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的生物学特性―――海蜇增养殖技术讲座之一

海蜇的生物学特性―――海蜇增养殖技术讲座之一
海蜇的生物学特性―――海蜇增养殖技术讲座之一

资讯国际资讯]

海蜇的生物学特性———海蜇增养殖技术讲座之一

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十年来海蜇作为大宗出口海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增养殖海蜇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已受到了我国沿海渔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户的广泛关注。

1.海蜇的形态特征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Coelenter鄄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鄄zostomadae)。水母体呈蘑菇状(见图),分为伞体和口腕两部,伞径一般300毫米~500毫米,伞体部高,超过半球形,中胶层厚,伞顶表面平滑。伞缘具8个感觉器和112个~176个缘瓣,缘瓣上具刺胞团。内伞具有较发达的环状肌,施运动功能。内伞间辐位共4个半圆形生殖下穴,有胶质膜封闭,不与胃腔相通;每穴外侧具1瘤状生殖乳突。伞体中央向下伸出圆柱形口柄(胃柱),其基部从辐位有8对侧扁的肩板,端部为8条三翼性口腕。肩板和口腕上有许多小吸口丝状附器,其表层满布刺细胞团,施捕食与防御作用。

胃腔大,椭圆形,由中央胃向伞缘伸出16条辐管,辐管侧生许多分支小管,终端由一条环管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管系统。胃腔向下延伸并向口腔和肩板分叉形成腕管,与吸口相通。生殖腺由胃腔内伞壁的内胚层形成,位于伞体腹面生殖下穴的上方,在胃丝的外侧,褶叠形,共4个,宽5毫米~10毫米。生殖腺一端与胶质相连,另一端游离,与胶质膜之间形成生殖腔隙。无生殖管,性产物排放经由生殖腔隙通向胃腔,再经吸口排出体外。胃丝上有刺细胞和能分泌消化酶的腺细胞。

体色多样,多数呈紫红色,也有乳白、浅蓝或金黄色个体。伞部和口柄部颜色通常相似,也有两部分颜色相异的个体。

2.海蜇的生态习性

海蜇水母体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岸水域,尤其喜居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厘米~20厘米,有时也达4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中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海域都有海蜇分布。

海蜇的运动主要靠内伞的环状肌有节奏的舒张和收缩。环肌收缩时,将伞体下腔的海水挤压出去,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蜇体朝伞顶方向前进。海蜇的运动昼夜不断,成体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4米/每分钟~5米/每分钟。由于海蜇游泳能力弱,大风、潮汐和海流等对其水平分布有一定影响。但海蜇具有发达的水管系统和灵敏的感觉器,所以能在不同水层作垂直运动,风平浪静的黎明和傍晚,多云的白天常游到水域上层;大风、暴雨、急流、烈日和夜晚多游水域下层。海蜇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2℃,适宜水温20℃~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8~32,适宜盐度18~26。喜栖光强度2400勒以下的弱光环境。

3.海蜇的生殖习性

海蜇的生殖方式包括营浮游生活的有性时代和营固着生活的无性时代水螅型,两种生殖方式互相交替进行,即所谓世代交替生殖。

海蜇雌雄异体,秋季性成熟。产卵时间在零点以后,卵子(精子)分批成熟和排放。卵子为沉性,圆球形,成熟卵的卵径80微米~100微米。海蜇个体怀卵量与伞径大小成正比,一般个体怀卵量可达3000万粒,高者可达5000万粒以上。精子头部圆锥形,长约3微米,尾部细长约49微米。在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卵径95微米~120微米,在水温20℃~24℃以下,受精后30分钟开始卵裂,经6小时~8小时即发育为浮浪幼虫。浮浪幼虫呈长圆形,两端钝,前端比后端稍宽,长95微米~150微米,宽60微米~90微米,体表布满纤毛。经1天~4天,多数浮浪幼虫变态为4触手螅状幼体,体长200微米~300微米;此后陆续发育为8触手螅状幼体,体长500微米~800微米;具有16触手的螅状幼体,体长1毫米~3毫米。

螅状幼体营固着生活,从秋季至来年夏初的七八个月时间,螅状幼体能以足囊生殖,即足囊萌发出新的螅状幼体。当水温上升到13℃以上时,螅状幼体以横裂生殖(无性生殖)方式产生出有性世代的碟状幼体。初生碟状幼体2毫米~4毫米,营浮游生活。在自然海域经二三个月生长后成水母成体。

4.海蜇的食性与生长

海蜇在浮浪幼虫阶段不摄食,至变态为4触手螅状体幼虫时才开始摄食。触手是捕食器官,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碟状幼体具有1个方形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随着生长发育口腕形成,大约发育到伞径20毫米时,中央口封闭,为幼蜇。幼蜇至成长为成体阶段的摄食,是以口腕和肩板上出现的许多吸口来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其饵料种类很多,主要为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和其他浮游动物幼体。

海蜇生活史中,不论螅状体阶段,还是水母体阶段,捕食的欲望都十分强烈,且昼夜连续不断。尤其水母体阶段食量很大,所以海蜇水母体生长异常迅速。体重3克的碟状幼体,经2个月的生长,伞径可达300毫米~500毫米,个体重达10千克以上,增重300多万倍。海蜇与鱼虾类的生长特征不同,没有渐近值,就是当海蜇水母体生长到性成熟时为生长最大值;生殖开始之后其生长速度为负值,个体收缩,体重逐渐下降,直到死亡。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范文(精选4篇) 培训约等于教学。即对某项技能的教学服务。如一些专业的培训班。也可以理解为培训即提供教学。以下是的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20xx年,我乡农技校以服务“三农”为已任,认真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为安国乡鸡养殖基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xx年,举办蛋鸡养殖技术培训班1次,培训农民17人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5次、技术咨询5次,推广新的养鸡技术3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安国乡养鸡基地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养鸡致富能手。回顾本期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调查摸底。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我多次同组长安志龙同志就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进行交流,走访养鸡户,摸清养鸡户的文化水平和养殖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认真编写教材。根据本乡养鸡的实际,我编写了养鸡技术培训教材,总计达1.6万余字。教材的编写,大大方便农民学习养殖技术,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三是精心讲解。每一堂课,我都要认真背课,精

心讲解,注重联系实际,做到生动、活泼、实用。通过集中办班的培训,使学员能及时更新养殖观念,掌握实用技术。 理论只在同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原本价值。为了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教结合,我定期、不定期地到鸭棚了解情况,及时提出技术建议,手把手地传授养殖技术。在品种确定、鸭舍建设、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方面均拿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案供养殖户选择,使养殖户能逐渐掌握防疫技术。 一是向养殖户以公示栏的形式公开自己的私人电话,方便养殖户查找。 二是利用“农信通”等方式,将生产上的相关技术及时送达到养殖户,指导养殖户组织养殖生产。 三是主动、热情、周到解答养殖户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为养殖户释难。 一年来,我发送技术信息120条,接受安国乡农民电话咨询48次,指导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4项。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 草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具有味美、生长快和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幼鱼成活率低,抗病能力差,环境污染、水质变差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草鱼的养殖。随着人们对水产品安全健康要求的提高,开发高效、安全、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势在必行。 低聚木糖是我国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剂,它结构稳定,在储存加工中不易失活,无毒、无害、无残留,是一种新型的、极具潜力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低聚木糖作为一种性能独特的双歧因子,可对宿主产生多种保健和促生长等功能,其功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低聚木糖促进水产动物生长作用机理主要是它能选择性地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增殖,改善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发挥对水产动物的营养及促生长效应。 草鱼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高选择性地代谢低聚木糖,并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可使宿主肠道pH值下降,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机体肠道的蠕动,还可以抑制肠道内的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进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和饲养环境,提高宿主对饲料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起到保健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业中意义重大。目前用于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类型众多,有抗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功能性寡糖等。低聚木糖是一种功能性寡糖,且具有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性质:1)天然、安全,工业化生产主要原料是玉米芯等;2)高选择性增殖动物肠道内的双歧杆菌;3)有效摄入量低,全价料添加量为300克/吨(35P);4)不被动物机体消化液分解,可完全到达结肠;5)酸热稳定性好,pH值为2.3~8.0之间,较长时间不分解;6)与其他食物配伍性好,并且能促进动物对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预防腹泻和便秘。 总之,低聚木糖对草鱼幼鱼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家禽饲养培训总结 经过十天的努力,大方县八堡乡家禽饲养的培训终于结束,在这次培训中,开始的时候有些学员没准时上课,有些半途而废,课上到一半就溜走了,后来在学校和村委的沟通下,大本分的学员开始改变坏习惯,认真准时的坚持上完每次课,虽然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这次培训师很成功的。 首先,参加这次培训的大部分学员都很认真,天气不太好,甚至很冷,但是学员们还是坚持准时上课,课时快要结束的时候很多学员都还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老师们的讲解。实操的时候学员们认真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亲自动手实操,积极地配合老师们的授课。 最后,培训的老师们认真的给学员们讲完每一次课,很有耐心的为学员解答每一个疑问,虽然知识短短的十天,但是学员们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些学员开始时候连自己名字都不会些,通过他们努力的学习,在结束的时候终于学会了些自己的名字,可见家禽饲养的这次培训不止教会了学员有关饲养方面的知识,还让他们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加热爱生活。篇二:肉牛养殖技术技术培训总结 肉牛养殖技术技术培训总结 在上级有关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精神的指导下,杨河乡在本乡举行了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活动,此次活动已经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冬春农闲季节,举行此次培训,在全乡范围内掀起学技能、用技能、促成长的热潮。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 此次培训以农村务农劳动力为主,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兼顾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次培训内容为肉牛养殖技术。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肉牛养殖技术,并很快的适应于生产与实践之中。 四、工作措施 1、制定方案,完善培训教案。 2、高度重视,建立机制,利用本次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取得乡领导、村委会的支持,以村民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好培训工作。 3、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开班前,要求村主任按成教培训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力争保证参训率达到100%,及格率达到90%以上。 4、任课教师要尽职尽责 为做好本次培训,成教教师要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精心备课,认真讲课,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使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5、加强实践指导,做好释疑解答工作。 五、存在问题 1、集中培训难度大,经费少。 2、参训农民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篇三:水产养殖培训报告 2015水产养殖技术总结 讲话稿 在上级有关开发部门的支持、关怀和督导下,大冶市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村干部的积极准备,经过村民的认真刻苦的学习,成功达成了此次培训活动的思想宗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概况 培训时间从10月份开始,在还地桥镇东风农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活动。培训组要内容为水产养殖技术。

技术培训方案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培训方案

编号:FS-DY-71699 技术培训方案 荣昌县白玉社区地处双河场镇边缘,两条河流经其境,该村渔业水资源丰富,水质状况良好。鱼类等水产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由于海洋和内陆水产打捞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且经过多年的滥捕水产的产量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水产养殖技术员满足了人们这样的需求。因此,人工饲养水产成为保证供需平衡的最佳选择,这为水产养殖技术员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通过研究水生动植物亲体培养、繁殖、苗种培育和成体养殖的规律,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水产。为了全面提高水产养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养殖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实搞好此次培训,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指导,围绕养殖增产、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和

农村繁荣的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及科技示范户建设为重点,以养殖业技术推广项目为载体,以党的农村政策、现代养殖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xx]149号)文件精神及荣昌县农委对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广新型农产品市场运作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着力加强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培训规模及目的 我校培训双河街道白玉社区一线养殖户50人,专业为水产养殖。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水产养殖技术员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养殖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的基

海蜇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海蜇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孙莉1张志国2 冷忠业3王会芳3吴庆东3陈希波4 (1.东港市水产养殖开发公司、2.马家店水产站、3. 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4. 椅圈水产站)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短短的六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蛰养殖业发展成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全市海蜇养殖面积已达5000公顷,产量6800吨,创收入6500万元。2008年养殖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产量与产值都会大幅度提高。但在养殖面积及总产量都大幅度提高的大好形势背后却隐含着危机,本文旨在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海蜇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一、海蜇养殖的现状 1.养殖模式 东港市的海蜇养殖都是在池塘、港湾中进行,养殖方式为混养。混养的品种一般3~5个,海蜇养殖池塘都放养对虾,底层放养缢蛏、文蛤、菲律宾蛤仔等埋栖性贝类1~2种,中下层放养河豚或牙鲆等鱼类,但近年受市场低迷影响,鱼类的混养面积逐年减少。除人工放养的种类外,作为养殖的副产品,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脊尾白虾、蝦虎鱼等,增加部分收入。 2.放养规格及密度 进行海蜇港湾池塘养殖之初几年,一般667m2放养伞径1~1.5cm的海蜇苗300~500 个,但养殖的成功率很低,成活率差,极大影响养殖积极性。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人们总结了出放大苗成功机率大,成活率高,效益好的成功经验。现在大多数池塘都采用了放大苗,多次放养,分批捕捞的方式,一次放4cm以上的大规格海蜇苗(俗称“蛋黄苗”)30~50个/667m2,5月中旬到10月,一般放苗3~5次,捕捞3~5茬,最多的捕捞6~7茬。 3.饲养管理 冬季,将海蜇养殖池水排干,冻晒塘底,春季按常规方法清塘消毒,除日常换水等管理进行外,饵料和用药方面逐年发生了变化。最初,人们都以施肥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及换水等方式解决养殖海蜇的饵料,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放养模式的改变,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养殖海蜇的饵料需求,逐渐探索人工代用饲料。目前,采用的代用料有豆粉、豆浆、花生粕浆、海杂鱼浆、蜢虾(学名糠虾)浆、海蜇专用料等,虽然部分人工代用料可被海蜇利用,但大部分只起肥水作用,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海蜇专用料的进一步研制开发迫在眉睫,特别是其在

养殖技术培训班的方案

【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教育方案之一:养殖培训实施方案】 关于巴中市养殖培训实施方案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得实施意见》(国发〔2015〕7号),结合巴中市实际情况,以残疾人为核心,围绕积极做好残疾人得民生保障、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水平、改善残疾人家庭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条件,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背景 巴中市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015万亩,森林覆盖率55、4%。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沟壑纵横、山丘众多、地貌多变,就是天然得疫病防控屏障。全市四县(区)全部被列入全国畜牧业优势区域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重点县,巴州区、南江县、平昌县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县。全市共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04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156个、肉羊规模养殖场58个、家禽规模养殖场153个、兔规模养殖场43个.以生猪为主得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目前我市良种及杂交改良面,猪80%、牛70%、羊85%、禽82%、兔83%。

巴中市现目前得养殖规模已经全面得建成,技术设备 相对成熟,巴中市得养殖市场在这一行业也奠定了基础。让 巴中市得残疾人及贫困家庭掌握相关得养殖技术,增加其 就业机率,改善其生活水平从而脱贫致富.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18一45周岁,巴中市各地区轻度肢残人士 或贫困残疾人家庭中得健全人以及有培训愿望得社会人 士。 三、培训目标 掌握养殖行业新技术,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得人才。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得经济现状,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得优良品质. 四、招生培训计划 通过市残联系统向各县(区)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下发招生简章,或媒体播出招生信息,由我方制定培训计划与教学大纲。使每一位有培训愿望得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成员能够接受一次或多次有效得实用技能培训,并能独立操作。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今年前期预计开设十余个班次,第一期培训人数为80人,后期视巴中具体情况而定。 五、培训内容

养殖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养殖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方案一:养殖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荣昌县白玉社区地处双河场镇边缘,两条河流经其境,该村渔业水资源丰盛,水质状况良好。鱼类等水产就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得美味,由于海洋与内陆水产打捞受到季节得限制,而且经过多年得滥捕水产得产量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水产养殖技术员满足了人们这样得需求。因此,人工饲养水产成为保证供需平衡得最佳选择,这为水产养殖技术员创造广漠得发展前景。她们通过研究水生动植物亲体培养、繁殖、苗种培育与成体养殖得规律,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营养丰盛得水产。为了全面提高水产养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养殖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为切实搞好此次培训,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得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与党得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指导,围绕养殖增产、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农村富强得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与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及科技示范户建设为重点,以养殖业技术推广项目为载体,以党得农村政策、现代养殖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理论与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得通知》(渝农发[20xx]149号)文件精神及荣昌县农委对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得总体要求,以推广新型农产品市场运作技术与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着力加强务农农民从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训,切实增强培训得针对性与实效性,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塞、素质优良得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 二、培训规模及目得 我校培训双河街道白玉社区一线养殖户50人,专业为水产养殖。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水产养殖技术员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得业务素质与科技水平,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养殖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得基层养殖业技

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精)

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 在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水产养殖中,通过水质综合调控,以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这是水产养殖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渔谚“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是十分恰当的比喻。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包括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水质调控技术。 一、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 要做好水质调控,首先要了解池塘的主要水质参数。而目前养殖户不了解养殖水质的基本参数(如溶解氧、盐度、pH、总铵、亚硝态氮等),很难给予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因此在养殖户中示范推广简易水质分析仪,就可及时了解水中pH、盐度、溶解氧、总铵和亚硝态氮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虾类、鳖类等的发病率降低10%,减少养殖损失。虾类等每亩增产30~100千克,预计池塘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0%。同时减轻池塘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技术要点: 1、购买简易水质分析仪一套、水温计、比重计。 2、特点:采用比色法测定池水的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态氮等(详见水质分析仪使用说明)。尽管设备较简单,测定精度较低,但它可以如实反映养殖水质现状,做到及时调控水质;而且测试技术

容易掌握,养殖户可以随测随用。 3、测定时间: pH、溶解氧必须在早晨日出前测定其低峰值。夏秋季节,如果预测明天早晨鱼虾要浮头,则应在半夜或翌晨2:30~3:00测定。 盐度、氨氮和亚硝态氮在晴天或多云上午9:00进行测定。 4、判别与采用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控pH 海水的稳定在8.2左右。如pH下降到8以下,那就表明水质开始转坏;如pH下降到7.5以下,那必须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来提高pH 值,使其恢复到8.2的水平。通常每亩用生石灰(块灰化或石灰水)7.5~10千克。 一般淡水养殖水体最适pH为7.5~8.5。清晨如pH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水来提高pH,使用数量和方法同前。 盐碱地池塘,清晨如发现pH到9以上,必须及时加注淡水。通常要求pH不能超过9.5。 (2)调控溶解氧、总铵(NH4+和NH3)、亚硝态氮(NO2-) 当溶解氧下降到4毫克/升,对虾等生长即受到影响;通常家鱼 总铵和亚硝态氮是有机物分解而成,水质越肥,水中有机物越多,总铵和亚硝态氮越高。而总铵和亚硝态氮对水生动物是有毒的,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危及生存。当总铵超过0.5毫克/升时,亚硝态氮超

海蜇养殖32问

海蜇养殖32问每日一问! 第一问:海蜇圈如何清塘? 答:经过长年的养殖,海蜇圈普遍存在老化(有机化、还原化、酸化、毒性化等)现象,为了减轻池底污染,净化养殖环境,清塘工作尤为关键。对于这样老化的池底,最好采取以下措施:养殖结束后,在入冬之前做好清淤工作,以保证有更多的时间让让池底得到充分的暴晒氧化。一般到第二年的3~4月份即可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如下:进水10厘米左右,先用漂白粉10—15公斤/亩消毒,24小时后再用生石灰15-25公斤/亩调整池底PH值,2~3天后泼洒活菌制剂,如“三环活力源”1-2公斤/亩。这样不仅能杀死部分病原体,还能稳定池底PH值,增强池底的自净能力。 第二问: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圈内蓄水至1~1.2米,选择晴天泼洒“藻安生”6-8亩/瓶,并与“三环活力源”合用。注意不要向圈内泼洒鸡粪、化肥等,以防臭底,污染水质。待水色较为稳定,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即可择机放苗。第三问:海蜇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 答:海蜇属于广温、广盐性的海洋生物,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适温为15℃-34℃,最适水温为18℃-25℃。适宜盐度为7-39。最适pH值为7.8-8.5。适宜溶解氧为≥4毫克/升。氨氮应≤0.6毫克/升。喜欢栖息在光照强度在2400勒克斯以下的弱光环境中。养殖水域中不得出现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无赤潮发生。 第四问:放苗密度多少更合适? 答:放苗密度的多少与饵料、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饵料不足、环境恶劣是限制放苗密度的主要因素。饵料不足会导致海蜇畸形率高、长势不均,而养殖环境恶劣会直接影响蜇苗的成活率。目前,普遍的放苗密度在30个-50个/亩。我们认为,如果饵料、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所改善的话,放苗密度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反之,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盲目地加大投苗量反而会影响整体海蜇的长势,需要谨慎。 第五问:小人仙“蹦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处理? 答:小人仙发生“蹦床”现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放苗后不久,主要是应激反应造成。苗种运输时间长,加之该阶段气候不稳定,水位较浅,导致应激反应加重,“蹦床”现象普遍发生。选择合适的放苗时机,适当地加高水位,放苗前后泼洒“激活”,增加苗种抗应激能力。 (2)高温雨季期间,主要是缺氧引起。多发生在连续阴雨天、水质清瘦、浑浊的池塘。定期使用“底加氧”能有效预防,严重缺氧时,可配合“高力氧”+“速解安”同时使用,效果突出。(3)养殖中后期,主要由于底质环境恶劣造成。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喂冰鲜料及合成饵料,导致池底污染严重,氨氮、硫化氢等毒害物质积累过多,不仅影响小人仙正常生长,严重的便会导致“蹦床”甚至死亡。养殖期间经常使用复合活菌制剂及分解型底质改良剂,如“利菌多”+“底居安”不仅能大大提高饵料利用率,还能有效分解残饵粪便,降低污染。 第六问:放苗初期pH值偏高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答:结合近几年放苗的经验,第一茬苗放苗阶段经常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一般在8.8至9.2之间,有的甚至超过9.5。过高的pH值极容易导致小苗死亡。其主要原因主要有(1)养殖前期水质过肥,小型鞭毛藻大量繁殖,而浮游动物却很少,这主要是放苗前水位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试验

《水产养殖》2019年第3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既是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对传统南美白对虾养殖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沟、沉淀池、 生物滤池、生物净化池等设施,运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建立尾水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尾水净化,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试验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条件 试验在平湖市高新天华水产专业合作社进行,该基地水源充足,进排水通畅,远离工农业污染,供电充足,通讯、交通便捷,面积60×667m 2。1.2处理原理 养殖尾水依次流经生态沟、沉淀池、生物滤池、生物净化池,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沉淀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降低COD 、氨氮、总磷、总氮等含量,实现净化处理。 1.3处理设施建设 1.3.1生态沟对原有排水渠道进行改造, 在沟内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对养殖尾水进行初步处理,并将养殖尾水汇集至沉淀池。生态沟长×宽为587m ×2.5m ,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比约为50%。 1.3.2沉淀池生态沟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在沉 淀池内进行沉淀分离, 并在沉淀池中种植菱、睡莲、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盐。沉淀池长宽高为50m ×50m ×3m ,水生植物种植面积500m 2。 1.3.3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由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之间的塘埂改造而成,在池体内填充碎石、卵石、焦炭、煤渣、塑料蜂窝等滤料。通过滤池过滤及附着 在滤料表面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尾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生物滤池长宽高为22.50m ×4.50m ×2.35m 。 1.3.4生物净化池在生物净化池内移植轮叶黑藻、空心菜、野茭白等水生植物800m 2,进一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同时每667m 2配备0.5 kW 叶轮式、 水车式增氧机,放养规格为15尾/kg 的花鲢20尾、 白鲢80尾,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生物净化池长宽高为70m ×50m ×3m 。1.4养殖生产 1.4.1第一茬养殖2018年4月20日,引进体长约0.5cm 的南美白对虾苗150万尾,在大棚内进行淡化培育,30d 后疏养到各池塘进行养殖,养殖面积35×667m 2。养殖过程中,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坚持定质、定点、定量、定时“四定”投饲原则。定期监测池塘水质,科学使用生石灰、沸石粉、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消毒水体、调节底质水质。坚持“预防为 主、 早防早治、综合防治”的病害防控原则,定期添加维生素C 、大蒜素、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虾体抵抗力。7月11日起用地笼网分批起捕,8月10日第一茬养殖结束。 1.4.2第二茬养殖7月18日起, 放养南美白对虾苗250万尾,养殖面积49.5×667m 2。养殖过程中的投饲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日常操作同第一茬养殖。根据市场情况和生长规格,9月21月起陆续起捕,至10月30日全部起捕上市。1.5尾水监测 1.5.1监测水质指标养殖过程中只添水、不排水,第一茬南美白对虾养殖结束后经原位水质调控处理后用于第二茬养殖;第二茬养殖结束后产生的部分尾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其余留存在沉淀池、蓄水池可用作下一年度养殖用水。外排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试验 王甘翔,彭頔,杨庆,赵建平,宋之琦,马荭,沈佳健 (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与海洋资源服务中心,浙江平湖314200)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9.03.009 技术与经验

养殖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产养殖技术 培训方案 按照上级水产部门的要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解决好渔民的持续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新唐养殖场对内部养殖户及周边渔民制定了水产技术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技术培训工作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健康养殖,创新经营策略,提高渔业效益,掌握十项水产实用技术,搞好十个品种的养殖,带动周边渔民的渔业生产能力,建立技术人员到塘、库,技术要领到人的长效机制,达到养殖增效,渔业增收,人员素质增强的目的。 二、培训目标 1、本次培训举办二期,人员150人,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书籍150套。 2、通过培训,指导服务,使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户平增产8%,增收1500元以上。 3、培训水产健康养殖十项操作规程和十个品种,宣传渔业法规,以及高温季节中常出现的病害应对。 4、组织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传授科学养殖技术。 三、培训时间安排和主要内容

1、根据水产养殖特点,培训时间分别为每年11月份和 第二年2月份。 2、主要内容 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具体培训技术是,水库无公害生 态养殖技术及模式,80:20池塘养殖技术,生物制剂在水 产防病害的应用及水环境修复的作用,渔业法规等。 四、培训工作措施 1、加强培训组织领导。场内成立渔业科技培训小组。 场长甘问明任组长,副场长唐心松任副组长,场部技术 人员为成员,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培训工作。 2、建立培训档案。每次培训的养殖户,将基本情况建 立档案,设立台帐,便于跟踪服务。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1年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一、环境条件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符合GB/TB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地环境要求》。养殖池塘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池塘要求为精养鱼池,需配备增氧机。在春季,对全池进行清塘消毒,干塘后曝晒至池底干裂为佳。药物清池应按NYS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鱼种下塘前10天,注入水和经过发酵的有机肥,以培育池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二、鱼苗放养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鱼苗培育采用混养法。一般投草鱼夏花10000尾—12000尾/亩。鲢鱼1500尾/亩,鳙鱼500尾/亩,并做到鲢鱼、鳙鱼比草鱼下塘迟15—20天左右。鱼苗下塘时,用浓度为4%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处理。放养鱼苗,一是要求放养鱼苗的规格应整齐、均匀;二是要求在数量上应一次放足;三是做到保质保量。 三、饲料投喂 鱼种下塘后要求进行二级培育,采用传统的豆浆培育法。豆浆营养丰富,一部分可以直接由鱼种摄食,一部分可

海蜇养殖技术

海蜇养殖技术 由于养殖海蜇具有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病害少、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吸引众多养殖户进入该项产业。为使海蜇养殖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笔者依据两年来辽宁省丹东地区生产经验,总结出池塘养殖海蜇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池塘准备及选择适宜套养品种,提高回捕率。 养殖海蜇应选择在进、排水条件较好,水深1.5m—2.0m,且面积大的池塘为好。 野杂鱼、蟹类是海蜇的主要敌害,放苗前必须将其杀灭,并安装60目—80目的进水网以防止鱼卵进入池内。排水网要采用围网方式并配有大、小两种网目,供养殖中,后期更换,以防止排水时海蜇随水流失。 池塘四周设置防护网,要在池塘进水前沿池塘四周堤坝边缘处插木桩(高度2.5m),间隔2m—3m,用10目筛绢网围护,网顶端要高出水面30cm.围网作用是防止海蜇因风浪、水流等条件突变而与池壁擦伤或被推至浅水处“搁浅”死亡。 与海蜇套养的品种有对虾、贝类,不会对海蜇构成直接伤害。 一般悄况下,投喂完全依靠池内繁殖的天然饵料,池塘可以自然纳潮(或换水量10%/日—30%/日)至水深1.5m~2.0m,放茁密度可以控制在 100片/亩,养殖海蜇回捕率平均在6%—l 5%(亩产50kg—100kg)。为了准确把握池内放养数量,建议经中间暂养后计数,按每亩10片—20片放养为宜。 养殖过程中,池水温度应稳定在16℃—18℃,水深保持在0.80m~1.20m之间,并随着海蜇个体的增大,水深逐渐调整至1.5m—2.0m。 二、肥水,培育饵料生物。 与对虾套养海蜇的池塘,应在进水前施发酵后的有机肥作底肥,按300kg/亩~500kg/亩施入池内繁殖基础饵料(主要是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以供海蜇摄食。与贝类套养的池塘,不宜大面积施入底肥,可划出专门的区域部分施肥,并采用池内挂袋方式不断补充有机肥。 海蜇主要以水中小型浮游动物为食,且食量很大,如果水质清瘦,海蜇不仅生长缓慢,同时也会降低养殖的成活率。因此,如何解决好并满足海蜇对饵料的需求是养殖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施用有机肥需注意二点:首先,有机肥必须经过彻底发酵后(腐熟后)方可使用,否则会污染水质,二要依据水色、水质变化来确定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数量:三要加强水质监测,掌握好适宜的换水时间和换水量,即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又可使水体中具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供给海蜇摄食。在缺乏或不适宜施入有机肥的池塘,可以用无机肥代替,施入尿素lkg/亩~2kg/由、过磷酸钙2kg/亩—4kg/亩,每半月一次。 三、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随着海蜇生长、发育,其个体不断增大,特别是进人养殖中、后期(放苗一个月后海蜇个体重量达3kg以上),海蜇滤水量加大,对水质要求也会日趋严格,生产中,此时极易出现海蜇大量死亡现象,造成养殖回捕率极低。在池塘进、排水条件差时会出现前期海蜇生长良好,当体重达到3kg/片—5kg/片时,由于水质不能满足海蜇的生长、生存要求,而生长速度减缓,甚至缺氧死亡。—般地,在养殖中,后期,当池塘内海蜇存池量达到10片/亩时,日换水量小潮时要保持 10%—20%,大潮时应达到30%,增大换水量是保证提高产量和回捕率的主要技术关键之一。 四、适时收获。 一般条件下,在海蜇放养50天~60天,个体重量达到5kg/片~l0kg/片时,可以考虑收获。特别是七月上中旬放苗,进入九月中旬,水温会下降至18℃以下,海蜇生长速度减慢(当

农村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农村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我乡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步伐,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科技水平,提高我乡综合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制定2014年农业科技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竟争力为核心,以我乡现还有农用地的农民和村(居)组干部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现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本乡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原则 1 、分类、分期培训原则。以从事食用菌、种植、养殖户、设施菜、经果林的农户及社区两委成员(含居民组长)等为培训对象,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培训。 2 、服务产业原则。立足于本乡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为本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经营服务。

3 、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4 、创新机制原则。按照本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要求,对现有农业产业进行科技整合,使新的机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目标、内容及培训计划 (一)目标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本乡参培农民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户。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增加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于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引导,农业部门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本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内容及计划 1、本乡计划本年度按季节农时举办培训班四期,每期接纳参培对象600人,拟定培训时间和内容: 第一期:2013年11月—2014年1月,培训内容:粮食作物栽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2020)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2020) 为改善二号闸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绍兴市杭州湾沿岸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二号闸区域水环境治理推进工作的协调会议纪要》(〔2020〕5号)及《二号闸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绍市环发〔2020〕15号)要求,确定绍兴朱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绍兴冠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绍兴锦华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制定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现已通过论证,予以印发,请抓好落实。 【此页无正文】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27日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 根据市政府《关于二号闸区域水环境治理推进工作的协调会议纪要》(〔2020〕5号)及《二号闸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绍市环发〔2020〕15号)要求,为加快推进二号闸周边区域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Ⅲ类水质标准排放,特制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有效改善二号闸区域断面流域水质状况,年内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目标,精准施策,协同治理,通过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提升,提高养殖尾水处理池和养殖场区绿化占比,使养殖池塘集中连片,塘形规则,设施完备,养殖场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养殖尾水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二、建设内容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方案选择具有较大规模、辐射示范作用较大、养殖技术水平较高、权属类型代表性强的3家养殖主体实施,分别是绍兴朱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权属上虞围垦局)、绍兴冠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权属汤浦镇长山新村)、绍兴锦华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权属沥海街道)。项目实施总面积2985亩,其中,改造提升养殖池塘面积1850亩,新建尾水处理池面积742亩,分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洁水池,其比例约为45:5:10:40,沉淀池与曝气池、生物净化池与洁水池之间建过滤坝,建设苗木绿化面积142亩。 1、绍兴朱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改造提升项目。规划面积565亩:①养殖池塘。平整改造池塘面积400亩,每口池塘面积约7亩。②尾水处理池。新建养殖尾水处理池面积42亩,分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洁水池,其比例约为45:5:10:40,沉淀池与曝气池、净化池与洁水池之间建长8米宽2米过滤坝。③道路。养殖场区内建设东西向主路1条长500米,宽6米;南北向支路1条长800米,宽4.5米,采用C25砼路面厚

海蜇的人工养殖

海蜇的人工养殖 海蜇是一种生活在暖水性海洋中的大型可食用水母。水母是古老的腔肠类动物,它的品种有很多,“海蜇”是其中的一种自卫时会蜇人的水母。 海蜇的寿命比较短,一般只有一年左右。在这一年中,它会经历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生存状态,我们通常所说的海蜇,是指它的水母型成体。 和其它的水母一样,海蜇长得象个蘑菇,它的身体包括伞部和口柄两个部分。伞部象个馒头,外表光滑,伞部直径在30-60厘米左右,最大的可以达到1米。伞部中胶层厚,里面有发达的环状肌,可以带动伞部做有节奏的舒缩运动;伞体中央向下伸出一根圆柱形的口柄,口柄能完成捕食、防御、排泄、生殖等多种功能。 海蛰一般生活在5-20米深的近海水域,以摄食小型浮游生物为生;最适合它生长的海水盐度为千分之14至千分之20,水温为18℃ -24℃,目前它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沿岸,以及俄罗斯的远东海域。

海蜇的运动昼夜不停,但它的游泳能力较弱,在静水中每分钟最多只能游4到5米;它常随潮汐、风向、海流漂浮;对光线、盐度和温度反应敏感,喜欢栖息在光照2400勒克斯以下的弱光环境。 过去,我国天然海蜇资源丰富,食用的海蜇多是自然捕捞;但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及海洋环境恶化,天然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对海蜇进行人工养殖。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要养海蜇,先要有海蜇苗。 获得蜇苗,可以到海上直接采集天然苗,也可以采收海上已怀卵的成熟海蜇,然后,在育苗池人工投放附着基,来获得苗种;如今最常用的方法是选用天然成蜇或人工养殖的成蜇,通过全人工强化培育来获得蛰苗。 苗种的选购 无法自行采捕或繁育苗种的养殖户,需要到专门的育苗厂选购苗种。

2020年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2020年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通过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100个以上,集成示范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各推广基地率先实现养殖尾 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辐射带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适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系列标准和操作 规范并汇编成册。 二、重点任务 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从我部筛选的5项典型技术模式或其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中选择,积极稳妥推广。沿海地区每省(区、市)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5个以上(天津、上海市可自行确定数量);内陆养殖重点地区,每省(区、市)建立推广基地3个以上;其他地区每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推广基地2个以上。 (一)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通过对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残饵粪污收集及尾水达标排放。在养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污设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的尾水排出池塘,经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或达标排 放。 (二)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尾水设施总面积占养殖总面积较大的应建立“四池三坝”,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过滤坝—洁水池”;养殖投入较少的品种,可采用“四池两坝”的治理模式。 (三)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通过在人工湿地上建立人工水生态系统,利用内基质、植物、微生物等协同作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处理,达到去除或消减尾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以及沟渠型人工湿地,

水产养殖专业(卓越班)[AquacultureOutstandingClass)]

附件1 水产养殖专业(卓越班)[Aquaculture(Outstanding Class)] 学科门类:农学水产类专业代码:090601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水产增养殖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渔业环境调控、遗传育种、水产动物饲料研发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基本技术,能够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具有优秀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素质要求: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②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 和责任感; ③具有勤朴忠实、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能力要求: ①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②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和期刊并交流; 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④具有较强的辩证唯物主义逻辑思维能力,自学、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 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⑤具备良好的学术写作及表达能力。 (3)知识要求: ①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理、生化、遗传学等)和环境 科学(包括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保护等)的基本理论; ②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病害防治、育种 和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 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④掌握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 并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的基本知识;

海蜇生物学

海蜇生物学 一分类学地位、分布及生活习性 海蜇( 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隶属于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 a),钵水母纲( Scyphomedusae ),跟口水母目( Rhizostoidae ),根口水母科( Rh izostoidae ),海蜇属。海蜇是生长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的大型暖水性水母类,为双胚层动物。是重要的经济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及食用保健作用。广泛分布于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沿海、红海和印度洋等海域,在我国盛产于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区,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沿海有捕捞价值的海蜇属种类有海蜇( R. esculentum Kishinouye )、黄斑海蜇(R. Hispidum Vanhoffen)。 海蜇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域,尤其喜栖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在3~20m,水温8~30℃,适宜水温13~26℃,盐度12~40‰,适宜盐度14~32‰,喜栖光强度24001ux以下的弱光环境,在静水浮游速度4-5m/min,风向海流和潮汐等因素对海蜇的水平分布都有明显影响。 二形态学特征 2.1 外部特征 图1 海蜇模式图及外部特征结构

海蜇为辐射对称动物,即通过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只有上、下之分。其成体体型呈蘑菇状,通体半透明,分为伞体部(海蜇皮)和口腕部(海蜇头),伞体部和口腕部之间由胃柱和胃膜连为一体。 2.1.1 伞体部 伞部体位于个体的上半部,成体的伞径一般为25~60cm,记录见到的最大海蜇伞径可达100cm,伞部体颜色多样,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一带多为红褐色,黄海和渤海海区体色有红色、白色、淡蓝色和黄色等。伞部体的纵切面分为3层:外伞层、中胶层和内伞层。内伞层有环肌,并有4个生殖腺下腔等;外伞层表面光滑,伞的边缘有8个感觉器。 2.1.1.1 环肌 内伞由许多以胃腔为中心点、作同心圆环、以覆瓦状排列的环肌,环肌呈红褐色、深褐色、金黄色或乳白色,没有辐肌。环肌覆盖着海蜇的辐管系统,较发达,有较强的收缩能力,是海蜇的运动器官,并且可以通过有节奏的运动帮助体液的运输,同时还能把营养输送到口腕和肩板。 2.1.1.2 生殖腺下腔 在内伞的间辐管位置,具4个马蹄形缺陷,即为生殖腺下腔。腔内侧有胶质膜将胃腔与外界隔开,不与外界相通。每个生殖腺下腔外侧有1个表面粗糙的瘤状突起,即为生殖乳突。 2.1.1.3 感觉器 存在于伞的边缘,具8个,位于由胃腔延伸到伞缘的主辅管和间辐管位置的凹陷内。这8个感觉器的凹陷明显的将伞缘平分成8个区,每个区伞缘有14~20个呈舌状小瓣,称为缘瓣,在每个感觉器两边的缘瓣较短小而呈长矛状,称为感觉缘瓣。 2.1.2 口腕部 口腕部为伞部以下部分,即人们称为“海蜇头”,口腕部是由口柄、肩板和口腕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