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音乐织体
答:通常指多声部音乐纵横关系构成的总体运动形态,它对于音乐意境的描绘及形象的刻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幻想曲
答:16、17世纪时指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器乐曲,
巴罗克时期具有即兴特点的键盘乐曲,常用于赋格之前,与前奏曲性质相同,如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18世纪末叶演变成一种表情丰富、
情绪奔放、
性格突出、
形式自由
的独立器乐作品,
19世纪浪漫乐派的特性曲也多用此名。
2、特性器乐曲
答: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一种体裁,
由作曲家自由发挥想象、
个性化的、
富于诗情画意和
生活情趣
的器乐小品,包括钢琴小品,
它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一般带有幻想性和文学性的题目。
其结构大都是三段式、
复三段或
变奏曲式,
如即兴曲、进行曲、夜曲、谐谑曲、摇篮曲、随想曲、前奏曲等。
4、船歌
答:源自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地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最早写作这种船歌的作曲家是法国的康普拉,
后来发展有器乐曲和声乐曲多种形式。
大部分采用中速的 6/8或12/8 拍子均匀晃动的节奏,
描写轻舟荡漾的意态。
也有四拍子的船歌,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六月》
5、圆舞曲
答:圆舞曲又称“华尔兹”。
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
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
18世纪末风靡全欧,
至今仍成为通行于世界各国的交谊舞。
舞曲的特点是:节奏明快,
旋律流畅,
伴奏每小节基本用一个和弦,
强调第一拍的重音。
有用于声乐和城市社交舞会的圆舞曲,
也有用于音乐会演奏的圆舞曲,
还有的作为交响曲内的一个乐章。
6、小步舞曲
答: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一种三拍子的舞曲,
法文意为“舞步很小的舞蹈”
十七世纪传入宫廷,
后衍变为 3/4拍、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
流行于整个欧洲,
十八世纪起常用于“古代组曲”或“奏鸣曲”、“交响曲”中,
作为其中一个乐章,以用以写成独立乐曲者,
大多为三部曲式,
其中段常用三声部写成,故称“三声中部”的沿袭至今
7、谐谑曲
答:一种乐观、幽默,节奏突出,速度较快,三拍子的器乐曲,
可作为独立的作品,
也可作为套曲中的一个乐章,
贝多芬将这一体裁运用在交响套曲的第三乐章。
取代了古典乐派的交响曲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的位置。
8、斯美塔那
本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因而它又被称为是“捷克音乐之父”。
他是一位民族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
斯美塔那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钢琴,5岁能;海顿四重奏,6岁举行了钢琴独奏会,中学毕业后他立志成为一名音乐家,来到首都布拉格是从与著名作曲家——捷克国歌的作者普罗克什学习作曲。
斯美塔那一生作品非常丰富,最主要的作品是歌剧和管弦乐,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和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等。
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斯美塔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长期承受着巨大压力,他失去了三个孩子,他的新作上演屡屡受到阻挠和攻击,最后他本人因神经严重受损而导致两耳全聋。
但他的作品成为激发捷克人民的民族精神,争取祖国解放的一面旗帜。
1884年(60岁)斯美塔那因长期积劳成疾在布拉格去世。
9、古典乐派
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
古典乐派是指大约1750年——1830年间创作的音乐(即巴罗克之后与浪漫派之前)正是古典交响曲和协奏曲的发展时期。
古典乐派的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明晰和平衡是其最大特点。
在形式美和感情美之间相比之下更注重形式,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只是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的之下流动的。
10、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谢苗诺沃,家境富裕,出身于地主的家庭,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其母充当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
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10岁,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圣彼得堡的音乐学院,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31岁担任Bolshoi Theatre的指挥。
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
1943年3月28日逝世于美国。
11、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
父亲是弄明出身的小学教师。
幼时从父亲学小提琴,从兄弟学钢琴,十一岁时进当地神学寄宿学校并系统学习作曲理论。
17岁任小学助理教师。
同年写出著名作品《纺车旁的格莱卿》,在他短短的生涯中共写有艺术歌曲600余首,9部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以及将艺术歌曲“鳟鱼”写进第四乐章的钢琴五重奏,20部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舒伯特的创作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同时广泛地吸取了民间音乐因素,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崭新道路。
二、简述题
1、简述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答:音色指音的色彩和特色,决定于由这一音所产生的泛音作用,发声方法、发音体的质料、发音是和传播这音时的周围环境,这些都影响音色,我们可以凭音色来区别各种乐器的印象或人声。
音色是音乐表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音色可以是尖锐的、浓郁的、愉快的、清脆的、浑厚的、平稳的、或者是沉闷的等,作曲家选择最好音色来表达其思想的音乐。
2、浪漫主义与浪漫乐派:
答: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起的欧洲民族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反对拘泥的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造,音乐上的浪漫主义运动稍晚于文学。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理想化的、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
欧洲浪漫乐派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20——1850)中期(1850——1890)和后期(1890——1910),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
中期的浪漫派主要任务是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布鲁克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他们创作的成熟时期大致在1848年——1849年。
欧洲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失败后,原来同情革命的音乐家感到悲观失望,苦闷彷徨、无可奈何地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潜心创作,进行自我表现,所以中期浪漫乐派比早期更加热衷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情绪,兴趣也转向交响乐和歌剧等大型体裁,钢琴特性曲和歌曲不再像早期浪漫乐派的创作那样占有重要地位。
后期浪漫派是指19世纪末叶欧洲音乐界掀起了一股瓦格纳热,许多青年作曲家热衷于瓦格纳复杂错综的半音和声,丰富多彩的管弦乐法和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结合成统一的有机体的粤剧理论,但这些人又不想单纯模仿他,而要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进,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代表人物有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
从事创作的时间是1890——1910年。
3、请分别说出小步舞曲、波尔卡、马祖卡、波莱罗、塔兰泰拉、圆舞曲是几拍子?是哪些国家的舞曲?
答:法国的三拍子小步舞曲;
捷克的二拍子波尔卡;
波兰的三拍子马祖卡;
波兰的三拍子波罗乃兹;
西班牙三拍子波莱罗;
西班牙二拍子哈巴涅拉;
墨西哥约阿根廷的二拍子探戈;
意大利的三拍子六拍塔兰泰拉;
奥地利的三拍子或六拍华尔兹。
4、简述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及其音乐形象
答:乐曲结构
这首奏鸣曲有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主题变奏曲,主题音乐的安详情绪接近了莫扎特精神,而表现出温暖与情感的深度,亲切、柔和、安谧而宁静,其他留个变奏曲风格各异,表现出古朴、温柔、乐观的感觉。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是一首歌谣般自由的而规模相当大的小步舞曲,风格非常悠扬而高贵,节奏婉约而稳定,线条层层清晰。
给人一种有条理、很优雅的印象。
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插部与主部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构成了风格别致,雅俗共赏的乐曲。
通常人们称它为“土耳其进行曲。
5、巴洛克时期与古典协奏曲的不同特征
答:古典主义协奏曲通常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多为快板,奏鸣曲式,富于戏剧性,多采用双呈示部;一般着重于技巧表现。
第二乐章为慢板,具有歌唱性、抒情性,多采用三段式结构;第三乐章为快板,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有节日欢庆、载歌载舞的性质。
同时这个乐章与第一乐章还要插入有独奏乐器演奏的华彩乐段
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以大协奏曲为主,也就是为一个乐器组写的协奏曲。
通常也分三个乐章,大协奏曲也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管弦乐曲。
6、简述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
答:《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第一乐章c 小调快板奏鸣曲式,命运主题占上风)和胜利(第二乐章行板降A大调变奏曲式,平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同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轮番交错,犹疑不定转化为坚定的决心。
),痛苦(第三乐章c 小调快板谐谑曲,体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和欢乐(第四乐章C大调快板奏鸣曲式是革命胜利的颂歌:它概括了全曲,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胜利和辉煌节日的气氛),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布满荆棘的,但是对内心富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格外奋不顾身去建立功勋。
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
7、德彪西生平
德彪西(1863——191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7岁时跟从邻居学习钢琴,教师断言他有很高的音乐才能,9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和作曲。
1884年以康塔塔获罗马大奖。
享受政府提供得到意大利进修,两年后返回巴黎。
回国后的德彪西与当时艺术青年一样,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创作道路,他两次去拜罗伊特观看瓦格纳的歌剧,聆听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哇美兰乐队的演奏,是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家文艺沙龙的常客。
他很快就反对后浪漫主义以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和音乐的过度庞大膨胀,而东方音乐为他开起了一扇新的音响之门,与诗人和画家们的交往更启发了他的创造。
1890年以后他创作了一系列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如《牧神午后》、《夜曲》、《大海》、《意象集》歌剧《佩利亚与梅丽桑德》,钢琴曲《版画集》等同时还为报刊杂志撰写颇有见地的音乐评论违章,表露了他的音乐美学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爆发,他憎恨战争和杀戳,创作
了《英雄摇篮曲》、《无家可归孩子们的圣诞节》等反映战争苦难的作品。
1918年,在大战激烈进行之机,因肠癌逝世于巴黎。
享年56岁。
8、简述柴科夫斯基音乐中两个最鲜明的特征
答:19世纪末沙俄的沙俄的反动统治令人窒息,使当时的知识分子一直处在压抑状态,另外,柴科夫斯基本人的性格中也有宿命论思想,悲观,等情绪。
音乐中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不表现为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很鲜明,音调亲切自然、深情浓郁,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富有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
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
他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体验,把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形象地通过精致的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9、简述室内乐乐队及其主要的几种组合形式
答:室内乐起初是指在贵族客厅演奏的音乐,特别是指重奏音乐。
重奏的每一个声部由一个人担任演奏,处理细致,配合密切。
1、常见的重奏有二重奏鸣曲、(独奏乐器与钢琴)、三重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和
大提琴或管乐与钢琴)
2、各种器乐组合的四重奏、六重奏、七重奏和八重奏。
其中最重要的是弦乐四重
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3、五重奏。
例如舒伯特的A大调钢琴五重奏(1架钢琴、1把小提、1把中提、1
把大提、一把贝大提琴)这个作品由于第四乐章使用了艺术歌曲鳟鱼主题曲,
所以又叫鳟鱼无重奏。
10、爵士乐的节奏:
爵士节奏上多用切分节奏和三连音,形成轻重音颠倒;节奏多为双拍,通常为4/4拍,也有部分是2/4拍;有一个特定的音型,常见的是一拍三个音,没有一拍或半拍,只有三分之一拍、三分之二拍,通过连接线,还可以把节奏再细分
思考题
1、结合两学期的学习,谈一谈你是怎样欣赏音乐的,用那些音乐欣赏方法,才能基本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要求:a要结合音乐作品b结合音乐要素c语言流畅、有一定的逻辑性。
d全文不少于500字,少字扣分
2、简述你在两学期音乐欣赏课中聆听某一作品的深刻感受。
要求:a简述音乐形式与音乐表现b一定要有音乐作品
c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得出结论,但要自言其说。
d语言流畅、有一定的逻辑性。
全文不少于500字少字扣分
三、默写主题
1、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引子主题
2、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
3、李焕之春节序曲第二主题:
4、鲍罗丁《中亚细亚大草原》俄罗斯主题:
5、柴可夫斯基钢琴曲《四季“六月”》第一主题:
6、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主题:
7、莫扎特《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主题
8、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