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疾病学基础》课程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学基础》建设规划

一、建设基础

1.课程体系及规模

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比率:7:5

对应岗位群:临床医院、社区医院、养老院等

对应专业群: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

专业基础课

2.课程性质

课程定位:

《疾病学基础》是医学基础课,是基础医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属于考试课,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整个医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尤其是医疗、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前导课程:

本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连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

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副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等。

后置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疾病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探讨疾病的原因发病的过程及机理(发病机制)、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等改变(病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疾病的转归和结局,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念、程序和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日标。

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

课程教学方法选用:采用讲授式方法。

3.校企共建

合作企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4.教学条件

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课程教学手段选用:多媒体教学。

实训室:

课程实施耗材明细:根据实验项目准备实训耗材。

课程实施软件条件:《疾病学基础》实验视频、录像等。

教材的选择与要求

选择教材的原则: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特点,符合护生特点,突出技能教学。

教材名称:《疾病学基础》

主编:张军荣李夏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等级:卫生部规划教材

数字化教材:

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总数:文档1个、视频10个、教案3个、教学课件11个。

专业教学资源库:力争建成《疾病学基础》资源库

4.课程考核及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课后作业、随堂测试、每日出勤、实验课表现)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的方式。

学生参与度:100%

知识目标达成度:90%

能力目标达成度:90%

素质目标达成度:90%

学生课程达标率:90%

老师->

教学质量考核:教师五维评价体系

学生评教:满意

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报告、角色扮演、技能实操等。

年度考核结果:合格

聘期考核结果:合格

二、存在问题

(一)与学校标准比较

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目前我院还没有规范的《疾病学基础实训指导》,学生进入现场角色慢,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操作技能。学生的考核评价有待完善。另外,需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二)与标杆课程比较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与临床实践紧密接轨的实训室。

三、诊改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2019年3月—2020年3月):通过个人自学、教研室成员讨论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讨论先进的教学理论,

如病理教学的心理学、个性化教育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将其

融入到教学之中,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2019年3月—2020年3月)

(1)优化教学内容:疾病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发展趋势与需求,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避免遗漏与不必要的重复。

(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课、专题讲座、临床观摩实践、课程自学辅导和学员课外调查等教学形式。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利用视频录像、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3.丰富教学资源(2019年3月~6月):实现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习题等)网络化管理,为网络课程的建立奠定基础并推荐1~2个先进性、实用性好的网站。出版一本应用性强的实训指导书。

4.完善试题库建设、进行综合考核评价(2019年3月—2020年3月)

(1)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库,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更新。

(2)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做到考核规范化,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成绩。按规定进行学生成绩的质量分析。

5.强化教师自身建设

(1)不断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培养和实践锻炼:教师到一线岗位实践。

(3)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和充实病理学科前沿内容,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拓展视野。

(4)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期间,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要善于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