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二

一、积累运用(1—6题每题3分,5题8分,共26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料峭.(qiào)隽.(juàn)永给.(jǐ)予逦迤.(yǐ)装模(mú)作样

B.瞭.望 (liáo) 敕(chì)造踱(dú)步锱.(zī)铢曝.(pù)背谈天

C.坍圮.(qǐ)亘.(gèn)古恪.(kè)守煤屑.(xiè)凝眸.远眺(móu)

D.颤.动(chàn)数.(shǔ)落纶.(guān)巾监(jiān)生含英咀(jǔ)华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谗言溃逃凋敝浅尝则止步履蹒跚无事不登三宝殿

B.遴选杜撰膏粱泾渭分明一筹莫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肃睦狼藉呆滞震撼人心古式古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嬉戏渴募攫取哑然失笑莫名其妙丁是丁,卯是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的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

③每一幅照片都有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A.震荡震撼震颤结果 B.震撼震荡震颤后果

C.震荡震颤震撼后果 D.震颤震撼震荡结果

4、林黛玉刚到贾府时,对眼前的四个女性印象是:①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③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④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她们依次是:()

A.贾迎春贾探春王熙凤贾惜春B.王熙凤贾迎春贾惜春贾探春

C.贾惜春贾探春王熙凤贾迎春D.贾探春王熙凤贾迎春贾惜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

B.从没有一个人在晚上经过我的屋子,或扣我的门,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人。C.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对真正的读者来说,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

D.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地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啊呀啊呀,我真上当。,,,,。这回我一定荐个好的来折罪……”

①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②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③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婆婆的呢。④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⑤我总是老

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A、①②③⑤④

B、③⑤②①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③①⑤④

7、根据提示,填写名句。(8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苏轼《赤壁赋》)(2)可堪回首,,。(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杜牧《阿房宫赋》)

(7)柴门闻犬吠,。(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感悟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幂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8、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二)【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5题。(每题2分,共1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关中之固金城

..千里(坚固的城)

11、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振长策而御宇内。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F.孝公既没。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系,系上绳子。委,委弃)(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3)

会盟而谋.弱秦(谋,谋求。)(4)开关延.敌(延,请,迎击)(5)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前(逡巡,徘徊)⑹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

A.②③ B.③④C.①⑤D.①④

13.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14.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卫、中山之君也

D.铸以为金人十二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吾尝终日而.思矣

B. 然后以.六合为家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D.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乙】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8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20题。(10分)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千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17.“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这些”指什么?为什么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答:

18.“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为别人的村庄”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

19.“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一句中。“它会变成这样”有什么普遍意义?请结合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考回答。

答:

20.土坑“漫长等待的”到底是什么?

答:

(四)【甲】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1—24题。(12分)

(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赫尔曼·黑塞《获得经典的途径》) (二)

经典,是静静的,这是经典的内在本质和灵魂;经典,是永恒的,它静静地存在于漫漫时间之河。经典给人的心灵的影响,也是静静的,每一个阅读者都会幸福地得到它的培养。对于一个阅读者来说,功利的、浮躁的心态,根本无法认识和了解经典。要阅读经典,必须要有思想和心灵的准备。心灵是宁静的,思想是沉思的,这样也许才能感受到经典伟大而神圣的气息……

我喜欢卡莱尔的这句话:“特别是在这个喧闹嘈杂的时代,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点。一个在开始说话和行动时机到来之前不能保持自己平静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我想,阅读经典也是这样。在静静阅读经典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做一个“保持自己平静的人”……(袁跃兴《静静的经典》)

(三)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至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陈四益《站着读与跪着读》)

21、阅读语段(一)有关“杰作”的论述,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阅读杰作需要花气力、下功夫?(3分)

答:

22、阅读语段(二)回答:(3分)

(1)作者为什么说经典的本质和灵魂是“静静”的?(1分)

答:

(2)这与黑塞倡导人们读经典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

23、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面对经典也应如此,结合语段(三),说说怎样才是“站着读”。(2分)

答:

24、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三段文意的两项是:()(4分)

A、一切经典的本质都是“静静的”,它无声地存在于漫漫长河中,只有心灵宁静之人才能靠近他们。

B、卡莱尔的“一个在开始说话和行动时机到来之前不能保持自己平静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意思是说,不读经典的人在这个喧闹嘈杂的时代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C、经典给人的心灵的影响,也是静静的,每一个阅读者都会幸福地得到它的营养。

D、《静静的经典》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的力量,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样,作者都在阐述阅读经典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E、作者认为,经典是需要人们静静地阅读的,即使在现实浮躁、功利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只要一个人能让自己的心境宁静,一样可以走进经典浩瀚、深邃、宁静的世界中去。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5—27题。(10分)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还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在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却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25.文中划线句子“缠绵的情致”和“冷酷的现实”各指什么?(4分)

26.统观全文,指出什么叫“乡土情结”。(2分)

27.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4分)

三、表达与交流

(一)(24分)

28、根据提供的情境,补写一段合适的话。(3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结果于2005年11月11日揭晓,此前,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曾以孙悟空老家的身份极力推荐美猴王孙悟空参与竟争。为此,连云港市专门成立了“申吉”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当落选的消息传来,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宣传部长在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首先说“我们不是失败者”,最后他说道:“所以,我们也是胜利者。”

要求:(1)补写的内容至少要说出“我们也是胜利者”的三个以上的理由。

(2)要与孙悟空、奥运会和该市密切相关。

(3)不少于80字。

29、根据下面的叙述,分别写出谭强给父母和叔叔拨打两个电话的内容。(4分)

要求:①意思齐全。②表达得体、简洁。③符合口语特点。

谭强打算这个星期不回家了,他想利用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到省城去一趟,让在省城工作的叔叔带他到书店去买几本学习辅导材料。由于自己是初次去省城,因此还需要叔叔星期六下午到长途汽车站接自己。此时已是星期五下午,谭强决定分别给自己的父母和叔叔打电话。

两个电话的内容分别是:

30、城市别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寄,一、两个字就点出了这个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城市形象的

代名词。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需要一个响亮的别称来引导人们投身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建设。

经过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长达半年时间的城市别称征集活动已见分晓,别称“港城”深受群众喜爱,在三次群众投票中均高居榜首。从此,“港城”将正式成为连云港城市的别称。

请你谈谈理由。(4分)

31、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2分)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_____”(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_____”(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_____”(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_____”(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32、学校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开展全校中学生课外名著读书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为

同学们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课外名著。要求写出推荐理由,突出作品特点和自身感受,表述简明连贯。(6分)

作品名作者年代或国别

推荐理由

(不超过60个

字)

33、下面这幅二战老照片,记录了伦敦遭德军空袭后,在图书馆的废墟上发生的一幕。请认真阅读,为照片配一段解说词。(5分)

要求:①概括照片基本内容;②简要评述照片内容;③不超过200字。

炸弹下的图书馆 1940年英国

(二)作文(60分)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攀登者希拉里和夏尔巴人向导丹增历经千辛万苦,攀登到离世界之巅——珠峰几步之遥的地方,其中一人只要抢先跨出几步,就可成为世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而这几步,对于希拉里和丹增都易如反掌。这时新西兰人希拉里停下来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老实的夏尔巴人并没有听清楚戴着氧气罩的希拉里的话,只是从他的表情和恭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丹增向前跨了几步,在世界之巅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希拉里随后跟上,两人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高呼:“我们成功了。”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D

6、D

8、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后一个“春”既指年华易逝,又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

9、“弄”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形象地传达出花在云散的情况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妖艳美丽的情态。(意思相近即可)

(1、扣住“伤流景”“往事后期”。2、在阴云笼罩、暮色迷茫的情况下,花的丰姿不能展现;但云破天际,大地顿时呈现出皎洁的月光,花自展丰采。)

10、D 11、C D 12、C 13、D 14.D 15、A

17.“这些”指文中所写的原来家园的事物。因为“这些”都是证明我当年故乡的生活,在它们身上留

下了“我”生命的印记。18.隐含了故园不再的感伤。19.人为的痕迹(证明自己的生命、生存的证据)总会被时间吞噬。20.等待的是一个个证据的消失,复归于自然本来的面目21、因为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仅仅肤浅的浏览,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而时髦读物往往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迎合读者。22(1)因为它静静地永恒存在于时间的长河中,静静地给人心灵的影响。(2)黑塞倡导人们读经典是因为读经典是人获得教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而本文的作者恰恰向我们表明了经典的这种本质和意义,它能让人在平静中完成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从而获得教养。23、(1)平视经典。(2)客观对待。(3)全面对待。(4)独立思考。(5)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答对一点得1分,答堆点满分)24、 B D (选对1个2分)25.“缠绵的情致”是指无论生死都念念不忘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冷酷的现实”指人们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26.乡土情结指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27.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用与好处: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28、我们“申吉”工作本身就在弘扬奥运会的重在参与精神,弘扬孙悟空的不怕困难、敢于争先精神,同时这项工作也凝聚了我市的人心,展示了我市的风采,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是对我市的一次成功宣传。29、爸爸(妈妈):您好!这个星期我不回家了。我想到省城去找我叔叔,让他带着我买几本学习辅导材料。路上不会有事的,您放心吧。叔叔:您好!我想明天到省城找你。请明天下午3点前到长途汽车站接我。星期天若有空,麻烦您带我到书店买几本学习辅导材料,好吗?30、理由:连云港是一个以港著称于世的城市;城以港兴,港以城名,港城相连,相依相顺;港城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已成为连云港的代名词,港城一词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和广泛认可;将城市别称定名为“港城”,与连云港的城市名称相得益彰,互为注脚。31、③④②①

32、作品特点占2分,自身感受占2分,语句通顺占1分,作者与年代(国别)占1分。

参考示例:

作品名:《雷雨》作者:曹禺年代或国别;中国(1933年)

推荐理由:它设置了多重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剧中人物,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具有一种诗意之美,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

2020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2020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1.我国古代文学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屈原,陶渊明 B.陶渊明,陶渊明 C.杜甫,李白 D.陆游,苏轼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C.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3.下列诗句描述的情景,发生在冬季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三国志》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孟子》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答案: C 解析:无《儒林外史》,应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答案: C 解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选项A描述的情景是秋天,B 描述的情景是初夏;D描述的情景是秋天。 4.答案: B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中,《三国志》属于史书,它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都属于章回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故正确答案为B。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一个高深莫测的科目,一个让同学们神魂颠倒的科目,一个让大家束手无策、摸不着门路的科目。要想考好语文,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 1. 【字音辨析题】 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2. 【字形辨析题】 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3. 【词语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成语)辨析题】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成语),运用熟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熟语(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得当——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以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情况。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有可能是句式杂糅。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看是否存在宾语残缺的情况。 (4)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看是否存在歧义,或者看其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又或者看看是否存在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看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6)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看是否存在表意相反的情况。 6. 【标点符号题】 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101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自诩.(xǔ)淆.(xiáo)乱面面相觑.(qù)前合后偃.(yǎn) B.处.(chǔ)境伺.候(cì)惩.(chěng)前毖后繁文缛.(rǔ)节 C.卑鄙.(bǐ)脑髓.(suǐ)休戚.(qī)相关鞭辟.(pì)入里 D.提.(dī)防剔.(tī)除乞骸.(hái)骨归根结蒂.(d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 B.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 C.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 D.寒喧罪孽兼收并蓄厉精图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______,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②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③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______ 都没有了吗? A.分辩坦然权利 B.分辨坦然权力 C.分辨泰然权利 D.分辩泰然权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 B.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 ....之辱。 C.辛弃疾以翻云覆雨 ....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D.王熙凤被宁国府请来备办葬礼,果然不负众望 ....,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属于悲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

高一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练习题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昵(nì)称蹑( nia)手蹑脚扶弱济(jì)困数(shǔ)落 B、差(chà)不多唠(láo)唠叨叨蓓(bai)蕾倾(qīng泻 C、砖砌(qia)熨(yù)帖一幢(chuàng)新房唾(tu?)手可得 D、锡鑞(là)玄(xuán)想抹(mā) 布掺(chān)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宿命荒芜头绪身临其境 B、暴躁落寞座落专心致志 C、恍惚焦灼安详急于求成 D、苍幽沧桑窸窣亘古不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C、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D、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B、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即使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C、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 D、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二、文言基础知识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赂.秦(lù)暴.霜露(bào)殆.尽(dài)下咽.(yàn) B.荆棘.(jí)为.国者(w?i)矗.立(zhù)逦迤.(yǐ) C.参.差(cēn)酹.江月(lai)运载.(zài)战舰.(jiàn) D.摄.影(sha)翘.首而望(qiáo)挪.动(lu?)桅.杆(w?i) 6、下列各个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全)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霁:下雨。)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D.戍卒叫,函谷举.(.举:拔,攻占。)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杳不知其所之.也

(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9高考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 【上篇】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20.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2018年7月6日 答: 21.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 分,填空题每空l 分,共18 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 .契约癖好遥无音信燥动不安 B .半晌自栩稍纵既逝前合后偃 C .赫免罪孽委屈求全礼上往来 D .亲眷混淆走投无路繁文缛节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在2011 年3 月3 日、3 月5 日召开的两会期间,与民生休戚相关 ....的食品安全问题、房价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都备受关注。 B .第十三届海交会于2011 年5 月22 日下午闭馆。据介绍,由于台湾水果价格实惠, 柠檬、香蕉和洋香瓜等都成了市民炙手可热 ....的水果。 C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 咄咄逼人 ....和专横的。 D .面对中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酱油等行为,南京理工大学系主任唐双凌认为抢碘 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 3 .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B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C .《滚绣球》一曲中窦娥质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既表达了窦娥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她坚强的性格、反抗的精神。 D .窦娥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早三年”,说明她因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屈服于腐败的黑暗统治,体现其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4 .下列有关《雷雨)与戏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B .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西方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话剧的很大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C .曹禺的话剧(雷雨》这一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又象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D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鲁侍萍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5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吮吸(shǔn)涎皮(yán)敕造(chì)百无聊赖(lài) B.讪讪(shàn)庠序(xiáng)俨然(yǎn)少不更事(jīng) C.折本(shé)干瘪(biě)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 D.蹙缩(cù)驯熟(xùn)两靥(yàn)鸡豚狗彘(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执着踌躇众说纷纭B.慰藉隽永朦胧眼花瞭乱 C.鞭笞赋予萦绕出神入化D.窟窿穹隆缥缈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功绩仿佛早就为时间所______,他也从不向别人说起自己光荣的过去。 ②微生物“ ___”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③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______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A.淹没亟待经过 B.湮没急需通过 C.湮没亟待通过 D.淹没急需经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著名的雄辩家,在辩论时常常无所不用其极,或巧妙设喻,或巧设圈套,逻辑严谨,酣畅犀利,让对方无从辩驳。 B、同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如果说,孔子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教诲,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口若悬河,机智而雄辩。 C、易中天讲三国时,不时串用“CEO”“民营企业”等现代词汇,这些词汇的串用让他把枯燥的学术讲得生龙活虎,引人入胜。 D、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讲,“90后”的作家的作品确实还显稚嫩,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作家相比,“90后”的作家确实只能望其项背。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 B.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试题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史诗性革命历史电影不仅要关注往事再现的忠实性,也要关注对这些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合理想象的自由。如在《决胜时刻》中,创作者,不再拘泥于以往那种依赖宏大战争场面的模式,而是将镜头对准领袖人物和历史上的普通人,用人物的命运来映射时代。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观众的内心,更能抓住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从而让他们随着电影一同走进那个年代,回望那段历史。从革命历史电影到民族史诗的,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其中,想象力是的工具。在把握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的历史想象力会支撑起感人的细节。这时,()。这样的作品再向更广大的公众传播,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变故建构缺一不可 B.推陈出新变迁建造缺一不可 C.推陈出新变故建造不可或缺 D.另辟蹊径变迁建构不可或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B.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C.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一个个内心。 D.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一个个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内心。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电影中的想象力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B.历史电影中的情感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想象力更加充沛 C.历史电影中的人物就会让想象力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D.人物有血肉就只会让历史电影中的情感以及想象力更加充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高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期未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 孤雏(chu)脚踝(hudi )沮丧(s d ng)两靥(y①) ? ? ? ? B. 清澈(ch e)炫耀(xu d)熹微(x )央浼(mei ) C. 纨绔(k u)庇佑(p i )敕造(sh e)仓廒(d o ) ? ? ? ? D. 搠倒(shu o)黄麂(j i )怜悯(mi n )濒临(b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迤逦茶洞残忍价值连城 B.军裂飞骑褶皱无与沦比 C.接风羞惭刹那翁翁郁郁 D.鸟娜白皙倩影快炙人口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事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正如- 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 曲曲折折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B.弯弯曲曲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C.曲曲折折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D.弯弯曲曲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 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C. “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嘶声力竭,俩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D.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 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C)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C.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B.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C. 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D.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各有千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 ..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 练习

3.24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 (限时:30分钟满分:3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当下的相声渐渐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时代已发生了,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抱残守缺式的故伎重演,我们被唤醒的文化记忆绝不意味着曾被否定的糟粕,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死灰复燃和。遗憾的是,一些小剧场舞台在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引导中,低俗代替了通俗,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一些相声从业者对传统相声认识模糊,对笑的审美认识模糊,缺乏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来,无底线媚俗,(),使之最终滑向泥潭。我们痛心地看到,当今相声舞台上,有人借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一时间沉渣泛起。粗俗、肮脏的字眼雾霾般弥漫,不仅是语言污染,更是对观众的心灵污染,与新时代文化格格不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沧桑巨变东山再起移花接木哗众取宠 B.沧桑巨变卷土重来暗度陈仓哗众取宠 C.沧海桑田东山再起暗度陈仓夸夸其谈 D.沧海桑田卷土重来移花接木夸夸其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B.有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C.有人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D.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原本已剔除的糟粕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 B.原本已剔除的糟粕被生生揉进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 C.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D.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4.某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为加大外国留学生来我院学习汉语的需求,拟招聘10名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待遇报酬从优。具体要求如下:语言、文学、政治等文科专业毕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0周岁以上;工作态度认真,教学效果高质量;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有意向的老师请从我校校园网下载应聘教师信息表。填好后发至邮箱huanying@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028895.html,。截止日期:5月20日。欢迎各位老师到我校高就。 答: 5.下面是某机构人才招聘面试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将流程图的内容表述出来,不超过80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多音字的分辨 攒攒射(cuán)沓拖沓(tà) 积攒(zǎn)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便便宜(pián) 数数见不鲜(shuò)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菲薄(fěi) 弄弄堂(lòng)芳菲(fēi) 弄潮(nòng)给给予(jǐ) 脉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ò)孱孱头(càn) 豁豁然开朗(huò)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颤抖(chàn) 参加(cān)颤栗(zhàn) 参人参(shēn)参差(cēn)抹杀(mǒ)抹抹布(mā)倔倔强(jué)拐弯抹角(mò)倔头倔脑(juè)擂大吹大擂(léi)栅栅极(shān)擂台(lèi)栅栏

(zhà)俩俩人(liǎ)期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期年期月(jī)没没齿难忘(mò)塞款塞入朝(sài)没有(méi)塞住(sāi)不塞不流(sè)屏屏风(píng)屏息(bǐng)单单于(chán)姓单(shàn)处处罚(chǔ)骑胡服骑射(qí)怔怔住(zhèng)处所(chù)铁骑(jì)怔忡(zhēng)2形近字的分辨荫庇(bì)惴惴(zhuì)瑕疵(cī)揣摩(chuǎi)端详(duān)刚愎自用(bì)相悖(bèì)心腹(fù)脖颈(bó)崎岖(qí)众口铄金,矍铄(shuò)倚马可 待(yǐ)闪烁(shuò)骑兵(qí)瓦砾(lì)绮丽(qǐ)一诺千金(nuò)淆乱乾坤(xiáo)偌大(ruò)肴馔(yáo)喏喏连声(nuò)半晌(shǎng)不容置喙(huì)响遏行云(xiǎng)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缘木求鱼(yuán)掾吏(yuàn)绵亘(gèn)城垣(yuán)气馁(něi)永恒(héng)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持久(chí)邯郸(dān)侍奉(shì)弹药(dàn)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 汩汩(gǔ)枯槁(gǎo)汨罗江(mì)缟素(gǎo)频频(pín)稿酬(gǎo)濒临(bīn)诅咒(zǔ)沮丧(jǔ)狙击(jū)咀嚼(jǔ楔子(xiē)朗照(lǎng)锲而不舍(qiè)琅琅(láng)自诩(xǔ)残羹冷炙(zhì)栩栩如生(xǔ)针灸 (jiǔ)翌日(yì)一番(fān)踱着(duó)藩篱(fān)忖度(duó)蕃衍(fán) 惦念(diàn)蹩进(bié)掂量(diān)一瞥(piē)踮脚(diǎn)撇捺(piě)悼词(dào)估量(gū)棹桨(zhào)沽酒(gū)泥淖(nào)怙恶不悛(hù) 二.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敞(敞)开僻(僻静)缀(点缀)敝(敝帚自珍)避(躲避)辍(辍学)蔽(遮蔽)啜(啜泣)弊(针砭时弊)掇(拾掇)铄(众口铄金)泻(倾泻)倩(倩影)烁

高中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 (12分,每小题 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 .秕谷瑕疵如丧考妣睚眦必报 B .婢女偏裨稗官野史俾众周知 C .啁啾调色调配中药倜傥不凡 D .客栈信笺长亭饯别流水浅浅 2.下列各组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自从落进了陷阱,他的书店就风光不在,以至一蹶不振。 B .我多想驾着银鹰,翱翔蓝天,实现我的夙愿,可惜天不遂人愿,至今我仍是地勤人员一个。 C .据说那天他还亲手浇了花,为鸟添了食,然后安详的坐在靠椅里午睡,直到家人发现时他已过逝了。 D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忍,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 .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 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 的誓言,人们称他是“ 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 ,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 C .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 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 .研究禽流感的目的,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 C .面对有 5名具有 NBA 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D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之后, 2006年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 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拉动力。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②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 4000— 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 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③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默写及语言文字运用题】训练卷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默写及语言文字运用题】训练卷附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咏怀》古迹其三中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的句子是:“,”。 (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两句,用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阅读课文《老人与海》所选句子,其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他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B.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的鲨鱼来到吧。我希望这真是一场梦,他想:但是谁晓得呢?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C.“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D.我的愿望太多,但眼下的愿望就只有这个了。他想靠得舒服些,好好地去掌舵;因为觉得疼痛,他知道他并没有死。 18,阅读课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6段,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①在池水的表面。池水表面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②的水波冲刷下③。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④。 A.轰击波涛汹涌上下起伏欢欣鼓舞 B.掉落波涛汹涌摇摆不定欢欣鼓舞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

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 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高中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秕谷瑕疵如丧考妣睚眦必报B(婢女偏裨稗官野史俾众周知 C(啁啾调色调配中药倜傥不凡D(客栈信笺长亭饯别流水浅浅 2(下列各组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从落进了陷阱,他的书店就风光不在,以至一蹶不振。 B(我多想驾着银鹰,翱翔蓝天,实现我的夙愿,可惜天不遂人愿,至今我仍是地勤人员一个。 C(据说那天他还亲手浇了花,为鸟添了食,然后安详的坐在靠椅里午睡,直到家人发现时他已过逝了。 D(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忍,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的誓言,人们称他是“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研究禽流感的目的,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 C(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D(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之后,2006年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拉动力。 二、(,分,每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高一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

高一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 出题人:陈弈韬2014.01.07 知识点一句式变化 一长句变短句 (1).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长句改写为3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句子意思,句子要通顺。 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的谈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1 长句变短句的步骤: 长句是指修饰成分多、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句子,而短句则是指修饰成分少、结构简单的句子。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这是句式变换的原则。长句变短句的步骤如下:1.准确划分原句的主干和附加成分; 2.思考所变的短句之间需何种关系才能保持原意,并且达到连贯的要求,进而确定其关系(因果、并列、顺承等); 3.主干部分添加直接修饰成分使之独立为一句; 4.其他句用代词作主语或用关联词连接; 5.根据题干要求,检查答案。 二短句变长句 (3). 把下面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①中国小说学研究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即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 ②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 ③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2: 短句变长句的方法 短句变长句一定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保证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切不可变换为复句甚至句群。方法如下: 1.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 2.将其余内容合理地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 3.将附加成分恰当地添加到长句的主干上。 考点二语意连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6).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________。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蜒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