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

流动儿童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也逐渐加大。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相对于一般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一个子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子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做了许多调查与与探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流动儿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动儿童的孤独心理

孤独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经常感到孤独的人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此深感痛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常常深陷于孤独之中。流动儿童是一个处境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时又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孤独心理如不及时加以调控,久而久之会进一步引发其他各种心理障碍。

流动儿童是社会中的一个孤独群体。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与城市儿童的巨大差别,从而产生孤独心理。流动儿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许多城市居民对他们仍然存在歧视,甚至他们叫做“小乡巴佬”、“小盲流”。许多学生家长也对流动儿童存有偏见,对自己子女与流动儿童共同学习表现出不满。郭良春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戒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1]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发现:78%的流动儿童喜欢和北京小朋友一起玩,但不愿暴露身份。[2]流动儿童是学校中的一个孤独群体。由于身份特殊,流动儿童常常不属于学校学籍管理范围之内。很多学校不愿意或是迫于压力接受流动儿童,常抱有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他们本应享受到的评先、升学、毕业证书等待遇因缺乏必要的学籍记录而被剥夺。流动儿童往往不计入班级教学质量考核,许多教师把他们安排在教师后排或者角落中,任其自生自灭。在这些教师的眼中,尤其是在备考的紧要关头,他们常常是被忽略不计的。在同辈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多数是半路转学,缺少和同学的认识熟悉过程。他们时常在集体活动中受到冷落,感到与其它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进而产生寄人篱下的孤独心理。孙维平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确实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流动儿童在班级中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对自己缺乏自信。在交往障碍因子与孤独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郭志巧(2007)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总体上对城市儿童、学校老师和城市持有好的印象的比例均不到20%,而差的印象的比例则都超过了40%。[4]

二、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因为过于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自卑这一消极的心理体验往往导致流动儿童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精神萎靡不振。自卑心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严重。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生活环境与城镇孩子的差距巨大。随着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种反差体验更是越来越强烈。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杨磊

[摘要]流动儿童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相比普通城市家庭的儿童,特殊的环境使流动儿童产生了自卑、孤独和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心理

作者简介:杨磊,男,山东淄博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专业:特殊教育学,研究方向:特殊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38

他们的心理往往不能适应骤然变化的环境而产生自卑。段成荣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5]刘正荣研究发现,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6]流动儿童与城市群体之间本身固有的隔阂是他们自卑心里产生的重要诱因。可以说,城市群体的歧视进一步加重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郭志巧研究发现:近1/4的流动儿童因感觉受歧视而自卑,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7]胡进调查发现:75.7%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追因调查中表明首要原因是“我是外地人”占67.3%,其后依次是知识太少占39.9%和我家太穷占32%。[8]

三、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围。广义的学习困难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狭义的学习困难指,虽然学生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学习困难是指狭义上的学习困难。由于流动儿童地学习往往受到学习氛围、家庭条件、生活变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一)环境变化引起的学习困难

流动儿童需要跟随亲人辗转各地打工赚钱。他们需要要经常转换学习环境。由于地域差别,各地教学进度不一致、教师教学方法等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流动儿童往往刚刚适应一所学校的生活,却又要随父母的流动到另外一处,容易造成知识结构的断层。程福蒙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41%为成绩差的学生,非流动的学生成绩差的只占26%,二者差别明显。流动学生的阅读成绩也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且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9]

(二)学习条件引起的学习困难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学历不高且又忙于生计。他们对流动儿童学习的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少之又少。流动儿童生活条件往往较城市学生差,他们能用于学习的时间相比城市学生更少。段成荣等调查显示:

“几乎100%的流动人口的子女都会帮助家里承担一定的劳动任务,其中60%的孩子还承担了做饭的任务,大一点的孩子还主动承担照看弟妹的工作。42.3%的孩子“经常帮”父母干家务。流动儿童的成绩往往没有达到普通学生的水平。”[10](三)学习焦虑

有的流动儿童学习基础较差,他们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父母为流动儿童的学习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流动儿童常常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因而对流动儿童的期望也会随之提高。一旦他们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父母的高期望和流动儿童现有水平的反差往往造成他们的学习焦虑。据刘正荣调查显示: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学习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的学习焦虑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11]

四、对策与建议

流动儿童处境特殊同时又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难免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流动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需要协调配合,共同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

(一)国家要在制度层面逐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学习条件。

政府应当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出发,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社会的根源所在,它将“劳动用工、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12]政府要采取措施,从改革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联的福利分配关系入手,逐渐改善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挖掘和利用现有公立学校的资源,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各种门槛,逐渐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城市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来扶持、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最终将其纳入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

(二)社会要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同情与关注。

社会的同情与关注,可以帮助儿童消除孤独,是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的重要举措。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才能认识他人、悦纳自己。如果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间始终自我封闭,只能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隔阂。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联合街道、妇联、社区、学校等各方面力量,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带领流动儿童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

(三)学校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学校中,教师学校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应尽量避免使用“借读生”、“外地人”这样的词汇,以减少他们的尴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应关注班级中的流动儿童,及时给予肯定他们的进步、纠正他们的缺点,使他们能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流动儿童目前的心理状况,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下转第54页)

医学与健康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