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工艺流程 流程图

输油工艺流程 流程图
输油工艺流程 流程图

输油管道工艺流程图一、输油站总体工艺流程

(一)输油首站工艺流程

首站工艺流程应能完成下列功能:

(1) 接受来油,计量后储于罐中。

(2) 进行站内循环或倒罐。

(3) 向下站正输。

(4) 反输。

(5) 收发清管器。

(6) 原油预热。

某输油首站工艺流程图

(二)输油中间站工艺流程

某输油中间站流程图

1.正输。来油→4#阀→20#阀→炉→21#阀→17#阀→泵→18#阀→9#阀→下站。

2.压力越站。来油→4#阀→ 20#阀→炉→21#阀→11#阀→-9#阀→下站。

3.反输。下站来油→5#阀→20#阀→炉→21#阀→17#阀→泵→18#阀→3#阀→上站。

4.反输压力越站。来油→5#阀→20#阀→炉→21#阀→11#阀→3#阀→上站。

5.全越站。来油→1#阀→2#阀→下站。

6.清管器越站(收转清管器)。上站→1#阀→5#阀→炉→泵→8#阀→2#阀→下站。

(三)输油末站工艺流程

末站站内工艺流程与输油首站类似,此外,末站还能向炼厂供油和装车、装船外运。

输油末站工艺流程

二、输油站单体工艺流程

输油站内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的单体流程构成:

输油站流程概况

(一)计量间流程

计量间流程示例

1—消气器;2—含水分析仪;3—过滤器;4—流量计;5—止回阀

计量间流程示意图(二)油罐区工艺流程

1.单管系统

单管系统工艺流程2.独立管道系统

独立管道系统工艺流程

3.双(多)管系统

双管系统工艺流程(三)输油泵工艺流程

1.油泵房工艺流程

输油泵流程图

输油泵工艺流程图

输油泵房工艺流程图2.输油泵的串、并联

离心泵并联运行流程

离心泵串联运行流程(四)原油加热工艺流程

1.加热炉的工艺流程

中间站加热炉工艺流程

2.换热器工艺流程

换热器装置

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五)管道清管流程

清管系统

某输油站清管器收、发球工艺流程

某输油站转清管器工艺流程

(六)减压工艺流程

调压阀减压流程实例节流孔板减压流程实

减压阀减压工艺流程

节流孔板减压工艺流程

减压工艺流程图

附表:工艺流程常用图例

思考:

1.冀东原油外输管道系统首站、中间站、末站流程。

2.冀东原油外输管道系统各输油站的单体流程。

3.下图为某输油首站的工艺流程图,试说明该站下列生产流程:(1) 来油计量后入罐

(2) 倒罐(将罐1中原油倒入罐2)

(3) 站内循环

(4) 正输

(5) 收发清管器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预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 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二、现代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 1、船体分道建造法。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和分

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2、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控制舾装。 3、实行“管件族制造”,以有效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获得生产线生产效益。 4、采用产品导向型工程分解。把船舶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间产品,并协调的组织分道生产和集成。 三、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如下简图: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依据为: 1、生产大节点:开工——上船台(铺底)——下水(出坞)——航海试验——完工交船 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从经营工作看,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接日。 2、工艺阶段:钢材予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船台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航海试验——完工交船 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现代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2) 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又称为P&ID (6) 工艺流程表示标准 (15)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

C++课程设计报告家具管理系统方案

C++课程设计报告 ( 20 -- 20 年度第学期) 专业 学生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目录 (2) 1概述 (4) 1.1 课程设计目的 (4) 1.2 课程设计容 (4) 2系统需求分析 (4) 2.1 主体功能 (4) 2.2 开发环境 (4) 3系统概要设计 (5) 3.1 系统功能划分 (5) ●录入家具信息input() (5) ●显示家具信息display() (5) ●删除家具信息del() (5) ●查询家具成绩find() (5) ●从文件读入家具信息read() (5) ●修改家具信息modi() (5) ●保存家具信息save() (5) ●退出exit (5) 3.2 系统流程图 (6) 4系统详细设计 (7) 4.1 设计步骤 (7) 4.2 运行结果 (8) 4.3 实现主菜单的函数 (11) 在每做一个函数完成的时候就会测试单独的函数最后总测试 (13)

(13) 主界面运行 (13) (13) 显示存中记录的界面 (13) 查询家具界面 (14) 修改家具信息界面6小结 (14)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1源程序清单 (17)

家具进货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1 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并加深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使学生认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种设计方法的区别; 3、进一步掌握和应用VC++ 6.0集成开发环境; 4、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初步掌握开发小型实用软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设计、实现基本的MIS系统; 6、掌握书写程序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书写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1.2 课程设计容 课题名称:家具进货管理系统的实现 说明:实现一个家具进货管理系统。 要求: 1)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 2)能够实现录入,修改,查找,删除等基本功能。 2 系统需求分析 进货系统要有家具名字、进价、建议售价、进货时间、进货数量 需要有进货入账、及基本的数据功能。 2.1 主体功能 1、数据录入 2、数据显示 3、数据删除 4、数据从文件读取 5、数据保存到文件 6、数据修改 2.2 开发环境 VC++ 6.0

造船工艺的主要流程介绍

造船工艺的主要流程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 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二、现代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 1、船体分道建造法。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2、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控制舾装。 3、实行“管件族制造”,以有效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获得生产线生产效益。 4、采用产品导向型工程分解。把船舶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

油库工艺设计指导书

油库工艺设计指导书 (油气储运) 一、设计目的 石油库是指收发、储存石油及以石油或其他物料为原料,生产加工出的易燃和可燃液体产品的独立设施。石油库的类型按照储存油品的种类分为原油库、成品油库等。 油库工艺设计是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设计手册资料进行油库设计,使学生掌握油库设计流程和要点,正确地进行油库平面分区布置、管道水/热力计算、各区设备选型和库区工艺流程设计及相应的设备选型和管道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油库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油库工艺设计容 油库设计通常包括工艺、设备、土建、电气、给排水、供热、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油库工艺设计的主要容和步骤有: 1.设计准备工作 (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对于油库工艺设计,首先要认真分析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正确领会设计任务书中对工艺提出的要求,分析基础数据及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2)明确所承担的设计任务和主要容,确定其方法步骤,制定出工作计划。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掌握油库的新技术、设备及工艺应用情况。 (4)收集设计所需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及相关的资料。资料包括外部资料、自然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各类设备技术手册或样本等。 2.工艺流程设计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确定油库工艺流程。要求运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料,先做出几种流程方案,根据有关的基本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着重评价投资与成本,从中选择出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工艺流程,并绘制油库工艺流程图。若毕业设计任务书中已经

确定收发油流程,要参照相应标准,按照标准流程完成油库工艺流程设计。 3.工艺设备选型设计 工艺设备选型就是通过工艺计算确定设备具体的规格和型号。油罐、油泵、管线、消防系统等各种定型设备选型涉及水力、强度、热力等计算。计算准确的必要条件是概念要清楚、方确、数据齐全可靠,并按规定的步骤进行。 4.库区布置设计 油库库区布置设计包括储油区、油品装卸作业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生活区的布置设计。进行库区布置设计时要反复、全面考虑,多征求意见。库区布置设计完成之后要绘制油罐区和油品装卸作业区的平面、立面布置图。 5.管道布置设计 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油库全部管线、阀件、管件及各种管支座的位置,以满足工艺的要求。设计时应考虑节约管材,便于操作、检查和安装检修,而且做到整齐美观。 三、油库工艺设计要求 油库工艺设计具体要求有: (1)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油库工程设计的主要容、工艺流程、涉及到的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掌握油库毕业设计的相关规、标准。 (2)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油库工程的工艺设计,包括通过库容、主要装卸油设施、水力计算、主要设备的选型、工况校核等,要求设计计算正确、合理。 (3)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油库平面图、油库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要求绘制的图纸正确、规。 (5)编写油库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计算过程、设计计算成果、附录等容。设计说明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油库工艺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尽量符合油库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和标准。因此,在进行油库工艺设计前,应首先要学习了解国家、石油行业规与标准的相关要求,如: (1)《石油库设计规》GB 50074 (2)《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

船舶建造流程

船舶建造流程 一、船体放样 1.线形放样:分手工放样和机器(计算机)放样,手工放样一般为1:1比例,样台需占用极大面积,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较少采用;机器放样又称数学放样,依靠先进技术软件对船体进行放 样,数学放样精确性较高,且不占用场地和人力,目前较为广泛的采用机器放样。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绘制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消除应力。 1.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方法,即采用多辊矫夹机、液压机、型钢矫直机等。 2.表面清理:a.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法喷丸除锈法等,目前较为广泛采用;b.酸洗除锈法,也叫化学除锈,利用化学反应;c.手工除锈法,用鎯头等工具敲击除锈 三、构件加工 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消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油压床、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为各种我们所需的空间形状。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后的空间形状通过焊接使之成为永久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六、密性试验:各类密性试验,如着色试验、超声波、X光等。 七、船舶下水:基本成形后下水,设计流水线以下的所有体积均为浸水体积。

1.重力下水:一般方式为船台下水,靠船舶自重及滑动速度下水; 2.浮力下水:一般形式为船坞; 3.机器下水:适用于中小型船舶,通过机器设备拖拉或吊下水。 八、船舶舾装:全面开展舾装系统、系泊系统、机装、电装、管装等方面的工作。 九、船舶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试航(全面测试船舶各项性能)。 十、交船验收。 ~~~~~~~~~~~~~~~~~~~~~~~~~~~~~~~~~~~~~~~~~~~~~~~~~~~~~~~~~~~~~~~~~~~~~~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 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

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航天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应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研究美国IPC系列标准的启示 航天电装工艺,特别是表面贴装技术 (SMT),是电装行业中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航天系统有些单位仍采用落后的设计标准、工艺标准,宣贯落后工艺,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SMT 电子产品,多次发生一些低层次的质量问题,如:印制板可焊性差、焊接后翘曲、虚焊、组装件清洗不净、抗恶劣环境性能差等问题,便所谓的"常见病,多发病"难以防治。研究美国IPC标准后,深刻体会到这类标准的先进性、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该标准系统化、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是防治上述各种质量问题,提高电子产品质量的有效 武器。 1.航天系统表面贴装技术各类标准发展现状 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成倍增加; 同时也改变了芯片的封装结构,如球栅阵列封装(BGA),芯片级尺寸封装(CSP),己广泛用于航天电子产品中,某所采用的CSP器件,尺寸为9×gmm2,球间距为0.4mm,共有441个焊球(21×2l)。由 于高密度组装器件的使用,使航天电子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向短,小,轻,薄,高运算速度,多功能的万向发展。电子组装技术从通孔插装技术(THT),快速发展到表面贴装技术(SMT),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抗恶劣环境等性能。众所周知,因SMT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电子制造业迈进了一个新纪元,并日益成为全球一体化的产业。全球化的产业自然需要全球化的通用标准,以保证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地万设计和制造出的产品质量相当。因此无论是军品或是民品,设计和制造的标准通用化、系

电装工工作标准

电装工工作标准 ㈠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工作责任心强,劳动态度好,有中级工技术等级职称。 ㈡有一定的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①熟悉交直流电工作原理,会安全操作等用电基本常识; ②会使用各种测量仪器、仪表; ③会使用各种电装工具。 ㈢看得懂电装工艺图纸,熟悉相关规定 ①象:圆柱形、平扁形有孔的(电位器,波道开关)继电器,印制板,各种插头、插座(代有孔的)及平扁无孔的等焊接点,电装工应根据不同的焊接点,均应熟练地用绕、钩、插、搭等方法焊接好每一个接点; ②导线焊接要求:剥线头时不能伤线,焊接前应先把线头拧紧(有条件的应先渡上锡),焊接点与线头相连处,裸线不能露出太长,也不能露出太短,长了不美观、不结实,太短了容易烫坏绝缘层,一般一到二毫米合适,连线时,同样不能把裸线留得太长,长了显得太乱,短了显得太紧,都影响美观和质量; ③焊点要求:光滑、明亮、无针孔、无气泡、无裂纹、无桥接、无偏焊、无虚焊皮标准。 ㈣电装工应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性能、制作材料及装焊中要注意事项 ①电阻:制作材料有碳膜、金属膜、线绕等等,它的工率常用的1/8W、1/4W、1/2W、1W、2W…5W……10W……15W……20W 等等,它的阻值从零点几Ω到KΩ、MΩ等,焊接中要注意的是一些小型的及有特殊要求的,如热敏电阻,焊接时不得超过两秒钟,否则会损坏元件,或者使电阻变值,影响质量; ②电容器:因制作材料的不同,焊接要求同样有一定的规定,首先电容器的正负极不能焊错,一些小型的和制作材料耐温性低的电

容器,象聚笨乙稀材料制作的电容器,最怕烫,它的腿焊接时间长一点就掉了,因此要求电装工必须掌握各种不同焊接条件下的各种不同焊接技术和焊接方法,才能适应各种条件、场合的焊接任务的完成; ③二、三极管焊接时,需要注意事项:⑴首先它的极性不能焊错,⑵二、三极管焊接时,需要弯腿时一定要先用摄子夹住管奶的根部再弯,以免损伤管腿,尤其是玻璃材料制作的二极管,不小心就会崩裂玻璃,损坏管子。 ㈤电装工必须懂一点钳工技术 ①会使用钳工工具,会干一般的钳工活,如:打眼、钻孔,制作一些小的零部件; ②熟悉钳工装配中的常规、规定和要求,在金属件与非金属件不同材质的组装件相装时,均应懂得要加平垫片,弹簧垫圈; ③上螺丝时,一定要掌握尺度,螺丝不能上得太紧,太怪了容易损坏器件,弹簧垫圈压平为止,螺丝丝扣不 能露出太长,也不能太短,长了不美观,短了不结实,一般要求露三、五扣为准; ④所装的螺丝要求不能滑扣,尤其是面板螺丝,能使用套筒板手的尽量使用套筒板手,以免损伤螺丝头,影响美观,影响质量。 生产部: 张和平

油库工艺系统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油气储存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08 学生姓名:胡天亨学号: 2008440108 设计地点(单位)__ 人文科技大楼E404_、E406___________ 设计题目:油库工艺系统设计 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27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油库工艺系统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数据可知,一共有12种油品,分别为93#汽油、97#汽油,航天汽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10#机械油,20#机械油,15#汽油机油,8#柴油机油,11#柴油机油,25#变压器油。首先,计算油库容量,然后进行选罐油品分组,然后进行防火堤,一次到油库车位数,确定鹤管数,计算作业线长度。最后是利用AtuoCAD绘制平面布置图,泵房工艺系统图,装卸作业流程图。 关键词:油库容量、防火堤、鹤管、装卸作业线、流程

管道工艺流程图画法

工艺流程图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1总则 1.1 目的 为了规范工艺流程图设计的内容及表示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外来流程图的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定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焚烧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PFD)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设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3 引用标准 编制本标准时,借鉴下列标准和相关资料。 HG 20557~20559 《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646.1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HG/T 20646.2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工程规定》 HG/T 20646.3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技术管理规定》 HG/T 20646.4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 HG/T 20646.5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 HGT 20679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HG/T 20645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工程规定 GB/T 4272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 8175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导则》 GB/T 11790 《设备和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GBJ 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3 《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的图例见附录A 流程图代号规定。 2.1 接受条件和来源 a) 设计开工报告;(设计主责) b)工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主责) c)材料备忘录;(设计主责) d)工艺设备表或工艺发表的文件;(设计主责) e)用户的规定和说明;(用户文件) f)设备数据表和图;(设备设计者) g)机泵数据表;(设计主责) h)操作要求;(设计主责) i)工艺控制图或工艺控制要求;(控制主责) j)设备布置图;(设计主责) 2.2 名称 定名为工艺流程图(简称PFD)。 2.3 图纸规格

电装工艺规范

电子及电气安装工艺规范 第1版 共52页 江苏中航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2008年06月

文件编审 会签 审批 发放部门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电子产品安装、焊接及导线连接和电气设备安装的通用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电气设备的装联。 2 引用文件 Q/14S.J11-2004 电装工艺规范(第六一四研究所所标) 3工艺过程 3.1 电子产品 准备——元器件成型——元器件零组件的安装、固定——元器件的焊接——自检——补充装焊——清洗烘干——调试老化——检验——补充装焊——检验 3.2 电器产品 准备——元器件成型——元器件零组件的安装、固定——元器件的焊接——自检——补充装焊——清洗烘干——调试老化——导线的加工——机械装配——整机安装——整机调试——自检——检验——补充装配——检验 3.3 电气产品 准备——电气零部件的机械装配和固定——母线的装配和固定——电气零部件间的导线加工——电气零部件间的导线连接——自检——检验——补充装配——检验 4 一般要求 4.1 人员要求 a)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上岗证; b)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 4.2 工作场地及环境要求 a)温度应为15℃~30℃; b)应通风,相对湿度为30%~75%;

c)照明度应在500lx~750lx范围; d)各工作部位应配备相应的工作台、电源(零线与地线应分开); e)各工作部位在工作时间内只应放置由工艺规程规定的用于指定工作的零部件、必要的工艺装备及技术文件; f)工具、器材、文件、产品应定置定位; g)应划分工作区和非工作区,工作场所应始终保持清洁。 4.3 防静电要求 a)工作台应铺防静电桌垫并良好接地; b)进入工作场地须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 c)触摸产品内部模块,装焊元器件时须带防静电手腕; d)静电敏感元器件在发放、传递、装联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 4.4 操作要求 操作时应严格按现行有效的工艺文件进行: a)发现影响装焊质量的问题应及时向工艺员反映,操作员不得擅自处理; b)元件插装后要进行定向、定位复查,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焊接; c)易碎、热敏和精密元器件成型、安装及焊接应严格按具体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d)在装焊等工序中,应保持手干净无油腻,必要时可带手指套进行操作;检验岗位等需触摸PCB的应戴防静电手套;清洗后的印制板组装件不得用手触摸,以后的 操作一律戴防静电手套。 4.5 多余物控制要求 a)所有切屑形成的操作应在与装配工段隔开的场所进行; b)现场应设立多余物专用箱并每天定时清除; c)剪掉导线、元器件引线或保险丝多余长度时,应采用专用斜口钳或在剪脚专用箱内进行,余头足够长度时应用手捏住余头后一次剪断,以避免导线及引线头掉入

油库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和识读

5.2.3 油库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和识读 一、油库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1)在绘制油库工艺流程图时,可按油库平面布置的大体位置,将各种工艺设备布置好,然后按正常生产工艺流程、辅助工艺流程的要求,用管道、管件和阀件将各种工艺设备联系起来成为油库工艺流程图。 (2)地上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地下管道用粗虚线表示,管沟管道用粗虚线外加双点划线表示。主要工艺管道(输油管道)用最粗的线型,次要或辅助管道(真空管道)用较细的线型。不论管道的直径的多大,但在图上体现的线条粗细应一致,且在油品的主要进出油的油罐区管道、码头管道、铁路装卸油管道、泵房进出口附近管道及发油台附近管道上,每条管道要引出标注线,标注线上必须注明编号、油品名称、管道公称直径及油品流向。 (3)为了在图样上避免管线与管线、管线与设备间发生重叠,通常把管线画在设备的上方或下方,管线与管线发生交叉时,应遵循竖断横连的原则在图上画出。 (4)管路上的主要设备、阀门及其它重要附件要用细实线按规定符号在相应处画出。各种设备在图上一般只需用细实线画出大致外形轮廓或示意结构,设备大小只需大致保持设备间相对大小、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及设备上重要接管口位置大致符合实际情况即可,不论设备的规格如何,其在同一图纸上出现的规定符号大小应基本一致。 (5)图上设备要进行编号,通常注在设备图形附近,也可直接注在设备图形之内。图上还通常附有设备一览表,列出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及数量等项。若图中全部采用规定画法的可不再有图例。 (6)常用设备、阀门及管道附件的规定画法见表5-2。 二、油库工艺流程的识读 1.识读方法 (1)先读标题栏,看看是局部工艺流程还是总工艺流程。 (2)再看油库主要作业区收发油情况:收油是管道直接来油,还是铁路或水路来油;发油是利用位差自流发油,还是采用高架罐自流发油或泵直接发油工艺;受油容器是铁路槽车、油船还是汽车或油桶。 (3)然后看油罐区,共有几种油品,几类油罐,油罐单罐容积,油罐分组,罐区管道工艺是单管系统、双管系统还是独立管道系统。 (4)接着再看油泵房,看看其名称、泵房个数、油泵台数及其功用,看看是否能够倒罐。 (5)再看看管道走向、管道附件等。 (6)最后看看说明等。 (7)根据要求看懂卸任一种油品,发任一种油品或倒某种油品的工艺。 2.识读技巧 不论是要求卸一种油品,还是发一种油品,或倒某种油品的工艺,都可以采取“抓两头(起点与终点),看中间”的方法,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如要求卸某种油品,则可以先找出起点——该油品从何种运输工具来油,再找终点——要进哪个油罐,看看中间有哪些主要环节,是用船上泵直接进库还是用本库卸油泵房的泵卸铁路来油。找到这3处后再沿卸油点-中间(泵房)一出油方向(油罐)找出沿线所有管道附件及设备,进而确定在进行该项作业时,哪些阀门关闭,哪些阀门开启。 同样,如果是库内输转(或倒罐),只是起点换成了油罐,其它方法同上;如果是发油,则起终点及油品流向正好与卸油方向相反。

船舶电装预制件制作及电缆贯穿件隔堵工艺

预制件的工艺要求Technology of cable penetration 1.电缆贯穿件Cable transit 若托盘表中没有特别注明,贯穿件的材料为普通A级钢。 贯穿件制成后,将锐边及毛刺打磨,并进行防腐蚀处理,一般涂防锈底漆二度。The material of penetration is ordinary steel (class A) in generally, if no specify. The transit should be grinded, and coating two layers. 普通电缆贯穿件(无防火,及水密要求) 见下图1 Ordinary transit (no-fireproof no-watertight) see drawing 1. 1.1普通电缆框Horizontal ordinary transit 表示方法Express: DK L×B×H×δ DK--普通电缆框Horizontal ordinary transit 1.2普通电缆筒(无防火,水密要求)见下图1。 Vertical ordinary transit (no-fireproof no-watertight)see drawing 1. 表示方法Express: DT L×B×H×δ DT --普通电缆筒Vertical ordinary transit L—长length B—宽wide H—高high δ—板厚thickness 小型普通电缆框、筒可用镀锌管压制代用。 Mini ordinary transits can be taken placed by pressed galvanized tube. 1.3耐火电缆框Fire-proof horizontal transit 表示方法Express: AWn L×B×250×δ AW--耐火电缆框Fire-proof horizontal transit L—长length B—宽wide 高height --250mm δ—板厚thickness

【生产管理】航天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应和国际先进标准(DOC 43页)

航天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应和国际先进标准(DOC 43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航天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应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研究美国IPC系列标准的启示 航天电装工艺,特别是表面贴装技术 (SMT),是电装行业中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航天系统有些单位仍采用落后的设计标准、工艺标准,宣贯落后工艺,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SMT 电子产品,多次发生一些低层次的质量问题,如:印制板可焊性差、焊接后翘曲、虚焊、组装件清洗不净、抗恶劣环境性能差等问题,便所谓的"常见病,多发病"难以防治。研究美国IPC标准后,深刻体会到这类标准的先进性、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该标准系统化、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是防治上述各种质量问题,提高电子产品质量的有效 武器。 1.航天系统表面贴装技术各类标准发展现状 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成倍增加; 同时也改变了芯片的封装结构,如球栅阵列封装(BGA),芯片级尺寸封装(CSP),己广泛用于航天电子产品中,某所采用的CSP器件,尺寸为9×gmm2,球间距为0.4mm,共有441个焊球 (21×2l)。由

于高密度组装器件的使用,使航天电子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向短,小,轻,薄,高运算速度,多功能的万向发展。电子组装技术从通孔插装技术(THT),快速发展到表面贴装技术(SMT),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抗恶劣环境等性能。 众所周知,因SMT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电子制造业迈进了一个新纪元,并日益成为全球一体化的产业。全球化的产业自然需要全球化的通用标准,以保证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地万设计和制造出的产品质量相当。因此无论是军品或是民品,设计和制造的标准通用化、系 统化,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已成为电子制造行业努力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军用电子产品保证质量,民用电子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大型生产企业,在接收生产订单前,是否采用IPC标准已成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国内外推广绿色制造大环境,电子产品的清洗己经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的化合物,如氯氟烃化合物(CFC),三氯乙烷(TCA)等,电子产品申限制使用铅(Pb),汞(Hg),镐(Cd)六价铬(Cr6+)聚合漠化联苯(PBB),聚合漠化联苯乙醚(PBDE)等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必须选用新的材料替代。 在电子装联工作中,随着工艺材料的改变,如清洗

家具公司体系运作流程图及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图

中山南铭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图 控 制 流 程 标 准 及 表 单 1 2 3,推行批次po管理模式及工序流程卡,物料从下单采购到入库,发料均按批次纳入和使用,避免挪用。同时生产中数据掌握准确,不良品得到及时。保证生产批次顺利结案 4,推行生产日计划,使当日生产计划明确。 5,推行备料制,包含外购件备料及自制件备料,使异常提前发现,减少生产过程中停线换线,提升生产效率。 第一部分工厂生产流程 A、计划部分 接单→制图→拆单→下单

B、木工备料 主料线:(依据订单样板要求)贴皮/压板→开主料→铣型→封边→切角→摆样→试装→白坯处理→送油漆 辅料线:开料→贴皮→铣型→封边→切角→摆样→试装→白坯处理→送油漆 C、油漆 补土→白坯打磨→(头度→擦色)→底修色底漆1→油磨1→底修色底漆2→油磨2→面检→面修色面漆 D、成品组装 E、成品检验 F、包装 第二部分板式生产配套设备 一、贴皮/压板 无线缝皮机过胶机热压机冷压机 二、开料 往复式裁板锯推台锯 三、铣型 单轴立铣吊锣细木带锯 四、封边 自动直线封边机手动封边机 五、切角 45°精密推台锯 六、试装 直钉枪(2种规格)纹钉枪马钉枪(3种规格)风批手提式电钻悬臂式切角锯双柄式手提小镂机小镂机角磨机快速夹 G型夹 F夹履带式打磨机 七、油漆 9045B牧田打磨机电动打磨机圆盘打磨机 W-71/W-77下壶枪 上壶枪油漆搅拌机平台式双隔膜泵浦水帘机及无尘喷房 八、检验 木材测湿仪数显千分尺 九、包装

打包机 第三部分实木生产配套设备 一、备料 顺锯纵裁锯平刨双面压刨四面刨推台锯定厚砂 液压拼板机 二、机械加工 带锯双头立铣双头锯指接刀水平钻油压组框机吊镂机地镂机线锯 第四部分公共设备 空压机空气干燥机储气罐吸尘系统

大中型机场油库工艺流程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8449328.html, 大中型机场油库工艺流程浅析 作者:张金波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24期 摘要:本文对国内大中型机场油库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了举例介绍,依次对来油流程、加油流程、倒罐流程、底油处理流程与污油处理流程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及管道运输等来油方式进行了对比,对管线加油车加油模式与罐式加油车加油模式这两种加油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底油处理流程进行了细化梳理,对于机场油库工艺流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场油库;工艺流程;底油处理 中图分类号:TE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4-0052-02 近年来,各大机场民航业务量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航空供油量也随之持续增长,2017年全年加油量超过100万t的机场有5座,超过50万t的机场有18座,超过10万t的机场已达44座。机场油库是直接为航空加油站或机坪加油管道等输送航空油料的油库,是机场供油的枢纽所在,为了提高供油能力与供油效率,对于机场油库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就显得愈加重要。 1 工艺流程简介 对于一般的大中型机场油库,为满足生产运营需要,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来油流程、加油流程、倒罐流程和底污油处理流程。以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新建XX机场油库工艺流程为例: (1)来油流程。输油管道→微米过滤器→过滤分离器→流量计→20000m3储油罐。 (2)机坪加油流程。20000m3储油罐浮动出油装置→粗过滤器→机坪加油泵→过滤分离器→流量计→机坪加油管线→加油栓→管线加油车→飞机油箱。 (3)倒罐流程。20000m3储油罐(甲)浮动出油装置→粗过滤器→倒罐泵→20000m3储油罐(乙)。 500m3底油罐(甲)浮动出油装置→粗过滤器→底油倒罐泵→500m3底油罐(乙)。 (4)底油处理流程。20000m3储油罐底油→粗过滤器→底油倒罐泵→500m3底油罐(油品沉淀,化验合格后)→粗过滤器→底油倒罐泵→过滤分离器→20000m3储油罐。 500m3底油罐底油→粗过滤器→底油回收泵→50m3回收罐。

电装生产设计建模指导手册

电装生产设计建模指导手册 一.电装建模的基本内容: 电装建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 标准库的建立 对一些标准件的建模,包括电缆托架,扁钢支架,电缆贯通件等。 2. 电气设备及其机座模型的建立 根据厂商资料,利用VOLUME 及STRUCT 绘制电气设备及其机座模型。 3. 设备,设备机座,电缆托架,扁钢支架及电缆贯通件等在船体背景下的布置,及与其他 专业的平衡。 4. 图纸的绘制,包括铁舾件制作图,电舾件安装图,电舾件安装托盘,电缆敷设图,电缆 册 二. 在建模中的区域划分原则 电装建模是在不同区域中进行的,其原则如下: /分段代码:如801,M1P 等(详见HANA 标准) C (内场)、B (分段)、U (单元)、P (总段平 台)、Z (坞内)五个阶段 P 为管装,M 为机装,E 为电装,F 为甲装,V 为通风,A 为居装 对于电装专业铁舾件一般在下列阶段完成: 1. 电缆通舱件在C (内场)阶段完成。 2. 电缆桥架,扁钢,及小型设备底座在B (分段)阶段安装。 3. 大型设备底座(安装在甲板面上的)在P (总段平台)阶段安装 三. 平衡要领 在生产设计中,总的平衡原则如下: 1.在布置前与其他几个专业共同商量大的原则,特别是确定主干电缆走向要满足综合布置的要求,例如电缆桥架安排在甲板下多大的区域,管系安排在多大范围内,风管安排在多大范围内。 2.在开始布置前了解该区域各个专业的模型如何调用,有时管系在某个区域上有几个阶段的模型,调用时注意将模型要调全。 3.建模中,遵守各专业协调时约定的大原则,尽量将桥架布置在该范围内。并以其他专业的模型做为背景。 4.当各个专业建模大体完成时,由主管设计师牵头,几个专业来次大的平衡协调。 2 B E 1 3

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

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航天电装工艺及材料标准应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研究美国IPC系列标准的启示 航天电装工艺,特别是表面贴装技术 (SMT),是电装行业中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航天系统有些单位仍采用落后的设计标准、工艺标准,宣贯落后工艺,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SMT 电子产品,多次发生一些低层次的质量问题,如:印制板可焊性差、焊接后翘曲、虚焊、组装件清洗不净、抗恶劣环境性能差等问题,便所谓的"常见病,多发病"难以防治。研究美国IPC标准后,深刻体会到这类标准的先进性、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该标准系统化、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是防治上述各种质量问题,提高电子产品质量的有效 武器。 1.航天系统表面贴装技术各类标准发展现状 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成倍增加; 同时也改变了芯片的封装结构,如球栅阵列封装(BGA),芯片级尺寸封装(CSP),己广泛用于航天电子产品中,某所采用的CSP器件,尺寸为9×gmm2,球间距为0.4mm,共有441个焊球 (21×2l)。由 于高密度组装器件的使用,使航天电子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向短,小,轻,薄,高运算速度,多功能的万向发展。电子组装技术从通孔插装技术(THT),快速发展到表面贴装技术(SMT),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抗恶劣环境等性能。 众所周知,因SMT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电子制造业迈进了一个新纪元,并日益成为全球一体化的产业。全球化的产业自然需要全球化的通用标准,以保证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地万设计和制造出的产品质量相当。因此无论是军品或是民品,设计和制造的标准通用化、系 统化,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已成为电子制造行业努力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军用电子产品保证质量,民用电子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大型生产企业,在接收生产订单前,是否采用IPC标准已成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国内外推广绿色制造大环境,电子产品的清洗己经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的化合物,如氯氟烃化合物(CFC),三氯乙烷(TCA)等,电子产品申限制使用铅(Pb),汞(Hg),镐(Cd)六价铬(Cr6+)聚合漠化联苯(PBB),聚合漠化联苯乙醚(PBDE)等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必须选用新的材料替代。 在电子装联工作中,随着工艺材料的改变,如清洗剂、焊料、电镀材料、有机增强材料等更换,导致工艺方法、工艺设备、工艺技术参数等改变。如果不及时制修订新标准,在设计、制造、调试、检验等全过程,将出现无据可查,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局面,势必造成 低层次的质量问题不断发生,延误生产周期,增加制造成本,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己很重视这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航天各种型号顺利完成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有些标准,制修订的周期太长,己满足不了当前电于装联快速发展的要求,如标准的可行性、完整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国际上同类标准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以下几万面: a)标准的配套性不够,缺少SMT焊盘图形的设计规范,因而使设计无规范可循,按设计人员本人的理解因人而异,难以符合安装和焊接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