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患病率约为3%~8%,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疾病,它的自杀率都很高。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情感状态,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

抑郁症一般被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所谓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是对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应的结果。如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等。

而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类型。下面介绍的就是这种抑郁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抑郁症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后所造成的结果。

临床表现

内源性抑郁症根据其病程特点可分为双相障碍和单相障碍。

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期。躁狂发作期患者表现情感高涨、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往往过高

评价自己的才能、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单相抑郁是病史中只有抑郁发作期,没有任何躁狂和躁狂发作史。临床中见到的内源性抑郁症绝大部分属于此类,故下面主要介绍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心境抑郁、悲观失望、兴致丧失、精力减退和行动迟缓,心境抑郁是最核心的症状。

1、情绪症状。主要特点为情绪低落,可从轻度的心情不佳到忧伤、压抑、苦闷,甚至悲观、绝望。患者常感到心情沉重,失去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前途悲观失望,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思维改变。思维明显迟钝,感到思考问题困难,常诉"脑子变笨了","不会想问题了"。说话声低微、缓慢,语量少,对过去和将来存有歪曲的认知,过分贬低自己,总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随着症状加重,有的会在自责、内疚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自罪妄想,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将受到惩罚。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

3、行为改变。活动减少,主观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日常活动虽然继续进行,但机械被动。生活中的他们多远离热闹场景,喜欢安静独处。严重者可不语不动,拒绝进食,无法完成日常生活。

4、躯体症状。多数患者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如心慌、胸闷、憋气、恶心等。

抑郁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严重抑郁症:晨重暮轻、精神运动性迟钝而木僵、明显厌食,体重减轻、具有听幻觉、罪恶妄想、牵连观念和被害妄想

非典型抑郁症:此类患者表现强颜欢笑,情绪激越,睡眠增多,食欲增强,性欲增强。因拒绝与人交往、敏感而有明显的社交与职业功能损害等。

隐匿性抑郁症:一般首先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多发病于中年以后,以女性多。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消化道症状心脏功能性症状神经性症状等

季节性抑郁症:多次抑郁发作于一年中同一季节(冬季抑郁症秋季抑郁症夏季抑郁症)年轻人较多,女性占60%~90%

儿童抑郁症:情绪低落多表现为易激怒,稍不满意就发脾气、明显的自责感、行为孤僻不愿与其他人说话、可有幻觉,焦虑、恐怖等、产后抑郁症:产后四周内发生的抑郁症

更年期抑郁症:担忧现在愁将来,思前虑后,忧心忡忡、躯体症状多,疑心症状增加、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动过缓、过急、出汗、身体潮热、发冷、妄想(罪恶、疑病、贫困、关系、被害及虚无妄想等)、幻觉,多为幻听、现实解体,外界事物变得不真实、人格解体,自己的身体似不复存在

老年期抑郁症:多数有突出的焦虑及烦躁情绪、也可表现为易激惹和敌意、思维联想明显迟缓,精神运动性迟缓、躯体不适主诉明显(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容易产生疑病观

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表现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病程较冗长,易发展成为慢性

伴有抑郁状态的疾病

冠心病与抑郁:国内梁志坚等报道冠心病患者心理反应主要是情绪改变,出现抑郁者约有34%

肿瘤与抑郁: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心理上立即发生极大的变化。初是疑虑恐惧、极力否定自己的病,继而则是悲观绝望、苦恼、沮丧厌世,希望早日结束生命,以免遭受痛苦

慢性疼痛与抑郁:Tishbain等认为抑郁是慢性疼痛的结果。而有人报告,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有30%~60%可发生抑郁症

抑郁症诊断要点

*心境低落或悲伤 *兴趣或快感缺失心境低落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感。

5、联想困难,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想死,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

9、性欲减退。

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或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但神经衰弱起病前有一定心理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易兴奋、易疲劳及肌肉紧张性疼

痛。自知力良好,症状波动大,求治心切。而内源性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缓慢、自责、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昼重夜轻,食欲、性欲下降)、自知力丧失、多不主动求治。抑郁性神经症的抑郁症状比神经衰弱更突出。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情感不是抑郁而是平淡或淡漠为主,表情呆板,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不协调。另外,其妄想内容较荒谬,多与心情无关。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性木僵相似,但当深入反复接触抑郁症患者仍有可能得到某些应答反应,患者可流露抑郁情绪。

3、反应性抑郁。虽表现情绪抑郁、意志消沉等,但其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体验强烈,常反复向别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改变环境症状可减轻,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而内源性抑郁症除情绪低落外,常有罪恶妄想,运动明显减少,缺乏心因性体验,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往往搞不清楚。另外,以往多有类似发作史,症状有昼重夜轻的变化规律,病程可迁延数月。

4、双相障碍(躁狂--抑郁症)。绝大多数发病于50岁以前。反复发作倾向,一般两次发作之间完全正常,每次发作持续3个月到半年不等。

5、单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发病于任何年龄阶段。反复发作。重性抑郁者约一半左右在首次发病后第二年复发,部分在首次后可能慢性化。值得一提的是,约有15%反复发作的重性抑郁症患者最终因自杀身亡。

抑郁症的漏诊:隐匿性抑郁症、国外报道误诊率为50%、多有显著的躯体症状与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躯体症状甚至掩盖了抑郁症状。无相应的躯体疾病,仔细深入检查可发现患者有失去愉快的情绪体验,对事情做决定时感到困难,缺乏自信,顾虑重重,对过去的爱好丧失兴趣,感到莫名其妙的体力不支和精力不足等抑郁症状。漏诊多见于综合性医院非精神科医生

抑郁症的误诊:正常与病理性情绪低落、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痛苦的境遇,产生抑郁情绪是常见的现象。

正常抑郁——“事出有因”——情绪变化是短期的(不应超过两周),人们通常通过自我适,可重新保持心理平衡——情绪低落程度一般较轻

药物治疗

五十年代初期随着第一代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诞生,之后陆续出现了第二代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尤其在八十年代以后开发的选择性5羟色胺回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等,以其安全、有效、副反应轻受到医生和病人的青睐。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

一、抗抑郁治疗的目标、目的和原则

1、治疗目标: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预防复发。

2、抗抑郁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全面控制抑郁症状,彻底解除患者的痛苦;有效地防止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减少因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真正地降低致残率,恢复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另外预防疾病再次发作也是治疗目的之一。

3、抗抑郁治疗的原则:

诊断确切,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提高服药依从性;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用足够长的疗程(>4~6周);

如无效,可考虑换药(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 5 周才能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需2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 2 周后才能换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配合适当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并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和物质依赖。

抑郁症治疗的误区

抑郁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应该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只适用于轻度抑郁症、抑郁症缓解期及慢性抑郁症患

者。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往往是极其危险的。

国内已经有很多关于某著名心理学教授不认识抑郁症,建议患者不吃药最后导致患者自杀的案例。

服药后应立即起效,患者症状无好转,则药无效

抗抑郁药一般2~4周起效,观察六周无效,可考虑患药

病人治疗注意的事项:

1、积极配合心理治疗,不能将药物作为惟一选择,患者可在医护人员及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调整心理状态,关键是振奋精神,改善情绪,并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作息习惯,以及戒烟忌酒。

2、症状较轻者在门诊治疗,重者需住院数周,当病情稳定后仍需坚持抗抑郁药治疗数月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3、应严格掌握剂量,不可急于求成,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药物。一般来说,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状的改善需要2—3周才可见效,如6周后无明显好转,方考虑更换药物或加用碳酸锂(有肾功能不全者不宜)联合治疗。

二、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

1、全病程治疗的概念:单就抗抑郁治疗来说,主要是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2、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此期治疗建议病人住院治疗。此时病人症状严重,可存在强烈的自杀企图,自杀成功率较高,有部分病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给予适量的抗精神

病药物或电休克治疗。药物治疗一般2~4周开始起效,治疗的有效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症状改善的半减期”为 10~20天。如果患者用药治疗6~8周无效,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3、巩固期治疗: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病人症状已基本缓解,社会功能逐步恢复,此时不应马上减药,因维持较大药物剂量,巩固治疗一段时间,辅以相应的心理治疗。从症状完全缓解起,应持续巩固治疗4-8个月。

4、维持期的治疗:维持期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复发。病人经过急性期和巩固期的治疗,症状得以控制,社会功能进一步恢复,对疾病有所认识,并意识到治疗的必要性,此时可开始减少药物用量(新型抗抑郁药可不减药)。建议首次发作: 6-8 个月;2次发作: 2-3 年;2次以上的发作: 长期治疗。维持治疗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燃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

三、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如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对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总有效率约为70%左右,但起效时间较慢,一般1—2周开始起效,2—3周达最佳疗效,若治疗4—6周无效,则可判定此药对该患者无效,考虑换用其它抗抑郁药治疗。此类药副反应较广泛如口干、便秘、视线模糊、排尿困难、心动过速、无力、头晕、心脏传导阻滞等,而且副反应先于疗效出现。因此在治疗开始前要反

复告诫病人,一定要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疗效,否则大多数病人服用2—3天后因感觉不到疗效,同时副反应明显而停药,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总体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剂相似或略低,对非典型抑郁症(伴有嗜睡、激越、焦虑、阻滞症状不明显等),疗效较佳,对三环类抗抑郁剂类无效的病人亦可能有效。该药副反应较广泛,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腱反射亢进、震颤、无力、皮疹等。该类药与多种药物、食物有相互作用,不能与拟肾上腺素能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间羟胺等、三环类抗抑郁剂类联用,服药期间也不能食用含酪胺的食品如奶油、干酪、啤酒等,否则易导致高血压危象。

第三代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回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剂相当,具有肯定的抗抑郁作用,且副反应较轻,仅表现为轻度的胃肠反应,病人大都可耐受。目前被认为是安全、有效、副反应轻的抗抑郁剂,已逐步代替三环类抗抑郁剂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目前抗抑郁药有一线药和二线药之分。根据国内外临床经验,举荐了四类抗抑郁药为一线用药,其余皆为二线用药。虽然这一建议方案目前可能适合我国绝大多数抑郁障碍病例,但一线、二线之分决非绝对静止的,对某些特定病例,只要符合该患者特定情况,就是最佳选择,此时二线药也可考虑作为首选药。除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

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一线药外,其它皆列入二线用药,作为用药第二选择;但对适宜病例如精神病性抑郁、非典型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也可首选阿莫沙平、吗氯贝胺和安非他酮等;其他药物包括噻萘普汀、腺苷甲硫氨酸、路优泰等,亦可酌情选用。(一)一线抗抑郁药物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目前临床还在使用的有阿米替林、咪帕明、氯咪帕明、多塞平、四环类麦普替林(四环类)。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突触前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阻断NE和五-羟色胺的摄取,使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含量升高。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也阻断其他多种受体如组胺受体、毒蕈碱受体等,副作用也因阻断其他受体而产生。

适应症:各种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氯丙米嗪)及其他如厌食症、分裂症后抑郁。

禁忌症:严重心、肝、肾病、癫痫、青光眼(急性窄角性)、三环类抗抑郁药过敏者、12岁以下儿童,孕妇,老人、前列腺肥大慎用。严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

用法与剂量:小剂量起用,可12.5-25mg每日两次服用,逐渐加量,每日使用剂量范围为50-250 mg。起效时间2-3周,约70%患者有效。三环类抗抑郁药引起的过量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有很高的致死率:一次吞服 2.5g即可致死,尤其老人和儿童。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神经、心血管和外周抗胆碱能症状(阿托品中毒症状),如:昏迷、痉挛发作、心律失常,还可有兴奋、谵妄、躁动、高烧、肠麻痹、瞳孔扩大、肌阵挛和强直,反射亢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跳骤停而死亡。

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处理原则

关键预防,一次门诊处方量不宜超过2周,并妥为保管;治疗中应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处理方法包括: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2mg;洗胃:在胃内排空迟缓,故即使服入6小时以后,洗胃措施仍有必要;支持疗法:输液、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心得安和苯妥英钠等;控制癫痫发作:苯妥英钠0.25g肌注或安定10~20mg缓慢静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撤药综合征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撤药综合征发生率16%-100%;突然停药发生率高;高剂量发生率高;症状常在1-2天内出现;一般轻微,持续时间短(<7天);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精神方面、也可包括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很可能由胆碱能症状反跳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ADR

拟交感胺作用心动过速激越震颤失眠多汗精神病性症状加重如出现幻觉妄想

抗胆碱能视物模糊青光眼加剧便秘麻痹性肠梗阻排尿困难尿潴留脑子不清醒谵妄

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传导阻滞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猝死

神经系统镇静、震颤抽搐

代谢内分泌体重增加男子女性型乳房

性功能障碍闭经

其他体重增加皮疹、胆汁淤积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其他问题:

1、转躁作用:所有抗抑郁药均可诱发轻躁狂、躁狂、心境恶劣、激越或躁狂抑郁混合状态,其发生率尚无一致意见。

2、停药反应:长期大量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骤停出现的停药反应并不少见,主要为胆碱能活动过度或反跳。

3、过量问题: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心脏毒性作用,能增加神经的兴奋性。心脏毒性作用和心脏传导阻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一次吞服2000mg即可致死(有报道1250 mg即可致死)。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毒扁豆碱因抑制乙酰胆碱降解,有拟胆碱作用,能有效对抗危及生命的抗胆碱能心脏毒性作用。现毒扁豆碱很难得到,新斯的明亦可应用。

4、致畸作用: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时间较长,尚无确切的资料表明有致畸作用,但孕期用药仍应慎重。

5、药物相互作用:最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为兴奋或抑制肝细胞内非特异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酶诱导药加强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因而需要更大剂量以维持血浓度。相反,酶抑制剂减慢代谢,使血药浓度升高。

另外,三环类抗抑郁药是NE和五-羟色胺强摄取抑制剂及突触

后某些递质受体阻断剂,与药理作用相似的药联用,可使这种药的作用加强。临床原则上不主张联合使用。

优点:对于抑郁疗效明确;能够缓解焦虑症状;治疗成本低。

缺点:严重抗胆碱能副作用;心血管系统风险;用药开始时可能使症状活动,从而导致焦虑的恶化。

2、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近年来抗抑郁药研制和开发的一类新药,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主要药理作用:选择性抑制五-羟色胺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五-羟色胺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有效率均在60%-79%之间;一年复发率在13%-26%之间

临床使用特点: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小,对心血管及肝、肾功能影响小,镇静作用轻,病人耐受性好,依从性高,药物剂量增减简单、服用方便。因镇静作用小,多可白天服用,如出现倦睡乏力可改在晚上服,为减轻胃肠刺激,通常在早餐后服药。剂量大使可分每日两次服用。年老体弱者宜从半量或1/4量开始,酌情缓慢加量。

适应症: 适应症广泛,远超过抗抑郁的范畴。

1、各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轻、中、重抑郁障碍,包括双相抑郁、焦虑性抑郁、心因性抑郁、老年期和继发性抑郁以及心境恶劣障碍。对三环类抗抑郁剂不能耐受或某些难治性抑郁症。

2、某些神经症:如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惊恐障碍、贪食症。

3、创伤后应激障碍。

4、月经前心境恶劣。

禁忌症: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安全度高,毒反应轻,过量安全。但以下情况需慎用:(1)严重心、肝、肾病;(2)老人、儿童;(3)孕妇,尤其孕期头3个月,最好不要哺乳;(4)慎与碳酸锂、抗心律失常药、降糖药联用;(5)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L-色氨酸联用,可能产生致死性五-羟色胺综合症。

ADR:

1、胃肠道副反应: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最常见副反应,恶心、厌食、腹泻或便秘,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焦虑、紧张、失眠。

3、植物神经症状:口干、多汗、震颤、体重增加或减轻。

4、过敏反应:报道皮疹发生率为4%,罕见引起呼吸困难和发热。应及时停药。

5、其他:仍然存在转躁问题。极少病人出现痉挛发作。

6、性功能障碍:主要包括阳痿、射精延缓、性感缺失。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特异性反应:

中枢五羟色胺综合症(CCS)单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出现严重副作用和致死极为罕见,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增加中枢五-羟色胺能的药理作用,引起五-羟色胺能系统过度兴奋,出现中枢五羟色胺综合症。

一般见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五-羟色胺能联用。中枢五羟色胺综合

症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疼、颜面潮红、多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躁动、激越、震颤、反射亢进、精神错乱,病情进展可出现高烧、肌张力增高、肌阵孪、肌强直,可导致横纹肌溶解、酸中毒、肌球蛋白尿、肾衰、心血管休克和死亡。应及早确诊,停药和内科急诊处理。

优点:对于抑郁症疗效明确,能够部分缓解焦虑症状,个别药物可适用于恐怖症,强迫症。

缺点:起效缓慢,胃肠道副反应严重,对于性功能有不良作用,个别药物可诱导躁狂发作,治疗成本高,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氟西汀

适应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

主要弱点:1、单通道阻滞剂(5-HT);2、副反应多,包括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及腹泻;头痛、紧张和失眠多见;3、药物相互作用多(是该类药物中最明显的);4、半衰期长(氟西汀:2-3天;去甲氟西汀:7-9天)-达稳态血浆浓度时间更长(5个半衰期后);5、起效时间更慢;6、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

帕罗西汀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惊恐发作、社交恐怖

主要弱点:1、帕罗西汀是所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最强的药物,因此相关的胃肠道副反应也相应最多;2、抗胆碱能和嗜睡副反应明显, 因此临床上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的副反应,如镇静、口干、头晕和便秘多见,尤其是镇静作用,不会随

继续用药而减轻。

舍曲林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

弱点:治疗剂量高于推荐剂量(推荐剂量为50mg/天, 处方统计51%需增加剂量)。

氟伏沙明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主攻强迫症。

西肽普兰

主要弱点: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过量服用引发心电图异常。

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

一个理想的抗抑郁药应该是:给药后立即生效;疗效好且效果可被预测;副作用少;过量时没有生命危险。但遗憾的是,迄今尚未有如此完美的抗抑郁药。

抑郁症的治疗,首先是药物治疗,此外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工娱治疗等,也就是指的非药物治疗。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同时在出现情绪抑郁、低落过程中产生悲观。失望和孤独、无助感。这些情况,一般来说可以用心理治疗——即所谓的“心药”来处理。因为根据国外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病人经过心理治疗或多种治疗方法(合并药物)的处理或帮助可以得到治愈或缓解。如美国曾作过一项

大样本的随访研究,发现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门诊病人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味酸)相似,有效率为60%-80%。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因为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反应,因此对那些药物副反应明显或害怕微电休克治疗的病人来说比较适用。第二,临床上约有10%-30%的难治性病人,即对药物没有疗效的抑郁症可以合并心理治疗以取得效果。第三。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状,但停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仍会复发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会出现抑郁,而心理治疗可以教会病人如何去面对和适应挫折,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技能。另外,临市上药物和电休克的治疗效果在4~6周内便出现,而心理治疗的效果则是在6~8周后出现,即它的疗效出现时间较慢,但疗效较稳定。不要因为2~4周未见疗效而放弃心理治疗。

首先为心理治疗,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包括支持、个别、集体、认知疗法及家庭治疗等。支持治疗从病人开始就医时就可以介入进行,而且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病人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低落、剧烈心理矛盾、有自杀意念或行为时,均急需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从正面的指导、劝解、疏导、鼓励和安慰等。帮助病人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即病情最严重的时期,帮助建立起病人的自信心,特别在其它治疗配合下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病情的急性期得到控制或转入恢复期时,可以把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相结合。针对一些病人的相同症状,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集体心理

治疗,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医生作为指导,来达到共同认识,取得治疗效果。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开展个别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是个别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认知疗法是从三个不同的水平纠正患者的认知,包括自动思维,设想和策略三个方面,即由浅入深的开展治疗,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抑郁症病人来讲,首先了解自己的症状,然后是相关的关系,即产生的原因,最后怎么来克服,而达到治疗目的。最后是家庭治疗,即对病人的亲人和周围人开展的治疗。主要是要让他们理解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原因。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心理治疗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和其他治疗相配合,如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当然,心理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来说,登先是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然后再考虑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并不排斥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尤其是药物治疗,倘若与药物治疗合用,对抑郁病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叠加效用。

其次物理治疗,即电休克治疗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该治疗疗效明确,而且控制症状比较快,特别对严重的抑郁,如表现木僵、拒食、自杀的病人尤为重要。该项治疗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特别是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改变了原有电休克的不足之处,能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其次避免了电休克治疗时可能发生的一些副作用,再次扩大了治疗范围,特别是对老年病人和伴有不是十分严重躯

体疾病的病人。

提问的问题:

如何更换抗抑郁药?

有次有位朋友向我咨询,说他已经使用百优解治疗近2个月了,但疗效不好,他的治疗医生推荐他换用另外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因为以前他曾经就用药咨询过我,所以想再次听听我的意见。

目前抗抑郁药的机理不外乎作用于三个系统,即5-羟色胺系统、去甲肾上腺系统和多巴胺系统。有的品种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系统,例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的五朵金花(百优解、赛乐特、舍曲林、喜普妙、兰释)及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相反机制的达体朗;有的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系统,例如瑞波西汀(叶洛抒)或马普替林(路滴美);有的同时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系统都有作用如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选择性抗抑郁类的米氮平,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阻断类的文拉法新;有的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和多巴胺系统如布普品。

任何一种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有效率都在70~80%左右,虽然有资料表明第一次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无效或病人不耐受,再换用其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有效率一般较高,但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两项研究表明(Brown W 1995,Sacchetti E 1994)有效率可高于50%,但也有一项研究显示有效率仅为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 摘要本文在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现况的基础上对发病原因中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讨论,并且对目前的常用疗法比如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作用以及新疗法比如意象对话技术的作用进行总结。最后评价当前青少年抑郁症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青少年抑郁症病因治疗方法 2015应用心理学杜雅楠107 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据研究统计,平均每年有%的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共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以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目前已经居于心理问题的首位。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女性青少年的发病率显着上升。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 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一、 环境因素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 1.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症影响研究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居住地等。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国内外普遍认为父母低温暖、低情感、低理解和高惩罚等不良教养方式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同时父母的过分保护与干涉也与抑郁症发存在正相关。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的研究包括学校类型、年级、班级管理方式、成绩等。不同的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研究结果持有不同的意见,但都认同学校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抑郁影响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气质类型、人格、自我效能等。研究显示,低自尊和人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抑郁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倾向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强危险分子。 3.不同流派对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的看法不同 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儿童与其父母或重要他人互动的早期负面经验是 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抑郁症的产生不适源于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而是源于与父母互动过程中被拒绝或遭遇失落的经验。 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关系和人格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流派既看到了环境因素,也看到了个体内在人格和自我因素在抑郁症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使我们在认识抑郁症的成因时视野比较开阔,看到

治疗抑郁症的瓶颈精修订

治疗抑郁症的瓶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突破治疗抑郁症的瓶颈 谨以此文纪念我在国内的一位兄长,他是我父母的干儿子,五年前患抑郁症自杀去世了。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当时都太大意,忽视了抑郁症的严重性,没能尽全力安慰帮助他,久久懊悔自责。。写这篇文章是因他而起,若此文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是他的功德。。愿他离苦得乐。。。 突破治疗抑郁症的瓶颈 当今世界,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因抑郁症自毁自杀及滥杀无辜事件时有发生,令家庭破碎,亲人悲痛,闻者叹息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病的肆虐蔓延呢? 大家都知道,抑郁症的成因有生理和心理两大因素。但具体深究这两种因素时,各家有各说,从理论到治疗方法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抑郁症仍是医学界棘手的难题。 很多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但抑郁症有别于脑部器质性病变结构异常的精神病,其生理致病因素是可以逆转的。导致抑郁的生理因素很复杂,事实证明,光靠服用抗抑郁药是不够的,抗抑郁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也有副作用。疾病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不应该忘记形成机体生理变化的强大物质基础----食物!脑中负责管理行为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会受我们所吃的食物的影响。当脑部分泌5-羟色胺时,大脑呈休息、放松状态。当分泌多巴胺及肾上腺素时,我们倾向于思考、动作敏捷,也较具有警觉性。食物营养缺乏,会使神经递质出现紊乱。饮食营养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大关联,这一点在治疗中常被忽视。 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很大,追求味觉,不注重营养。看看那些快餐,油炸食品、含糖分很高的冷冻碳酸饮料,咸得不能入口的火腿腌肉。。一个巨型汉堡包里只有一两块菜叶和薄薄的番茄片。为什么我们常强调要吃多种颜色的蔬菜,要吃糙米全谷类食物呢?是因为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族(尤其是B6和B12)对情绪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怕胆固醇高,把鸡蛋黄剔除,蛋黄里面丰富的维生素B类同时也给丢弃了。只要不是大量吃,对常人来说每天吃个鸡蛋是没有问题的,没必要拿掉蛋黄。吃纯素者也应注意摄入紫菜等海藻类食物以补充维他命B12(必要时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 片剂)。神经递质因大脑缺少必要的营养物质,就容易紊乱导致抑郁症产生。体内缺乏维生素B类,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抑郁症患者由于饮食失衡而陷入了营养缺乏——抑郁——胃口差-----营养更缺乏——更抑郁的恶性循环。 维生素B族是水溶性的,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补充。B族是所有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全是辅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吃红肉和精制米面(包括面包、面条、通心粉)、炸薯条的女性被诊断患上抑郁症或接受抑郁症治疗的风险会增加29%~41%。精制米面都缺乏维生素B族。芬兰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115名抑郁症患者的跟踪治疗证实,服用维生素B族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谷维素是谷糠油里的营养成分,也是不错的

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

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以下属于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的是(E) A.焦虑 B.睡眠障碍 C.认知症状 D.食欲紊乱 E.情绪低落2-以下属于抑郁症的常用诊断标准的是() 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B.抑郁自评量表(SDS) C.《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D.《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五版》ICD-15 E.《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八版》DSM-VIII 3-以下不属于导致抑郁的药物因素的是() A.利血平 B.阿司匹林 C.苯二氮?类 D.黄体酮 E.β受体阻滞剂 4-以下关于氟西汀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5-HT2C拮抗作用 B.治疗作用常在治疗后2天出现 C.需要逐渐减量,降低戒断反应风险

D.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需停用氟西汀1周 E.激动CYP450 2D6 5-以下关于舍曲林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DA转运体激动作用 B.有R和S对映体 C.相互作用作用多 D.sigma 1受体结合 E.无激活效果 6-抑郁症:治疗作用常在治疗后2~4周出现;如果治疗后6~8周内无效,需要增加剂量或说明无效。() A.正确 B.错误 7-对于特别困难的患者停药的方法,几个月内缓慢减少,如每2日减少1%,将药片碾碎,溶于100ml的果汁中,然后去掉1ml,并服用剩余部分;3~7日后,去掉2ml,如法炮制。() A.正确 B.错误 8-抑郁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下列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是() A.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 B.焦虑、自罪自责

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4), 546-54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6108954.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416108954.html,/10.12677/acm.2020.104085 Non Drug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Yun Jin, Chunyu Zhang, Hu Rile Temur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Mar. 28th, 2020; accepted: Apr. 13th, 2020; published: Apr. 20th, 2020 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is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two-thirds of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progressive deterior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often accompanied by psychopathology, including personality changes and social isolation, which seriously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At present, there is no feasible treat-ment or modern drugs for AD symptoms to slow or reverse the progression of AD or prevent the progression of neurodegeneration. With the in-depth study of Alzheimer’s disease, non-drug thera-py has formed a new way of intervention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such as small side effects, easy acceptance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Non Drug Treatment, Delay Progress 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 靳云,张春雨,呼日勒特木尔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8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0日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占痴呆人数的2/3以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是认知功能的慢性进行性恶化,经常伴有精神病理状态,包括人格改变和社会孤立,这些症状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 目前,没有一种可行的治疗AD症状的方法或现代药物能够减缓或逆转AD的进展或阻止神经退变的进展。 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深入研究,非药物治疗因其副作用小、患者及家属易接受等优点形成了一种新的干预思路。

不吃药走出抑郁症的高招

不吃药走出抑郁症的高招 抑郁症像一道无形的精神枷锁,压得人们喘不过起来,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大大降低。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临床医学界有着一整套系统专业的药物治疗方案。不过本文将另辟蹊径,为您讲述一些不靠吃药走出抑郁症的办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抑郁症状出现后,患者尤其要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规律。饮食上在保持营养丰富的同时,可适当使用一些能振奋精神的巧克力等甜食。同时保持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也是走出抑郁症的重要保证。 2、借缤纷色彩转换心情 在色彩心理学中,浅橘黄色、天蓝色和粉红色都能使人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充满希望。因此想要走出抑郁症的消极情绪,不妨将家居中的色彩做一番调整。此外,身着色泽亮丽、鲜艳的衣服,也能改善心情。 3、卸掉不必要的担子 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多与自己无法超负荷承受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压力,以致出现持续的焦虑和抑郁。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解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走出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4、改换思考问题的角度 精神健康网专家表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病人处理问题的方式缺乏技巧有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是复杂多变让人郁闷,想走出抑郁症的不良情绪,就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步找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让自己忙起来 受抑郁症控制的人们看世界总是消极、悲观,缺乏自信的,成天悲天悯人,情绪低落。想要走出抑郁症困扰,就要走出封闭的空间,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集体活动、平常上班、做家务等,把用来抑郁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关于如何不吃药走出抑郁症的方法,以上为您做了一个大致介绍。精神健康网专家善意提醒您,如果已被确诊为中重度抑郁症,一般的心理调节方法功效不大,最好尽快接受系统抗抑郁治疗。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请免费咨询我们的在线心理医生。(文:沐原,本文系精神健康网原创,转载须注明出自精神健康网。)

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5-27T16:21:13.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梁裕婷1 莫韦皓2 [导读]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梁裕婷1 莫韦皓2湖南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410219;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410007)【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较易受到忽视的精神疾病。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多应用药物与精神疗法等方式共同治疗已达到控制病情,治愈疾病的目的。早期多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之后逐渐应用选择性5-HT冲摄取抑制剂等,该药物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成为治疗本病的主导药物。随着医学 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以及对抑郁症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研制出多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用于临床研究与治疗。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8-02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与5- 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有关[1]。治疗本病方法较多,既往多使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药物治疗的疗效也日益显著并逐步确定其主导地位。相关研究指出,本病与遗传、心理、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或5- 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手提供能受体有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常规抗抑郁药物 1.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异丙烟肼作为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降解,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递质浓度以实现抗抑郁目的[2]。相关研究指出,尽管该类药物抗抑郁作用较明显,但较易引发肝损害、高血压危象等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影响较大。之后新型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亚型抑制剂吗氯贝胺克服既往这类药物对肝脏产生的毒性等致命缺陷并不存在抗胆碱能副作用。同时,该药物目前尚没有对造血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存在毒性的相关报告。但该药物经肝脏CYP酶代谢,与卡马西平、TCA 类药物及降糖药物可相互作用,使用时需谨慎选择。 1.2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该药物尽管疗效较好,但其对神经递质选择性较差,因此易造成不良反应较多,在使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丙咪嗪具有较强的振奋作用,一般多应用于治疗迟滞的抑郁症;阿米替林具有较强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多用于焦虑症状明显的抑郁症。另外,新型三环类药物美利曲辛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近年来多余抗精神疾病药物三氟噻吨组成复合剂使用。相关研究指出,这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并降低抗胆碱能作用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该复合药物药物疗效发挥作用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但因其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因此不利于长期服用。 1.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物该药物是一类新型药物,对5- 羟色胺再摄取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3]。该药物不对其他神经受体造成影响且不良反映较少,目前以作为应用最广的一线抗抑郁药物。但其缺点在于药物发挥作用时间较长,多在使用后4至6 周起效。主要包括舍曲林、帕罗西汀及氟西汀。氟西汀作为二环类化合物是第一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该药物对强迫症同样有较好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近卫恶心、头痛及皮疹等,症状轻微不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多用于长期抗复发患者以及老年抑郁症患者。舍曲林对5-羟色胺再摄取作用最强且选择性较高。该药物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作为老年抑郁症患者首选药物。该药物还能够增加多巴胺释放,一般不引发帕金森、疲倦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能够对患者认知能力及注意力发挥改善作用,一半多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1.4 选择性5-羟色胺及NE再摄取抑制剂文法拉欣作为新一类苯乙胺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突出前膜对5-羟色胺及NE再摄取作用增强中枢5-羟色胺及NE 神经递质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4]。相关研究指出,服药后第二周开始发挥作用,而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物发挥时间在4周左右,因此该类药物抗抑郁速度较快。文法拉欣还具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可有效缓解出现的早期抑郁症状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5 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物米氮平能够增加NE能及5-羟色胺能的神经功能,另外可阻滞5- 羟色胺2 及5- 羟色胺3 受体[5]。同时,该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 2 新药的研发 2.1 P物质专家指出,神经肽P物质与抑郁发生关系密切[6]。P物质拮抗剂CP96345化合物目前正在研发当中,该药物能够在抗焦虑已于同时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涉及情绪调节区域的神经活动以减轻焦虑、抑郁症状[7]。 3.2 CRH受体拮抗剂激素CRH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可通过广泛分布于中枢的CRH1 受体介导易调节机体对应急的自主神经及情绪行为反应。 CRH1受体拮抗剂可缓解CRH分泌增多而产生的抑郁症状。 3.3 COX-2抑制剂抑郁症发生多余免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塞來西补作为COX-2 抑制剂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可产生较快的抗抑郁效应。可调节Th1/Th2平衡并保护神经可塑性。但该药物可能易引发心脏疾病或中风,因此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抑郁症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药物治疗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分类较多。 近年来,各类新型药物的开发与使用也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武器。 新型药物的特点在于,药物作用更显著且作用谱更加广泛。部分药物甚至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自杀企图,对难治性抑郁症及精神病性抑制有较好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鑫药业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如减少抗胆碱作用、心脏独行、过量中毒及狂燥等。随着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越来越多,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与扩展,越___________来越多的抗抑郁药物与治疗方法也会应运而生,对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孟秀君,曲蕾,马燕,等.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18(02):1766-1774.[2] 马丽娜,李耘.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24(3):3777-3779.[3] 曹莉莎,叶云,罗文,王继生.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13(02):1227-1231.[4] 季建林.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起效与疗效评价[J]. 世界临床药物,2012,12(07):385-387+425.[5] 管晓波,陆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2,13(07):395-400.[6] 王国华.抗抑郁药物的神经可塑性促进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 摘要】现今社会日以加快的生活节奏,造成了人们心理压力明显加大,出现悲观厌世的思想,这就使得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过度的思想压力不断有自杀事件的出现,影响着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生活,而作为精神神经科的一种最常见疾病,如何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对社会和家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病人采取贴心的心理治疗、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多种多样的物理疗法以及以上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抑郁症,疗效满意,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抑郁症治疗进展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现今社会日以加快的生活节奏,造成了人们心理压力明显加大,出现悲观厌世的思想,这就使得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抑郁症病人的不断增多,难免出现一些社会和家庭关系以及经济问题。抑郁症治疗的疗程长,显效慢,已成为困扰医疗卫生事业的又一难题[1]。抑郁症的治疗至今仍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对病人采取贴心的心理治疗、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多种多样的物理疗法以及以上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抑郁症,研究其治疗进展并作一综述,期盼能对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提供帮助。 1 针对心理原因的治疗 所谓心理治疗就是要从患者内心深处着手,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让患者熟知自己病情之所在,从而提高对自己所患疾患的认识,对于治疗初期的反复发作是自然的事实消除其焦虑情绪,同时要明确采用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扭转患者的消极思想,使患者能够真正做到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调整人际关系,回顾历史,自我剖析,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行为,这样的精神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时也能获得明显的效果。还有就是家庭治疗,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家庭教育的抑郁症患者,其症状缓解率要比没有采取家庭教育的患者高得多,且持续时间更长。针对大脑认知行为异常的治疗:抑郁症常常会有以下三种异常认知行为:(1)生活无望;(2)总是失败;(3)不及别人。对于大脑认知行为异常治疗宗旨是祛除错误认知行为同时采取恰当的行为干预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障碍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多项临床试验的支持,而且认为该疗法更适用于双相抑郁的治疗[2]。 2 药物治疗 2.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西肽普兰、舍曲林、和氟伏沙明等。作用机制为选择性阻断5-HT的摄取而发挥作用,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以传递信息,达到抗抑郁的目的,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同三环类抗抑郁药,因其具有高选择性,副作用显著减少。不会出现癫痫发作,青光眼,嗜睡及肥胖,也不会出现心脏毒性作用。不良反应仍有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为现今临床首选抗抑郁药。艾司西肽普兰是西肽普兰的左旋体,同样是SSRI。艾司西肽普兰动物实验表明对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效[3]。艾司西肽普兰比西肽普兰的起效时间要更快,用药1周后即出现明显治疗效果。 2.2 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临床中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多塞平、阿莫沙平、地西帕明和米帕明等,马普替林属四环类。此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断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入各自的神经末梢从而起到抗抑郁功效。它们

以前以为轻度抑郁症或者焦虑型抑郁症是可以不吃药治好,但听说必须吃药才能治好,现在心里

【湖南长沙楚雅医院 400-615-2220 【长沙楚雅医院】【机号:肆零零★★六★一五★2220】 【微信:hncscyyy】【湖南长沙市车站北路 121 号(万象新天对面) 以前以为轻度抑郁症或者焦虑型抑郁症是可以不吃药治好,但听说必须吃药才能治好,现在心里

抑郁症的诊断需遵循一定标准,特别是重度抑郁症更应严格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诊断。 1.在至少2周的发作期内有下述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而且表明是以前功能的变化;还至少有○1.○2这2项。 ○1.几乎每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心境低落,或者主观报告(如感到悲伤或空虚),或者被其他人观察到(如流泪)或(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是易激惹心境)。 ○2几乎每一天的大多数时间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明显降低(自己说明或者其他人观察到)。 ○3未控制饮食而体重明显降低或增加,或者几乎每天食欲减退或增强。

○4几乎每天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钝(由他人观察到,不仅仅是不安或迟缓的主观感觉)。 ○6几乎每天感到疲乏或精力缺乏。 ○7几乎每天感到无价值或者过分不适当的有罪感(不仅仅是自责或为生病感到自罪,可以是妄想)。 ○8几乎每天有思维、集中注意或作决定的能力降低(主观说明或其他人观察到)。○9反复想到死(不只是害怕死),反复出现自杀意念而无自杀计划,或者有自杀企图或有进行自杀的特别计划。 2.症状不符合混合发作标准。 3.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损害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 4.症状不是由某种物质(如滥用毒品、药物)或某种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5.症状不能以居丧解释,即在亲人亡故后,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有明显的功能损害,有精神病症状或有精神运动性迟钝。 中国是抑郁症人数最多的国家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WHO 预测,到2020 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1] 。并且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期间会出现频繁自杀和频繁入院治疗[2] 。到目前为止,抗抑郁药可以根据结构或药物作用于中枢哪个神经递质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 化酶抑制剂(MAOIS,以及目前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和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在抗抑郁的治疗研究中,药物治疗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 轻型抑郁症患者,不建议给予抗抑郁药治疗,但对于中到重度的抑郁症则首选药物治疗,并联合应用心理治疗。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最早期世界范围抑郁症治疗一线用药,被称为典型抗抑郁药。目 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丙咪嗪、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及马普替林。其药理机制是抑制突触前膜对 NA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有效的NA和5-HT的水平,延 长NA和5-HT作用于相应受体的时间,发挥抗抑郁作用。目前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已不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单胺氧化酶(MAO可分为A和B两型。MAOIs作用机制是

影响单胺神经递质的降解过程,使其蓄积在突触前膜,增加单胺神经递质的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5-HT 与受体结合,又迅 速解离,这些5-HT大部分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MAO-A抑制剂主要有吗氯贝胺、托洛沙酮等,该类药物几乎没有抗胆碱能副作用,目前为止也没有对造血功能及心血管功能有毒性作用的报告[3] 。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SSRIs 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5-HT 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HT浓度,从而达到抗抑郁的目的。其代表药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SSRIs几乎无镇静作用,安全性高,且服用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其具有下列特点:①起效快;② 镇静及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少;③过量时中毒症状轻。 3.1氟西汀氟西汀,与去甲肾上腺素比较,更优先抑制5- 羟色胺的再摄取,限制了对毒覃碱受体的直接作用。因此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它们的抗毒覃碱作用或镇静的不良反应都较轻,心脏毒性也较少,故适用患者长期抗复发治疗和老年抑郁症的治疗[4] 。氟西汀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5] 。但是由于氟西汀起效较慢,且不宜与MAOIs合用,以防止出现5-HT综合征。 3.2氟伏沙明其特点是阻断5-HT回收最弱,通常需较高剂量(100 mg/d )才能起效,氟伏沙明可用于治疗多种焦虑障碍。 此外,氟伏沙明也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可有效预防自杀倾向,是 治疗有自杀倾向抑郁症的首选药物。另外该药激动DA神经元突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摘要本文在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现况的基础上对发病原因中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讨论,并且对目前的常用疗法比如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作用以及新疗法比如意象对话技术的作用进行总结。最后评价当前青少年抑郁症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青少年抑郁症病因治疗方法 2015应用心理学杜雅楠107 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据研究统计,平均每年有%的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共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以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目前已经居于心理问题的首位。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女性青少年的发病率显着上升。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 一、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1.环境因素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 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症影响研究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居住地等。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国内外普遍认为父母低温暖、低情感、低理解和高惩罚等不良教养方式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同时父母的过分保护与干涉也与抑郁症发存在正相关。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的研究包括学校类型、年级、班级管理方式、成绩等。不同的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研究结果持有不同的意见,但都认同学校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抑郁影响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气质类型、人格、自我效能等。研究显示,低自尊和人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抑郁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倾向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强危险分子。 3.不同流派对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的看法不同 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儿童与其父母或重要他人互动的早期负面经验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抑郁症的产生不适源于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而是源于与父母互动过程中被拒绝或遭遇失落的经验。 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关系和人格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流派既看到了环境因素,也看到了个体内在人格和自我因素在抑郁症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使我们在认识抑郁症的成因时视野比较开阔,看到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刘 静 孙 剑 马爱芹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1-6676(2005)04-0323-03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人群发病率为2%~3%。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在患者发病后直到康复期间,始终存在自杀的危险,然而人们对抑郁症的识别诊断率很低,大约只有20%~25%患者得到正确诊断,抑郁症的有效治疗率也很低,大约只有25%~33%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因此,认识并治疗抑郁症就成为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抑郁症的分类、神经及生化基础、发病机制、病因等综述如下。 1 抑郁症的概念及分类分型 1.1 概念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 ood dis 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 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综合征或状态。 1.2 抑郁症的分类 1.2.1 原发性抑郁症(primary depression) 原发性抑郁症是指发病前无其他精神疾病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抑郁症。只有在排除了其他精神疾病及各科疾病之后,才能确定为原发性抑郁症。 1.2.2 继发性抑郁症(secondary depression) 继发性抑郁症是指先有其他精神疾病或临床各科疾病等原发疾病,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又出现的抑郁状态(depression state)或抑郁综合征(depressive syndrome)。抑郁状态只是原发疾病的整个症状中的一部分,且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症状是原发性各科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阳性发现。其病程和预后一般随原发性精神疾病或各科原发疾病的好转、痊愈而好转、痊愈。 2 抑郁症的神经基础 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复杂、高度统一的系统。神经元以神经化学物质作为递质而传递神经冲动,使神经系统功能统一完整;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并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维持机体的心理和生理的正常。神经系统功能或结构改变,或其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都可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出现思维、情感及意志行为活动的障碍。参与情感活动的神经组织及联系: 2.1 颞叶与情绪 颞叶尤其是颞极具有评价、解释一个人自我情绪体验的功能和情绪反应的功能。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时,颞叶颞极部分就会对该事件的性质做出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评价。并产生相应的愉快、欢乐或苦恼、忧愁、焦虑等的情绪体验,当颞叶前部皮质受到刺激,可出现忧郁、悲伤、孤独、恐惧、愤怒、兴奋等情感变化,还可出现思维困难、定向力障碍、记忆障碍、幻觉等。颞叶还与暴力犯罪行为有关。有学者对1250名暴力罪犯(排除了癫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省济南市华夏医院痫、脑外伤、智力发育不全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1],结果颞叶有异常放电者占80%以上,初犯罪者有12%发生。关于情感障碍病人颞叶代谢率的研究有学者报道病人左侧颞叶代谢率低[2],有报道右侧颞叶葡萄糖利用率降低[3],显示情感障碍病人颞叶有功能性障碍。 2.2 额叶与情绪 额叶皮质具有自身躯体感觉、视听感觉及将各种感觉进行意识性整合的功能,从而产生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抑郁症的发生与额叶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有关。Hauser等指出[4],老年抑郁症病人比正常老年人的额叶体积小(220±31)ml∶(250± 3.1)ml,P<0.01,显示老年抑郁症病人有额叶萎缩的相对特异性,有人用核磁共振(MRI)研究抑郁症病人颅脑,发现额区较小,这可能是抑郁症病人认知操作能力差的原因。威斯康率分卡可用来检查额叶的功能情况。分卡能力下降,是额叶功能损害的一种标志,有人用分卡检查颞叶癫痫伴抑郁症的病人,结果发现病人分卡测验成绩下降,显示额叶功能有损害。 2.3 海马与情绪 有学者认为海马的功能是参与情绪的控制和反应。有学者认为它对情绪反应起非常特异性的抑制作用,是前脑(指大脑间脑)抑制系统中的一部分。有学者还认为海马还有抑制探究反射和惊奇状态的作用。损害猴子的海马,则出现强迫性探索拨弄行为。人的双侧海马损毁,则出现K iüver-Busy综合征即食欲亢进,性活动异常,饥饿时情绪反应强烈、性情温驯、记忆能力和辨认能力下降,有的出现时间、空间、定向力、注意力丧失、思考能力减退、痴呆、情绪衰减、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有学者发现抑郁症病人左侧海马体积减少。海马在应激应答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反馈机制中有特殊作用,海马通过Ⅰ型受体与糖皮质激素联系。海马萎缩,突触数量下降,不能调节HPA轴和糖皮质激素。 2.4 基底节与情绪 Brown等(1986)[5]对原发性抑郁症病人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研究,结果发现情感障碍病人的症状比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病人要小。脑基底节器质性瘤变的病人,往往发生抑郁症。帕金森病病人约有50%患者患抑郁症,尾状核脑卒中病人约有90%患抑郁症,尾状核侧缘萎缩的亨廷顿病病人约有40%患抑郁症。 2.5 丘脑边缘系统与情绪 1937年Papez提出边缘结构情绪学说[6]。Papez认为脑的边缘结构是支配持久强烈的情绪内心体验的脑组织。Papez认为大脑半球内侧面一部分皮层、海马、隔区、杏仁核复合体、钩回、胼胝体下回、扣带回等脑组织结构与丘脑前核、丘脑中线核、下丘脑乳头核、下丘脑有相互联系,形成情感回路,称之为Papez回路或内侧边缘回路,这一回路参与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的发生。外侧边缘回路为额叶眶部、梨状区、杏仁核复合件、背侧丘脑背内侧核,隔区、海马、扣带回、下丘脑、中脑被盖内侧区。内外侧边缘回路合起来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5-HT

非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非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物理和心理社会干预疗法可以与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手段同时用来控制疼痛。这些治疗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但常常是由病人和家属完成。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皮肤刺激、锻炼、固定术、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及针刺疗法。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减少病人对止痛药的需求,但不能用以代替药物治疗。应尽早向病人介绍这些疗法,用以治疗全身性虚弱、机能下降以及与癌症诊断和治疗有关的活动受限造成的疼痛。 皮肤刺激 它包括在皮肤表面热敷(温热疗法)和冷敷(冷冻疗法)。其他方法还有:按摩、按压、振动按摩,可以帮助病人松弛,分散疼痛的注意力。皮肤刺激有时在疼痛缓解前有短暂的加重。这些方法为无创性疗法,病人和家庭护理人员易于掌握。 皮肤热敷是通过传导或对流作用增加皮肤和表浅器官的血流量,同时减少肌肉层以下非活动组织器官的血流量。热可使血管扩张,增加损伤组织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的摄。热还可加强肌肉弹性而降低关节的强直度。浅表热疗可用热裹法、热水瓶、热和湿的敷布。电热垫(干或湿),市售的化学和凝胶袋以及可使皮肤浸在水里的用具(水桶、脸盆、和涡流浴缸)。对所有类型的热袋必须认真包好,预防烫伤。不要让病人直接躺在热袋上面。一般情况下,在皮肤和加热物之间放一条毛巾可防止烫伤。如果病人皮肤感觉降低,需要用电热垫,或想躺在热袋的上面,应采用多层布保护皮肤,还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已经接受放射治疗的组织不要用热疗。 对癌症病人使用热疗问题,有关文献看法不一。皮肤表面热敷常被病人用来缓解疼痛有些文献推荐用热疗减轻疼痛和不适。但是,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反对使用热疗,主要担心在肿瘤部位使用热疗可加速肿瘤生长和转移。反对热疗的依据引自1940年一项用大鼠做的实验研究,以及几项不同高温下胚胎组织细胞的实验研究结果。 鉴于对使用皮肤表面热疗缺乏研究结果和明确的禁忌,专家小组建议它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疼痛。深部热疗方法,如:短波透热疗法、微波透热疗法、超声波加热、对肿瘤活动期病人的使用应该慎重,不要直接用于肿瘤部位。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局部感觉过敏,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组织损伤后的水肿、会阴部烧灼样疼痛,和肌肉痉挛,在皮肤热疗对缓解肌肉痉挛无效的情况下,可用冷疗。冷疗可使用冰袋、在冰水中浸泡的毛巾、市售的化学凝胶冰袋。冷袋在使用时,一定要密封好,防止漏水,还应能适于身体外形状,应用时要保持舒适和安全的低温,同时要尽量包好(如用一层毛巾或枕套),预防刺激皮肤。冷敷时间要少于热敷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因为只要肌肉确实被冷却,冷敷能产生长效作用。

抑郁症患者吃什么药好

抑郁症患者吃什么药好 药物治疗抑郁症是目前控制抑郁症的普遍手段,患上抑郁症吃什么药?不少人诊断出自己得了抑郁症后,希望了解一些抗抑郁症的药物。如果药物不能有效治疗抑郁症,就容易反复发作,那么,患上抑郁症吃什么药?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 1.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 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 由于新药发展很快,新药层出不穷,如万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而某些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罗拉、丁螺环酮和中枢兴奋药哌甲酯的抗抑郁作用尚存在争议,故从略。 3.现代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西药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抗抑郁药大致分为三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及杂环类抗抑郁剂。 4.三环类抗抑郁剂 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抑郁的首选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种类很多,主要的常用药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此类药物不仅可以使心情振奋,还有镇静作用,所以,对失眠症状有治疗作用。其副作用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尿潴留,少数可发生震颤或癫痫发作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适用于各种抑郁症,而且对惊恐发作、强迫状态、贪食症、儿童多动症及遗尿症等也有一定疗效。禁忌症有:严重心脑血管疾患、青光眼、癫痫、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肠麻痹及早孕的妇女,准备计划妊娠的妇女也应禁用。 5.杂环类抗抑郁 三环类抗抑郁药也有许多缺点:治疗的有效率为60%~80%;奏效较慢,一般在2周左右起效,对于重症病人来说,疗效尚未出现时,不良反应却先出现,常

在此1周~2周内不肯坚持服药,甚至在这段时期中发生自杀行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较明显。鉴于以上的缺点,从60年代就开始研制新一代抗抑郁药。 杂环类抗抑郁药中有: ①四环类抗抑郁药:以麦普替林(马普替林、路滴美)为代表,不仅有抗抑郁作用,镇静作用也较强,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副作用轻,主要副作用为口干、眩晕、视力模糊、嗜睡、便秘、体重增加。皮疹较多见,心脏的毒性较小,偶尔也有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史及皮肤过敏史者禁用。由于副作用轻,适用老年人及体弱者应用。 ②不抑制胺摄取药:以米安舍林(米塞林脱尔烦)为代表。此药有镇静、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对抑郁情绪、焦虑不安、自杀观念、躯体化症状及失眠有效。此药的优点是副作用轻、安全性大,适用于老人及躯体病人。治疗方便,服用剂量较小,每晚1片或半片,服法简便,受到欢迎。主要的副作用是:可能诱发癫痫及引起白细胞减少。虽属罕见,却应密切注意,应定期测查血象,老人应用时更应观察有无感染等症状,加以防范。 6.血清素摄取抑制剂 属5-HT能药物,近年来这类药物发展迅速,目前已达30多种,主要应用的有氟西汀(氟苯氧丙胺、忧克、百忧解)、帕罗西汀、氟优草胺、舍曲林及氨肽氟苯胺五种。 以氟西汀为例,此药不仅有抗抑郁、振奋情绪作用,对治疗强迫症也有效。治疗方法简便,每日早餐后服1粒。主要的副作用在服药后1周内明显,以后逐渐适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其他副作用为兴奋、焦虑、口干、多汗、头痛,白天嗜睡,晚上失眠、便秘及性功能障碍等。本药可减轻体重及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不良者,老年人应慎用,对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癫痫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应禁用。 此类药物及三环类药物均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如需药时,要停药至少2周以上,而氟西汀则需停5周~7周。 除以上三类抗抑郁药之外,有些抗精神病药也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常用来作为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应用这些药物起到抗抑郁和治疗精神病症状的双重作用,一举两得。常用的药物有:奥氮平、舒必利、百脉安、喹硫平、泰尔登和甲硫达嗪等。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416108954.html,/yyz/2013/0416/12700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