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国外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50年代中期,美国对汽油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量逐年下降,产品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虽然,当时通过热裂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二次加工技术可以增加汽油产量,但汽油质量不能满足车用汽油提高辛烷值的要求。随着汽车发动机压缩比提高,需要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高的汽油,以避免汽车出现爆震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加工技术,把重质油品转化为轻质油品。许多石油公司根据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开发经验和德国煤与煤焦油高压催化加氢生产汽油、柴油的经验,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不可逆反应过程,并研究出能使单体烃按需要进行反应并支配整个混合物转化的固定床加氢裂化工艺和催化剂。1959年美国Chevron公司首先宣布开发了Isocracking加氢裂化技术。1960年UOP公司宣布开发了Lomax加氢裂化技术,Union公司宣布开发了Unicracking加氢裂化技术。后来,相继有海湾研究开发公司的H-G,壳牌国际石油集团的Shell,法国石油研究院的IFP,德国巴斯夫公司的DHC,英国石油公司的BP等加氢裂化技术开发成功。1961年11月UOP公司的Lomax加氢裂化技术与Chevron公司的Isocracking加氢裂化技术合并,称为Isomax加氢裂化(加氢裂化催化剂仍由两公司分别供应)。各大公司开发的加氢裂化技术,催化剂有所不同,工艺流程都类似。40年来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如下:
60年代初期,加氢裂化技术主要用于把CGO、LCO和AGO转化为汽油。因为当时催化裂化的转化率低,有些原料转化不了,所以加氢裂化主要用于转化在催化裂化装置中难以裂化的油料,以增产汽油。这时的加氢裂化装置都采用两段工艺,首先在第一段用加氢处理催化剂对原料油进行精制,脱除硫氮等杂质,然后进入第二段,用选择性裂化催化剂进行裂化生产汽油,得到的加氢裂化轻汽油辛烷值高,直接用作汽油调合组分;含环烷烃的重汽油进行催化重整,可以得到高收率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氢气。这种两段加氢裂化工艺目前仍在应用,一方面用在催化循环油多、汽油需求量大(如美国)和以VGO为原料生产汽油和重整料的炼油厂,另一方面也用在以VGO为原料主要生产中馏分油、加氢裂化装置能力大的炼油厂。
随着催化裂化技术(提升管技术和分子筛催化剂)的进展,催化裂化能够生产最大量高辛烷值汽油,同时由于油品市场喷气燃料和柴油需求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活性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能转化较重原料油的新催化剂趋于成熟,在加氢裂化工艺方面出现了以生产中馏分油为主的单段流程和既能生产中馏分油又能生产石脑油灵活性较大的单段串联流程,炼油厂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多数都转向以加工VGO生产喷气燃料和柴油为主要目的。到1975年,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60%的加工能力用于生产喷气燃料和柴油,而且逐年增加。80年代以来,加氢裂化技术发展的趋势,除了多生产中馏分油以外,就是把加氢裂化未转化富含烷烃的尾油用作催化裂化料或生产乙烯的裂解料或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的基础油料。90年代以来,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90%的加工能力用于主要生产中馏分油,有采用单段流程和单段串联流程的装置,也有采用两段流程的大型装置。
60年代初期工业化的Isocracking和Lomax两段加氢裂化装置,第二段加氢裂化催化剂都是用Ni-Si02-Al2O3。当时,这是借鉴催化裂化用的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和煤与煤焦油气相加氢用的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把硅酸铝的裂化活性和金属硫化物的加氢活性结合起来构成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一项重大成果。但是,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不仅要求原料油深度脱硫脱氮,而且活性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原料油趋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就
在Mobil石油公司首次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同时,Union公司的Rowland Hansford也在进行以分子筛为载体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并于1964年首先用在Unicracking加氢裂化装置上。实践证明,这
种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与无定形加氢裂化催化剂相比,不仅活性高得多,而且选择性也好得多。虽然这种分子
筛加氢裂化催化剂不是现代加氢裂化最早使用的催化剂,但它奠定了加氢裂化催化剂发展的基础,也代表了加氢
裂化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1964年在Unocal公司洛杉矶炼油厂投产的Unicracking加氢裂化装置是采用Unocal加氢裂化技术的第一套工业装置,加工能力是800kt/a(16000桶/日),采用两段流程,第二段用加氢裂化催化剂HC-11(钯-Y型分子筛),以LVGO和LCO为原料,生产汽油。其主要特点是,原料油先进行加氢预处理,特别是加氢脱氮(以保护分子筛催
化剂的活性),然后进入第二段进行加氢裂化。近40年来,Unocal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
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发展史。到目前为止,Unocal开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可以分为如下5个系列。
第Ⅰ系列是生产最大量汽油(石脑油)和部分喷气燃料的贵金属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两段装置,也可用于单段串联装置。早期的是HC-11、HC-18;第三代是HC-28,1987年工业应用,HC-28比HC-18的活性高,反应温
度低10~15℃;第四代是HC-35,1996年工业应用,HC-35与HC-28的活性相近,但选择性高一些,喷气燃料收
率高4%。
第Ⅱ系列是生产最大量汽油(石脑油)和部分喷气燃料的非贵金属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两段装置,也可用于单段串联装置。第一代是HC-14;第二代是HC-24,1992年工业应用,HC-24比HC-14的活性高,反应温度低
5.6-11.2℃;第三代是HC-34,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中试结果表明,HC-34比HC-24活性高,反应温度低6.7℃。
第Ⅲ系列是灵活生产汽油(石脑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的非贵金属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单段串联装置,也可用于两段装置。第一代是HC-16;第二代是HC-26,1990年工业应用,HC-26比HC-16的活性高,反应温度低17—19.5℃;第三代是HC-33,1994年工业应用;第四代是HC-43,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
第Ⅳ系列是生产最大量中馏分油和少量汽油(石脑油)的非贵金属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主要用于单段串联装置。第一代是HC-22,80年代中期工业应用;第二代是DHC-32,1993年工业应用;第三代是DHC-39,1996年工业
应用;第四代是DHC-41,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
第V系列是与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配套的加氢预处理催化剂。从50年代中期至今已开发到第8代。早期开发和工业应用的有N-2、HC-A、HC-B、HC-D、HC-F:第六代是HC-K/H,80年代初期首次工业应用,如以第一代
N-2相对脱氮活性为100,则HC-K/H相对脱氮活性为650;第七代是HC-P/R,90年代中期首次工业应用,相对脱氮活性为750;第八代是HC-T,刚刚在工业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