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_张骁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
张骁栋㊀康晓明㊀李春义㊀崔丽娟∗∗㊀王小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摘㊀要㊀沼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泥炭资源,排干后可
开垦耕地㊁育林或辟为牧场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㊁林㊁畜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
急剧扩大,排水疏干成为自然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㊂本文比较了中国最大的两处
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排水前后景观格局㊁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
变化㊂排水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出现不同程度沼泽破碎化;植物
群落呈现从沼生到中生的演替;土壤表层有机质分解加速,使土壤碳㊁氮及其他营养元素含
量下降㊂排水后水位下降是使沼泽湿地生态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㊂排水后土地
利用方式不同,两处沼泽湿地在景观破碎化模式㊁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具有差异㊂
关键词㊀生态特征;景观格局;植物群落;土壤特征
中图分类号㊀P951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000-4890(2015)7-0000-00
Comparisonofthedrainageeffectson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SanjiangPlainand
ZoigePlateau.ZHANGXiao⁃dong,KANGXiao⁃ming,LIChun⁃yi,CUILi⁃juan∗∗,WANGXi⁃
ao⁃wen(BeijingKeyLaboratoryofWetlandServicesandRestoration,InstituteofWetlandRe⁃
search,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ChineseJournalofEcology,
2015,34(7):1-.
Abstract:Asoneoftheimportantwetlandecosystemtypes,marshescontainrichbiologicaland
peatresources.InChina,marsheshavebeentransferredintofarmland,woodlandorpasturesaf⁃
terdrainingsincethe1960s,experiencingadramaticshrinkduetothedevelopmentofagricul⁃
ture,forestry,andlivestock.Drainagebecameoneofthemainfactorsleadingtothemarshdegra⁃
dation.Thispapercomparedthechangesof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cludingthelandscape,
plantcommunitiesandsoilcharacteristicsafterdrainageinSanjiangPlainandZoigePlateau⁃the
twolargestmarshesinChina.ThemarshesinbothSanjiangPlainandZoigePlateaushrunkafter
drainage.Theplantcommunitiesshowedasuccessionsequencefromhydrophytetomesophyte.
Thedecompositionofsoilorganicmatterwasaccelerated,leadingtothedeclineofsoilcarbon,
nitrogen,andothernutrients.Thedeclineofwatertablewasthemainfactordrivingthechangeof
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Duetodifferentlandusesafterdrainage,SanjiangPlainandZoige
Plateaushoweddifferentpatternsoflandscapefragmentation,aswellasthechangeofsoilnutri⁃
ents.
Keywords: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landscapepattern;plantcommunity;soilcharacteristics.
㊀㊀沼泽是具有薄层积水或经常过湿㊁土壤有泥炭层或潜育层㊁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理综合体(孙广友,2000)㊂沼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㊁蓄洪防旱㊁净化水质㊁调节区域气候等,是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㊂排水后放牧㊁育林和耕作是目前人类对沼泽湿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很多国家通过此途径对湿地进行改造(孟祥久等,2014)㊂北欧各国(如芬兰㊁瑞典㊁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及俄罗斯西北部)长期以来利用排水
提高森林湿地生产力,甚至排水泥炭地林业已成为
这些国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Paavilainenetal.,1995)㊂在沼泽大面积转化为农田和牧场的同
本文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提供
时,留存沼泽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景观结构与生物群落也随之改变㊂
我国沼泽湿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寒温带和中温带㊁西部高山及青藏高原㊂东北的三江平原㊁川西北的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㊂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淡水沼泽,自
1949年以来经历了4次开荒高潮,大面积的沼泽伴随着排水活动被开垦成农田(刘兴土等,2000)㊂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㊁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柴岫等,1965)㊂若尔盖高原湿地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始的沼泽湿地景观,但到70年代,大规模的开沟排水活动把沼泽湿地逐渐改造为 草甸草场 (赵魁义,2003)㊂两处沼泽相距数千千米,垂直海拔相差悬殊,自然条件差别大,且都正处于排水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过程中(刘兴土等,2000)㊂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两地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三江平原沼泽退化是排水和农田开垦(耕作㊁施肥等)的共同结果,而若尔盖沼泽退化是排水及过度放牧㊁泥炭开采等干扰的共同结果㊂由于在实际研究中较难完全区分除排水之外的其他干扰因素,因此本文在综述过程中在未找到合适的排水处理与对照的研究时,也选取了一些水位变化处理或同时经受排水和其他干扰方式的退化湿地(或开垦地)案例,以分析排水对沼泽生态特征的影响㊂本文比较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在排水后景观格局㊁植物群落㊁土壤特征等变化的异同,为我国湿地恢复提供参考依据㊂
1㊀三江平原与若尔盖高原区域概况
1 1㊀气候特征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由黑龙江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击形成(黄妮等,2009)㊂该区地理位置纬度高㊁海拔低,地势广阔低平,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河流径流缓慢,地表长期过湿或过多积水,形成了大面积沼泽和沼泽化植被㊂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纬度低于三江平原,但海拔较高,是一块完整的丘状高原㊂该区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界地区,潜水位较高,冷湿气候促进了沼泽发育,享有 高原之肾 的美誉㊂
两区的基本气候特征如表1所列㊂三江平原年最低与最高温差大,年均温略高于若尔盖高原㊂两地年降水量相近,但三江平原的年均蒸发量仅为若尔盖高原年均蒸发量的1/2㊂近半个世纪三江平原与若尔盖高原气温呈上升趋势㊂三江平原1955
2011年年平均气温45年上升1.2 2.3ħ,冬季升温明显(闫敏华等,2001);若尔盖高原1961 2008年年平均气温线性拟合增长率为0.17ħ㊃10a-1,48年大约上升0.82ħ,夏秋季升温明显(戴洋等,2010)㊂两个地区近半个世纪年降水量在波动中逐渐降低,其中三江平原最大减少幅度为90mm(闫敏华等,2001);若尔盖高原降水增长率为-24 63mm㊃10a-1,春秋季降水降幅最大(戴洋等,2010)㊂两个地区近半世纪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不仅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因素的影响(罗清等,2008),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闫敏华等(2001)认为三江平原湿地转为耕地使下垫面热量平衡特征发生变化,感热通量占辐射平衡的比例增大,从而使地表温度升高㊂
1 2㊀排水疏干状况
三江平原区河流多为沼泽性河流,修建沟渠使沼泽湿地的水不断排出,导致湿地蓄水量急剧减少㊂三江平原从60年代开始陆续建设水利工程,1965 1984年共修建水库27座,主要用于灌溉旱田;排灌渠系的建设主要发生在1985年以后,1975 1984年共建设排水渠系1840条,长度4317km,控制排
表1㊀三江平原与若尔盖高原气候特征
Table1㊀ClimateregimesinSanjiangPlainandZoigePlateau
区域地理
位置地理
坐标
面积
(ˑ104km2)海拔(m)
1月平均
气温(ħ)
7月平均
气温(ħ)
年均温
(ħ)年降水量
(mm)降水分布年均蒸发量
(mm)
气候类型数据来源
三江平原黑龙江
省东北

130ʎ13ᶄ 135ʎ05ᶄE,
45ʎ01ᶄ 48ʎ28ᶄN
10.8955 95<-1821 221 4500 65075% 85%
集中于
6 10月
542.4 580温带湿润㊁
半湿润大
陆性季风
气候
杨继松等,
2006;
黄妮等,
2009
若尔盖高原四川省
西北部
102ʎ8ᶄ 103ʎ37ᶄE,
33ʎ3ᶄ 34ʎ19ᶄN
3.563400 3900-10.610.80.7 1.1600 80086%集中于
4 10月
1232大陆性高
原寒温带
湿润半湿
润季风气候
吴鹏飞等,
20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投稿吧网站
水面积140km2;1985 1999年又建设排水渠系9740条,长9811km,排水面积达3782km2(刘红玉等,2005a)㊂若尔盖高原自1955年开始排水疏干,辟沼泽为牧场㊂在20世纪70年代,若尔盖地区沟渠的总长度为320km,使30%的区域受到负面影响,涉及沼泽面积1400km2,使800km2的水沼泽变成半湿沼泽或干沼泽(张明等,2011)㊂90年代又在辖曼乡㊁黑河牧场等地挖掘17条沟壑,再次兴建总长51km排水渠,涉及沼泽148km2(周家福,2008)㊂现在虽然停止了挖沟和维护活动,一些沟渠已经自然淤平,但仍有相当多的排水沟在运行,将水从湿地中抽取出来(张明等,2011)㊂由于三江平原排水后部分土地开垦为农田,排水渠与灌溉渠同时修建,沟渠密度㊁长度和受影响的沼泽面积均大于辟为牧场的若尔盖高原沼泽㊂
受排水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几十年来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流域的水位和地表径流量呈下降趋势㊂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从1965 1999年年流量逐渐下降,挠力河流域最大月均流量变化发生在1976年沼泽湿地刚被开垦之后,1975 1984年平均年流量减少29%,而1985 1999年减少20%(刘红玉,2005a)㊂1983年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沃绿兰河水位为52m,到2002年下降至51.4m,每年平均约降低了30mm(栾兆擎等,2003)㊂Li等(2014)研究表明,1960 2011年若尔盖高原白河和黑河径流深度变异性有55%和64%,其中来自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45%和36%㊂沼泽湿地原本可以调节径流和维持河流水位(Bonaccietal.,2003),暴雨时沼泽能容纳过多的径流,通过土壤渗透使地表水能够补充地下水,亦能在低流量期间维持流域河流流量(崔丽娟,1994)㊂然而,排水使大面积湿地丧失,沼泽湿地对径流的调节能力随之减弱,表现为湿地径流量对降水依赖性增强㊂对于相同量级的降水,挠力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后的径流量比80年代前大(栾兆擎等,2003)㊂刘红玉等(2005a)研究表明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在1965 1974年土地覆被良好时期平均年径流量与年降雨的关系不明显,相关系数仅为0.53;而到1985 1999年,湿地面积仅占8%,年径流量与降雨相关系数升至0.82㊂
2 排水对两处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景观过程是景观生态和景观保护的核心研究内容,它直接影响景观中生物多样性㊁能量流动㊁物质循环等生态特征与过程㊂至今已有大量工作研究了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景观的变化趋势,由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景观格局的变化有所差异㊂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㊂1949年全区的湿地面积为534万hm2,占全区面积的49.0%;1983年湿地面积萎缩至228万hm2,占全区面积的20.9%;1996年沼泽湿地仅存94.67万hm2,占全区面积的8.7%(汪爱华等,2003)㊂对三江平原全域的沼泽湿地景观结构较细致的分析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遥感影像资料(李颖等,2002,汪爱华等,2003),而局部区域景观格局分析的时间尺度跨越1950 2000年,如挠力河和别拉洪河流域(侯伟等,2004,刘红玉等,2005b,王翠晓等,2008)㊂为了能够使分析尽量覆盖整个排水时期,本文基于挠力河和别拉洪河流域的景观演变(表2)讨论三江平原排水引起的景观格局变化㊂排水前挠力河流域和别拉洪河流域湿地景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面积沼泽和湿草甸景观中镶嵌小面积泡沼㊁岛状林和灌丛湿地景观㊂1950 2000年,挠力河流域湿地面积丧失率达87.13%,别拉洪河流域达75.12%(表2)㊂景观类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沼泽斑块基本消失,泡沼㊁岛状林湿地和灌丛湿地等小斑块景观数量急剧减少(王翠晓等,2008)㊂各流域湿地景观最大斑块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最大斑块面积减少92 16%,别拉洪河流域减少73.36%(表2)㊂两河流域湿地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均减少95%(表2)㊂两河流域的斑块密度在1950 1983年变化不大,但是从1983年之后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急剧上升,表明1983年之后湿地破碎化突然加剧,可能与三江平原80年代后排水渠建设力度加强有关(侯伟等,2004;刘红玉等,2005b)㊂
大规模排水使若尔盖高原各类型自然湿地景观的总面积和斑块数都明显减少㊂排水前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面积占总面积11.07%,其中沼泽景观占绝对优势,占湿地景观总面积的95%以上;1966 1986年自然湿地共计减少9.05万hm2,湿地景观面积缩减为8.57%;20世纪80 90年代,因自然恢复和人为保护等措施加强,湿地景观面积开始增加,至2000年湿地景观总面积净增3.07万hm2,湿地率也增至9.66%(表2)㊂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组成要素较少,以沼泽湿地为主,其他类型湿地如河流㊁湖泊

等景观数量很少;排水后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人工湿地,但沼泽湿地所占的比例依然高于95%(白军红等,2008;孙妍,2009)㊂孙妍(2009)通过破碎化指数分析认为若尔盖湿地景观的破碎化正在加剧,90年代沼泽边缘出现了破碎的沼泽,这些破碎的沼泽镶嵌在草地㊁湿草甸中,有的沼泽内部发生了 沼泽ң草甸 的退化现象,原始完整连续分布的基质景观变化为破碎的廊带景观和零星分布于草甸中的小斑块景观㊂
由于排水后人类利用方式不同,三江平原开垦了大面积耕地,而若尔盖高原开辟了更多的牧场,使两地排水后湿地景观面积㊁景观类型转变和破碎化模式有较大的差异㊂从景观面积来看,50 60年代三江平原的挠力河和别拉洪河两大流域湿地面积高于若尔盖高原,但三江平原排水引起的湿地景观面积减少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高于若尔盖高原,至
2000年两河流域湿地面积总和已低于若尔盖高原(表2)㊂在景观类型方面,三江平原原有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泡沼㊁沼泽㊁湿草甸㊁灌丛湿地和岛状林湿地等(刘红玉等,2005b),排水后各种类型的湿地景观急剧降低,同时伴随着开垦农田活动出现大量的耕地景观(侯伟等,2004),因此景观的转变方向与人类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㊂若尔盖原有湿地景观类型较少,且以沼泽湿地为主,排水后沼泽景观主要向草甸景观转化,景观的转变主要由排水引起的自然水位下降驱动(孙妍,2009)㊂景观破碎化模式方面,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分别呈现出了完全隔离型和卫星型的破碎化模式(刘红玉等,2005b)㊂三江平原1983年之后由于大规模修建排水沟渠,至2000年两河流域的平均斑块面积急剧降
到1983年的1/20,同时斑块数量增至1983年的6
7倍㊂1983 2000年两河流域湿地景观的破碎化速率远高于之前30年,排水沟渠密布和开垦农田是湿地破碎化的直接原因㊂相反,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的聚集度很高,均高于0.95(白军红等,2008),
1966 2000年呈现平均斑块面积增大㊁斑块数减少的趋势(表2),此种格局说明若尔盖高原排水后湿地退化丧失以小斑块为主(白军红等,2008;陈志科等,2010)㊂原先的大斑块破碎化从边缘开始(孙妍,2009),呈现卫星型模式,虽然面积有所缩减但斑块主体破碎化程度不如三江平原湿地严重㊂由此推测,若尔盖高原沼泽的破碎化主要是由于排水引起的自然水位下降驱动,排水沟渠的硬性分割起次要作用㊂
3㊀排水对两处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沼泽排水后植被群落向低水㊁低营养需求的干化草甸和草原生态系统方向演替(Kneiteletal.,
2010;刘维暐等,2012)㊂沼泽水分条件和土壤营养对植物物种和多样性均有影响,而水分条件直接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水生到旱生生态系统序列中水分对群落的分布起着主导作用(Casanovaetal.,2000)㊂
卢涛等(2008)和Zhou等(2008)研究了三江平表2㊀三江平原与若尔盖高原排水时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Table2㊀LandscapestructureonSanjiangPlainandRoigePlateauthroughoutthedrainageperiod
湿地研究区面积(ˑ104hm2)年份湿地面积(ˑ104hm2)湿地率(%)平均斑块面积
(hm2)斑块数最大斑块面积(ˑ104hm2)
数据来源三江平原226.3
1950146.2864.641025.811426138.90刘红玉等,挠力河流域
196598.2943.43721.13136393.522005b
197689.7239.65667.06134587.561983
51.4222.72705.35729
50.42200018.298.08
31.71
57678.71
三江平原别拉43.34
195041.2195.01934.4744141.20刘红玉等,洪河流域
196539.4090.91871.6845238.052005b197638.2488.23818.8446737.361983
29.0166.94413.2570227.47200010.8825.1023.7545829.62
若尔盖高原
424.82
196647.0311.0737.9422183439.46白军红等,198636.398.57262.685104548.132008,2009
199539.399.27304.201120无数据2000
41.05
9.66311.361104无数据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生态学杂志㊀第34卷㊀第7期㊀
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植被退化和排水的关系㊂在未退化的沼泽主要分布了漂筏薹草(Carexpseudo⁃curaica)㊁毛薹草(C.lasiocarpa)㊁狭叶甜茅(Glyceriaspiculosa)及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等
植物;而在退化的湿草甸,主要物种是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Zhouetal.,2008)㊂沿着渠道密度增大㊁水分减少的梯度,湿生植物密度显著降低,而中湿生㊁中生植物分布明显扩大,群落基本沿薹草群落ң狭叶甜茅群落ң忽略野青茅(Deyeuxiane⁃glecta)群落ң小叶章群落的序列演化(图1a)(卢涛等,2008)㊂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整体上随沟渠密度增大呈降低趋势,但群落多样性在中等沟渠密度下(0.6 1.2km㊃km-2)达到最大(图1a)㊂若尔盖高原排水之前以木里薹草(Carexmuli⁃ensis)沼泽㊁木里薹草⁃眼子菜(Potamogetonsp.)沼泽㊁毛薹草⁃狸藻(Utriculariasp.)沼泽㊁西藏嵩草(Kobresiatibetica)⁃驴蹄草(Calthapalustris)沼泽为主,尤以木里薹草沼泽分布最广(柴岫等,1965)㊂沼泽在排水后发生了严重退化,湿生物种减少(刘红玉等,2006),旱生物种数量增多(Yanetal.,2005)㊂李珂等(2012)调查了若尔盖高原的原始沼泽㊁长期排水退化沼泽和短期排水退化沼泽的植物群落结构,与三江平原的演替格局相似㊂随着原始沼泽向中度退化沼泽演替,植物群落的水分生态功能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沼生植物如木里薹草㊁乌拉草(Carexmeyeriana)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逐渐下降,湿生植物如西藏嵩草等重要值先升高后降低,中生植物如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㊁华扁穗草(Blysmussinocompressus)等的重要值显著上升(图1b)㊂原始沼泽植物群落趋向重度退化的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丰富度在轻度或中度退化群落中达到最大值(图1b)㊂
沼泽湿地中植物群落演替与水位下降和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密切相关,与其他多种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研究结果一致(左小安等,2007)㊂若尔盖高原沼生植物适应于水位高㊁氮含量较低的环境,而中生植物群落适应于水分含量低和土壤较贫瘠的环境㊂当土壤水分和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时,物种丰富度最高,沼生㊁湿生和中生植物均有分布(李珂等,2012;崔丽娟等,2013)㊂卢涛等(2008)研究表明,三江平原在沟渠密度中等的区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其认为适当的干扰既抑制了湿生植物种群的竞争势,同时为其他旱生物种的侵入和种群扩大创造了机会,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升高㊂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两地虽然植物区系不同,但是在排水的影响下均表现出植物群落从沼生到湿生㊁再到中生类型的演替序列㊂两处沼泽均表现出在轻度或中度排水强度干扰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这一趋势与中度干扰假说(Huston,1979;Pollocketal.,1998)一致㊂
4㊀排水对两处沼泽湿地土壤特征影响比较
4 1㊀土壤物理特征
在排水疏干状况下,沼泽湿地的土壤沿着泥炭土ң沼泽土ң草甸土ң风沙土的模式发生退化(杨永兴等,2001)㊂两处沼泽湿地土壤均表现出土壤温度升高,容重增大㊁孔隙度和含水量降低等特征
(表3)㊂至1995年,三江平原严重风蚀面积达34万hm2,土壤沙化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的萝北㊁绥滨一带,裸露较早的沙质体甚至发生移动,成为掩埋周围农田的沙源(刘兴土等,2000)㊂若尔盖土壤沙化主要分布在黑河下游㊁白河下游㊁红原县瓦切以北地区㊁辖曼牧场 若尔盖县城以北地区集中分布(杨永兴等,2001)㊂至2004年,全区沙化地点多达260余处,沙化土地总面积7.1万hm2,潜在沙化面积7.5万hm2,沙化面积中有85%集中分布在疏干沼泽区(李斌等,2008)㊂另外,三江平原沼泽排水后除了沙化严重,有相当一部分区域直接转化为农田,转化为农田土的原湿地土壤除了受到排水影响外,还受到人工施肥㊁植被变化等扰动,在物理特征方面与沙化土的变化趋势相似,即表现出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容重增大㊁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能力亦大大下降(宋长春等,2004)㊂
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盖度㊁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泥炭层厚度的下降和土壤质地沙化是湿地土壤持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熊远清等,2011)㊂未退化或退化程度较轻的湿地表面有草根层和泥炭层覆盖,地表有常年或季节性积水,但是大面积排水使湿地表层水位降低,地表积水减少,草根层和泥炭层变薄或消失(王世岩,2004)㊂沼泽地表积水减少使土壤由厌氧环境转变为好氧环境,土壤微生物活动变得活跃,从而有机质分解加快而含量降低㊂沼泽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状况㊁地表植被特征以及土壤质地等特征有很大关系,随着扰动程度增加而升高(表3)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Luoetal.,2010),从而加速有机质分解,使土壤持水能力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能形成恶性循环㊂

张骁栋等: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
图1㊀三江平原(a)与若尔盖高原(b)排水沼泽植物群落演替序列
Fig.1㊀SuccessionofplantcommunitiesindrainedmarshesinSanjiangPlain(a)andZoigePlateau(b)
a.括号的数字表示各物种的相对密度;b.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物种的重要值(物种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3);排水后植物群落表现出从沼生至中生的演替序列,植物多样性在轻度或中度排水强度时最高㊂
4 2㊀土壤化学组分
在排水前期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快速分解,使土壤碳和氮迅速降低,土壤磷㊁钾等其他元素的变化与该元素在水中的迁移速率和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㊂
两处沼泽湿地在排水后土壤有机质均降低(表3),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含水量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李珂等,2012)㊂由于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我们将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放在一起讨论㊂三江平原沼泽排水伴随着耕地开垦,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开垦初期(0 20年)下降剧烈,平均每年约降低10t㊃hm-2,而在随后的20 50年变化平缓,平均每年降低0.75t㊃hm-2(刘子刚等,2005)㊂这是因为湿地开垦初期由于排水导致土壤迅速从由厌氧环境变为好氧环境,土壤有机质快速分解释放;开垦20年后土壤环境趋于稳定,有机质分解速度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逐渐达到均衡状态㊂对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有机质的研究一般是通过比较受干扰和未受干扰地区(杨永兴等,2001;李珂等,2012),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来研究排水的影响㊂
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生态学杂志㊀第34卷㊀第7期

表3㊀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土壤特征的比较
Table3㊀ComparisonoftheeffectsofdrainageonsoilcharacteristicsofmarshinSanjiangPlainandZoigePlateau
土壤特征
三江平原
未排水
排水若尔盖高原
未排水排水㊀㊀㊀数据来源
土壤质地
棕壤㊁黑土㊁白浆土㊁草甸土和沼泽土
垦殖土㊁沙化土
沼泽土㊁泥炭土
风沙土
刘兴土等,2000;宋长春等,2004;王世岩,2004土壤含水量(%)78.7641.1772.1 82.458.9 68.4宋长春等,2004;李珂等,2012
夏季土壤日均温(ħ)12.7216.7110.1 15.612.5 23.9赵魁义等,2000;宋长春等,2004
容重(g㊃cm-3)0.700.81 1.010.1 0.750.8 1.57刘兴土等,2000;熊远清等,2011
孔隙度(%)70.961.7 67.366.268 99.7339.04 63.70刘兴土等,2000;熊远清等,2011;李珂等,2012pH
5.5 6.065.6 6.337.01 7.517.60 8.19赵魁义等,2000;杨永兴等,2001;张芸等,2001;宋长春等,2004
有机质(g㊃kg-1)
2.0 71.72
0.68 27.75
132.86 814.1
3.6 556.4
刘兴土等,2000;赵魁义等,2000;杨永兴等,2001;宋长春等,2004;熊远清等,2011;李珂等,2012全氮(g㊃kg-1)0.17 4.530.15 15.319.94 13.263.03 13.14同上全磷(g㊃kg-1)0.15 1.63
0.14 1.33
0.86 10.270.91 9.19
同上全钾(g㊃kg-1

0.43 30.9
2.33 15.441.41 11.87
3.38 14.61同上速效氮(mg㊃kg-1)16.8 974.48.4 331.0487.0 1310.484.0 2049.6同上速效磷(mg㊃kg-1)9.08 191.02.42 29.633.48 97.66.71 37.4同上
速效钾(mg㊃kg-1
)49.64 455
42.18 199.53
16.79 946.118.91 308.7
同上
生长季CO2排放速率(mg㊃m-2㊃h-1)148.53 937.13433.87613.411549郝庆菊,2005;宋长春等,2006;李丽,2011
生长季CH4排放速率(mg㊃m-2㊃h-1)0.34 46.38-0.02 0.30.36 10.04
0王德宣,2003;郝庆菊,2005;宋长春等,2006;李丽,2011
生长季NO2排放速率(μg㊃m-2㊃h-1)
6.59 75.7927.19 562.45-1050郝庆菊,2005;宋长春等,2006;李丽,2011李珂等(2012)比较了长期弱排水和短期强排水两种措施对沼泽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弱排水环境中各个退化程度沼泽有机质差异不显著,而短期强排水措施下土壤有机质下降显著,说明强排水措施对土壤碳库的扰动更大㊂
泥炭沼泽和腐殖质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随着深度逐渐降低,土壤上层具有明显的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张文菊等,2004)㊂沼泽土壤上层出现大量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原因是分解程度低的轻组有机碳(LFOC)大量存在;湿地排水开垦后土壤表面LFOC分解,使表层土壤有机碳下降速度比下层快(刘子刚等,2005)㊂三江平原沼泽泥炭层或腐殖质层内LFOC约占总有机碳的70%以上,退化的沼泽化草甸LFOC约为16%(张文菊等,2004)㊂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未退化沼泽的LFOC含量达58%,而退化草甸的LFOC含量仅为11%(Luanetal.,2014)㊂多项研究比较了不同水位条件下土壤碳库的差异,均表
明在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低水位的环境中表层LFOC迅速分解,导致土壤碳库降低(李丽等,2011;
Gaoetal.,2014);而较高的水位条件更有利于植物累积生物量碳,且土壤中较低的微生物活性使土壤碳库稳定性更高(侯翠翠,2012)㊂据此推测,排水
引起的水位降低是使沼泽湿地有机碳库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高俊琴等,2010)㊂
土壤有机碳损失也伴随着氮元素损失,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李丽,
2011)㊂排水后,两处沼泽的全氮下降趋势明显(表3)㊂三江平原的全氮在垦殖初期(5 7年)快速损失,下降幅度超过70%(宋长春等,2004)㊂若尔盖土壤氮元素含量随着土壤退化而降低,即泥炭土>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唐杰等,2011)㊂土壤中氮元素的损失可能与生态系统碳氮耦合(Burginetal.,2011)有关,随着有机质分解,微生物呼吸作用增强的同时土壤氮的矿化能力也增强㊂高俊琴等(2008)研究表明,在温度较低(0 15ħ)时干处理7
张骁栋等: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