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持续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已成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引擎。“十五”期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45%以上。今年以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天增长235家和10 64户,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 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6728.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8.9%、108.4%和324%。去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约占36%。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民营经济市场竞争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全省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为3.28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159.4万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79.3%和121.5%。全省注册资本金超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达9.2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111家,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15.6倍;私营企业集团9 28家,同比增长3.5倍。去年,年产值或销售总额超亿元的私营企
业有1320家,同比增长7.2倍。在最新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有188家企业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中占23席,民营企业品牌最具竞争潜力100家企业,争得37个席位。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从去年18. 2亿元的销售额跃至今年的22.5亿元,增长23.6%,广厦控股创业投资以256亿元拔得头筹,共有31家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增长24%。
三、市场拓展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走南闯北经商、漂洋过海创业的基因使得浙商群体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人、企业、资本的外拓、外扩已成为经济的一大突出现象。目前在外省经营发展的人达390万之多,加上在境外的100万,近500万人在外发展,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中国奥康集团在淮海路顺利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成功抢占了引领中国鞋业时尚潮流的制高点;开启了壁山“西部鞋都”的“西进计划”,占地2600亩,能容纳百家制鞋企业,生产规模超亿双,产值达百亿元的超级航母正在建设之中。康奈集团在新疆大兴土木,孕育更大动作;红蜻蜓集团则将目光投向行情看涨的和,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去年,全省有2.67万家个私企业产品出口,实现出口交货值2070亿元。私营企业设立境外机构累计达430个,比“九五”期末增长6.3倍。四、品牌意识大为增强,品牌经济作用凸显。我省民企正逐步从定牌加工走向创牌制造,从注重仿造、仿冒走向注重品牌、研发,从简单的外加工合作步入企业联手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的良性循环。据初步统计,
去年,全省1000多家著驰名商标企业产值(销售额)达到5000亿元,其中制造业著驰名商标企业841家,产值逾40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注册商标21.76万件,境外商标注册累计达3493件,是全国境外商标注册最多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获得驰名商标70件,全省累计认定省著名商标1295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2个,知名商号521个。全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私营企业累计达58 80家,获欧洲CE认证的累计1680家,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
5.1倍和16倍。
五、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目光投向了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开发,注重人才、技术、管理等知识型要素投入,自主设计、研发创新的经营理念显著增强。去年,全省有2.94万家私营企业追加了固定资产投入,金额超过700亿元;投入技改资金和新产品开发资金达501亿元,开发新产品3291个。万向集团、华立集团、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飞跃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不仅建立了研发机构,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东磁集团的中央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每年都能出20多项国际先进、国领先的新技术产品,使企业始终保持在世界磁性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六、垄断行业开闸蓄水,新兴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市场进一步细分、经济进一步发展,垄断行业开始破冰开闸,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去年以来,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30%左右的幅度递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断兴旺,上半年总户数比去年
同期增长64%,增长量仅次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两大龙头行业;个体经营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发展势头迅猛,水、气、电等资源高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催生了一批小水电、供水、供气经营户,其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倍。
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参与社会活动日趋活跃。近五年,全省民营企业为各项社会事业捐助总额达到7.5亿元,吸纳安置下岗职工6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28万多人。目前,全省民营企业会员中有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2625人,政协委员2046人,劳动模301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光彩之星”称号的19人。在资助教育、扶贫筑路、赈灾救灾、安置就业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我省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初期的资本供给等方面的相对不利条件,迫使要发展民营经济。
1.资源禀赋
就基本自然资源来言,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半亩,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主要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指数”,以中国大陆平均数为100计,的具体数值是:水资源89.6,能源0.5,可利用土地40,耕地和气候117.2。在中国大陆各省市(区)中,的“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仅为11.5,即只相当于全国的11.5%,只高于天津市(10.6)和市(10.4),居倒数第三名。
2.资本供给
改革开放前获得的国家投资极少。据统计,1952-198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只有134.02亿元,只占中国大陆同期投资的1.56%;1953~d1978年的26年中,人均获得的国有投资仅411元,是中国大陆同期水平的1/2,列中国大陆各省市的末位。
1978年,全省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只有35.79亿元,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只有7.73亿元,人均20.6元。
3.经济基础
197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304元和165元,全省人均GDP仅为331元。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看,1978年的产出结构为38.1:43.3:18.6,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高9.4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为74.8:17.1:8.08,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高4.1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在1977年仅为13.8%,比1949年只提高了3个百分点。
总的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水平和结构转换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方民生教授曾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直到1978年,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省份,是一个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这一结论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以下四大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