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1、胆汁(碱性)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张,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内,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
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因此,胆盐便成了不溶于水的脂肪水解产物到达肠粘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3、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D、E、K)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4、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盐在小肠内吸收后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体液因素。
所以肝功能衰减,会导致胆汁分泌减少。
胆汁分泌减少,会有两个影响,一是不能中和胃酸,导致十二指肠酸液反流;其二,降低了对脂肪的分解作用,导致肥胖,脂肪肝。
所以肝脏会阳气日益衰减,而阴气日益增加。
所谓的肝气郁血滞,就是肝的阳气不足,阴血阻滞不行。
因为气行则血行,气不统血,则气滞而血必郁。
肝主疏泄,胆主通降。
肝如何主导疏泄呢?就是通过分泌胆汁来血液的有害物质得以分解,将身体内的酸性物质得到降解。
血液呈中性的,血液酸化,则身体阴气炽盛;血液碱化,则身体阳气足。
其完全靠肝
胆的代谢和降解作用来调节。
血液酸性化过度,则血液自身会消耗大量氧气,而供给全身的氧气和阳气即会减少。
所以胃酸、反逆、胃灼热、胃痛等问题,都是由于肝的功能减退所致。
肥胖,脂肪增多,也是一样的道理。
肝与胆的关系
一、肝的生理病理
肝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司理周身气血的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肌肉关节的屈伸、情绪的变动等。
现将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病理改变简述如下:(一)肝藏血其含义有两方面:
1.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
若肝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
2.滋养肝脏本身: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
因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肝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二)肝主疏泄即肝气宜泄,肝气是指肝的功能。
疏泄是“疏通”,“舒畅”,“条达”之意,也就是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阳气不能升发,关键是肝郁所致。
)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
若“木不疏土”还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
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而出现症积,痞块,在妇女则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此外,气机郁结,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障碍,产生水湿停留或痰浊内阻,出现膨胀或痰核等。
二是阳气升发受阻,则阳不驭阴,气不统血,导致阴气上冲,湿浊阻滞,湿浊不化,供氧不足,则出现头脑昏沉、耳鸣目胀(脑部供养不足,脑内压力增加所致),面红目赤(血有余而气不足),烦躁易怒(阳不驭阴)等。
严重的会导致鼻子出血,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卒然昏厥的症候。
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会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
(其实还是肝功能下降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十二指肠酸液反逆所致。
)
2.疏泄情志: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
举痛
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
”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
“怒伤肝”,怒则气下。
肝气应该是升发的,而愤怒会令气机下降,所以是逆行。
逆行则与上升的气相冲突,产生气逆现象。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三)肝主筋“筋”指肌健,具有束骨系关节功能,肝藏血,血养筋,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故《素问》说:“肝主筋”、“肝之合筋也”。
若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滋养,筋健力强,四肢关节活动灵活,屈伸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轻则关节屈伸不利,重则四肢麻木,筋脉拘急,甚至手足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
(四)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血液运行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但肝与目关系更为密切。
因肝藏血,其经脉又上连目系,肝的精血散于目,故有“肝受血而能视”之说,也就是说,目得到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视觉功能,因此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往往可以从目上反映出来,如肝血不足,则目失血养,可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至雀目。
若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又年老肝肾精血渐衰,常会出现视力减退,双目昏花。
许多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多从治肝入手,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趾甲,乃筋之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
肝血的盛衰,可影响爪甲的荣枯。
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
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五)肝与胆的关系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
经络相络属,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
在生理情况下互相配合,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症候兼见,治疗上常肝胆同治。
如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汗分泌、排泄;反之,胆汗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所以肝胆症候同时并见。
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六)肝与其他脏的关系
1.肝与脾(见脾与胃章节)
2.肝与肺(略)
3.肝与肾(见肾与膀胱章节)
4.肝与心:《内经》说:“肝藏血”,“心生血”,“肝藏血,心行之”所以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有所藏,也有所生,并能运行全身,营养全身各个组织,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常同时并见。
图5-4 肝与其他脏的关系示意图
二、胆的生理病理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位于胁下,附于肝,与肝相连,贮藏来自肝脏分泌之胆汁,注入肠中,以助消化,它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五腑不同,它只贮藏胆汁而不接受水谷糟粕,故又把它归属于“奇恒之腑”。
若肝气郁滞,郁而化热,薰蒸胆汁,胆汁上逆或外溢,则出现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
(二)胆气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关,有主决断的功能。
《内经》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而,某些惊恐、失眠、多梦、谋虑不决等精神情志症状,多认为是胆气虚所致,临床上也常常从胆治疗。
三、肝病的辩证论治
(一)肝气郁结证
主证;胸胁胀痛或串痛,情志抑郁。
次证: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食少,月经不调,痛经,乳胀或结块,舌淡苔薄。
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肝气郁结,情志不舒则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
肝经循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经脉不利则胸胁胀满、串痛。
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冲任不调则月经紊乱、痛经、乳胀或结块。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汤化裁
柴胡、枳壳、香附、元胡、郁金、川楝子、白芍、当归等。
(二)肝火上炎证
主证:胁肋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眩晕。
次证:口苦口干,呕吐苦水,耳鸣耳聋,失寐或多梦,吐血衄血,溲赤便秘,舌边尖赤,苔黄糙,脉弦数有力。
辩证:本证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生火,气火上炎所致。
临床常以情志失调和气火上攻头面部为临床特征。
肝失条达,火热内扰,故急燥易怒,失寐多梦,肝火内炽,则胁肋灼痛,火性炎上,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肝热及胆,胆气上溢,则口苦,甚者呕吐苦水,火伤脉络,血热妄行,则吐
血衄血,舌红苔黄糙,脉弦数有力均为肝火炽盛之征。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化裁
龙胆草、栀子、黄苓、柴胡、丹皮、草决明,菊花等。
(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耳鸣,头胀而痛,头重脚轻,目睛干涩或夜盲,胁肋隐痛,肢麻筋挛,腰膝酸软。
次证:面部烘热或颧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
辩证:因肝肾同源,故临床多因肾阴不足,而致肝阴不足,阴虚日久,虚热内生,终致阴虚阳亢之征。
生理常态下,有赖于肾水之滋涵,以维持自身之阴阳平衡,若肾阴亏损,水不涵木,精不化血,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又情志不舒,肝郁化热,暗耗肝阴,亦可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肝开窍于目,主筋,肝阴不足,不能荣筋养目,故目睛干涩或夜盲,肢麻筋挛,肝肾阴虚,精血不能充于脑,故眩晕耳鸣。
阴虚阳亢,气血上冲,则头胀而痛,头重脚轻,面烘热或颧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一贯煎化裁
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真子、早莲草等。
(四)肝血虚证
主证:眩晕眼花,视物模糊,肢麻筋挛,爪甲不荣。
次证:面色无华,口唇淡白,耳鸣如蝉,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经闭,量少色淡。
舌淡。
脉细。
辩证:本证多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于血之濡养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其临床特征。
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无华,口唇淡白,眩晕耳鸣;不能养目,则眼花,视物模糊;不能荣筋,则肢麻筋挛,爪甲不荣。
肝血亏虚、,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故月经不调或闭经,量少色淡。
血虚不能安魂定志,则失眠多梦。
舌淡、脉细均为血虚之征。
治法: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
方药:补肝汤化裁
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元肉,紫河车等。
(五)肝风内动证
本证成因甚多,但不外热邪亢盛之热极生风;肝阳亢逆之肝阳化风;阴血亏损之阴虚血虚出风及寒邪凝滞肝脉之肝脉拘急冷痛等证。
主证:头痛项强,眩晕神昏,抽搐痉挛,肢麻震颤,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逐。
辩证:多因素体阴虚,精血衰耗,失于滋养;或里有郁热,烦劳动火;或忧思恼怒,五志化火致肝阴耗损,亢阳无制,妄自升动,内风上冒,窍络闭塞,而见上述眩晕昏仆,瘛痤痉厥等症。
治法:治标——镇肝熄风,通络宣窍
治本——育阴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治标——羚羊角汤化裁
天麻、勾藤、羚羊角、地龙、全蝎、僵蚕等。
治本——镇肝熄风汤化裁
生地、白芍、阿胶、女贞子、旱连草、龟板、鳖甲、牡蛎等。
四、胆病的辩证论治
(一)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二)胆虚症
主证:惊悸失眠,夜多恶梦,时易惊醒,惧闻响声,触事易惊,善太息,神疲乏力,舌淡脉弦细。
辩证:多发于体质赢弱之人,或起于暴受惊骇之后,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故以善惊易恐或怵惕梦惊为突出表现,又因母能令子虚,故胆气虚往往兼见心气虚,因此临床多见心胆气虚之症,故均有“心神不宁”之表现。
治法:镇心安神,益气
方药:酸枣仁汤合温胆汤
党参,黄芪,龙齿,茯神,琥珀,枣仁,丹参,枳实,竹茹,半夏等
附:黄疸
一、概说
黄疸是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尤以目睛发黄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记载较早,论述甚详,分类亦多,如汉代《金匮要略》分为五疸,隋代《诸病源候论》分为二十八候,宋代《圣济总录》分为九疸三十六黄,至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根据黄疸的病理性质,症状特点,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实践。
到了清代《沈氏尊生书》又有瘟黄之分,也叫急黄,并指出此种黄疸杀人最急,传染亦烈,实持为黄疸之重症。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它是一个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凡一切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
西医内科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钩端螺旋体病等,凡是出现黄疸症状的疾患,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遇热则蒸。
由于有夹热夹之不同,个体虚实之差异,因此病理表现也就不一样。
(一)湿热发黄
1.由饮食不节,或过度饮酒,损伤脾胃或肝胆,生湿酿热
2.素有伏热,湿从热化,湿热交蒸
3.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之邪偏盛,从表及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外泄。
以上三种均为湿热交蒸,阻滞中焦,薰蒸肝胆,胆液妄行,溢于肌肤而发黄疸,是为阳黄。
4.湿热挟外邪疫毒而伤人,则热化迅速,传变最快,易入营血,内陷心肝,其病暴急,传染亦烈,一身面目俱黄,是为急黄。
(二)寒湿发黄
1.过食生冷,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均能损伤脾胃阳气,湿从内生,而从寒化,寒湿凝滞中焦,胆液被阻,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阴黄。
2.阳黄失治误治,湿重而缠绵久延,损伤阳气,湿从寒化,亦可转为阴黄。
三、辩证论治
黄疸的辩证,主要分清阳黄和阴黄。
阳黄,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属于热证,实证:阴黄,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属于虚证,寒证。
阳黄和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阳黄失于治疗,迁延日久,脾阳不振,湿从寒化,可转为阴黄。
阴黄由于重感外邪,湿热内蒸,胆汁外泄,薰于肌肤,可变为阳黄。
而后者的阳黄与前者不同,是虚中挟实,病情比较复杂。
《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又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因此,治疗本证要从“湿”字着眼,而湿的去处,当从小便排除,故小便的通利与否,和本证有很大关系。
(一)阳黄
1.湿热蕴蒸
分为热重于湿及湿重于热两类。
主证:热重于湿者,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色黄赤,大便秘结,或腹部胀满,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湿重于热者,发热不高,黄疸不如热重之鲜明,兼有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口淡不渴,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缓。
辩证:湿热交蒸,胆汁外溢于肌肤,因热为阳邪,黄色鲜明。
心中懊恼,恶心欲吐,乃湿热薰蒸、胃浊上逆所致。
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是湿热之邪方盛,膀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所致。
阳明热盛,则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故腹部胀满;湿热蕴结,故舌苔黄腻。
脉象弦数,为肝胆热盛之征。
若湿邪偏盛者,热为湿伏,故发热不高,黄疸不如热重者之鲜明;湿困清阳,邪郁不达,故有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口淡不渴等症。
苔厚腻,脉濡缓是湿重之象。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热重于湿的用菌陈蒿汤加味。
方中菌陈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栀子,大黄清热泻下,能解热毒。
可酌加车前子,猪苓等渗湿之品,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
湿重于热的用菌陈五苓散加减。
方中猪苓,泽泻甘淡渗湿,白术健脾去湿,菌陈清热利湿退黄,使湿从小便而去,并可酌加藿香,仁等芳香之药,以宣利气机需化湿浊。
2.热毒炽盛
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疾病迅速恶化,是热毒内蕴耗伤营血所致,故又称急黄。
主证:发病迅速,身如黄金,高热烦渴,胸腹胀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班疹,舌质绛,苔黄而燥,脉象弦数或细数。
辩证:热毒炽盛,不得外泄,内扰于胆,胆液溢于全身,故全身发黄。
热灼伤津,故高热烦渴。
热郁气壅,故胸腹胀满。
神昏谵语,乃热毒内陷心包,扰乱神明所致。
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则衄血便血;营分热灼,从肌肤出者,则发为斑疹。
舌质红绛,为热毒入营之特征,苔黄而燥,是热盛伤津之象。
脉象弦数,为热毒炽,有动风之虑。
/P>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滋阴。
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味,犀角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配以黄连、栀子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大。
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用量宜重,用15克至30克,先煎。
或选用大青叶、土茯苓,蒲公英、平地木、垂盆草等清热解毒药。
并加生地、丹皮、玄参、赤芍等药以凉血滋阴。
神昏谵语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清心开窍。
(二)阴黄
寒湿阻遏
主证:黄色晦暗,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舌质淡苔腻,脉象濡缓。
辩证:本症是湿盛阳微或中阳不振,寒湿阻遏所致。
黄色晦暗,由于寒湿郁滞脾胃,阳气不振,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泄。
纳少、脘闷、腹胀,大便不实等症,都是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常的表现。
畏寒神疲,是阳气已虚,气血不足所致。
舌质淡苔腻,脉濡缓,为阳虚而湿浊不化之象。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菌陈术附汤加味。
方中菌陈、附子并用以温化寒湿,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
并可加茯苓,泽泻等渗湿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