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视传播中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现象简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影视传播中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现象简析

阐述现象

从纪录片《中国人来了》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构成元素来看,BBC对中国的态度溢于言表。

国际影视传播的过程中,西方媒体对华采取此类报道或演绎的现象还有很多。在当前的东西方交流中,正面的中国被西方媒体屏蔽,而负面中国则被渲染放大。

此类现象,可概述为:西方媒体在影视传播过程中,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视听语言,夸大、扭曲或反面表现等手法,有倾向性地传播对华态度和中国负面形象。可简述为:在国际影视传播中,西方媒体对华的“妖魔化”现象。

这种现象不可小视,也可延伸至更多传播领域。例如:新闻报道中,中国的“神九”成功发射并成功返回时,BBC仅报道一句“China has sent its first woman into space”,CNN则未作任何报道,而对发生在陕西安康的计划生育事件进行了约五分钟的报道。这些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有着极大影响。

“妖魔化”这个词语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教授在1996年第一次用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上的,指的是那些让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种族上和文化上产生厌恶和仇恨中华民族的新闻报道和言论。现泛化为负面的、贬义的报道。

总结现象

影视传播中“妖魔化”现象不仅存在于西方媒体对华,对于某一行业、某一地区等都有发生。在多次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对传播主体形成某一固定看法,即为“刻板印象”,长期传播之后,传播主体的某一特性甚至被符号化、神话化。这也就造成了西方对华固有成见。当然,西方媒体背后的政治色彩、经济利益和文化使命是其“妖魔化”中国的更深层原因。

下面是总结得出的影视传播中“妖魔化”中国的一般手段和效果。

1、传播手段

1)传播媒介:影视传播中的各类媒介,如电影(含纪录片)、电视节目、网络等。

2)传播途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视听语言。

3)传播技巧:a、恐惧诉求:刺激人产生恐惧感,让受众深信媒体言论,认为传播主体

危害性极大,即“中国威胁论”。

b、诉诸情感:利用大多数人的相似情感,营造“受害者”情节,触动受

众内心,让其自发形成对华的负面情绪。

c、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不作过多说明,仅罗列相关材料,让受众感知,让受众自发产

生态度。

d、“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运用两面说,引导受众思维,使其在内心

产生对中国的排斥。

4)传播手法:夸大(负面)事实,扭曲事实、断章取义,仅报道负面消息等。

2、传播效果

1)运用“议程设置”功能、营造特定“拟态环境”:西方媒体通过上述传播手段,将能达到其目的的消息或影像传播出去,赋予这些“议题”以显著性,让受众在其提供的环境下进行个人的价值判断,从而使部分西方人产生对华的厌恶和敌视。

2)潜移默化的“培养”:西方媒体在长期多频次的报道中塑造中国的“妖魔”形象,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部分西方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对华的负面看法。

3)“沉默的螺旋”,一个声音的“回响效果”:利用受众心理,压制反对西方媒体做法的声音,不断扩大或只发出对华厌恶的声音,久而久之形成公众对华的固定看法。

总的来讲,西方媒体对华“妖魔化”现象可以用以下四个词来概括:涛声依旧、众口铄金、咬文嚼字、指点迷津。“妖魔化”虽未影响到所有西方人,但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是不利的。

影视传播是人们最习以为常的传播形式之一,不能忽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其中的传播失实。我国也应制定好自己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战略,加强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影视传播和其他传播形式中抵制“妖魔化”现象,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论文《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与能力建设》作者:王玉泉新闻记者网

2、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出现新趋势——解读清华大学《中国国际舆情分析报告》

作者:韩轩国际先驱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