三阶段)“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第三阶段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此时期诗中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