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恩施市乡村旅游环境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恩施市乡村旅游环境的调查报告

恩施市2009年青干班学员罗晓东

根据学校对青干班学习活动的安排,11月5日至8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向旅游部门咨询、实地调查等方式,我对恩施市乡村旅游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地调查。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恩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恩施市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头戏,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凝聚全市合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着力打造重点景区的同时,恩施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恩施市从加强乡村道路等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入手,扶持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目前初步形成了芭蕉侗族风情寨民风民俗体验游、望城

坡科技农业观光游、柳州城历史遗址休闲游等多形态乡村旅游产品。今年,又打造了莲花池休闲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收入提高,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了旅游产业档次,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据初步统计,恩施市现在农家餐馆150多家,其中基础设施较好的农家乐饭店65家,总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日接待能力在10000人以上,星级农家乐24家。今年1至10月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500万元。

总体来说,恩施市乡村旅游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一是地理条件优越。全市交通便利,即将全面通车的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纵贯恩施全境,“318”、“209”国道在境内交汇,国道、省道与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城区到各主要乡村旅游景区的车程基本都在三十分钟左右。便捷的交通将为恩施市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等从更广阔的空间为恩施市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起名符其实的立体“绿色通道”。

二是生态植被良好,环境气候宜人。恩施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资源富集,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典型

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长的地方。良好的生态和宜人的气候环境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三是旅游资源丰富。全市蕴藏着举世罕见的硒资源,硒含量为世界之最。享有“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美称,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等名贵中药材为世界独有。原始的自然风貌迷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奇异诱人。与此同时,我市广大农村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农家小院,慢节奏的农家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都是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为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四是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纯朴。恩施是上古巴文化发源地,文化优势得天独厚。恩施市有30万土、苗、侗等少数民族儿女,民族地域性强,民风民俗独特,文化理念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恩施古城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土家“女儿会”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庆中的盛会,被中外来宾誉为了解恩施民俗文化的大舞台。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撒尔嗬”、“傩戏”等被学术界视为民族文化奇珍。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旅游只是风景名胜区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再就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忽视有效地保持“乡村性质”和“乡村意象”,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不少农家乐就是一个“乡村麻将会所”。

二是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乡村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恩施市由于受村组合并的影响,通畅工程实施只受益到现在的大村,原来的村变成了现在的组,公路等级较差。大部分乡村没有建成集中供水体系,未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厕所的冲水、洗浴条件没有改善,接待游客的硬件设施、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三是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缺乏对区域大旅游格局的了解和对小范围游览的整体规划,因为没有一个规划作指导,各地的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费,也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

四是产品初级,特色不够鲜明。由于缺乏市场理念、产品定位不准、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大部分农家乐的规模小、档次低,乡村旅游休闲产品较为粗糙,特色不够鲜明,内容单一,项目雷同,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五是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不少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大多仅将“乐”字放在吃上。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农村文化元素太少,体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极少纳入“乐”的内容,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抓好规划。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张扬个性,确保乡村旅游原有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规划的编制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广泛

听取社会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强化规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夯实发展基础。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结合发展需要,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深挖文化内涵。目前,我市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强调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本地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利用的现象。应在保留原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乡村风情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高品位、精品化的原则,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的内涵,精心打造、包装,上精品项目。要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要避免村村一样,走饮食文化、旅游商品文化之路。要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能够参与农作劳动,参与体验农事。要注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