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1.中国最早参加奥运会是在什么时候?
据阮伟村著《中国田径小史》记载:“光绪21年(1895年)法国人顾拜旦(人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致函清朝政府李鸿章,劝说我国参加首届奥运会——雅典奥运筹备会曾于1895年8月16日通过各国大使馆转发了邀请书。”当时我国已在法国设有领事馆。说说明首届奥运会曾经邀请我国参加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远在亚洲的中国人对现代奥运会的内涵和意义是非常陌生的,根本不可能组团或派人前往参加。
1921年,由于我国主办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的成功,时任远东运动会会长的王正廷,受到顾拜旦的赞赏,在1922年国际奥委会第21届年会中被提名为委员,并获得通过。自此王正廷先生当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首次派出1名代表宋如海前往观摩。
中国首次正式组团参加第10届奥运会成员一行3人,包括领队沈嗣良,教练员宋君复,运动员刘长春。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100米和200米的比赛,成绩分别为11秒1和22秒9,均在预选赛中被淘汰,为能进入复赛。
2.新中国成立以后参加奥运会的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国际奥委会个别领导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在未经过任何会议和表决的情况下,台湾体
育组织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迫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与国际奥委会中断联系。
1975年,中国奥委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经过与全体委员通讯表决,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原来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组织机构保留在国际奥委会内。
1984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当中国运动员许海峰打完最后1发子弹时,奥运会历史上出现了两个突破点的重合——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金牌,也是该届奥运会诞生的第一枚金牌。
3.中国人何时开始有举办奥运会的想法?
1908年,当时的《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里就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1990年7月﹐邓小平在视察亚运村时﹐再次强调中国要申办奥运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加入了1993年关于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活动。虽然在最后的投票中以两票的微弱劣势落败,但这一次的经历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正视自己不足的同时,开始着手于一些问题的解决。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13亿中国人们的努力,有着千千万万的海外华人的声援,以及国际上开明人士的支持,我们的申办一定能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我们祖国的明天也一
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