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文化视野透视筷子的文化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民俗文化视野透视“筷子”的文化寓意
□杨庆黎
【内容摘要】“筷子”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特点的民俗事象,我们称之为民俗文化“个体”,从民俗文化视野中透视这个“个体”,其实它蕴含着特殊的形态、功能和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了民俗文化的深刻寓意。
【关键词】民俗文化;筷子使用;文化寓意
【作者简介】杨庆黎(1968.9 ),男,保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地方民族民俗文化
如果我们将带有强烈个性特点的民俗事象称之为民俗文化的“个体”,那么这种个性特点指的是它有着特殊的形态、功能和历史的文化个体,它是民俗文化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我们可以信手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每天进食用的筷子,它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的“个体”,以筷子进食,能挑、能扒、可夹、可捞……各种技法完备,在餐桌上能独立应付各种场面。
中国人情有独钟的筷子,各个时代的叫法不同,先秦时期叫“挟”。
大概最初使用的大多是木筷子和竹筷子,春秋时期筷子叫“箸”,隋唐时期筷子叫“筋”。
宋代才有“筷”的称呼。
古人为什么称筷子为箸呢?“箸,饭具也。
俗称筷。
”显然是吃饭持箸,自然倾倒的意思。
但是这一名称的变化,又反映了中国民俗的特有风情,因为古代人十分讲究忌讳,而“箸”与“住”谐音,“住”又有停止的意思,说起来不吉利。
相传宋、明时期,南方为数众多的水上人家对妨碍行船的字眼特别敏感,“箸”音同“住”,一顿三餐总有人会说到箸,那船不就开不动了!不能住,只能快,筷子之名便由此产生,并越叫越普遍。
从食具的历史演变和筷子的遭遇来看,它虽然在民俗文化中只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但它所展现的文化景观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或形成一个面了。
它与人的观念、心态以及其它事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筷子以它特有的视角反映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人情魅力。
民俗文化中大量地存在着禁忌的现象,筷子的叫法是与忌讳紧密相连的。
作为民俗文化的主体的人,在使用筷子时也免不了种种忌讳,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民以食为天”,既然是天大的事当然不可随意对待。
民间习俗中拿筷子一般是右手,“子能食食,教以右手”,是自古以来的一条古训。
左手拿筷子,民间以为反常,俗称“左撇子”。
民间还忌讳饭前用筷子敲碗,认为“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才这样敲。
饭盛好后,又忌讳吃饭将筷子插在米饭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
据说明代之前有将筷子担在碗上的习俗,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斥之为恶模样,因而逐渐成为一种禁忌。
有些讲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规矩,叫做“杯不出栏,筷不出椽”。
筷子也不能分开放在杯子的两边,否则就觉得不吉利,因为“筷(快)分开了”,看上去也不雅观。
而且每双筷子必须一样齐,不能一长一短,否则会令人想起“三长两短”等不吉利的话。
吃饭时还禁忌把筷子掉在地上,要用掉到地面上的筷子,必须要先在地上画个“十”字作为破法,然后再使用。
拿筷子吃饭,不仅不能犯禁忌,引来凶兆,也不能在就餐或宴客时肆无忌惮,违犯了规矩和礼俗。
从古至今,中国人在餐桌上常有一些人,使用筷子毫无顾忌不知道谦让和礼仪。
一俟菜上桌,这些人便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上下翻腾如拨草寻蛇,有人挑来挑去优中选萃,本来是优雅的进食方式却变成了粗鲁的打劫。
针对此种流弊,民间吃饭时用筷子就产生了八忌。
这八忌是:一忌舔筷即忌用舌头舔筷;二忌迷筷即忌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即忌刚吃了一道菜接着又吃另一道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吃;四忌粘筷即忌用粘着菜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即忌把筷子插在饭菜上;六忌跨菜即忌别人夹菜时,跨过别人的筷子过去夹另一个菜;七忌掏菜即忌用筷子从菜当中弄着吃;八忌剔筷即忌以筷代牙签剔牙。
可见,小小的一双筷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丰富信息。
但是,将筷子的功能仅仅作为一种饮食的工具,那又是一种错误。
在中国古代,筷子还有一种占卜算命的奇技。
古代的相书上说,用三个指头拿筷的人,天性自在,用四个指头拿筷子的人命富贵,用五个指头拿筷子的人则大富大贵。
这话虽然没有科学的成分,甚至有点胡说八道,但在民间用筷子占卜吉凶的情形确实是曾经普遍存在过的民俗文化现象。
据民间传说,从手执筷子的高低可以看出小孩日后结婚对象离家的远近。
筷子握得过高的,对象一定离家远;筷子握得过低的,对象一定离家近。
所以,担心孩子将来远离自己的父母,就忌讳孩子吃饭时筷子握得过高;而不愿意孩子没出息地守在自己身边的父母,就忌讳孩子吃饭时握得过低,这种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只能看作是老百姓的一种俗信。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筷子具有多重的复合作用,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进食用餐,精神生活中的占卜吉凶外,就是在政治生活中也有很大作用,例如古代的帝王赏赐功臣金筷;还有在艺术生活中也常有筷子的表演,比如有些民族的筷子舞,也打上了筷子文化的深深烙印,它与中国人民族素质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筷子的“个体”到“模式”,我们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性网状结构。
从表层结构来看,筷子不过是木质、竹质的食具,当然也包括金筷、银筷和其它质素和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种工艺筷,它们充其量不过是满足人们在用餐时的有用性,
·
071
·
吉林市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侯丽红
【内容摘要】本研究以吉林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1990 2010年吉林市中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数据,并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发育总体情况良好,但是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缺乏良
好的锻炼习惯,不能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没有适宜的运动量和必要的运动强度,这是目前影响吉林市中学生体质
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吉林市中学生体质水平下降,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中学生;学生体质;现状调查
【作者单位】侯丽红,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担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他们的成长和健康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生体质问题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的关注。
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研究以吉林市13 18岁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质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进一步认识目前中学生体质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吉林市中学生体质的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吉林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于吉林市教育局和全国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2010年吉林市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身高、体重、身高标准体重率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吉林市中学生13岁 18岁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平均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身高、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平滑曲线涨幅。
2010年吉林市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较轻体重率和正常体重率高于全国水平。
人体的发育水平与遗传、营养状况、体育锻炼等因素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吉林市处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气候四季分明,东北人素来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另外,近年来吉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家庭到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膳食营养,这对学生的骨骼发育、肌肉的增长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学生肥胖应经成为社会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生营养过剩,缺乏体育锻炼是造成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吉林市中学生身体机能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身体
在这个层次上,筷子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但是,一经人们的使用,由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职业、习惯、年龄、信仰、民族、文化素养的不同,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的差异,筷子便超越了它原来所具有的特性———有用性,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筷子了。
第一,也许它是富人“亮富”的奢侈品,是腰缠万贯的大亨老板或者闲得发愁的阔佬富婆家中的装饰品;也许它是饥寒交迫的穷人赖以生存活命的食具;第二,同样作为食具,筷子在餐桌上体现了使用者的等级、品位、主客地位等文化氛围。
通过筷子的文化展现,其背后则是程式化了的习惯以及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种种规范等,就实质而言,已经形成了它特定的模式。
这可以说是属于中间的结构层次。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一个层次,就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淀,人们对筷子的认识已经不局限于将它作为饮食之具,而将其内涵扩展成为占卜吉凶、预测未来的一种工具,并形成某种规范作用,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在社会的伦理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中顽强地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复杂交错的网状的层次结构,不要说改变这种犬牙交错的结构,就是理清它们复杂的关系,也如同要纠正一些人拿筷子时的“左撇子”习惯一样,是十分困难的。
这也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禁忌虽然不是法律却似法律的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明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鉴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6.郑传寅.中国民俗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7.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