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课程编码:082820091总学时:40 学分:2.5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城市规划原理》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 本课程要求掌握详细规划对城市局部地区功能、结构、空间、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规划专业术语和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掌握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
以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为主要核心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的方案构思、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同时能够了解、分析和研究城市不同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贸区等其它局部地段)的详细规划,从而达到专业知识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住宅区概论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 掌握住宅区的涵义及分类。
1-2了解住宅区的产生背景1-3了解住宅区的发展历程1-4了解住宅区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点:住宅区的邻里单位。
第2章: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 掌握住宅区规划的一般原则。
2-2 了解生态社区的概念及常用生态技术。
重点:住宅区的生态优化。
难点:住宅区常用生态技术。
第3章:住宅区的规划结构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 掌握住宅区的设施分级概念。
3-2 掌握住宅区的主要设施的服务半径。
3-3 掌握住宅区的主要设施的位置要求。
3-4 分析住宅区规划方案或对实例进行结构分析。
重点:住宅区用地规模及配置、设施分级。
难点:分析住宅区规划方案或对实例进行结构分析。
第4章:住宅区的空间构成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4-1 掌握外部空间的特征。
4-2 掌握外部空间组织的一般方法。
4-3 掌握住宅区建筑群体组合的一般方法。
重点:住宅区建筑群体组合的一般方法。
难点:实例解析。
第5章:住宅区交通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 了解住宅区交通组织方式的变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Theory课程编号:301402课程类型:学科方向课程学时:60学分:4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导引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书:《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E.沙里宁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城市的发展过程》,w.鲍尔著,中国建工出版社,1983年。
《城市规划资料汇编》,惠劼等编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4年。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古代城镇》,汤道烈任云英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城市规划原理是继城市规划导引、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后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系统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有关原理、方法。
为后继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及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和大型城市综合性建筑设计等课程建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前言(1)内容: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和学习方法。
城市一般问题的认识及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对课程的内容、方法全面了解。
重点:对城市问题的认识。
难点:关注城市发展的趋势。
第1篇理论溯源(7)内容:第1章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城市化概论第2章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及其脉络第3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与现代城市规划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建筑环境观(城市和建筑的整体观、整体与局部的系统观、发展与演变、城市一文化、空间与环境、工程与建筑、规划与设计等关系),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发展历程。
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思想最新发展动态。
重点:了解对城市化、城市规划理论的脉络以及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流变。
城市规划学的学科概念及理论框架。
难点:城市规划理论的本质内涵。
从规划历史理论的动态发展中,把握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趋势。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内2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高年级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
在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了城市规划理论知识和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和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动态,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课程基本要求
使学生获得当前城市规划领域重点和热点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的有关信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采用专题讲授的教学方式,由多名(包括外聘教师)主讲,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见解。
根据需要采用讲课、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讨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四、试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根据每年国内外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状况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拟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发展;人居环境与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研究;城市经济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技术研究;城市交通研究等。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与城市规划原理(1)、(2)密切相关,并由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跨学科特点,与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为各专题讲义,参考资料由各主讲教师自定。
八、任课教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54(3)学分:3适用对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设置是在涵盖“城市规划原理”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城市科学与规划有关的重大进展,尝试以城市演化规律为纲,有机地将城市规划学科中有关的内容有机地系统连接起来。
该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第二部分重点是讲解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城市规划工作的步骤与阶段划分;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城市性质与类型、城市人口以及城市用地问题;第四部分重点是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第五部分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第六部分重点是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和城市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七部分重点是居住区规划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建筑群规划;最后一部分阐述城市规划的实施的有关问题。
In arranging teaching content, this lesson covered the main part of urban planning, and introduced most important and advanced developing about urban science and planning science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urban developing rules, the lesson tried to integrate various urban planning parts. In arranging teaching steps, this lesson found “new” and “deeply” knowledge as possible in theory, capacity of practice would be strengthen as possible in practice.The entitle lesson were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aught students developing and producing of city and urban science. The methods and content of urban planning were emphasized in the second part.The nature and kind of city wer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part, furthermore including urban population and urban landing. The fourth part focused on factors of urban composing and urban landing planning.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d how to arrange the total city.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economy were discussed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seventh part focused on dwell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urban center of public activity. The last chapter introduced execution of urban plan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 学分:2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土木工程课程代码:HD0700先开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城市规划是一门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建筑,技术,艺术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力,综合解决城市中突出矛盾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图形创新能力。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2)了解各类城市规划的特点,居住区的规划方法(3)加强工程实践的培养及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趁势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正确了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和产生,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成就与经验。
重点和难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难点:雅典宪章第二章城市规划的任务和编辑(2学时)主要讲述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调查研究,总体规划与祥细规划的关系等重点: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
难点: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第三章城市的牲质与城市类型以及用地评价(4学时)主要包括城市的牲质;城市类型;城市规模;以及城市各类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重点:城市用地评价难点:城市用地通用牲评价第四章城市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6学时)主要包括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仓库;生活居住用地以及公共建筑等与城市布局的关系。
重点: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难点:交通与布局的关系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6学时)主要包括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总体艺术布局。
重点: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难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城市交通运输组织第六章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4学时)主要包括城市给排水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管线工程规划;以及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262002.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3.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空间信息工程系5.总学时数:40讲课学时数:40,实验学时数:06.学分数:2.5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并对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种突变使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引起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规划和管理的强烈需求。
数字城市建设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规划方法。
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已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利用其管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巨大优势,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中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面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及其他相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从整体的角度介绍城市的形成,城市规划的发展。
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城市和城市规划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重点以城市住宅区为对象,全面深入地剖析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原则、要求和有关的技术规定,培养学生探索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能力。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第一章简介1.1 课程背景和目的1.2 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二章城市规划基础知识2.1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 城市规划的原则和目标2.3 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第三章城市规划原则3.1 人本城市规划原则3.2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原则3.3 综合协调城市规划原则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与方法4.1 城市总体规划4.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流程及要点4.1.2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与要素4.2 区域规划4.2.1 区域规划的原则与步骤4.2.2 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4.3 区域性城市规划4.3.1 区域性城市规划的特点与需求4.3.2 区域性城市规划的编制流程与内容4.4 细部规划4.4.1 细部规划的意义和范围4.4.2 细部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要素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与研究方法5.1 城市规划调查的目的和意义5.2 城市规划调查的方法和步骤5.3 城市规划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第六章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1 国内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1.1 深圳市规划实践案例6.1.2 上海市规划实践案例6.2 国际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2.1 纽约市规划实践案例6.2.2 巴黎市规划实践案例第七章城市规划评估与监测7.1 城市规划评估的意义和目的7.2 城市规划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7.3 城市规划监测的内容和手段第八章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8.1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8.2 城市规划与低碳城市的发展8.3 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第九章教学评估与作业要求9.1 教学评估方式9.2 课程作业要求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原则,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讨,加深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同时,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未来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概念聚居与原始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埃及尼罗河、西亚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6000年前)•风水——良好的生存环境(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半坡遗址(-5000年)–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
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卡洪城)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字源学的解释中文:(城+市)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一种交易场所。
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在“城”与“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
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城市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场所。
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607647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学分:4适用对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先修课程:建筑初步城市地理学执笔人:孟彩红审定人:董杰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城市规划原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涉及到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系统的教学,阐明城市规划的意义,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以所选教材为基本素材,参考书为辅助材料,结合实际,选取讲授内容,不断补充前沿知识理论。
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改基本要求:除课堂讲授外,积极采用案例讲解、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
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课外作业旨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4学时)重点:城市的形成与定义,城市化的测度及其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6学时)重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2学时)重点:城乡规划的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以及运作体制。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2学时)重点: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及实现途径。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2学时)重点: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第六章经济与产业(4学时)重点: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第七章人口与社会(2学时)重点: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格式《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课程代码:(2012-2013-1)--A9137-1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 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建筑初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主干课之一,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教学安排上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对本专业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3、熟悉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的分析与确定;理解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4、掌握城市规划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城市用地适用性分析评定的方法;5、掌握不同用途用地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的相互关系;6、初步掌握城市总体布局思想方法和方案评析与优化;小城镇的含义和规划编制;7、重点掌握交通、住宅、城市设计与遗产保护等城市专项规划要求;8、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9、通过案例分析与外出调研,初步掌握城市功能活动在整个城市空间的合理部署与有机组合,并在全局观念下协调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低用“了解”、“解理”、“掌握”三级区分,“熟悉”一词相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
“理解”及“熟练掌握”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教师必须讲深讲透。
第1篇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与城镇化(1)熟悉城市产生、发展概述;(2)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3)熟悉城市规划学与相关学科;(4)掌握城市,城镇化相关定义。
2.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2)掌握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与思想方法的变革。
3.城乡规划体制(1)了解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三个系统和一个运作体制4.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掌握城市规划的目标、任务与价值观;(2)掌握永续发展与和谐城市的价值观。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5学时)第2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1)掌握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信息与技术五大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第3篇城乡空间规划1.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1)了解城市规划的职能、特点与内容;(2)熟悉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3)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与编制步骤;(4)理解城市规划体系及其内在联系。
2.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了解城市的系统构成;(2)熟悉城市用地概述;(3)掌握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4)掌握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
3.城乡区域规划(1)了解城乡区域规划的发展、内容及新类型4.总体规划(1)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2)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3)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研究;(4)熟悉城市工程系统规划;(5)掌握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6)理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构思与评析。
(7)理解城市总体布局基本概念;(8)掌握城市总体布局基本方法;(9)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10)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11)理解小城镇规划概述;(12)理解城镇发展和布局中应强调的问题。
5.控制性详细规划(1)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2)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3)了解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问题;(4)理解城市规划综合训练第4篇城市专项规划(1)掌握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的专项规划要求、标准及注意事项;(2)了解城市生态与环境专项规划,掌握绿地系统规划的标准要求;(3)了解城市工程系统规划;(4)熟悉掌握住区规划;(5)掌握城市设计专项规划;(6)理解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第5篇城市规划的实施(1)了解城市开发规划的策划、组织与管理;(2)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行政行为及具体措施。
四、实践环节郑东新区调研实习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黑体,小4号字)作业1---读书笔记1-2篇作业2---调研报告1-2篇六、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小4号字)1.本课程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城市中各不同的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及与建筑单体的关系等知识。
2.讲课尽量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图片讲解,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
所选内容以必须、够用、通俗易懂为度。
八、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课堂点名(30分),课堂参与度(含作业)(15分),小测验(含实验)(55分),期中考试成绩(100分),期末考试成绩(100分)总成绩=课堂点名×10%+课堂参与度(含作业)×5%+小测验(含实验)×20%+期中考试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4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4号字)教材:《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邱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十、说明(黑体,小4号字)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学科。
大体上可以说:城市规划涵盖了建筑学,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对城市发展均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大纲制订人:徐雅大纲审定人:制订日期:注:(1)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下,左,右。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教学大纲样本《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电机学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ry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10 讲课学时:92 实验学时:18学时:110学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变压器、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四种典型电机为研究对象,以变压器和同步电机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各类电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了解非正弦时的谐波分析法及非对称时的对称分量法的应用。
3.正确理解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其数量概念。
4.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5.了解电机在非稳态运行情况下的物理过程及其特点。
6.对电机额定值、发热、冷却及温升有较明确的工程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1.绪论部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了解电机的主要分类和机电能量转换的基础知识;熟悉并巩固本课程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并掌握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2.变压器部分①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明确变压器的额定值。
②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弄清主磁通和漏磁通以及磁动势平衡的物理概念,导出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掌握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注意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的一致性;熟悉变压器等值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掌握标幺值的概念与计算;掌握变压器运行性能的分析与计算。
③了解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的特点;熟练掌握三相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及联结组;弄清绕组联结和铁心结构的不同对空载电动势波形的影响;了解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问题的分析方法。
④了解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特点;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等值电路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方程式和等值电路,熟悉自耦变压器的容量关系和分析计算;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⑤掌握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熟悉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
⑥了解变压器空载合闸、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认识过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
3.同步电机部分①了解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明确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②了解交流绕组的连接方式;掌握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计算;明确绕组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改善电动势波形所起的作用。
③掌握交流绕组磁动势分析与计算方法;着重掌握脉振和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性质、波形、幅值及相互关系;了解漏磁通的概念及漏抗的物理意义。
④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明确各稳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掌握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性及其计算。
⑤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并联投入的条件和方法;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功率转矩平衡及功角特性;掌握同步发电机并网有功、无功的调节;了解并网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概念。
⑥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的工作原理、方程式和相量图;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与计算。
⑦掌握相序电抗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⑧了解同步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内部的物理过程;掌握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有关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突然短路对同步电机的影响。
4.异步电机部分①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转差率的意义及其与异步电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关系;明确异步电机的额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