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盈江县的边民的民族构成及其认同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盈江县的边民的民族构成及其认同初探
摘要:盈江县是一个边民众多的地区,共有8个乡镇与缅甸接壤,其人口占盈江县总人口的不到1/3。

经调查得知,盈江县的边民都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并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但他们首先认同的是我们的国家,首先认为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关键词:盈江县边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关于什么是“边民”,国内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边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盈江县的边民可定义为盈江县与缅甸接壤的乡镇的居民。

盈江县地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相毗邻,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境县。

按本文对边民的界定,盈江县苏典乡、那邦镇、弄璋镇、卡场镇、太平镇、勐弄乡、支那乡、铜壁关乡8个乡镇的居民均可视为边民。

国内学者对中缅边民认同问题的实证研究,大概要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正式开始。

其中涉及到中缅边民的主要论著有:何平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①、谷禾的《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②、寸晓红与李宁的《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③等。

周建新的专著《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④与《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中南半岛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⑤中的相关章节对中缅的认同问题进行了较多关注。

上述论著中虽然对盈江县边民的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有所涉及,但并非以盈江县边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很少有人对盈江县的边民的基本情况及其双重认同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调查,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据盈江县政府门户网站⑥公布的数据、《盈江县志》⑦的记载以及笔者实地调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盈江县边民人口占盈江县总人口的不到1/3,民族分别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

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地处中缅边境地区,盈江县边民的地位非常重要。

据盈江县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公布的数据,盈江县总人口为293153人,8个边境乡的边民人口数为86792人。

以下为盈江县8个边境乡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情况:
支那乡是盈江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距县城94公里,是一个山坝为一体傣族、景颇族、傈僳族、汉族杂居的民族乡,全乡共有5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496户,12885人,乡辖区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汉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

苏典乡是德宏州唯一的一个傈僳族民族乡,距县城42公里,西北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边塞战略要地。

全乡有37个自然村1008户,6457人。

那邦镇地处盈江县西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93公里,是盈江县一个新兴的边境商贸旅游小城镇。

全镇下辖3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常住人口268户1443人。

弄璋镇位于盈江坝中心腹地、大盈江东岸,弄璋镇政府距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傣族、汉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杂居的坝区农业镇,全乡人口26330人。

卡场镇位于盈江县西北部,距县城平原52公里,西北与缅甸接壤,全乡有34个自然村,1704户,6061人。

太平镇位于盈江县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主要居住着傣族、景颇族、汉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全镇人口18852人。

勐弄乡地处盈江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辖区3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5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景颇族、傈僳族3个民族共9088人。

铜壁关乡位于盈江县西南部,距县城46公里,全乡辖4个村委会,29个村民小组。

2004年全乡有农业户数1241户,5676人,其中:景颇族820户,3744人,占总人口数的66%;汉族411户,1872人,占33%;其他少数民族10户,60人,占1%。


在了解盈江县边民的基本情况之后,本文试图对盈江县边民的双重认同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所谓双重认同,是指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也就是作为个体的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民族的边民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政府政
策的认同。

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

个体对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民族认同理论也只能
解释民族认同的一些侧面。

⑧据我们对盈江县铜壁关乡和支那乡各个民族的访问和调查,可以就当地边民的民族认同问题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无论是汉族,或者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认同自己的民族,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自豪。

盈江县各少数民族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其他民族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以自己是本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自豪。

尽管每个民族的人们都认同自己的民族并且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是这并不影响盈江县边民各个民族的和睦相处和友好往来。

他们在弘扬自己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同时也不排斥或者是仇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积极融入到其他民族的氛围中来。

例如,傣族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不仅仅是傣族同胞们在欢度节日,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的参与,他们与傣族人民一同欢声笑语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许多村寨,一个家庭里并不是只有一种民族,有的家庭里有两种以上的民族。

由于现在推行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并没有规定着只能与自己本民族的人通婚,因此就会出现夫妻双方是不同的民族情况。

可是不同的民族身份并不影响着家庭的生活和和睦融洽度,他们在相互尊重同时也热爱着自己的民族。

在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边民与本民族的人们交流绝大多数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沟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说或者是不愿意说汉语,在不是与本民族人交流的情况下,他们是使用汉
语的。

据研究,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⑨我们在支那乡和铜壁关乡的调查显示,盈江县的边民首先认同我们这个国家,承认自己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然后才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的成员。

盈江县与缅甸毗邻,因而就会有一些边民与缅甸的交往特别密切,甚至生活习惯也大体相同,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到缅甸边远地区经商且暂时居住在缅甸。

据我们通过对这部分人群的访问调查得知,他们都认同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都说自己是中国人,尽管他们现在与缅甸交往密切更或者是暂时居住在缅甸,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并明确自己是中国人,以自己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而骄傲。

现今,中国与缅甸交往密切,有的缅甸人与我们国家一些民族的边民通过通婚等途径,成为了亲戚,常有来往和走动。

而且这些人中一部分人的语言与我们国家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大体相同,与我们国家是同一种民族。

比如,中国的傣族和泰国、越南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等都是现代意义上的跨境民族,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而且族称并不同,但自称基本相同,居住地相连,有共同的民族特征,原来都是属于同一种民族。

住在中国边境地区的傣族把缅甸的掸族叫成是“缅甸傣族”。

相对应的,缅甸人甚至缅甸的官方文献把中国德宏地区的傣族称为“中国掸族”。

虽然他们的民族语言和生活习惯基本相同,
但是盈江县的边民并不是说自己是缅甸人,而是首先明确自己是中国人,是伟大中国的一员,然后才认同他们与这些缅甸少数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特征和传统。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这些人属于同一民族儿国籍不同,但是他们之间依旧进行正常的沟通往来,各自爱着自己的国家同时也爱着自己的民族。

同时盈江县的边民对我们国家的政策法规都是熟知的,并且他们都支持国家的政策,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活动,他们同我们一样热衷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

加强对盈江县的边民的基本情况及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系
统调查,是认识盈江县其他方面诸般情况的基础。

这有利于推动盈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稳定繁荣。

本文为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科研项目《云南省盈江县的边民及其双重认同调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平.《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载《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2]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寸晓红等.《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6期
[4]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民族出版
社,2002年
[5]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中南半岛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6]http:///
[7]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盈江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