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
服设11001韦桢颖1001031064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
我国共有五十
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 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 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 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
春、赫哲、门巴、 的人们共同体。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 55 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
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
不到总人口 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 50 ―― 60%
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
造了自己的文化。
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 怒族基诺族水族独龙族珞巴族门巴族。
此外还有
其中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有彝族 白族 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 一些未识别民族,如夏尔巴人 克木人等。
虔信喇嘛教的藏族 藏族源起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有本民族语言文 字,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公元7世纪的吐米桑布扎参照梵文字体创制。
藏语对不同地区的居民有不同的
称谓,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 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娃” 藏族人居住的帐房一般用牛毛织成,帐房结构简单,轻巧方便,正中供奉佛像及经典,两侧是住宿地方, 一般是男右女左。
他们习惯穿右开襟长袍,长袍结构肥大,袖口宽敞,白天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夜 间可解带和衣而眠。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
农区和城镇妇女均系有围裙。
以前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在 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
现在,除边远的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 发。
藏族妇女喜欢在头上装饰珍珠、珊瑚、琥珀、松耳石、猫眼石等各种宝石。
藏族的主食主要是糌粑, 喝酥油茶和青稞酒,牧区还有肉食和奶制品。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等都 有献哈达的习惯,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与藏族关系密切的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
门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部分也 自称“竹巴”,因为他们最早居住的地方叫“竹隅”。
门巴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 823年,唐朝与吐蕃在拉
萨大昭寺前设立“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藏文。
主要信仰
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门巴族人的家庭手工业享誉四方,他们编织的竹藤器,门隅地区的门巴人,男女都穿氆氇长袍, 戴褐顶桔 黄边小帽或黑牦毡帽,脚穿牛皮软底筒靴。
妇女腰束白围裙,喜戴手镯、红白绿色串珠、耳环、
戒指等装
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 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 珞巴和基诺。
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行民族识别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338万人,此
朝鲜、侗、瑶、白、哈尼等十四个民族人口在百 他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作出了项献,同时也创
饰品。
墨脱地区的门巴族,男女一般穿长短两种上衣。
妇女喜穿长条花色裙子,戴耳环、戒指。
喜欢狩猎的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是目前中国
人口最少的民族。
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
“珞巴”意为南方人。
珞巴族的服饰各地不尽相同,男子一般穿羊毛织的长到腹部的黑色套头坎肩,背上披一块野牛皮,内衣着
藏式氆氇长袍,头上戴熊皮压制或藤条编制的园盔,帽后垂着一块长方形狗熊皮,可以防箭和刀砍。
妇女
穿用自织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统裙,喜欢戴各种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
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
珞巴族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
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
男女均赤足、蓄长发。
多数部落的婚后妇女自觉划脸,在额头两边划两个
圆点,嘴下唇划三条横道,小腿肚划=形图案,珞巴妇女视此图案最为漂亮。
珞巴人多信巫教,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世间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一种超自然的鬼怪精灵主宰的。
占卜是珞
巴人用来决定生产行动的一种预卜举动,最为流行的方法就是杀鸡看肝的卜鸡卦。
珞巴人有杀牲驱鬼的习
俗。
住在碉房里的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的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有自已的语言。
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
羌族妇女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
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
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则戴白色头帕。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
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
有苦歌、山
歌、情歌、酒歌等。
羌笛是羌族最著名的乐器,竹制或骨制,单簧,双管,竖吹,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
转,悠扬抒情,牧人常于山间吹奏自娱。
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跳盔甲”、“跳皮鼓”、“兰干寿”等。
服饰别致的彝族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支系繁
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文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各地彝族服饰款式繁多、不尽相同。
一般男女穿右开襟上衣,紧身,袖口、领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
身披羊毛织成的斗蓬“擦尔瓦”,男子下穿裤子,裤脚宽大,女子下装为百褶裙,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布料连
接起来的,绚丽多姿,十分漂亮。
男子缠数丈长的包头帕,前面缠裹成尖堆状,叫“英雄结”,左耳戴缀有红丝线的红黄大耳珠。
云南红河、楚雄等地的彝族少女头戴鸡冠帽,色彩浓丽,图案精细,有的缀满大小
银泡,堪称精美工艺品。
云南石屏花腰彝女子,身穿绣花紧袖大襟衣,外罩绣花小坎肩,下着深蓝色长裤,
腰系绣花小围腰,因其腰带绣饰格外精美而称为“花腰彝”
彝族的原始宗教有许多自然崇拜的性质,对祖先的崇拜十分重视。
有巫师占卜。
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
基督教和天主教。
以“三道茶”待客的白族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
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使用白语,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
他们崇
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白族服饰色彩对比明快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他们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人小孩均喜
披羊皮。
过泼水节的傣族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傣族有自己
的语言文字。
傣语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
傣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各地略有不同,现通行
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
“傣”的意思是自由、和平的人。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冷天披毛毡,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
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傣族有男子纹身、女子染齿的习俗,男子如果不
纹身,就会被姑娘看不起。
女子从十几岁时开始染齿,她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丽。
男女青年还喜欢用金片、
银片等作成套子,套在牙上。
进行“春浴”的傈僳族
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
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
四川省有少量分布。
有自己的语言,使用过两种老傈
僳文,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头上饰以红白色珠子,耳戴大铜环或银饰,胸前有彩色珠子串成的项圈。
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
各地因衣服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傈僳”、“黑傈僳”或“花傈僳”。
住在山上的人佤族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
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
佤族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穿青布无领短衫和宽而
短的青布大脚裤,身背本地编织的青布花边长穗挂包,出门时佩长刀、持弩箭。
妇女穿黑色或深蓝色无领
上衣,缀银泡或银花,着彩色图案的筒裙,耳戴大耳环,手上戴宽手镯,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
以前藤圈一年增加一个,曾是女人年龄的标识,如今已成为纯粹的饰物。
男女普遍都纹身。
猎虎的民族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思茅和临沧,散居在西盟、耿马、景东、景谷、镇流、墨江等地。
拉祜族使用拉祜语,由于与汉族、傣族人民长期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
通用汉文。
“拉祜”在拉祜语里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大襟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
妇女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从背后垂及腰际, 头巾两端缀有彩穗,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绣彩色花边并嵌有银饰。
“尊贵”的民族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纳西”是纳西族西部地区的自称, 东部地区多自称“纳汝”,还有部份地区自称“纳
恒”、“纳”。
“纳”在纳西语中有“大”或者“尊贵”的意思, “西”、“汝”、“恒”都有“人、族”的意思。
纳西族讲纳西语,以金沙江为界,分东、西两种方言。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与汉族大体相同。
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 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
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象征“披星戴月”,表示勤劳。
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纳西族的主食是玉米和小麦,肉食以猪肉为主,大
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
举行“目脑纵歌”的景颇族
“景颇”是民族自称,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片马、古浪、 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使用景颇语,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差别较大,彼此通话困难,使用以拉丁 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小伙子身着黑色衣裤,裹上白色包头。
外出时,肩上斜挂长刀和“筒帕” 榔、草烟之类物品,逢熟人即互相传递,已成为一种礼节。
姑娘身穿黑色对襟或左襟短衣,胸前缀有银泡, 下着花色艳丽的围裙,裹毛织的护腿,手拿各色手帕和花环。
鲜花为媒的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是中国古代濮、蒲和朴的后代。
唐朝时称为“朴子蛮”
“蒲蛮”。
部分人自称为“布朗”,部分人自称为“阿瓦”、“伊瓦”、“翁拱”等,汉族和傣族人称之为“濮 满”、“蒲满”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
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 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
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
藤圈 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
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
这一独特的习 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一一茫人部落以“藤蔑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
其来历,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
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 开来。
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圈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
,“筒帕”内装酒筒、槟
,元、明、清时称为 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 ”的成年礼仪式。
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
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
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户撒刀”名闻遐迩的阿昌族
据元代史书记载,阿昌族是金齿区域的8种民族之一,明、清史书多写为“峨昌”或“蛾昌” 。
因居住地的
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
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
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 小伙
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
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 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
如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
(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
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 包头。
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 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0.3公尺,
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阿昌族手工业发达,尤其擅长刀具的锻打制造。
过鲜花节的怒族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福贡和贡山,兰坪、维西两县也有怒族聚 居。
使用怒语,各地语言差别很大,碧江、福贡、兰坪等地怒语互相不能通话。
怒族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长至足踝的麻布袍,在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
喜欢戴用珊瑚、玛瑙、料 珠、贝壳、银币制成的头饰和胸饰,用青布或花头巾包头。
男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 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蓄长发,用青色布包头。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在德昂人的语言中,“昂”是“岩石”或“岩洞”的意思。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男子多穿蓝 、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
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 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
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
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
后来天神利用智能将男子的容貌区分
喜戴银饰的苗族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的蚩尤部落。
传说在5000年前,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
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油茶、油桐、漆树等经济林木业。
苗族一般都居住在山上,住房多是杆栏式
木楼,俗称吊脚楼,吊脚楼下空间为牲畜圈、灰屋和厕所,一楼为住所,二楼为放置粮食等物的仓
库。
芦笙舞是他们爱跳的一种舞蹈,男子一边吹“芦笙”,一边舞动下肢(包括胯、膝、踝),很有特色。
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喜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传统,她们在头顶挽发髻,戴上高高的、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
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能和才能。
壮族的孪生兄弟布依族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
布依族使用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关系。
工艺美术以蜡染素负盛名,色调纯朴,图案美观。
编织品如荔波竹席和平塘斗笠,驰誉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