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合作(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
一、山西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一)国际层面:打通山西的出海通道和国际航空通道,将山西打造成国际上重要的新型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基地
从国际范围来看,环渤海经济圈地处西太平洋沿岸、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通过太平洋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的日益崛起,环渤海经济圈的地缘优势日益凸显。
山西省的对外经济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的出口商品以焦炭、煤炭、不锈钢板材和金属镁四大商品为主,各自均突破了亿美元。
2010年上半年山西省进出口总值58.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3%,其中钢材、焦炭、金属镁出口增长明显,其中出口焦炭116.9万吨,同比增长7.5倍。
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天津塘沽港、锦州港、曹妃甸港和青岛港等港口是山西货物的出海通道;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山西货物的国际航空通道。
因此,山西省要充分利用好环渤海地区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和密集的城市群,为山西提供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国际航空通道,扩大山西的对外开放度,将其打造成国际上重要的新型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基地。
太原五小时经济圈
图1山西省在我国三大经济带中的区位示意图
(二)国家层面:发挥山西的区位条件优势,在促使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沟通东西,联动南北,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参见上图1)。
山西是东部环渤海经济圈向内陆拓展的腹地,在促使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交汇点和连接点,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开始由南向北逐渐转移,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开始逐步向内陆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山西的区位条件优势开始凸显,在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调整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区域层面:基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原则,加快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互动发展
1.发挥山西的区位优势,承接环渤海的产业转移
山西省地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作为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早、发展前景看好的老工业基地,具有人才、技术和设备的深厚存量和机械工业集群的雏型,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全国来看,以京津冀地区投资规模大、投资项目多(参见下图2),2006-2008 年京津冀地区在山西的总投资额达到110多亿美元,投资项目275个,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投资总额是位居第二的长三角地区的1.5倍,投资项目数则高达2倍之多,分别占全国总投资额的44.1%和投资项目的44.8%,这说明山西省承接的国内产业转移有近乎一半的项目和投资额来源于京津冀地区。
图2山西省招商引资项目来源地分布
2.发挥山西的资源优势,打造成环渤海的战略资源腹地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省,有着丰富的煤、铁、铝等矿产资源,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
各省市就是山西能源输出的重点地区,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辽宁四省二市有着十分紧密的经济联系,可称为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动力场”。
2009年,公路晋煤外运10013.43万吨,其中运往环渤海经济圈区域7783.33万吨,占公路晋煤外运总量的77.7%;铁路晋煤外运36661.43万吨,其中运往环渤海经济圈区域17800万吨,占铁路晋煤外运总量的48.6%;通过铁路对外运输的焦煤约80%左右运至环渤海经济圈区域。
3.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契机,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尽管山西与环渤海五省二市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但由于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独占天下,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始终没能与环渤海地区形成有效的产业互动。
山西可以借助环渤海经济圈内发达省市雄厚的工业基础、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通过技术转移和项目合作方式,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实现“三个跨越”,实施走出“四条路子”。
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提供战略机遇。
二、山西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态势与进展
(一)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
为了分析山西省在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中的产业优势,以此来衡量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通过区位商法,即计算出五省二市的主要行业的区位商,来对它们的产业优势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39个主要行业中,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仅有7个,包括煤、焦、冶金、电力,全部属于高能耗产业,区域产业结构呈现断层,缺少能够作为接续产业的过渡产业,资源性产业份额偏高,煤炭运力过大限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在工业结构之中,山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依次为: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后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后延加工业、煤化加工及煤焦业、黑色金属矿采洗业、电力、蒸气、热水生产及其供应业,其中煤炭采选业的贡献率高达73.75%。
表1山西制造业比较优势及市场占有率(三位数行业)
资料来源: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80-85
山西省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正在面临调整,正逐步由以资源导向为主,转向以结构导向和技术导向为主。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对15个行业和领域的调整和发展做出了详细规则:从全省来说,要继续发展小杂粮、干解果、草食畜和肉奶加工及反季节蔬菜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完善和提升原煤--洗、精煤--型煤--水煤浆、生铁--钢--钢材--特种钢、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等三条产业链;大力推进机械制造业的新发展,同时加快发展以纳米材料、大麻织品、生物能供热炉、农业喷灌设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以及文化产业。
(二)山西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历程
山西人的“渤海梦”,最早可以推至上世纪90年代末,可以山西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历程划分为提出阶段、快速起步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具体如下:(1)提出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起用“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概念,但在该阶段区域合作的概念一直没有得到体现,区域内各城市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进展,此阶段区域经济合作几乎处于停滞阶段;(2)快速起步阶段始于2000年以来,山西省与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处于稳步推进中,但仍处于区域合作的起步阶段,实质合作内容仅限于重点项目合作和能源、资源等物资的流通领域;(3)稳步发展阶段始于“十一五”时期以来,2006年,第八届环洽会召开后特别吸纳山西省工商联作为理事会成员单位,山西从此成为了环渤海经济区内的正式一员,从而使得山西与环渤海区域得到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也使得山西民营经济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3 山西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历程
(三)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最新进展
1.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已确立成为山西区域合作的重要发展战略
目前,山西正在“实施东向战略、发展东向经济”,形成商品东进、劳务东输、能源东送、产业东接、投资东引、服务东带、交通东连、游客东来的新局面,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山西省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发展战略。
2009年,山西省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接受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并形成产业互动。
2.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山西已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市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协议,山西省及其部分市县与环渤海其它省市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山西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实施政府引导扫平了障碍。
另外,我省先后组建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和联谊会等社团组织,活跃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各个地区,涉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构建了定期会晤制度,搭建了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区域合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3.由早先的项目、物资合作转向全方位的区域合作
山西省与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的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由早先的项目和物资合作已经转向能源、环境、人才和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以晋冀两省的合作为例,2008年8月,晋冀两省根据经济结构状况和优势产业互补情况,提出支持两省依托骨干企业,在装备制造、起重设备、纺织机械等领域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支持两省在能源、铁路、现代农业产业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2009年1月,两省又签署了《能源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今后将在“晋电入鲁”和出海铁路大通道两大工程上开展合作。
4. 由早先的政府主导转向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
在区域合作的初期阶段,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方式主要是靠政府主导,包括高层互访、项目合作和物资交流等。
随着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明确的定位,主要发挥政府在市场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协调、环渤海区域品牌的构筑、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构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五方面的作用。
政府不再直接多加行政干涉区域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转向由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政府主要职能是为区域合作创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引导市场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合理的产业协作与分工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在七省(区)市中处于靠后位置:2007年的GDP和人均GDP 在全国处于第18位和第14位,在环渤海七省(区)市中居于第六位和第七位;山西经济总量只有山东经济总量的22%,人均GDP只有北京的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及北京的53%,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北京的38%,其他经济指标与
区内发达省市相比也相差较大。
与其它六省(区)市相比,山西省的经济总量偏小,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的重化工产业比重过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它始终没能和环渤海地区形成有效的产业互动。
虽然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本地的知名大企业、科研机构都舍近求远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寻求合作伙伴。
表2环渤海区域五省(区)二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2008年)
2.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环渤海地区从行政区划来看,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共五省(区)二市。
由于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影响,行政隶属多元,各城市发展往往服从于各行政区内部利益,忽视了区域的整体利益,不能有效地发挥区域优势。
各个地方政府处于自身利益,甚至运用行政手段加以干涉,严重干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企业的跨地区发展。
市场封闭和地方保护导致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区域合作总体上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层面上,没有从分工协作关系上考虑如何耦合成一个整体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比如,天津搞“配套工程”,指令摩托罗拉的配套企业必须百分之多少要在天津找;而北京现代汽车,则被要求“救活”北京原有的汽车配套厂家。
相对于区域合作发展成熟的地区来讲,环渤海区域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成立较早,但范围仅限于地市一级,省市间高层次的合作组织至今尚未形成。
由于长时间形成的区域合作瓶颈,五省区市存在着资源优势互补机制较弱、统筹协调手段不足,交通网络建设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弱等问题。
3.区域内产业结构相似,基础设施共享水平低
目前,京津唐地区及环渤海五省区在港口、旅游、制造业、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和浪费情况。
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密度低,港口、机场的整合刚起步,交通设施网络化程度与加快经济整合矛盾突出。
环渤海地区虽然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公路网和铁路网,但是至今仍无一条环渤海沿岸
公路或者环渤海沿岸铁路,而是沿用全国性的交通体系。
而且,环渤海区内运输的任务繁重,运输需求也增长迅速,使得这一地区的运输能力紧张局面日益加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协同发展,增加了区域联动的成本。
表3 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资料来源: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官方由66个行业数据计算而来,本表只采用环渤海五省二市的数据。
4.缺乏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作支撑,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
过分地依赖于能源工业,使山西资源型城市产业特征明显、城市化率低下,这种路径依赖使山西的产业转型更加紧迫和艰难,受到了城市化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双重压力。
山西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其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不高;山西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进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限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有限,其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也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山西省的工业化率虽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城市化却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2009年山西省城镇人口比重只有46%。
全省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缺乏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主要城市的规模相对偏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城市经济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三、山西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基础及合作方式
(一)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基础
山西省位于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西部,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基础十分良好,主要包括三方面:(1)区位邻近。
山西距离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大中城市的通勤距离大都在10小时以内,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利益趋同性强,经济交往密切,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近几年山西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建设的加速发展,也为山西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奠定了基础;(2)区域资源禀赋互补性强。
虽然相比于工业科技相对前沿的环渤海部分省区来说,山西相对“欠发达”,但山西在资源和能源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与其他省区实现经济互补;(3)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形成雏形。
山西省已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市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协议,区域合作已经全面启动和展开。
表4环渤海五省二市资源优劣势对比情况分析
(二)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原则
为了更好地参与到环渤海经济圈,促使区域合作实现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各省市区开展区域合作时应坚持如下原则:(1)开放公平和互利共赢的原则;(2)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的原则;(3)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的原则;(4)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方式与内容
1.政府高层互访与对话交流
区域合作的实践经验说明,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高层相互协调和共同推动的作用不可替代。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向深度发展,建议建立并完善高层对话磋商机制,每年定期组织政府间相互交流、学习考察,增进友谊,寻求合作,协调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步伐。
其具体的合作形式如下所示:
(1)定期召开高峰论坛
⏹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高层论坛
⏹京津冀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
(2)构建区域工作联席会制度
⏹环渤海市长联席会
(3)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经济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经贸洽谈与合作
山西省拥有能源、资源、文化和旅游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有着十分紧密的经济联系,经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内容涉及到农业、工业、旅游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以及企业产权(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领域。
近些年,山西在经贸合作方面,同时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其具体的合作形式如下所示:
(1)经贸合作洽谈会
⏹中国环渤海民营经济经贸合作洽谈会
(2)招商项目推介会
⏹山西省知名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
⏹
(3)商务会展活动
⏹2007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
⏹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
⏹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
⏹山西首届国际环保技术设备博览会
3.技术交易与项目合作
山西省可以借力环渤海经济圈内发达省市雄厚的工业基础、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通过技术转移和项目合作方式,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
据了解,“十五”期间环渤海地区技术合同成交总数393429项,成交总额超过2000亿元,而山西是其中输出技术能力提高最快的省份,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20%,成交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5.97%。
其具体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和合作开发等。
4.旅游推介与合作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处于“一流的资源,二流的开发,三流的产品”状态。
山西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产品相关性决定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区域合作的道路。
近年来,旅游区域合作进展如下所示:(1)与中部五省份加强合作。
2006年在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山西与中部五省签订了一系列旅游合作协议———《中部六省旅游合作协议》,确定中部六省“区域联合”的重心就是“合作”和“无障碍旅游”,标志着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与河北、陕西联合开发红色旅游。
2006年,签订了《京、冀、晋、陕四省(市)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书》,四省(市)联动开展“走向胜利的征程”活动;(3)参与首都旅游圈。
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延伸旅游、构筑首都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都圈区域合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2月北京市与山西省签
订了旅游合作协议;(4)与内蒙古、西部合作黄河旅游和草原旅游。
通过区域内与区域外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山西西部的旅游资源将得到一次全新的整合,凸现西部黄河文化和北部草原文化的整体优势和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客源互送,提高西部地区旅游市场竞争力。
5.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山西的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川,吕梁山、太行山横亘于全省的东西两侧,历来交通闭塞,严重阻碍了山西经济的外向发展。
根据《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将调整为“三纵十一横十一环”,总通车里程将达6300公里。
“十二五”期间,全省续建34个高速公路项目共2484公里,其中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连接的有八条横道。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建立山西省铁路网与环渤海经济圈铁路网的连接通道。
2009年4月份开通的石太快客———省会太原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时间距离被拉近至3小时以内。
6.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近年来山西与环渤海地区在跨省区高速公路建设、首都水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干流开发、黄河晋陕流域水保综合治理、电力建设、旅游等领域都已进行或正在开展广泛合作。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实施的首都水资源治理项目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京、津、冀、晋、蒙,建议共同向国家申请加大开发投入和推进力度,同时加强省际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采用针对性和适用性技术,提高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生态建设效果。
四、山西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未来合作方向构想
(一)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定位
基于山西省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定位为:(1)中国的煤炭金融中心;(2)环渤海经济圈中最具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3)环渤海经济圈的后花园和休闲地。
(二)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方向
基于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各自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山西省未来的区域合作方向如下所示:(1)能源产销合作与综合开发利用。
与其它省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省际间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2)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与共建共享。
通过公路、铁路和航空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打通与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间的交通通道;(3)技术转移与项目合作。
营造公平、开放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区域内企业间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
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4)经贸合作与招商引资。
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鼓励区域内贸易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推进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商品自由流通;(5)旅游合作与文化交流。
加强与其它省份共享国内外客源市场,与北京开展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旅游合作;与内蒙古开展草原旅游合作;与河北开展红色旅游合作;与山东开展传统文化和寻根祭祖旅游合作;(6)农产品购销合作与食品安全。
建立稳定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购销关系,开辟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促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7)环境保护合作与生态建设。
在清洁生产、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加大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内资源的保护,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8)招才引智与劳务合作。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出台实施各种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一套具有“山西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利用毗邻京津的优势,积极到京津等地招才引智;(9)科教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的合作,加强文化和人才交流;(10)金融合作与监管。
加强对跨地区金融风险和资金流动的监测,在环渤海地区建立起资金流通顺畅、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安全性强、金融合作范围广、金融有活力和服务水平好的区域金融合作体系。
(三)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分省市区域合作构想
1.山西省与北京市的区域合作
(1)招才引智与劳务输出
北京市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现代制造业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营销中心以及管理中心,占据产业链条的高端,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
山西省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而实现转型发展,特别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支撑。
山西省应加强同北京的人才技术合作交流,一方面从北京引入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向北京输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低成本的劳动力。
(2)能源产销合作和综合开发利用
北京98%以上的能源要靠外部输送,而山西是北京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其中北京35%的电力、48%的电煤需要从山西调入,山西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保障能源供给,以煤炭产业为中心,大力发展煤化工、煤炭金融、煤炭会展和煤炭科技教育等相关产业。
另外,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全省预测煤层气资源总量达10万亿m3,占到全国资源总预测量的三分之一。
煤层气作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应加强与北京市的战略合作。
(3)京晋旅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