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第二章+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枢与联合运动、姿势调节和共济运动有关 3.皮质侧视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
额叶
(一)额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4.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 动区相邻
5.运动性语言中枢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管理语言运动 6.额叶联合区 位于额叶前部,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
关系
(一)额叶
感觉传导束、锥体束、锥体外通路及内侧纵束
五、脑干
五、脑干
解剖及生理功能
3.脑干的网状结构 分布脑干中轴,与所有的中枢神经均 有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几乎参与所有的神经活动
神经病学 第一章
绪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桂永浩
神经病学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
损害表现的定位诊断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 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徐忠信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一、大脑半球
➢ 大脑半球表面为皮质,皮质下为白质、基底节及脑室 ➢ 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分为额叶、
图2-40 基底节主要结构及其关系
损害表现及定位
1.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新纹状体病变
✓ 舞蹈样动作:壳核病变 ✓ 手足徐动症:尾状核病变 ✓ 偏侧投掷运动:丘脑底核病变
2.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苍白球、黑质病变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及静止性震颤,见于震颤麻痹
三、基底神经节
图2-41纹状体结构与功能
孔对光反射消失及眼球垂直运动障碍,由于肿瘤压迫中 脑四叠体和中脑导水管而引起
(四)底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底丘脑是位于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度区域,外
邻内囊,前内侧是丘脑下部,红核和黑质的上端也伸入 此区底丘脑主要的结构是丘脑底核,又称路易氏体,属 于锥体外系的一部分,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的纤 维,发出的纤维到苍白球、黑质、红核和中脑被盖
2.思考下列问题:
✓ 诊断、病因 ? ✓ 辅助检查 ? ✓ 治疗 ?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19岁,发热伴抽搐、精神异常3天 ➢ 症状:感冒后出现抽搐、精神异常,胡言乱语,高热 ➢ 体征:体温39℃,口唇可见疱疹,胡言乱语,问话不答,
查体不配合 ➢ 初步诊断: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
1.回答下列问题:
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2级,病理反射(Babinski征) 阳性
1.回答下列问题:
✓ 失语类型 ? ✓ 瘫痪类型 ? ✓ 初步定位 ?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男,69岁,言语不能伴右上肢瘫痪3天 ➢ 症状:言语不能,右上肢活动不灵活 ➢ 体征:问话不能回答,能理解问话并正确完成指令,右
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2级,病理反射(Babinski征) 阳性
3.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 4.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5.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强哭强笑
(二)下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 ➢ 位于丘脑下沟的下方,由第三脑室周围的灰质组成 ➢ 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 ➢ 下丘脑损害可产生严重的内脏机能活动紊乱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 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情感障碍
损害表现及定位
1.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外侧核群、特别是腹后核受损
(1)所有感觉皆有障碍 (2)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3)肢体及躯干的感觉障碍重于面部 (4)严重的深感觉障碍可表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5)亦可出现感觉异常
四、间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间脑前方以室间孔与视 交叉上缘的连线为界,下方与中脑相连,两侧为内囊左 右间脑之间的矢状窄隙为第3脑室,其侧壁为左右间脑 的内侧面
➢ 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及底丘脑
四、间脑
图2-42 间脑
(一)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丘脑: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是感觉传导的皮质下 中枢和中继站,对运动系统、边缘系统、上行网状系统 和大脑皮质的活动均有影响
损害表现及定位
1.精神症状 额极损害,痴呆和人格改变 2.瘫痪 中央前回损害,可出现对侧单瘫、中枢性面、舌
瘫,偏瘫;旁中央小叶损伤出现双下肢瘫及尿失禁 3.言语及书写障碍 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Broca区)
损害,失写症-额中回后部损害 4.眼球同向运动障碍 额中回后部侧视中枢病变
✓ 破坏性病灶:两眼凝视病灶侧 ✓ 刺激性病灶:两眼凝视对侧
(二)下丘脑
图2-44 下丘脑
(二)下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下丘脑核团分为四个区
视前区:体温调节 视上区:视上核--水代谢
室旁核--糖代谢 结节区:腹内侧核--性机能
背内侧核--脂肪代谢 乳头体区:产热保温
(二)下丘脑
损伤表现及定位
1.中枢性尿崩症 2.体温调节障碍 3.摄食异常 4.睡眠、觉醒障碍 5.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7.间脑癫痫
损害表现及定位
丘脑底核损害时可出现偏身投掷症
➢ 表现:对侧肢体近端大而快速的连续不能控制的投掷 运动
➢ 特点:以上肢为重,症状只在患者清醒时出现,入睡 后消失
五、脑干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中脑:第3、4对脑神经核 1.脑干 脑桥:第5、6、7、8脑神经核
延髓:第9、10、11、12对脑神经核 2.脑干的传导束:
➢ 解剖及生理功能 边缘叶:由扣带回、海马回、钩回组成,主要功能与精 神和内脏活动有关
➢ 损害表现及定位 损害时出现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 神症状及内脏活动障碍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男,69岁,言语不能伴右上肢瘫痪3天 ➢ 症状:言语不能,右上肢活动不灵活 ➢ 体征:问话不能回答,能理解问话并正确完成指令,右
✓ 抽搐定位? ✓ 精神异常定位 ? ✓ 精神异常损害部位?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19岁,发热伴抽搐、精神异常3天 ➢ 症状:感冒后出现抽搐、精神异常,胡言乱语,高热 ➢ 体征:体温39℃,口唇可见疱疹,胡言乱语,问话不答,
查体不配合 ➢ 初步诊断: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
2.思考下列问题:
左侧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
2.思考下列问题:
✓ 诊断、病因 ? ✓ 影像改变 ? ✓ 治疗 ?
三、基底神经节
解剖及生理功能
基底神经节:是埋藏在大脑白质深部的灰质块
包括
纹状体 屏状核 杏仁核 红核 黑质 丘脑底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苍白球)
三、基底神经节
图2-39 基底节模式图
三、基底神经节
(三)上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两侧丘脑的内侧 ➢ 主要结构:
(1)松果体:位于两上丘之间,其基底附着于缰连合 (2)缰连合:为横行的纤维素,在松果体的前方,位
于两个上丘中间 (3)后连合:为横行排列的纤维束,在松果体的下方
损伤表现及定位
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 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 syndrome):表现为瞳
纤维损害。表现为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
运动性失用症
包括
观念性失用症 结构性失用症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
5.视野改变 顶叶深部视放射纤维损害,表现为两眼对侧 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
(三)颞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2.感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3.嗅觉中枢 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 4.颞叶前部 与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5.海马 边缘系统重要结构,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
✓ 进一步诊断 ? ✓ 辅助检查 ? ✓ 治疗 ?
二、内囊及皮质下白质
解剖及生理功能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白质带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含有额桥 束及丘脑前辐射
内囊 内囊膝部:位于“V”的尖端部,内含皮质脑干束 内囊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含有皮质脊 髓束、丘脑辐射、听辐射、视辐射等
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及边缘叶 ➢ 左侧半球:语言中枢,分析综合、逻辑思维及计算能力,
为优势半球 ➢ 右侧半球:认识中枢,音乐、美术、空间、人物、视觉、
记忆功能
一、大脑半球
图2-36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大脑半球
图2-37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额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 2.运动前区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是锥体外系的皮质中
常但所看物体不认识 4.视觉变形 视中枢及顶颞枕交界区病变,可能是癫痫先兆
(五)岛叶
➢ 解剖及生理功能 岛叶位于外侧裂深面,表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外囊 紧相邻。岛叶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 损害表现及定位 岛叶受刺激可引起内脏运动紊乱,出现恶心、呃逆、胃 肠蠕动增加或饱胀感等
岛叶
(六)边缘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59岁,左侧肢体瘫痪伴麻木3天 ➢ 症状: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偏身麻木 ➢ 体征:左侧肢体肌力2级,左侧面部和偏身痛觉减退,
左侧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
1.回答下列问题:
✓ 初步定位 ? ✓ “两偏” ?侧肢体瘫痪伴麻木3天 ➢ 症状: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偏身麻木 ➢ 体征:左侧肢体肌力2级,左侧面部和偏身痛觉减退,
损害表现及定位
2.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 丘脑痛,内髓板核和中央核受累
(1)疼痛部位不准确、不固定、较弥散 (2)疼痛的性质不定,烧灼感、冷感和难以描述的痛感 (3)疼痛常受情绪的影响,情绪激动可使疼痛加重 (4)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压增高或血糖增高 (5)止痛剂无效,抗癫痫药有一定的疗效
损害表现及定位
(四)枕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枕叶内侧面由距状裂分为楔回和舌回,距状裂周围的皮 质为视觉中枢,亦称为纹状区
2.枕叶的主要功能与视觉有关
枕叶
(四)枕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视野改变
✓ 一侧病变:同向偏盲、象限盲,黄斑回避 ✓ 双侧病变:皮质盲,对光反射存在
2.视幻觉 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幻视、闪光 、暗影等 3.视觉失认 左侧纹状体区周围及角回病变,患者视力正
➢ 丘脑内部被Y型白质纤维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 核群
(一)丘脑
图2-43 丘脑示意图
(一)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躯体、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功能、
情感有关 外侧核群:传导躯体及四肢感觉、面部感觉和味觉,并
与运动协调和锥体外系有关
损害表现及定位
丘脑病变产生丘脑综合征,包括:
颞叶
(三)颞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感觉性失语 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2.命名性失语 颞中、下回后部病变 3.听觉障碍 颞横回听觉中枢病变 4.颞叶癫痫 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三)颞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5.幻觉 多为癫痫发作先兆,也可单独出现 包括:幻听、幻视、幻嗅
6.精神症状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7.视野改变 颞叶深部视放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一)额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5.强握及摸索反射 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损害 6.额叶性共济失调 额-桥-小脑束损害 7.Foster-Kennedy综合征 额叶底部肿瘤压迫
表现: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神经乳头水肿 8.其他 额叶运动前区、丘脑下部联系纤维损害
(二)顶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皮质感觉区 主要位于中央后回和顶上回
二、内囊及皮质下白质
图2-38 内囊模式图
损害表现及定位
1.完全损伤 脑血管病等严重而广泛损伤时,病灶对侧 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2.部分损伤 部位及程度不同出现单独或合并出现如偏 瘫、偏身感觉障碍、偏身共济失调、偏盲、一侧中枢 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等症状
3.半卵圆中心损害 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
(二)顶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皮质感觉障碍 复合性感觉为主的感觉障碍 2.体象障碍:
✓ 右侧角回-自体认识不能 ✓ 右侧缘上回-病觉缺失
3.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 左侧顶叶角回损害 ✓ 临床表现:失算症、手指失认症、左右失认症、失写症
(二)顶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4.失用症 顶叶后部、左侧缘上回、角回、胼胝体及其联系
✓ 中央后回为浅感觉和深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身体的 深、浅感觉信息
✓ 身体各部位代表区排列与运动区的排列大致相对应,呈 “倒人状”
✓ 顶上回为分辨性触觉和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顶叶
(二)顶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2.运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 其功能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3.视觉语言中枢 位于角回 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额叶
(一)额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4.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 动区相邻
5.运动性语言中枢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管理语言运动 6.额叶联合区 位于额叶前部,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
关系
(一)额叶
感觉传导束、锥体束、锥体外通路及内侧纵束
五、脑干
五、脑干
解剖及生理功能
3.脑干的网状结构 分布脑干中轴,与所有的中枢神经均 有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几乎参与所有的神经活动
神经病学 第一章
绪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桂永浩
神经病学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
损害表现的定位诊断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 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徐忠信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一、大脑半球
➢ 大脑半球表面为皮质,皮质下为白质、基底节及脑室 ➢ 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分为额叶、
图2-40 基底节主要结构及其关系
损害表现及定位
1.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新纹状体病变
✓ 舞蹈样动作:壳核病变 ✓ 手足徐动症:尾状核病变 ✓ 偏侧投掷运动:丘脑底核病变
2.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苍白球、黑质病变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及静止性震颤,见于震颤麻痹
三、基底神经节
图2-41纹状体结构与功能
孔对光反射消失及眼球垂直运动障碍,由于肿瘤压迫中 脑四叠体和中脑导水管而引起
(四)底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底丘脑是位于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度区域,外
邻内囊,前内侧是丘脑下部,红核和黑质的上端也伸入 此区底丘脑主要的结构是丘脑底核,又称路易氏体,属 于锥体外系的一部分,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的纤 维,发出的纤维到苍白球、黑质、红核和中脑被盖
2.思考下列问题:
✓ 诊断、病因 ? ✓ 辅助检查 ? ✓ 治疗 ?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19岁,发热伴抽搐、精神异常3天 ➢ 症状:感冒后出现抽搐、精神异常,胡言乱语,高热 ➢ 体征:体温39℃,口唇可见疱疹,胡言乱语,问话不答,
查体不配合 ➢ 初步诊断: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
1.回答下列问题:
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2级,病理反射(Babinski征) 阳性
1.回答下列问题:
✓ 失语类型 ? ✓ 瘫痪类型 ? ✓ 初步定位 ?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男,69岁,言语不能伴右上肢瘫痪3天 ➢ 症状:言语不能,右上肢活动不灵活 ➢ 体征:问话不能回答,能理解问话并正确完成指令,右
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2级,病理反射(Babinski征) 阳性
3.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 4.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5.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强哭强笑
(二)下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 ➢ 位于丘脑下沟的下方,由第三脑室周围的灰质组成 ➢ 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 ➢ 下丘脑损害可产生严重的内脏机能活动紊乱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 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情感障碍
损害表现及定位
1.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外侧核群、特别是腹后核受损
(1)所有感觉皆有障碍 (2)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3)肢体及躯干的感觉障碍重于面部 (4)严重的深感觉障碍可表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5)亦可出现感觉异常
四、间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间脑前方以室间孔与视 交叉上缘的连线为界,下方与中脑相连,两侧为内囊左 右间脑之间的矢状窄隙为第3脑室,其侧壁为左右间脑 的内侧面
➢ 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及底丘脑
四、间脑
图2-42 间脑
(一)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丘脑: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是感觉传导的皮质下 中枢和中继站,对运动系统、边缘系统、上行网状系统 和大脑皮质的活动均有影响
损害表现及定位
1.精神症状 额极损害,痴呆和人格改变 2.瘫痪 中央前回损害,可出现对侧单瘫、中枢性面、舌
瘫,偏瘫;旁中央小叶损伤出现双下肢瘫及尿失禁 3.言语及书写障碍 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Broca区)
损害,失写症-额中回后部损害 4.眼球同向运动障碍 额中回后部侧视中枢病变
✓ 破坏性病灶:两眼凝视病灶侧 ✓ 刺激性病灶:两眼凝视对侧
(二)下丘脑
图2-44 下丘脑
(二)下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下丘脑核团分为四个区
视前区:体温调节 视上区:视上核--水代谢
室旁核--糖代谢 结节区:腹内侧核--性机能
背内侧核--脂肪代谢 乳头体区:产热保温
(二)下丘脑
损伤表现及定位
1.中枢性尿崩症 2.体温调节障碍 3.摄食异常 4.睡眠、觉醒障碍 5.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7.间脑癫痫
损害表现及定位
丘脑底核损害时可出现偏身投掷症
➢ 表现:对侧肢体近端大而快速的连续不能控制的投掷 运动
➢ 特点:以上肢为重,症状只在患者清醒时出现,入睡 后消失
五、脑干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中脑:第3、4对脑神经核 1.脑干 脑桥:第5、6、7、8脑神经核
延髓:第9、10、11、12对脑神经核 2.脑干的传导束:
➢ 解剖及生理功能 边缘叶:由扣带回、海马回、钩回组成,主要功能与精 神和内脏活动有关
➢ 损害表现及定位 损害时出现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 神症状及内脏活动障碍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男,69岁,言语不能伴右上肢瘫痪3天 ➢ 症状:言语不能,右上肢活动不灵活 ➢ 体征:问话不能回答,能理解问话并正确完成指令,右
✓ 抽搐定位? ✓ 精神异常定位 ? ✓ 精神异常损害部位?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19岁,发热伴抽搐、精神异常3天 ➢ 症状:感冒后出现抽搐、精神异常,胡言乱语,高热 ➢ 体征:体温39℃,口唇可见疱疹,胡言乱语,问话不答,
查体不配合 ➢ 初步诊断: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
2.思考下列问题:
左侧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
2.思考下列问题:
✓ 诊断、病因 ? ✓ 影像改变 ? ✓ 治疗 ?
三、基底神经节
解剖及生理功能
基底神经节:是埋藏在大脑白质深部的灰质块
包括
纹状体 屏状核 杏仁核 红核 黑质 丘脑底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苍白球)
三、基底神经节
图2-39 基底节模式图
三、基底神经节
(三)上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两侧丘脑的内侧 ➢ 主要结构:
(1)松果体:位于两上丘之间,其基底附着于缰连合 (2)缰连合:为横行的纤维素,在松果体的前方,位
于两个上丘中间 (3)后连合:为横行排列的纤维束,在松果体的下方
损伤表现及定位
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 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 syndrome):表现为瞳
纤维损害。表现为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
运动性失用症
包括
观念性失用症 结构性失用症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
5.视野改变 顶叶深部视放射纤维损害,表现为两眼对侧 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
(三)颞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2.感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3.嗅觉中枢 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 4.颞叶前部 与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5.海马 边缘系统重要结构,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
✓ 进一步诊断 ? ✓ 辅助检查 ? ✓ 治疗 ?
二、内囊及皮质下白质
解剖及生理功能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白质带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含有额桥 束及丘脑前辐射
内囊 内囊膝部:位于“V”的尖端部,内含皮质脑干束 内囊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含有皮质脊 髓束、丘脑辐射、听辐射、视辐射等
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及边缘叶 ➢ 左侧半球:语言中枢,分析综合、逻辑思维及计算能力,
为优势半球 ➢ 右侧半球:认识中枢,音乐、美术、空间、人物、视觉、
记忆功能
一、大脑半球
图2-36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大脑半球
图2-37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额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 2.运动前区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是锥体外系的皮质中
常但所看物体不认识 4.视觉变形 视中枢及顶颞枕交界区病变,可能是癫痫先兆
(五)岛叶
➢ 解剖及生理功能 岛叶位于外侧裂深面,表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外囊 紧相邻。岛叶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 损害表现及定位 岛叶受刺激可引起内脏运动紊乱,出现恶心、呃逆、胃 肠蠕动增加或饱胀感等
岛叶
(六)边缘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 患者:女,59岁,左侧肢体瘫痪伴麻木3天 ➢ 症状: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偏身麻木 ➢ 体征:左侧肢体肌力2级,左侧面部和偏身痛觉减退,
左侧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
1.回答下列问题:
✓ 初步定位 ? ✓ “两偏” ?侧肢体瘫痪伴麻木3天 ➢ 症状: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偏身麻木 ➢ 体征:左侧肢体肌力2级,左侧面部和偏身痛觉减退,
损害表现及定位
2.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 丘脑痛,内髓板核和中央核受累
(1)疼痛部位不准确、不固定、较弥散 (2)疼痛的性质不定,烧灼感、冷感和难以描述的痛感 (3)疼痛常受情绪的影响,情绪激动可使疼痛加重 (4)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压增高或血糖增高 (5)止痛剂无效,抗癫痫药有一定的疗效
损害表现及定位
(四)枕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枕叶内侧面由距状裂分为楔回和舌回,距状裂周围的皮 质为视觉中枢,亦称为纹状区
2.枕叶的主要功能与视觉有关
枕叶
(四)枕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视野改变
✓ 一侧病变:同向偏盲、象限盲,黄斑回避 ✓ 双侧病变:皮质盲,对光反射存在
2.视幻觉 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幻视、闪光 、暗影等 3.视觉失认 左侧纹状体区周围及角回病变,患者视力正
➢ 丘脑内部被Y型白质纤维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 核群
(一)丘脑
图2-43 丘脑示意图
(一)丘脑
解剖及生理功能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躯体、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功能、
情感有关 外侧核群:传导躯体及四肢感觉、面部感觉和味觉,并
与运动协调和锥体外系有关
损害表现及定位
丘脑病变产生丘脑综合征,包括:
颞叶
(三)颞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感觉性失语 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2.命名性失语 颞中、下回后部病变 3.听觉障碍 颞横回听觉中枢病变 4.颞叶癫痫 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三)颞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5.幻觉 多为癫痫发作先兆,也可单独出现 包括:幻听、幻视、幻嗅
6.精神症状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7.视野改变 颞叶深部视放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一)额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5.强握及摸索反射 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损害 6.额叶性共济失调 额-桥-小脑束损害 7.Foster-Kennedy综合征 额叶底部肿瘤压迫
表现: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神经乳头水肿 8.其他 额叶运动前区、丘脑下部联系纤维损害
(二)顶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1.皮质感觉区 主要位于中央后回和顶上回
二、内囊及皮质下白质
图2-38 内囊模式图
损害表现及定位
1.完全损伤 脑血管病等严重而广泛损伤时,病灶对侧 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2.部分损伤 部位及程度不同出现单独或合并出现如偏 瘫、偏身感觉障碍、偏身共济失调、偏盲、一侧中枢 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等症状
3.半卵圆中心损害 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
(二)顶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1.皮质感觉障碍 复合性感觉为主的感觉障碍 2.体象障碍:
✓ 右侧角回-自体认识不能 ✓ 右侧缘上回-病觉缺失
3.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 左侧顶叶角回损害 ✓ 临床表现:失算症、手指失认症、左右失认症、失写症
(二)顶叶
损害表现及定位
4.失用症 顶叶后部、左侧缘上回、角回、胼胝体及其联系
✓ 中央后回为浅感觉和深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身体的 深、浅感觉信息
✓ 身体各部位代表区排列与运动区的排列大致相对应,呈 “倒人状”
✓ 顶上回为分辨性触觉和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顶叶
(二)顶叶
解剖及生理功能
2.运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 其功能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3.视觉语言中枢 位于角回 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