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提要:“水多”、“水少”、“水浑”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东明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水资源严重短缺更是重中之重。

解决好农业节水问题,对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节水;经济;科学技术
一.概况
“节水”一词通俗易懂,更确切的提法应当是高效用水。

“节水灌溉”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水、高产、优质、高效。

“节水农业”的含义是,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的前提下,高效利用灌溉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需水,以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东明县在历史上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

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东明县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工程体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可以说,东明农村巨变,水利功不可没。

但是,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地下水富区域变为超采漏斗区,由以洪涝灾害为主变为以干旱缺水为主,由过去的“到处是水,人们怕水”变为现在的“到处缺水,人们盼水”。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008年与1952年相比,东明县人口增长了1倍多,粮食总产增长了3.3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7倍(不计物价因素),用水量也增长近5倍。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恶化失控、防洪能力与保安要求失调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东明县在研究、推广地上水灌区渠道防渗技术的同时,就提倡在黄灌区推广垄沟防渗技术,并进行了一些管道输水试验。

由于当时对节水的认识不足,加之多为土办法上马,没有配套产品,致使节水灌溉未得到有效发展。

80年代初期,随着降雨减少和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进的输水灌溉技术深受农民欢迎。

之后,示范区、乡的建设,丰富完善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进入90年代,随着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不断完善,管道灌溉得到了较好的推广。

1998年,东明县进入了一个大力推广喷灌技术的阶段,但由于喷灌技术应用条件与当时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矛盾,加之部分喷灌设备质量低劣,使喷灌技术的推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近年来,东明县对几十年节水灌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节水灌溉要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综合发展,明确在全省推广管灌、微滴灌、渠道防渗和喷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相继实施了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
回顾东明县节水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是必须因地制宜确定节水模式。

东明县地貌类型多样,各地自然地理状况、水源条件、气候特点、种植结构不尽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节水技术模式,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必须适应当地生产力水平。

要充分考虑农民认识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经济承受能力,不能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

三是必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改革,改变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无人管理的状况,增强节水工程的生命力。

四是必须创新农业节水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抓好节水农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水源。

三.重点推广的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

试验表明,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约的水量占节水总量的55%~60%,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技术节约的水量占节水总量的40%~45%。

下面,重点谈一下工程节水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

1、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是其他节水措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工程节水技术主要包括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和地面灌溉技术。

其中,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投资小、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应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受农民欢迎,并已广泛应用。

今后要继续把管道灌溉工程作为节水工程建设的主推形式,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农田灌溉管网化。

渠道防渗技术是提高地上水灌溉效率的重要途径,要着力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各级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完善各级渠系及其配套建筑物,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地面灌溉技术可使田间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考虑到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地面灌溉技术仍将是东明县主要灌溉方式。

2、农艺生物节水技术
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包括农业结构调整、优选抗旱品种、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等。

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研究。

(下转第73页)
(上接第71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节水农业的重要途径。

要在认真分析
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积极扩大抗旱、耐旱、省水作物面积,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

生物节水内涵丰富,措施很多。

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就是推广应用抗旱节水品种,实现节水与增产的有机结合。

3、管理节水技术
一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突出抓好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超采区严格控制开采量,不得扩大取水量;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除生活用水之外,一律不许开凿新的自备井。

同时努力实现农业用水零增长的目标。

二是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按照“互助合作、民主管理、加强引导、规范发展”的要求,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用水户对工程运行、用水秩序、水费收缴进行自主管理,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对于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的地上水灌区,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灌区要根据地方特点,积极探索农民自主参与灌溉管理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是抓好农业用水计量。

要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逐步完善田间工程计量设施,为以量计征、推行终端水价奠定基础。

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推广不同形式的计量设施。

四.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1、开展节水农业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节水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东明县启动了县级节水农业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顺利开展,为增强规划的操作性和权威性,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或县级人大常委会通过。

2、修订完善农业用水定额
东明县区域类型多样,作物品种繁多,制定农业用水定额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水利及有关部门正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制定,力争尽早发布试行,科学指导农业灌溉。

3、深化水价改革
要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分步到位,逐步理顺水价。

渠灌区要加快农业末级渠系工程改造,普及安装计量设施,将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最终实现“配水到户、定价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井灌区超定额用水要尽快开征水资源费。

4、加大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力度
今后,将继续扩大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推广范围,利用省级资金新建、扩建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各地也要按照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项目的要求和标准,建设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项目和当地的节水项目,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5、做好灌溉试验应用工作
东明县将在依托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做好灌溉试验的同时,结合节水农业项目区建设,分县域灌溉测预报、推广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实施效果的监测3个层次开展灌溉试验应用工作,以保障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6、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河北省缺水的严峻形势,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节水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大力宣传节水农业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鼓励在节水政策、措施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通过组织培训班、电视讲座、现场会、散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