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全方位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艺术的全方位解读作者:钟和

来源:《中国美术》2015年第03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艺术形态开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艺术开始不仅仅停留于画布上或雕塑中,甚至不再停留于如博物馆、广场等有限的现场。80年代初期,随着身份、性别、性征、后殖民、族裔、爱滋病等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凸显,以及新兴的艺术家们对于传统的学院派写实主义和艺术制度、社会制度的批判,加上更多新媒体的出现,艺术开始走向社区、街道、甚至荒原,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媒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前一直停留在意识和语言上的观念艺术找到了样式化的出口,艺术也逐渐由形式转变为了态度,由对艺术本体的关注转变为对艺术表达对象的关注。艺术所涉及到的领域从未像今天一样广泛而复杂,这一切的变化,都决定了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开始成为解读当代艺术的关键。

1985年以后,艺术完成了从观念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的过渡,艺术开始广泛地介入社会、关注社会、表达社会,其表现形式、表现媒体和表现场域都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已经彻底脱离了现代主义的形式革命,而进入到以“理论”为立足点的创作与批评上。因此,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如果没有理论基础,也就无法创作和解读作品,艺术理论对当代艺术的重要性,正是这本《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诞生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界从事“当代艺术”旗号的艺术创作者不在少数,各大城市的艺术区、画廊、展览层出不穷,各种形式的贴着“当代艺术”标签的作品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关于国内不断涌出的当代艺术作品的评论和争执也从未停止过。对这些铺天盖地的“当代艺术”作品,圈内圈外的人都有些茫然,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如何去看待和解读这些“当代艺术”,不仅让普通的欣赏者们疑虑重重,同样也引发了国内艺术界的不断争论和思考。

而现有的艺术理论基础性文选或专著,很少涉及对当代艺术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一书的面世,刚好弥补了这一部分理论文献的缺失,可以让我们从源头上去追溯当代艺术产生的社会、历史、宗教以及文化情境,看到西方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界在整个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争论和思考。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解读我国现有的当代艺术,无论对于艺术工作者的创作,还是艺术爱好者、艺术投资人、艺术批评家、以及艺术策展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诠释,都有相当大的助益。

《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将198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不仅是因为1985年以后的艺术理论专著和文献相对缺失,更由于80年代中期是艺术批评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一起进入主流艺术话语领域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之后,当代艺术基于当时西方更加鲜明复杂的社会矛

盾,而使理论视角有了更为明哳的转变。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多地应用于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激烈碰撞导致的文化和理论的转型,让艺术家们的创作意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转变更多地体现在新的艺术实践中。通过对这一转型时期东西方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解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当代艺术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更能使得我们对当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形式做一场检视和反思。这对于让中国的当代艺术远离过分商业化和形式化的“眼球经济”,转而更具有真正的当代艺术所应该具备的社会性、历史性、与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在当今的艺术界,对于当代艺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在文献的选择上,也没有明确的导向性。本书是以跨学科和多元化为特征,更多地选取那些有影响力,且富于创造性的批评理论。本书所收入的艺术批评理论文献,既有出自于著名理论家和批评家的大作,也有新锐理论家和批评家的手笔;既有西方主流艺术理论视角,也涵盖了非西方的艺术批评观点;既有来自于学术界人士的论述,也有出自策展人和艺术家、批评家的评论。本书的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多视角、多向性的艺术话语,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场域,让读者更深刻地思考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于中国当下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意义。

本书在章节的设定上分为五大部分,即:当代艺术实践与模式、文化/身份/政治场域、后殖民批判、重新思考美学、后现代主义以后的理论。每个部分选取了五到八篇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批评理论文献,围绕着同一个理论主题,向读者展示各种各样的观点,同时围绕主题构筑了一个松散的叙事结构,以便于读者在不同的理论对话中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每个主题中的文献按照不太严格的时间顺序编排,且论文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每篇论文的观点皆指向下一篇论文的观点;同时,书中配合论文内容,配有近50件艺术品的复印照片,这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更直观地结合艺术作品来解读文章的论点,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书是美国大学美术史系“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教学用参考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英教授也已将本书列入由其主持的“西方现代视觉文化与艺术研究”项目。除此之外,本书对于当代艺术爱好者、艺术家、艺术类相关从业者、艺术教育工作者、策展人、收藏家、艺术投资人等任何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士都有不小的助益。在解读当代艺术的视觉与文字之间,艺术与理论之间的对话上,本书堪称一本独一无二的综合性批评理论文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