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八市州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八市州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发展畜牧业重要的优质高产饲料,对云南省的粮食生产及畜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云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700万亩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7.8%左右。2007年全省玉米面积达到1789.7万亩,总产量458.4万吨,平均单产256.1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9.6%。目前总产量的65-70%作为饲用,其余作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食用、食品工业原料和工业上的综合利用。根据云南省粮食局提供的资料,2006年全省玉米消耗量达到619万吨,比上年增长5.6%,缺口逐年加大。近几年来,我省玉米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玉米单产水平低,生产总量不足,还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文山州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占全省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1.3%,其中2010年达218.14万亩,总产量6.39亿公斤,占我州粮食总产量的50.0%,无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玉米已成为我州第一大作物。但当前杂交玉米覆盖率仅为75.3%,平均单产272.2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选育中晚熟,较高产但稳产,尤其是抗玉米灰斑病及其它病害,抗旱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优质,耐贮藏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较大幅度地提高当地良种覆盖率和
实现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结合该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配套相应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尤其是通过种子企业,大力开展种子产业化开发,对快速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以确保文山州乃至整个南亚热带岩溶玉米生态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
为此,省农业厅科教处组织曲靖(项目牵头单位)、文山、红河、昭通、保山、楚雄、德宏、临沧等八个州市农科所,设立“云南省八市州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从2006年开始,进行协作攻关,以期选育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玉米灰斑病和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优良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协作示范,提供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是目前文山州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全所占地面积32.1亩,拥有科研试验基地302亩,资产总值2896万元。下设2个行政后勤室、8个研究室(中心)、1个科技开发中心。全所定编93人,现有在职职工88人。其中,研究员2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5人,硕士研究生18人,州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贴”专家2人,“省突”专家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人才奖1人,州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2006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6项,共研究和选育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28个,其中省级审定和特审审定10余个,年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共获国家、省、州级科技成果40余项。文山州
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文山州乃至云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创新机构之一。
文山州农科所玉米课题组现有科技人员10人,课题主持人朱汉勇研究员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0年入选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最近被选派为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除主持人外,课题组拥有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拥有玉米科研试验基地30亩。十五以来,选育(含引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9个,通过省、州审定5个。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3个,2个分别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特审审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认定。选、引育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55.4万亩,新增总产量1.45亿公斤,新增总产值达1.83亿元。课题组现有稳定玉米自交系300余份,待稳定材料700余份,其中分别含有热带血缘、温带血缘和地方资源等遗传基础,尤其是现已成功育成抗灰斑病自交系和大穗型玉米自交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1、粮用型玉米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
种植自交系原种圃 5.5亩,600个穗行,测配杂交玉米新组合400~600个;开展地方资源及二环系选育,逐步增加我所玉米育种材料,计划种植地方资源及二环系材料160份,对性状稳定的进行测配;开展骨干玉米自交系改良27个,新选育出优良自交系3~5个,通过交换和合作等方式引进优良自交系30~50个,丰富遗传基础;开展好上年测配的400个组合的种植鉴定,按海拔高、中、低分3个
不同生态点进行。
2、鲜食型玉米新品种(系)的选育
种植鲜食特色玉米原种圃1亩,种植、繁殖、保存糯、甜玉米自交系56份材料,112个穗行;观察测配组合15个;提交云南省鲜食玉米预备试验1个,同时进行小面积制种及示范。
3、杂交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
(1)承担省八市州协作组安排的新品种选育联合多点试验;
(2)开展文山州杂交玉米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1组;
(3)开展新品种引进鉴定试验1组;同时提供州区域性试验品种2个,参加八市州协作组联合多点试验品种2个。
(4)举办自育杂交玉米新品种文单二号、文三1号示范样板1000亩。
4、玉米骨干系亲本繁殖及新组合制种
(1)骨干系亲本繁殖8亩,计划收获亲本种子1200公斤。
(2)联合广西瑞特种子有限公司、文山博联种子贸易有限公司、云南佳佳福种业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开展新组合制种1700亩,计划产种30万公斤。
5、新品种(组合)示范推广
(1)示范推广粮饲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面积30万亩,单产指标450公斤,比对照种每亩增产30公斤,总增产粮食1000万公斤。其中:计划示范推广自育组合13万亩,分别为文单一号2万亩,文单二号4万亩,文三1号7万亩;外引新组合海禾系列、安单系列、楚单系列、北玉系列、罗单系列等17万亩。
(2)示范推广特色型鲜食品种3000亩,每亩增加产值500元。
三、项目执行情况
2010年,是云南省遭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一年,文山州是遭受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年来,玉米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按照年初省厅会议的要求和部署,以及与牵头单位签订的项目合同任务,积极认真地开展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课题成员的艰苦努力下,我们积极响应省农业厅“大兴科技夺高产”的号召,克服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一)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
1、自交系选育
种植粮食型玉米自交系8.5亩,自交材料392个,1560个穗行。其中一环系253个材料,种植812个穗行;改良系29个材料,种植56个穗行;地方资源及二环系110份,种植190个穗行;糯、甜玉米自交材料44个,种植130个穗行。其中,一是对现有材料进行提纯繁殖和保存;二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观察系内的变异分离育选新系;三是对在用及待用的骨干系进行提纯复壮;四是实施地方资源及二环系的育选。按照以上四个步骤,采取人工套袋的方法,实现每个系穗自交3穗以上,较大程度丰富了我所玉米育种材料,改善了我州玉米遗传基础。
种植特色鲜食型玉米育种材料50份,130个穗行,每个套袋自交2穗以上。通过种植观察套袋自交,逐步测配筛选。根据观察情况,测配新组合35个单穗,用作下年观察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