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
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在当今社会中,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教与学的效果都相对有限。
然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来说,开放的课堂氛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该如何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在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其次,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机构、企业或社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的社会现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世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和思考方式上存在差异。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问题。
例如,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可以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实现全面发展。
除了教师的作用,学生自身也应积极参与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参与讨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当然,这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思维。
因此,学生应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总之,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教师应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机会。
高效课堂建设【系列文章】
高效课堂系列文章精选高效课堂建设——评价篇目录一、高效课堂解读二、新课程核心理念三、朱永新:最好的教育风景在教室四、“学”是高效课堂的逻辑起点五、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六、学习金字塔:教学方式与教学效率的关系七、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八、高效课堂的“三激”教育九、课堂拿什么让学生快乐?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写在前面的话“课堂教学改革年”酝酿之初,当我们思考怎样拟定活动目标、任务、内容、措施和要求时,创新课堂模式、重建课堂文化、打造高效课堂、转变质量增长方式等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重复闪现在脑海而又一知半解。
当想找一些与此相适合的解读书籍时,竟发现书架上的相关专著或教材似乎与阅读的期待相去甚远。
很多书倒适合大学本科生在教室里安静地琢磨,而且一定要有期末考试作为威胁,否则这些书很难说有多大的可读性。
于是求助于网络,还真发现了很多有助于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丰富内涵的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好文章。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年”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将成为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为了使大家对“高效课堂”的原理及建设有一个基本了解和认识,现将收集到的关于高效课堂理论和建设的部分文章经过整理,编辑成“高效课堂建设理论篇”、“高效课堂建设反思篇”、“高效课堂建设评价篇”、“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篇”辑录于此,以飨有志于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的同道朋友。
高效课堂解读——《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先生一、高效课堂的内涵(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
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
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
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高效课堂》读后感8篇
《高效课堂》读后感8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效课堂》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效课堂》读后感1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带着教学中的困惑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假期里,我细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被这位博学多识的“草根教育专家”所折服。
数十载,于老师坚守在教育改革一线,但从未改变过初心,勤于研究,乐此不疲。
他不仅是我们教师的楷模,更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指路明灯。
在研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之后,深深地体会到这本书不仅是一缕清风,为我们教师吹散迷雾;也是面镜子,让我们教师看清课堂缺陷。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在第二章中,于老师总结的“课堂教学规律”,给我指明了方向。
其规律概括起来讲就是“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以上“六动”可以界定为高效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
这就是于老师的课堂效率观。
其中“学习快乐律”和“二八”教学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关于“学习快乐律”,于老师说“快乐源自成功,成功源自展示,展示源自自信,自信源自预习”。
换言之,“预习催生自信,自信激励展示,展示孕育成功,成功繁衍快乐”。
回顾自身教学,我给予学生的“预习权”和“表达权”少之又少。
学生对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督促学生的预习,并花时间进行检查,让他们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针对学困生,我还会对他们进行相应的预习方法指导。
并在新课开始之前,告诉学生新课上会解决哪些问题,让他们有目的、有方法的去预习课文,熟悉教材,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信学习且快乐习得。
关于“二八教学律”,即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教,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
在我们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建立在“学”的需要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动态生成”。
听课、评课应当关注的六个关键点
・36・隶学占管狸2019年3月1日E-mail:jxyglcn@听课、评课应当关注的六个关键点严必友(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1)摘要在中小学的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听课、评课可以引导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开展深入研讨。
但如何听课、评课是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要重点围绕教学的开放度、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探究学习的深度、学生思维的自由度、临场应变的灵活度和课堂的温度,从而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理解、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能力开放度效度深度自由度灵活度听课、评课是中小学日常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
通过听课、评课,可以引导、启发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开展研讨。
在听课和评课中,有几个关键点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过程的开放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让学生走进课堂的中央。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手段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有更多的贯通和交互,让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更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去审视、统整、重组学科知识和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层次化、结构化,有清晰的内在秩序和逻辑;另一方面,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使他们都能进入学习活动,并能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为此,教师应当吃透大纲、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有效地学习。
对教学方式的过多预设有时反而会限制学生和教师的创造,使教学变得刻板、僵化。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李晓风: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学的高度
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学的高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历史教师李晓风访谈录李晓风特级教师,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
他参与了多种教育部审定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撰,出版和发表《历史学习方略》等专著和论文10余种。
他对历史学科有浓厚的学术兴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有独立的探索精神和独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
■本报记者杜悦实习生宋琳婷李晓风大力倡导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但同时又是公认的指导高考的名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
李晓风是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高考应试的关系的?他的教学实践与教育思想有何特色?他如何看待与评估目前的课改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对李晓风进行了采访。
不必将高中教学硬性区分为“素质”与“应试”两种模式记者:在很多人眼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水火不相融的,您如何看待高三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李晓风:我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学历史教学并不一定要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种模式。
素质教育是我这些年来教学中主要做的一件事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我教高三将近20年了,我得出的结论是:不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在我看来,高中或者说高三的文科教学,其实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得时机。
目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
不知从何时起,中学的课程有了主科、副科之分。
历史学科在中学被看作副科。
在未分文理科时,学生的关注点都在语数外及理科学科上,不会在文科上投入太多。
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中,某个学生就算是文科成绩很好,如果他的理科很差的话,也不会被认为是好学生。
反过来说,理科很好而文科很差也可以视为优等生,这是中国教育中重理轻文现象的具体表现。
但是到了高三就不一样了,高考历史卷100分,成了主科。
有了高考的压力,看起来这是应试,但是这也恰好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
认清课堂教学的本质,把握课堂属性的本源
认清课堂教学的本质,把握课堂属性的本源作者:张淑霞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3期面对当前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出现的活跃但又比较混乱的状况,我们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正本清源的思考。
为了使课堂教学进入新课改精神要求的轨道,有两个本源是必须把握的。
课堂教学要回归新课改所要求的课堂属性的本源。
新课改要求的课堂应该是公平、开放、和谐、发展的课堂。
公平性、开放性、和谐性、发展性是新课改精神所要求的课堂的四大基本属性。
课堂的公平性是指: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自己成绩的优劣,相貌的美丑,穿着的好坏,家长的财富、地位、权利的高低等等,而受到不同的对待。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人格都得到尊重,潜能都得到开发,学习都能够自主,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尊严的学习。
课堂的开放性是指: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更开阔的视野,身在课堂,心系世界。
要破除“学科本位”,教与学的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
做到从生活、社会走向学科,又从学科走向生活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当保持更大的开放度。
课堂的和谐性是指:课堂所涉及的诸多子系统,如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手段、资源、环境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子系统均能和谐共存,实现共赢,达到1+1>2的效果。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和谐。
过去,我们搞“教师中心论”,把教师当作课堂的主宰,当作真理的化身,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错误的。
今天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搞“学生中心论”,把学生捧上神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放纵,可以随意,教师只能认同,这也是错误的。
在新课改中,教师首先必须认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这里又必须弄清楚,真正地主体、主人表现在什么地方?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学生能否取得思维的主动权,就确立了主体地位,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否则是谈不上的。
学生取得课堂思维主动权的标志是:思维激活了;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延伸更多、更深的问题。
课堂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观看郑坛老师执教的《学会宽容》录像有感
3 . 教材的开放 。 这节课来看 , 从 学生信息的来源有 : 时代 内容( 刚被害 案 )生 活 内容 ( 马 、 本校学 生小 宽 的例 手段 : 道德教育如果 没有教 学 , 就是一种 失去手段 的 目
一
别强烈 。这里的“ ” 需要 ”实质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意识和 ,
的。 对于思想 品德课教学来讲 , ” 尤其如此 。 一方面 , 加强 马列主义知识教 育 , 丰富学生头脑 , 利于提高学 生的 有 思想认识 , 使之具有坚定 正确 的政治方 向 , 明辨是非 善
展; 另一方面 , 正确的思想 、 健康 的情感 、 坚强 的意志 、 良 好的习惯 的培养 , 又制约学生的学 习 目的、 方法和毅 力 ,
思想品德课兼具智育和德育两大功能 , 从学科知识 的角度来讲 , 从属于于社会科学 领域 , 从这一 角度讲是 智育 ; 从进行马列 主义 、 毛泽东思想教育 , 树立科学 的世 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角度讲 , 这又是德育。赫尔 巴特指 出:教学 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 , “ 只是一种没有 目的的
内在 激 励 。
注, 由此衍生出心理 的“ 向师性 ” 。这 种建立在平等基础
上 的“ 向师性 ” 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 , 因为它
只有期 待 、 亲近 , 而没有排斥 、 回避 , 这样 的师生 关系不
管对 于老师来说还是对 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 情感享 个发现者 、 究者 。在儿童 的精神世界罩这种需要特 研
现 在 以下 几 方 面 :
受。
2教学评 价的开放 。 .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 听不 听话 , 会不会做题 目, 能不能考高分 。而开放 式教 学评 价着重于 以下方 面 : 学生会 不会提 问 ; ① ②会 不会 思考 ; ③会不会表达 ; ④会 不会搜集 、 处理信 息 ; ⑤会不 会合作讨论 ; ⑥会不会 动手实验 、 操作等 。在郑 老师的 课上 , 我们随时可 以听见他 看似随意 、 实则用心地 从不 同角度对学生进行 的激励性评 价 , 比如 : 你提 的问题真 有新 意 ; 这位 同学把 自己的想法很 简洁 、 很流利地 表达 出来 , 真不错 ; 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 ; 这个 小组 的同学 分 工明确 , 合作效果好等等 , 充分体现 了老师前卫 新颖
浅谈以 “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浅谈以“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摘要: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而言的。
即开放教学十分注重思维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显然,开放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所以“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关键词:开放数学教学课程学生绪言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
本文针对开放式教学认识不统一,且程度仍不能满足目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等情况,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开放性”的情感氛围“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也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促进参与,我们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
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甚至坐成半圆弧形式,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
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语与学生展开探讨。
二、提供“开放性”的探索材料“开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
高效课堂22条
1.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知识像超市里的商品,你可以快乐的任意学习,让学生真正过上幸福快乐的学生生活,体味生命的快乐。
2. 教育:有兴趣才会去学习真正的学习要自己去体验拥有创造力是成功的关键发自内心的心底的内驱力是教育的核心3. 鸟枪换炮:用高效课堂模式的大炮取代传统课堂模式的鸟枪4. 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5. 精力流失率:课堂上学生学习所做的无用功6. 高效学习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学会7. 高效率: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8. 高效益:让学生在45分钟里,完成本学习目标并充分的掌握9. 高效果:让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可以去的较好的成绩10. 身动:课堂上可以随意走动,怎么听课舒服。
怎么坐。
11. 心动:时刻让学生产生兴趣,有心情去学习。
12. 神动:精神上愉悦,大脑不停的在思考。
13 . 思维量:课上要让学生充分14. 信息量:思维所得到充分的调动15. 训练量:单位时间内所做的题量。
16导学案:高效课堂的抓手,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
能保证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必须的知识,同时还能把知识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
17讲学稿: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方便老师授课,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和课堂的教学结果。
是对传统教案的“革新”,然而本质效果难以超越导学案。
18“两案并举”:“两案”指强化导学案和训练学案。
即除了强化导学案的编制之外,还把课堂向课下延伸15分钟,用训练学案巩固学习成果。
这种做法始于山东省昌乐二中。
19 一课三步:即将一堂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学生预习;课中前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
后段师生准备下节课预习事宜;课后教师回顾课堂,写反思,分析评价学习小组及学生表现,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整及措施。
20 课堂三量:容量、思维量、训练量。
21 高效课堂学习方式:有三种:自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22条,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22条,心得体会篇一:高效课堂22条心得体会解文超读《高效课堂22条》心得体会白音沟中学解文超经常听这么一句话:“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这不正是高效课堂的体现吗?做教师的都知道要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是关键,但具体怎样才算高效课堂,老师们不一定理解的那么透彻,尤其是对我这个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而言,我通过读《高效课堂22条》才真正明白高效课堂的含义,明白了要想有高效的课堂并非简单地说说就成为高效课堂了,还需要教师思想的转化、课前的精心准备等做基础才行。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其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
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
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
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
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
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
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
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
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中小学教师如何评价一节课?“听、看、说”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课堂评判指标
“听、看、说”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课堂评判指标一线教师在成长时,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听课。
那如何评价一节课呢?相信每位老师也都有自己的标准。
今天一起来看程红兵老师的观点——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如何构建,课堂质量如何进行评判?在本文中,程红兵老师从“听、看、说”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课堂评判指标,或许可以为新教师们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也能够为有经验的教师带来反思。
01听:学生在课堂上希望听到3种声音掌声发自内心的掌声让课堂有意义。
孩子们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来自老师或者同学的深刻而精彩的见解,简便而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让自己有所感悟。
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听了半天,然而一句精彩的话都没听到,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十次、二十次他就会很失望。
如果你从外地赶到北京去听专家讲课,没有一句话能打动你,你也会感到很遗憾。
我们的孩子有这样一种期盼,有这样一种要求,其实非常好理解。
我听小学和初中的课,发现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就组织学生鼓掌,而且这个鼓掌很有节奏感。
但是这是组织起来的,不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掌声,这个掌声的意义就显得不一样了。
笑声学生们希望听到生动而精彩的课,这会让他们产生兴趣。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问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生回答:“最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
”这是有道理的。
很多老师希望从上午的第一节课开始,到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学生的注意力都能高度集中,这可能吗?不可能。
孩子是要走神的,是要休息的。
优秀教师上课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开个玩笑,把全班同学逗笑了,让孩子们的大脑集体放松一下,然后重新回到课堂,大家才会感到神清气爽。
复旦大学有一次组织学生无记名投票,学生喜欢哪个教授的课,就可以把票投给那个教授,最后选出受学生欢迎的十大人气教授。
得票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陆谷孙教授,很多人用过他的书,他是《英汉大辞典》的主编。
有人问:“陆老师,您的课为什么让学生们这么喜欢?”陆老师想了一下说:“我每堂课一定要让学生大笑三次。
聚焦“三度”课堂 推进有效教学
聚焦“三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的事业。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三度”课堂已经成为了推进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那么什么是“三度”课堂?如何聚焦“三度”课堂来推进有效教学?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三度”课堂是什么?“三度”课堂指的是学生的“三个度”,即学习深度、学习广度和学习高度。
学习深度指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习广度指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能力;学习高度指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和创新能力。
这三个度量标准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全貌,也是整个教学活动需要聚焦的重点。
1.注重知识的深入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深入讲解。
这不仅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深刻阐述,还包括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些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讨论、反复强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广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老师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以通过讲解、实践、讨论、课外拓展等方式,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高度的提高,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探索和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高度,使他们成为严谨、创新的思考者和学习者。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学习广度、学习高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兴趣激发。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往往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六个度
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六个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教师上课时只要精心组织,细心讲解,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操练,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诚然,教师的组织、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协调完善的互动交流过程。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学,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合理把握六个“度”。
一、入口的坡度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的驱使,教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好入口的坡度,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有意识地复习回顾与新知识有关的内容,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作为铺垫,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如入口的坡度过低,则学生可能会一望而解,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如入口的坡度过高,则学生可能会望而生畏,失去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
入口的选择应该在学生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果子,使学生的思维强度出现“临界状态”,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这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二、设问的梯度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就要巧设悬念。
教师要善于设疑、引疑、释疑,把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住,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推进。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维特点,课堂设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关。
“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
“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8 “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一、高效课堂的解释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训练量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想学、肯学、能学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二、高效课堂的途径1、核心:自主、合作、探究2、技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3、技巧:小组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4、对学生的要求: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5、抓手:导学案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1、时间划分:10(10分钟交流)+30(30分钟展示)+5(5分钟测评)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四、课堂要求1、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2、严禁教师越俎代庖3、必须当堂达标测评五、高效课堂的评价1、由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1)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2)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2、学生“三看”: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是100%参与,还是少数人参与,力避“精英式”现象,尽可能向弱势群体倾斜。
2)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
3)学生的预习笔记3、教师“四看”:1)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3)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4)教师的备课情况。
六、高效课堂的要求1、文本发掘:1)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2)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3)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堂形式:1)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2)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声情并茂,动人;3)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4)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5)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关于探究式教学“开放度”的思考
开 展 和 实 施 化 学 探 究 式 教 学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究 大 致 包 括 提 出 问题 、 成 假 设 、 定 方 案 、 合 探 形 制 整
资 料 、 出结论 、 价 交 流等 几 个要 素 。可根 据 探究 过 得 评 程 所 包 含 科 学 探 究 的 要 素 多 少 ,将 其 分 为 完 全 探 究 和 部 分 探 究 。 完 全 探 究 是 指 学 生 亲 历 的探 究 过 程 包 含 了 科 学 探 究 的 各 个 要 素 , 映 了 科 学 探 究 的 各 个 特 征 。学 反 生进 行探 究 时 , 要 根据 任 务 或 问题 情 景 , 出准 备 探 需 提
握 不 够 , 导 不 到 位 , 但 影 响教 学 质 量 , 会 使 学 生 指 不 还
产生 厌学 的情绪 。 出现这 些 情 况 的原 因主要 是 由于探
究 式 教 学 在 我 国 教 育 领 域 扎 根 不 深 ,人 们 在 接 受 新 生
事物 时往 往会 走 向极端 。
一
学 , 要 视 具 体 的情 况 而 定 , 同 的学 生 、 同 的老 师 这 不 不
在 教 学 中 , 底 要 探 究 哪几 点 , 究 的广 度 如何 , 该 到 探 应 由 学 生 原 有 的 基 础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水 平 、学 生 的 认 知 水 平 和 能 力 、 生 的 “ 近发 展 区 ”教 师对 学 生 的 了解程 学 最 、
律 等 内 容 都 进 行 探 究 式 教 学 ,还 是 部 分 内 容 采 用 探 究 式 教 学 ?是 否 所 有 的 探 究 要 素 都 由 学 生 完 成 ?教 师 如 何
理 , 学 生 自 己 发 现 它 与 具 体 事 例 和 联 系 的 探 究 。在 指 由 导 探究 时 , 师 给学生 提 供 大量 帮 助 , 学生 在 观察 和 教 但 分 析 数 据 、 立 假 设 、 断推 理 及 作 出结 论 时 , 师 起 建 判 教 着 引导 而不 是代替 的作用 。 开 放 探 究 是 指 学 生 开 展 探 究 学 习 时 ,极 少 得 到 教 师 的 指 导 和 帮 助 , 己独 立 完 成 ; 展 开 放 探 究 时 , 自 开 学
基于序列化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五度课堂”建构
新课程研究I教法新探2020.17基于序列化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O度课堂”建构□林艳霞摘要:开展序列化活动是实现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路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以价值为导向,精准科学定“题”;以学习为核心,开放教学时空;以教材为主线,巧妙设计“议”问;以热议为抓手,激发火花碰撞;以应用为依归,“议”后实践延伸,引导学生在序列化活动中生成知识、提升思维、锻炼能力、体验情感、内化价值,从而使高中政治课堂成为有高度、宽度、强度、温度、深度的“五度课堂”。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序列化活动;五度课堂;高中思想政治作者简介:林艳霞,广东省广'市培英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广东广' 510000)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17-0062-0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议题式教学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本文以序列化活动为切入点,探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实施,并对议题式教学下如何设计序列化活动以建构高中思想政治“五度课堂”谈几点看法。
—、以基于序列化活动的议题式教学建构高中思想政治“五度课堂”的意义1.概念厘定。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情境为主题,以学科知识为主线,通过师生对议题下的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讨论,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断地建构,认识结构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连续的建构过程。
序列化活动的议题式教学论的点,为,识的和核心素养的是动的,是学生、师生互,通过的、序列的课活动通的,是互动进的构过程。
因此,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议题的展开逻辑,思维进阶的进和,进议题问题情境和关活动任务的序列,让学生在由浅入深、从简单到的开过程中实对的,正增强学习实效,有效培养其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课”是对课进行的,是指立意上有高度、知识上有宽度、思维上度、情感上有温度、强度的课堂。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拓展的度在课堂的结尾部分,经常会出现一个环节,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拓展的度呢?拓展的度一般有广度、深度、高度和角度。
这些度到底怎么把握,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节课的高度要走到哪里,深度要去向何处,广度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格局,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师的积淀。
这些度如何拓展,并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
当一个教师的个人素养很丰厚,知识很渊博,专业素养和个人积淀很丰富的时候,课堂拓展的度自然就很好把握。
它是随着课堂的进程自然形成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
老师的格局大了,拓展的度自然就有广度和深度。
因此,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就决定了一节课的高度和深度。
教师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对课堂的拓展也就不一样。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审视角度,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拓展的度也就自然不同。
因此,一节课拓展到哪里,就在于教师个人所选的角度。
课堂拓展的度还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度来自于学生,最后又回归于学生。
我们教师有时候高估了学生,有时候又低估了学生,只有准确评价学生,才能选择适合学生的度来拓展课堂,将课堂推向更高处,或者让学生的理解走向更深处。
拓展的度到底怎么样,还取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联整节课堂的高度和深度。
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学目标,始终要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
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更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命成长的课堂。
课堂是生命体验的道场,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关联、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离不开师生的平衡。
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定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不能单独用一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既要有自主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
课堂拓展的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必须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适当拓展,更要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把握拓展的度。
如果一节课既要有高度、深度、广度和角度,教师自身就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实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得课堂的拓展度点亮整个课堂,照亮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六水平”(殷少来)
磁感应强度定义
磁场中有强弱的客观存在 要引入物理量进行量度 强弱常以力形式表现 选受力物考察 单独的N级或S级找不到 故选通电导线 磁场视导线方向决定施力大小,垂直放入力 最大 考虑确定性和测量方便,故取垂直磁场放入 为准
由于我们关注的是磁场各点的强弱 故取一小段电流研究,称IL为电流元 我们需研究磁场力F与IL的函数关系 实验发现F∝IL,写成F=BIL. 由胡克定律F=Kx和电场力F=Eq知,比例系 数总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B是否反映磁场的强弱呢?由F=BIL可知, 相同的IL,B大的点F大,说明该点磁场强。 故定义式为:
磁感应强度磁场中有强弱的客观存在要引入物理量进行量度强弱常以力形式表现选受力物考察单独的n级或s级找不到故选通电导线磁场视导线方向决定施力大小垂直放入力最大考虑确定性和测量方便故取垂直磁场放入为准由于我们关注的是磁场各点的强弱故取一小段电流研究称il为电流元我们需研究磁场力f与il的函数关系实验发现fil写成fbil
1、为什么会了不一定通? 迁移困难 知识孤立 思维定势 2、怎样才能通? 知识通 ——一题多问(见案例——案例电表改装
问题:你能否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人的反应时间? 学生回答:-------设手头有测量X的仪表,今要求改装成测Y的仪表。 方法:找出Y和X的函数关系,在X的刻度上标上Y 的值。 电流计—可改装成安培表、电压表、欧姆表、 电能表、频率表、液体流量表、磁感应强度测 量计、各种测量传感器。
动态电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1为 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电池E内阻不可忽略,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2改变时,V1读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 V2读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 B、R2改变时,V1读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 V2读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
教师基本功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基本功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学设计基本功~、单选题(B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对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A、出发点和起点B、出发点和最终归宿C、最终归宿(C )2、教学过程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互动,是等教学因素之间的交往过程。
A、师生B、师生、生生C、师生、生生、生本(C )3、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前提和基础是A、把教科书当“圣经”B、对教科书进行再开发C、钻研并理解教科书(A )4、在教学中,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
A、对话与交流B、对话C、听讲(B )5、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保证是。
A、精心预设B、不拘预设C、驾驭实施(C )6、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会有“留白”的设计,可以在时间上留白,内容上留白,情感上留白,质疑问难时留白。
A、过程中留白B、作业设计时留白C、评价上留白二、多选题( )1、目前,中小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普遍存在等I可题。
A、目标设计形式化、模式化B、目标过大过空、无法实现C、目标缺乏连贯性、层次性和递进性以目标的行为表述不当( )2、怎样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化?A、把目标细化、具体化B、把目标设计全面化、机械化C、关注教学目标的层次或递进D、目标设计利于操作( )3、准确锁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所说的学习起点是。
A、学生的知识起点B、学生的生活经验C、学生的心理起点D、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 )4、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注意。
A、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安排顺序B、要考虑教室环境的布置C、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D、要分析班级的整体状况()5、好的有价值的问题具备特点。
A、能培养学生能力B、拓展学生思维空间C、给学生留下活动空间D、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6、“等你十秒钟”的提问小策略有好处? _A、让学生不分散注意力B、避免举手而答不好问C、深入思考、答问有深度D、照顾思考较慢的学生()7、教学预设主要是对的预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摘要:开放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
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的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关键词:开放度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手段
我校组织观看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郑坛执教的《学会宽容》获得了一等奖。
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开放性的课堂。
开放性课堂教学(师生、生生、课外实践多渠道获得信息)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从老师那里得到信息是学生的唯一渠道)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
从这节录像课来看,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生关系的开放。
郑老师教态自然,自始至终以谦和的态度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课程的内容,眼神与话语之间充满了激励。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挥者或领导者,而是学生团队中平等的首席长官,确立了资源分享的同学型师生关系。
同学型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
孔子强调“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因为同是学习者,所以,原来学生因与教师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
他们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而有了心理自由,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念头。
与此同时,对学生来说,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
这个不一样的“同学”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同学的特别关注,由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
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因为它只有期待、亲近,而没有排斥、回避,这样的师生关系不管对于老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2.教学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
而开放式教学评价着重于以下方面:①学生会不会提问;②会不会思考;③会不会表达;④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⑤会不会合作讨论;⑥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等。
在郑老师的课上,我们随时可以听见他看似随意、实则用心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性评价,比如:你提的问题真有新意;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很简洁、很流利地表达出来,真不错;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这个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合作效果好等等,充分体现了老师前卫新颖的课程理念和课堂上机智的应变能力。
开放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
我们可以将学习动力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源于他人的肯定而引起的积极情绪,这是外在的激励;一类源于自己对学习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
从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看,其学习动力的来源通常会由以外在激励为主逐步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
开放性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
这是因为,在开放性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老师、同学的激励性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也使他们更乐于体验这种来自心灵的内在激励。
3.教材的开放。
从这节课来看,学生信息的来源有:时代内容(马刚被害案)、生活内容(本校学生小宽的例子)、课外书内容(同学们的旁征博引)等,这些正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开放性的要求。
教材可以来自书本,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的实际经验等。
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
4.课堂设问的开放。
郑老师以“如果你是小宽,你会……”、“设想小宽会怎么做”等富有弹性的开放性问题发问,既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又能与课本密切结合,更能让学生融入典型事例的情感之中,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尤其是
在分析“马刚被害”事件时。
郑老师在出示了马刚被害案的故事后,首先设问:“母亲面对杀死自己儿子的被告,会向法官提出怎样的请求呢?”在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猜测后,郑老师播放母亲梁建红向法官求情的录像,同学们被梁建红以德报怨、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动着,此时眼泪开始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打转转。
老师紧接着问:“凶手宋晓明会做出什么反应?”同学们三言两语说完后,郑老师播放凶手宋晓明跪着喊梁建红妈妈的录像,此时同学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哭泣。
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请同学们评价这位母亲。
当同学们都围绕着“大爱无疆”这条主线发言时,郑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最后一道设问:“母亲从情感上宽恕了杀人凶手,法律会不会宽恕他,免除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呢?”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法律不会免除他的责任,因为宽容是有原则的,很轻松地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教学手段的开放。
郑老师在这节课上适时、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还在课堂上播放了“马刚被害案”的视频材料,当同学们看到母亲梁建红在法庭上为杀害儿子的凶手宋晓明求情,宋晓明感恩涕零、双膝跪地管梁建红叫“妈妈”时,大家都被震撼了,教室里一片抽泣声。
这样的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丰富了教学情境,是实现课堂开放的有效方法。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单凭教师讲授,很难吸引学生。
由于多年来口头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学生对其麻木甚至厌倦,而将多媒体技术适时、恰当地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
它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当然,开放性课堂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比如教学目标的开放、练习设计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等,因这些在本节课体现不是十分明显,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的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