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各个力做功的计算.-———————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知识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是没有力做功。

例:足球离开脚后在水平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人对足球没有做功.2.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动,即物体没有通过距离。

例:某同学搬石头,搬而不动,他对石头没有做功.3.力与距离垂直(垂直无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通过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例:提水桶,水桶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竖直提桶的力不做功。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甲、乙所示,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事例: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吗?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功自主阅读教材P62~6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物理学里什么叫做功?答: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八物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

八物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情境导入打扫教室时,小华提着一桶水沿水平方向走了20m,累得汗流浃背,小红笑着说他没做功,小华很是苦恼,费了这么大的力居然没做功,不会吧?目标自评(分)1.(3分)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2.(4分)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3.(3分)了解功的物理意义.学习过程一、功的概念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图8.1-3中,甲图:提力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乙图:力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

3、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

4、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水平方向上运动员踢球的力对球(是或否)做功,原因是。

二、功的计算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功=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3、例题:(题见课本)解:马的拉力做的功W=答:检测自评(分)1、(4分)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2、(3分)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匀速移动3、(3分)奥运会射击比赛,枪膛长30cm,火药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火药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4、(10分)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情境导入学了做功的知识,小红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将砖头搬到楼顶,想到用人工搬做功应当一样多,说明使用机械并不省功,人们利用机械到底图什么呢?目标自评(分)1.(3分)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2.(4分)会进行功率的简单计算.3.(3分)了解功率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功率概念1、阅读课本前几段内容,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并填写下列空白: 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_________来计算.运送同样多的砖,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_______(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______(填“快”或“慢”).2、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_____,时间长的做功较_____.(填“快”或“慢”)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______,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______.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_______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_______之分是一样的.3、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 P表示_______,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_做单位,1kW=________W.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功率计算1、例题(题见课本)解: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P=答:检测自评(分)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C 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 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2、(3分)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A 2400WB 1200WC 20WD 50W3、(3分)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 2:9B 2:1C 3:2D 3:14、(3分)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________J,它的功率是_______W,合________KW.5、(8分)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 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情境导入2013年6月4日,一架国航由成都飞往广州的波音757客机的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大凹洞,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目标自评(分)1.(5分)知道什么是动能. 知道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5分)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过程一、动能1、认识能量:物体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____,简称___,它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符号是____.2、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猜想:同样的距离,射出的子弹能将木板击穿而投出去的石子却不能,想到动能大小可能和有关;同样大小的铅球和塑料球从手中落下,铅球能将泥地砸个坑而塑料球不能,想到动能大小可能和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复习目标(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

(2)知道功率的概念。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3)能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知道动能和势能间的互相转化。

初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计算;能量与做功的关系;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2. 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

3. 能量与做功的关系,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4.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间的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二)题型、方法归纳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例1、下列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对它做功的是()A.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滑动的物体B.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C.从高处落下的雨滴D.正在下坡行驶的汽车【解析】A、物体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即此时没有摩擦力,所以其运动是靠惯性,故没有力做功,故A正确.B、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此时牵引力和摩擦力都做了功,故B错误;C、高处落下的雨滴,重力做了功,故C错误;D、下坡行驶的汽车,重力和摩擦力都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A.例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解析】A、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选项A缺少“相同时间”这一条件,所以A不正确;B、做相同的功,做功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选项B缺少“相同的功”这一条件,所以B不正确;C、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有条件,且结论正确,所以C正确;D、因为选项C的说法正确,所以D不正确.故选C.例3、跳伞运动员受平衡力作用,在空中匀速降落.关于他在下降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解析】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故选B.例4、小明在超市乘坐扶梯匀速的从一楼到达二楼,在这一过程中()A.小明的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B.小明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小明的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解析】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小明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选D.(四)归纳小结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也可以说施力物体做了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教案_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教案_0

11.1 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个视频(关于嫦娥卫星发射)。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卫星,为这项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技术人员,可谓是功不可没,功勋卓越,功不可没。

这三个成语中的功字是生活中的功,在物理学中功的含义是什么?与生活中的功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1章的第一节功。

板书: 一、功二、讲授新课: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图: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是任意方向的吗?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分析得出:l.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有力(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两者垂直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讲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包括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但物理学中功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即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因素。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巩固功和机械能部分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功和机械能基本习题的解答3、能够对功和机械能部分综合性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师生互动】自主检测(一)☆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A、运动员正在对铅球做功B、马拉车前进时马对车做了功C、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D、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重力不做功2、某人将重为200N的物体从地面上提起0、3m后,又沿着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焦耳?4、质量为150kg的小车,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重力对小车做功大小是多少?拉力对小车做的功是多少?自主检测(二)☆ 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功率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功率还可以用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B 、做功时间短的机器功率一定大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做相同的功,功率大的机器用的时间短2、某机器的功率是500W,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同学的质量是60kg,从一楼到五楼所用时间为50s,设每层楼高为3m,则该同学克服重力做的功是多少焦耳?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特?4、一台抽水机的功率是2kW,若它正常工作2小时,做的功是多少焦耳?可以将多少吨的水提升到5m高处?(g=10N/kg)5、为什么推土机在推土时速度很慢?自主检测(三)☆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第1节 功导学案(定稿)【精编版】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第1节 功导学案(定稿)【精编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班别姓名【情境导入】用叉车搬运货物时,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提升到一定高度。

叉车用力托起货物,使货物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置的移动。

【学习目标】1、知道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定义;2、掌握做功的必要条件;3、学会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预习完成下面内容1.力的三要素:、、。

2.功的符号:,功的单位:,符号是:。

3.功的定义:。

我的发现:我的疑问:【合作学习】学习任务一:如何判断物体做了功阅读课本62页和63页想想议议部分,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想想议议中的四幅图,他们都做了功吗?为什么?2.通过想想议议中的内容,你知道做功有什么条件吗?重点是什么条件?3.通过上述条件,你能总结出在哪些情况下会不做功呢?你能分别举出一些例子吗?合作成果: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②注意:①其中一个因素中的距离是指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如果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产生移动距离,即使在其他方向产生移动距离,该力也没有做功2.不做功的几种情况:①有力没距离实例:②有距离没力实例:③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通过距离相互垂直实例:学习任务二:功的计算阅读课本63页至64页,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上面分析知道做功的要素,那么在定义了功以后,我们得到了功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你知道在应用公式中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哪个物理量呢?为什么?2.通过以下的计算去验证你的猜想吧课本6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将计算过程写在下方总结:注意: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②同时同体性: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同一段时间③距离应是力的方向上所产生的距离,不是力的方向上的距离不算⑤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化好单位)。

【学习评价】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2、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起10m后又在水平方向移动了20m,整个过程中哪一段路程上做功了?做了多少功?哪一段路程上未做功?为什么?【学习总结】我的收获:我的建议:【课后作业】完成南方新课堂课时达标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教案)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第1节功教学目标1.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能列举出生活中关于做功的实例。

2. 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 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分析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没有做功,是哪个力在做功,因此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这节课是在前面所学的“机械运动”、“力与运动”等力学重要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能、机械效率等知识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从能量角度研究,有时会更简单。

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

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

其中,“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

“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教学器材实验小车、书本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物理学中的功》、《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功的计算》、《功》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播放图片】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功”这个字,在“有功之臣”、“劳苦功高”这些词语中,功表示功劳;在“事半功倍”、“大功告成”这些词语中,功表示成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11章功和机械能的第一节功。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表示为W,单位为焦耳(J)。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即W=Fs。

3. 功的分类:按性质分为重力功、弹力功、摩擦力功等;按效果分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4. 功的原理: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力的方向相同,则力对物体做正功;相反,则做负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分类,理解功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功的计算公式W=Fs中,F与s的对应关系。

2. 重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绳子、滑轮组、小车等。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绳子和小车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

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2. 概念讲解: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分类。

强调功的计算公式W=Fs中,F与s的对应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分类和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力推一辆小车,推力为10N,移动距离为5m,求推力做的功。

b.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f=6N的作用,沿水平面移动距离s=10m,求摩擦力做的功。

a.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表示为W,单位为焦耳(J)。

b.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F与s的对应关系不影响功的计算。

c. 所有的功都属于有用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多少米?




检查预习情况
讨 论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展示小组在定向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1、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
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匀速移动
2、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g=10N/kg)
2、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从树上掉下时,重力对苹果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一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地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对汽车做功
D、人提箱子站在地面上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二、功的计算
阅读课本P63--64“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合上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在物理学中, 把
叫做功。
功=×。
公式表示为:。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 )
S----____-----____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1、我掌握哪些知识?
2、我不明白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总结:
4、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
A 6×103J B 9×103J C 3×104J D 3.9×104J
5、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 做的功是多少?
针对练习二
1、正方体物块的重力为100N,边长为1.2m,人用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如下图所示,推力做的功是__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J。
2、起重机把重5000N的货物从地面提升到14m高处,又沿水平方向
移动6m,在整个过程中,钢丝绳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做功为()
A、100000J B、30000J C、20J D、70000J
6、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拉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
A拉大车做的功多B拉小车做的功多
C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
7、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g=10N/kg)
求(1)拉力F做的功。(2)摩擦力做的功。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阅读课本P63页第一段,找出力学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
另一个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物体没。
(2)、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通过了一段。
(3)、垂直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是通过的距离与力的方向。
知识准备
一、力学中的功
1、阅读课本P62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观察课本P63页的图11.1-2中两个图,找出两个实例的共同 点:

P63的图11.1-3中,力都没有做 Nhomakorabea,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针对练习一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课题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
学情预设
环节
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
2课时




解读目标
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关注与关心生活与生产中的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学法指导




同学们中国汉字是表意的,这一节我们学习这个字----“功”。这个字一个“工”一个“力”,看来古人都明白做工是跟力有关的,不错的,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现代科学中物理里的“功”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