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江苏扬州市汶河小学西门街校区(225002)宦云超
在语文课堂上,常见这类现象:无论读什么类型的课文,学生朗读时总是拖沓无力,没有精神,抑或是速度越来越快,“赶起了火车”,在场的语文教师并没有对此类现象产生重视或进行干预。还有一种现象,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大部分学生依旧是双眼无神,如同“小和尚念经”般敷衍了事,待学生读完后,教师急急忙忙就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个学段就阅读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之一。可大部分教师只重视了朗读的“正确、流利”,而忽视了“有感情”,甚至认为能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全是看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这就造成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形同虚设。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有感情地朗读则是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听者得到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真正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
一、发挥范读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范读,可以是教材配套磁带的范读,可以是教师的范读,也可以是著名播音员的范读。一段优美的范读,可以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可以让学生体会
到,作为一个听众,听“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从而愿意自己去尝试这样的朗读。同时,在听的过程中,朗读者抑扬顿挫的语调,规范无误的断句,也会在第一时间,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当然,教师范读是这三种范读中最常见的,因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范读。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对自身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视,训练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二、重视对关键词语、句段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这“感情”从何而来?如果不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想必是无法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更无法把这样的情感传递给听众的。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句段的理解程度,也就成了学生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查字典、看插图了解“引吭高歌”“高雅”等词语的意思,带着自己的感受先来读好词语,等词语读出味儿来了,再来读段落,学生也就很自然地读出了丹顶鹤的形态美。长此以往地训练下去,不论是朗读还是背诵,遇到这些关键词语时,学生了解了意思,也就知道通过抑或扬,缓或急的方法,将这些关键词语凸显出来,也就能使朗读变得更精彩了。
三、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朗读的时候,配上适合的音乐,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朗读的时候更加投入而富有感情。音乐,在这个时候就为学生的朗读创设了一个情境。除了音乐,有时,一幅插图,一个头饰,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课堂快结束的时候,一段优美的箫声响起,一个宁静的画面出现,李时珍师徒在圆月下,在砖头垒成的桌子上伏案书写。李时珍对编写《本草纲目》的执著,那废寝忘食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学生的
眼前。教师不需要多讲一句话,这种直观的感官刺激,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好这篇文章。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是适合文本的,否则不仅对学生的朗读毫无帮助,反而会使课堂无序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四、激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情感
教师如果只是用一句“很好,还有谁再来读”来评价学生,是很难激发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这只会让学生感觉整个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诚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朗读水平。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有一段是写汤姆钓鱼技术高超的。在训练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直白地问学生:“谁想读一读?”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设计以下的问题:“你能把汤姆熟练钓鱼的样子读出来吗?”“你的汤姆还只是一个钓鱼新手,谁还想试一试?”“你的汤姆已经是钓鱼能手了,还有钓鱼高手吗?”有了教师的激励,学生定会跃跃欲试,情感也会越来越丰富,读得也会越来越好了。
五、多给学生单独朗读的机会
在齐读的时候,学生时常会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部分学生甚至只会张张嘴巴不出声。齐读在某种程度上根本无法训练所有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个时候,就要多给学生单独朗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欣赏到自己的声音,并纠正自己读得不好的地方。同样,单独朗读也是为已经掌握部分朗读技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能激发学生今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课堂中,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才会使我们的课堂传出朗
朗读书声,才会使学生的朗读成为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才会使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再是教案上的一句空话。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