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指在封建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的同时,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经济形态,因此有杨宗濂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现象的存在,故答案为D项。
A项“开始松动”说法错误,排除;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B项;清政府允许设厂,是刺激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但不是推动购置地产的因素,排除C项。
2.A
3.D
【解析】根据表格反映的棉纱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说明当时棉纺织业较多采用洋纱来织布,对中国的手工纺纱业造成冲击,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
故答案为D项。
洋纱代替土纱导致纺与织的分离,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洋纱的大量进口导致纺纱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是织布业受到打击,排除B项;洋布代替土布导致耕与织的分离,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注意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时“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的含义。
“纺”与“织”的分离是指购买洋纱来织布,“织”与“耕”的分离是指购买洋布代替土布,家庭手工业不再从事纺织业的生产。
4.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项正确。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排除A。
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
失调的结论,排除B。
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间接反映出轻工业的发展,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进口增加”,运用所学知识可知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5.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战败,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体现了这一政策,故D选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是为了扩大税源,不是抵制列强资本输出,故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故B选项错误;清政府的目的是扩大税源,不是大力扶植民营企业,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6.B
【解析】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也使苏联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中蒋介石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优先发展冶金、电力、化工等重工业,由此可知,借鉴了苏联经济发展的模式。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始于1935年,故A项错误。
1928-1936年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排除。
尽管国民政府积极发展重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的失衡局面。
故选B。
点睛: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处理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7.D
8.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该运动的开展客观上使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故C选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于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事件“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再联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即可正确判断。
二、非选择题
1.(1)差异: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
法国的城市人口占比低于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与英国有较大的差距。
原因: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失地的自由劳动力进入工业和城市,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保证。
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大量农业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
法国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革命起步晚、完成滞后,影响了农业人口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2)
驱动力:工业化(或近代化)
主要特点:伴随着近代半殖民地化而出现,打上了列强侵略和外资惊夺的烙印(外资在中国近代城市化中占据优势份额);城市化波及到了企业规模、城区面积、人口数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城市扩张发展的同时,农村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功能和生产生活方式向工业化、城市化靠拢;城市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沿海沿江地区和交通枢纽、工贸中心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中国近代城市化在外敌人侵、社会动荡中并没有完全停滞,始终在艰难前行;中国近代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初级的低水平阶段。
(概括出3点即可)
成因分析:
促进的因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外资和外资企业进入,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带动了企业所在地的城市化;以“实业教国”为旗号的民族企业兴起,并借甲午战后和一战契机以及南京政府重视实业,获得短暂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概括出其中2条即可)
阻碍的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排挤民族资本主义,掠夺城乡资源,造成城乡贫困和落后,阻碍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外资和官僚资本控扼能源、金融和交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封的夹逢中求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2)由材料“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
”和“民资萎缩,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可见近代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驱动力。
第二小问,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要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
由于列强侵略,带来西方先进
的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城市化也畸形起步,可以从空间分布、发展程度等方面归纳。
第二小问,积极因素有列强侵略,外商企业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和部分时期的政府鼓励,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阻碍的因素有:三座大山的压迫,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2.
(1)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
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
(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
(3)主要变化:多中心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导。
影响:促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社会转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回答“1763年至1914年”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可重点围绕欧洲人在“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等方面开展的活动展开认识,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
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是多中心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导。
第二小问影响:可根据所学回答,所学知识中有明确的阐释,需要一分为
二、辩证分析,即从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角度简要说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促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社会转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列强侵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专题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数据可知,1952年到1957年,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这是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的,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一五计划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D
点睛:本题以新材料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看待大跃进中的“共产风”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中国历代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可以大胆作出正确判断。
3.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央直属企业的增加和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的提高来看,政府强化了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4.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导致了对外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等的增加,这是进行了体制创新的结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和该局面形成有关,但不是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表格未
体现出广阔市场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题目未涉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从“1992年”这个特定的时间着手进行思考问题,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属于“体制创新”,这样试题的答案也就很明确了。
5.B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始于1950年,完成于1952年,故排除A项。
1953年开始的农业改造以自愿合作的方式,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
1952-1957年之间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未实现优化,故排除C项。
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农业产值的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1957年正处于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高涨的时期。
6.C
【解析】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7.C
8.C
【解析】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同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正式提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
答案示例:(观点正确2分,从两个以上不同角度论述8分,结论2分)
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威胁。
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同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
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际。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挑战,如国企改革、城市化、就业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也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但是,中国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教育、科学等方面与发达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综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不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其它国家的生活方式,反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材料“但是,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
”可知,材料观点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威胁。
由材料“……改革者的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还会陷入工作人口严重不足、大量需要扶助的人失去依靠……”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国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都不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
因此回答本题要围绕着中国发展需要的环境,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问题,比如国企改革、就业不足,人口多等问题等角度论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2.
(1)基本路径:西方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完善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五个发展阶段。
(2)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挨打。
(3)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追求高速度和公有化程度,浪费资源,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
【解析】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再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和失败,分析其弊端。
关于经验教训,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败,结合国情,选择发展道路,遵循经济规律,结合时代的发展,调整经济政策。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各种经济政策
3.第一种观点(驳)第一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
(立)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为30年发展奠定基础。
(论证)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实践,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种观点(驳)第二种观点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反对或怀疑,过分夸大了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历史进步性应充分肯定。
(论证)政治方面: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逐步完善,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如学生答案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等史实酌情加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选择材料中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
据材料提到,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择材料中两种观点中的一种,加以评论。
例如:第一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
论证: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为30年发展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实践,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