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
[内容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生态文明建
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趋势,生态文明已越
来越重要。

党和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快速
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发展及其规律? 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 这无疑是我们目前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经过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六大深刻的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世纪出发,提出了大体用20年的时间,从社会主义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其中,生态文明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以解决人类和自然之间危机为使命的、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命运的崭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调整,力图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共生。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

它为人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并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文明阶段。

它同时包含了一系列为此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又可称为环境文明或绿色文明。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最早实现工业文明、充分享受了工业文明物质成果的西方发达
国家,也最早被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困扰,从而率先开始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难题。

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面临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转向,社会主义中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

当代中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历史性贡献,就必须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并克服其不足。

同时,要大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发挥社会各阶层保护环境的热情和潜能,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而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二构建生态文明
我国总体上地大物博、资源富饶。

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论哪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

比如我国的耕地、草地、淡水、森林等资源总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1/3、1/4、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及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更加和谐友好的生态小康社会。

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对自然进行理性认识,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上的再思考。

只有生态文明观念真正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意识中,才能改变广大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实践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由此引发社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面深刻的绿色变革。

生态文明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

生态文明试图超越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归宿点是人与自然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在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发展模式的变革,即强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消费方式的变革,反对过度消费,倡导一种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强调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满足需要,其实质是倡导“绿色消费”。

生态文明是多样性与整体性价值的统一。

一方面,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多样性;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又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强调整个人类、整个地球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所以,( 1) 建立“人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同时关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更加和谐的“人本主义”发展模式,并以之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

加强教育宣传培训,大力提升绿色意识。

( 2) 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引导挖掘绿色需求,培育健康良性市场,大力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努力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制。

( 3) 经济发展模式上: 力争在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走上生态现代化之路。

( 4 ) 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反思并抛弃西方国家现存生产方式下的消费模式,以“适度生产、合理消费”来引领人类消费和生活模式的发展潮流。

( 5)健全完善公共制度,规范引领绿色发展,合理引导并充分发挥群众和各类环境保护组织的环保热情和巨大潜能。

( 6)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崭新思路: 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扩大国际绿色合作,运用全球治理等崭新理念和方式,为实现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而努力。

参考文献:[1]探求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辩证关系的一部新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评介王学东
[2]《国家竞争力视角下中国绿色发展研究》李娟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