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术语大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军术语大全
2009年04月17日星期五 22:23
1、空军: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

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等兵种。

空降兵隶属空军建制。

空军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陆、海军作战,又能独立作战。

2、军区空军:空军的战役军团。

下辖军区范围内的空军各兵种和专业兵部队。

隶属于空军,受空军和所在军区的双重领导和指挥。

主要担负本区国土防空和支援陆、海军作战任务。

3、空军军:空军的战役战术兵团。

隶属于军区空军,通常下辖航空兵师(团、场站)、地面防空兵师(旅)、雷达团等部队。

担负一个方向的国土防空和支援陆、海军作战的任务。

4、航空兵: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

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其它专业航空兵。

5、歼击航空兵:以截击、空战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

用于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

6、航空兵: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

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其它专业航空兵。

7、歼击航空兵:以截击、空战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

用于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

8、侦察航空兵:遂行侦察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查明各种战术、战役和战略目标以及敌区地形、天气等情况,为各军兵种的作战行动提供航空侦察情报资料。

9、运输航空兵: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航空兵。

用于保障空中机动、空降作战和航空兵机动,并可担负空中补给、空中救援、空中通信等任务。

10航空兵师:航空兵的战术兵团。

按任务和装备的飞机不同,分为歼击、轰炸、强击、运输等航空兵师。

辖航空兵团,并领导所驻机场的场站。

航空兵师通常在军区空军和空军军的建制内遂行作战任务,有时也可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1、航空兵团:亦称飞行团。

航空兵的战术部队。

按任务和装备的飞机不同,分为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及其它航空兵运输船。

辖飞行大队和机务大队。

师属团通常在航空兵师的建制内遂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2飞行大队:航空兵的高级战术分队。

由数个飞行中队组成,在航空兵团的建制内或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3、飞行中队:航空兵的基本战术分队。

由3-4架飞机组成,在飞行大队建制内或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4、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

包括轻于空气的气球、飞艇;重于空气的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扑翼机等。

15、机种:军用飞机的基本分类。

好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

每一机种有不同机型的飞机。

16、机型:飞机的型号。

我国目前以机种代号后面加上一个数字,或在数字后再加其他代号编成型号(如歼七、歼八等);也有沿用国外型号的(如苏二七)。

原型机:新研制、未定型的飞机。

试制及小量生产若干架,供试验、改进用。

17飞机战术技术性能:衡量飞机战斗能力的技术指标。

通常包括发动机的数量和功率、飞行速度、上升率、升限、航程、续航时间、起落滑跑距离,以及机动性、操纵性、抗干扰性和机载武器性能、载弹量等。

18、上升率:亦称爬升率、爬高率。

飞机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

以米/秒或米/分计算。

通常用最大上升率来表示飞机的上升性能。

19、升限:飞机上升限度的简称。

飞机依靠本身动力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高度。

分为静升限和动升限。

飞机稳定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称静升限;利用飞机的动能以跃升的方法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称动升限。

动升限直高于静升限值。

20、飞行速度:航空器在单位时间内飞过的距离。

以公里/小时或米/秒为单位。

分为空速和地速。

航空器相对于空气运动的速度称空速,相对于地面动力的速度称地速。

21、飞行马赫数:变称飞行M数。

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与其飞行高度上音速的比值。

因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最早使用这一比值研究炮弹的高速飞行而得名。

飞行速度大于1为超音速飞行,小于1为亚音速飞行。

22、飞机最大速度:飞机在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最大推力工作时能达到或允许达到的速度。

通常指平飞最大速度和最大允许速度。

使用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最大推力平飞所能达到的速度为平飞最大速度。

为保证飞机结构强度不致破坏,安定性、
操纵性不致丧失,而规定不得超过的飞行速度为最大允许速度。

23、巡航速度:飞机为执行一定任务而选定的适宜于长距离或长时间飞行的速度。

一般为平飞最大速度的70%-90%,巡航速度的大小,应根据任务的需要(如飞行距离、续航时间、载重量等),和发动机及其他设备的耐久性、经济性与气象条件等确定。

24续航时间:简称航时。

飞机从起飞至着陆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它的长短随飞机的载油量、载重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而定。

采用空中加油可延长续航时间。

25、续航能力:飞机一次加满油后能够持续飞行的最大续航时间和最大航程。

是飞机的重要战术技术性能之一。

26制空权:交战的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

掌握了制空权,可以保障陆、海、空军部队不受敌航空兵或地面对空兵器的严重威胁。

夺取制空权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通过消灭空中和地面的敌机、摧毁和压制敌防空兵器、破坏敌基地设施来达成。

27、指挥交接:航空兵跨区遂行任务或原指挥所不宜继续指挥时,地面指挥所之间的指挥任务交接。

通常由上级指挥所组织,也可由双方指挥所直接交接。

28、目标引导组:航空兵协同陆、海军作战时,向协同作战的地面部队或舰艇部队派出的对空引导小组。

通常由轰炸、强击航空兵派出,随地面或舰艇部队行动。

负责反映陆军海军部队对空军支援的要求,并引导我机及时发现、进入和突击目标。

29、空中支援:亦称航空兵支援。

航空兵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所采取的各种战斗行动的统称。

包括各种火力支援(航空火力准备、航空火力反准备、航空火力支援),夺取制空权,空中掩护,以及航空侦察、电子干扰、空中运输等。

30空中封锁: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内,对预定目标采取火力封锁的战斗行动。

通常以若干小分队轮流对被封锁目标连续实施空中突击,以阻滞对方的战斗行动。

如封锁机场、封锁交通、封锁被围之敌等。

31、水平轰炸:飞机在平飞状态下进行的轰炸。

它适用于昼夜各种气象条件和各种高度,是轰炸机的主要轰炸方法。

强击机在低空、超低空对面状目标或垂直面较大的立体目标轰炸时也可采用。

俯冲轰炸:飞机沿较陡的向下倾斜轨迹作直线加速飞行时进行的轰炸。

其准确性较高,是强击机主要的轰炸方法,特别适用于轰炸点状目标和活动目标。

但轰炸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32、战斗出动率:航空兵实际战斗出动的飞机架数与部队实有飞机总数的百分比。

例如飞机总数为100架,实际战斗出动为80架,则战斗出动率为80%。

33、战斗出动强度:航空兵遂行战斗任务时,在单位时间内能出动的次数。

通常以每架飞机一昼夜(24小时)能出动的次数来计算。

它是衡量航空兵作战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进行兵力计算和兵力分配的依据之一。

战斗出动强度取决于受领的战斗任务,飞行人员的数量、体质和技术水平,气象条件,机务保障,飞行后勤保障等条件。

34、空中编队:两架以上的飞机,以目视或机上设备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组成的空中战斗集体。

通常是同型飞机编队。

由于作战需要,必要时不同机种也进行混合编队。

35、航空兵战斗队形:航空兵遂行战斗任务时,在空中的兵力部署及其编队形态。

包括突击队、掩护队、保障队。

按形态分为楔队、梯队、纵队、横队、蛇形队等。

按飞机间的疏密程度分为密集队形、疏开队形和疏散队形。

36、机群:由遂行同一任务、受统一指挥、并保持目视联系或战术联系的若干空中编队或单机组织的空中战斗集群。

不同机种编队组成的机群,称混合机群。

37、攻击波: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目标或目标群实施大规模集中突击或连续突击的若干梯队。

38、批次:对空中飞机按批编排的次序。

作为飞机顺序使用时,依次编排,如第一批,第二批;作为雷达空情报知使用时,用批号编排,如0305批,0306批。

39、架次:一架飞机出动一次。

是计算飞机出动量的单位。

如四机编队出动两次为八架次。

40、作战半径:飞机遂行战斗任务时,能作往返飞行的最远距离。

是衡量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作战半径时,应从载油量中扣除地面耗油、备份油量和战斗活动所需油量。

作战半径的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气象条件、编队大小、战斗任务和实施方法等因素有关。

41、飞行指挥员:亦称塔台指挥员。

具体组织指挥飞行的人员。

通常由上级首长批准的飞行干部担任。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飞行,负责飞行指挥,保证飞行安全。

42、飞行人员:亦称空勤人员。

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上执行飞行任务的各种人员的统称。

主要包括飞行员(正、副驾驶员)和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机械师(员),以及电子对抗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上操纵各种设备的人员等。

43、飞行员: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的驾驶员。

多座飞机的飞行员通常只负责驾驶,单座飞机的飞行员除了负责驾驶之外,还要担负领航、通信、射击等任务。

44、空勤组:在一架多座飞机上执行空中勤务的全体人员的编组。

如一架轰炸机上的空勤组,包括飞行员(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等。

45、机长:多座飞机上空勤组的负责人。

通常由飞行员(正驾驶员)担任。

46、长机:编队飞行中的带队飞机。

大编队中除有带队长机外,组成编队的小编队,包括基本编队(双机、三机)亦各有长机。

长机的职责是率领编队(或僚机)执行任务。

47、僚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遂行任务的飞机。

僚机应保持在编队中规定的位置,观察空中情况,执行长机的命令。

48、超低空:真高100米以下的飞行高度。

飞机超低空飞行,有利于突破敌防空体系,隐蔽地接近目标,但油量消耗大,续航能力低,机载电子技术设备作用距离近,观察地面的角速度大,发现识别目标困难。

49、低空:真高100-1000米的飞行高度。

飞机低空飞行,有利于隐蔽出航,准确地突击地面目标,但续航能力较低,机载电子技术设备作用距离近,易受敌对空火力的杀伤。

50、中空:真高1000-7000米的飞行高度。

飞机中空飞行,有利于发挥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但易受敌对空火力的杀伤。

51、高空:真高7000-15000米的飞行高度。

飞机高空飞行,航程增大,机载电子技术设备有效距离远,但投弹命中率低,易过早被敌雷达发现,受地空导弹的威胁增大。

52、超高空:真高150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

飞机在超高空飞行,可减少敌歼击机和高射炮的威胁,但飞机机动性降低,不利于空战和准确地突击地面目标。

53、仪表飞行:飞行员按飞机上仪表的指示操纵飞机,判断飞机状态,测定飞机位置的飞行。

仪表飞行技术是复杂气象、夜间和海上飞行技术的基础。

54、目视飞行:飞行员用目力观察天地线及地标,判断飞机的飞行状态,确定飞机位置的飞行。

55、简单气象飞行:飞行员在可以目视地标或发光点的气象条件下的飞行。

通常指晴空飞行,云量7成以下(含7成)的飞行,以及云量7成以上的云下飞行。

简单气象飞行分昼间和夜间两种。

56、复杂气象飞行:飞行员在看不清或看不见地标或发光点的气象条件下的飞行。

通常指云中飞行,云量8-10成的云上飞行,或能见度小于规定的云下飞行。

飞行人员主要依靠机上仪表、领航设备以及地面导航设备来驾驶飞机和执行任务。

复杂气象分昼间和夜间两种。

57、迷航: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处于不能判明飞机所在位置,无法确定应飞航向的一种状态。

58、引导:用地面或机上指挥引导设备指引飞机飞向指定目标的一种活动。

是航空兵作战指挥的组成部分。

59、空中禁区:禁止航空器飞行的空间。

为了安全和保密的需要,通常在要地或指定的海域上空划定。

有固定禁区和临时禁区两种。

一般划在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军事要地和港口等重要的地区或海区上空。

为保障这些地区、海区的安全,不准航空器在其上空飞行,特殊情况下需要通过空中禁区,需经划定机关批准。

60、空中走廊:为航空器进出某地区上空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通道。

按国际协定划定或由本国根据情况划定。

目的是限制飞行范围,便于航空管制,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

空中走廊的宽度不得小于8公里。

61、备降机场:简称备降场。

供飞机临时降落的机场。

分固定和临时两种。

供飞机在飞行中由于气象变化、机械故障等原因,无法在预定机场降落时使用。

备降机场通常选在航线或降落机场附近。

62、空域:根据飞行训练和作战的需要而划定的一定范围的空间。

通常以明显地标或导航台为标志。

训练空域分为、驾驶术飞行空域,射击飞行空域,低空、超低空飞行空域,海上飞行空域,等待空域等。

作战空域分待战空域、会合空域和巡逻空域等。

63、机场关闭:机场停止飞机起飞着陆。

通常在气象条件恶劣、道面损坏、通信导航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保障飞行安全和遇有特殊情况时实行。

机场关闭和开放均由机场航空管制部门发出通告。

64、航线:航空器预定的飞行路线。

通常标在航空地图上,画有起点、检查点、转变点和终点。

65、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空中通道。

高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宽度通常为20KM。

划定航路的目的是维护空中交通秩序,提高空间利用率,保证飞行安全。

66、夜航:飞机在夜间的飞行。

夜航中,飞行员主要根据仪表指示驾驶飞机,使
用的飞机和机场要有夜航设备。

67、试航:飞机进行的试探性航行。

目的是了解新航线和陌生航线上的地形特征、气象情况,检查导航和各种保障设施的可靠性。

68、迫降:(1)飞机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飞行时的被迫降落。

在机场内迫降称场内迫降,在机场外迫降称场外迫降。

(2)强迫非法飞越国境或严重违犯飞行纪律的飞机在指定的机场降落。

69、飞行申请:将飞行计划预先上报航空管制部门的工作。

一切飞行都应预先申请,经批准后才能进行。

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临时申请,战斗飞行按战斗命令执行。

70、飞行高度层:以标准大气水平面为基准面,按一定高度差划分的高度层。

把航空器配备在不同的高度层上,使航空器之间有规定的安全高度差,是防止航空器互撞或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重要措施。

71、机场区域:机场和为其划定的含有各种飞行空域的空间。

分为地面和空中两个部分。

地面部分主要包括飞行场地、飞机疏散区、技术勤务区、营房和仓库等。

空中部分包括起落航线空间和其他飞行空域。

72、飞机尾迹:飞机飞行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凝结而成的特殊的云。

一般发生在气温低于-40度、又有适当湿度条件的空气层中。

飞机尾迹对飞行没有影响,但暴露行踪,对航空兵战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73、最低气象条件: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飞、着陆和遂行任务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气象条件。

是根据不同的机场、机型和飞行员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分别规定的。

主要考虑云底高和能见度,也适当考虑地面风速和侧风的影响。

74、地面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地面向水平方向能看清最远目标物轮廓的距离。

单位为公里或米。

是确定飞行气象条件和机场开放或关闭的重要依据之一。

75、空中能见度:在空中向地面或在空中向水平方向或自地面向空中能看清最远目标物轮廓的距离。

由于向下和向上看的背景亮度不同,地面向空中和空中向地面观测的能见度往往不同。

76、着陆能见度:飞机在下滑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

也是一种空中能见度。

观测的地段通常是在远距导航台和近距导航台之间。

77、航站天气预报:亦称机场天气预报。

以机场为中心10公里至20公里视区范围内的天气预报。

主要内容有云、能见度、风和其他天气现象。

预报的时效,一
般以短期(6-72小时)为主。

78、保形设计技术:飞机外形采用流线型,外挂与飞机列形融合的设计技术。

79、准隐形飞机:现役飞机应用涂敷吸波材料等陷身技术来减少雷达散射面积值而成的飞机。

80、变循环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通过改变气动热力循环来达到或接近最佳工作状态的喷气发动机。

81、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把发射电磁波与接受目标回波信号的装置装在导弹上,并按照预定导引规律控制导弹自动跟踪目标飞行,直到最后击中目标的称为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技术。

82、电传操纵系统:用计算机通过电路取代驾驶杆到舵面之间的机械元件,用电信号代替机械传动的一种操纵系统。

83、组合导航:用GPS、无线电导航、多普勒雷达导航等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与惯导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导航系统。

84、有源干扰:有意发射或转发某种类型的电磁波,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压制或欺骗的干扰。

转发式干扰: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复制(即经过延时、再调制和放大)后发射出去的干扰。

85、三角翼
平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机翼称为三角翼。

与之相近的有双三角翼和切角三角翼。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略有切角的三角翼。

三角翼飞机出现于50 年代,其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02、前苏联的米格—21、法国的“幻影”Ⅲ等。

大后掠角三角翼具有超音速阻力小、焦点随 M数变化小、结构刚度好等优点,适合于超音速飞行和机动飞行。

其缺点是:在亚音速飞行状态,机翼的升力线斜率较低、诱导阻力较大、升阻比较小,从而影响飞机的航程和起降性能。

86、变后掠翼
后掠角在飞行中可以改变的机翼称之为变后掠翼。

在飞机的设计工作中,有一个不易克服的矛盾:要想提高飞行M数,必须选择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此类机翼在亚音速状态时升力较小,诱导阻力较大,效率不高。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讲,要同时满足飞机对超音速飞行、亚音速巡航
和短矩起降的要求,最好是让机翼变后掠,用不同的后掠角去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

对变后掠翼的研究,始于 40年代,但直到 60年代,才设计出实用的变后掠翼飞机。

一般的变后掠翼的内翼段是固定的,外翼同内翼用铰链轴连接,通过液压助力器操纵外翼前后转动,以改变外翼段的后擦角和整个机翼的展弦比。

变后掠翼的缺点是,结构和操纵系统复杂,重量较大,不大适合轻型飞机使用。

87、边条翼
边条翼是 5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机翼,一些第三代高机动战斗机采用了这种机翼。

在中等后掠角(后掠角 25度~45度左右) 的机翼根部前缘处,加装一后掠角很大的细长翼(后掠角65度~85度) 所形成的复合机翼,称为边条翼。

在边条翼中,原后掠翼称为基本翼,附加的细长前翼部分称为边条。

边条翼的气动特点是,在亚、跨音速范围内,当迎角不大时,气流就从边条前缘分离,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缘脱体涡,在前缘脱体涡的诱导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内翼段的升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还使外翼段的气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不发生无规则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机翼的临界迎角和抖振边界,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气动特性。

在超音速状态下,由于加装边条后,使内翼段部分的相对厚度变小,机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显降低激波阻力。

另外,边条的存在,还可使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全机焦点后移量减小,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

因此,这种机翼也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气动特性。

边条翼的缺点是,在小迎角范围内,其升阻特性不如无边条的基本翼好;它的力矩特性也不理想,力矩曲线随迎角的变化呈非线性。

88、翼身融合体
一般的翼身组合体是由机翼与机身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

在机翼与机身的交接处,机身的侧面与机翼表面构成直角(或接近于直角),这样的组合,由于浸润面积大,阻力也较大。

为了减少翼身组合体的阻力,有些飞机在机翼与机身的交接处增装了整流带( 亦称整流包皮),使二者间圆滑过渡。

在设计上,整流带一般是不承受载荷的,但在飞行时,它很难不受气动力的影响,因此,往往会发生变形等问题。

后来,研究人员根据翼身整流带的优缺点,提出了翼身融合体的概念,即把飞行器的机翼和机身合成一体来设计制造,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翼身融合体的优点是结构重量轻、内部容积大、气动阻力小,可使飞机的飞行性能有较大改善。

后来还发现,由于消除了机翼与机身交接处的直角,翼身融合体也有助于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改善隐身性能。

翼身融合体的缺点是:外形复杂,设计和制造比较困难。

89、平视显示器
平视显示器(简称平显)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由电子组件、显示组件、控制器、高压电源等组成的综合电子显示设备。

它能将飞行参数、瞄准攻击、自检测等信息,以图像、字符的形式,通过光学部件投射到座舱正前方组合玻璃上的光/电显示装置上。

飞行员透过组合玻璃观察舱外景物时,可以同时看到叠加在外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