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挖掘机原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挖掘机原理概述
1.总体结构。
反铲挖掘机总体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工作装置,行走装置,液压系统,操纵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
挖掘机机型数字基本由自重吨位约数定义的。
3.动力装置
多采用直立,多缸,水冷,增压柴油机动力。
多见品牌有,卡特,康明斯,小松,三菱,五十铃,日野,洋马柴油机。
4.工作装置
1)动臂。
包括大臂,小臂。
2)铲斗。
可选配标准斗,加大斗,岩石斗。
3)破碎锤。
利用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作功的一种工作装置。
主要用于打桩,开挖冻土,岩层,破碎路面等作业。
5.回转装置。
回转动作约占整个作业循环时间的百分之50到70,发热量30到40。
1)转台。
转台是一种结构件。
2)回转支撑。
又称回转轴承。
多采用滚动轴承式。
又有单排,双排形式。
3)回转机构。
采用回转马达驱动行星减速机构,回转制动采用多片,湿式摩擦片制动。
6.行走装置。
该装置兼有挖掘机支撑,行走两大功能。
按结构分为履带式,轮胎式两种。
这里主要谈履带式装置。
履带式装置由四轮一带,涨紧装置,行走机构,
行走架等构成。
1)四轮一带。
为挖掘机的易损件,消耗量很大。
包括驱动轮(又称驱动齿)/2只/车,引导轮(2只/车),支重轮(14或16只/车),托链轮(4只/车)履带(2条/车)
履带由链条/轨链,履带板,履带螺栓构成。
链条的节距基本有国际上通用标准,常见的节距有154MM/120系列,171MM/200系列,175MM/系列,190MM/200系列,203MM/300系列,215.9/216MM/300/400系列, 228.6MM/400系列。
履带板600MM多数为标准配置宽度,还有加宽的750MM,800MM等宽度。
2)涨紧装置。
每条履带配1套涨紧装置,使履带经常保持一定的涨紧度。
该装置由涨紧油缸,涨紧弹簧,U形架等构成。
基本原理为,用黄油枪将黄油/润滑脂注入涨紧油缸,使活塞外伸,一端推动引导轮,另一端压缩弹簧,用黄油枪调定一定的预紧力。
预紧后的弹簧留有适当的行程,起到缓冲作用。
3)行走机构。
由行走马达驱动行星减速机构组成的减速器,带动驱动齿圈工作。
刹车采用湿式摩擦片完成。
7.液压系统。
该系统由主泵,先导泵,分配器/多路阀,铲斗油缸,中臂油缸,2个大臂油缸,回转马达,2个行走马达,液压油箱,管路组成。
基本原理为主泵通过主油路输送给油缸和行走马达,回转马达,进行挖掘作业,回转和行走。
油缸和马达的回路经由液压油冷却器回到液压油箱。
液压油温度低时,油黏度大,通过液压油冷却器阻力大,旁通单向阀打开,回油绕过冷却器直接返回到油箱。
分配器/多路阀通常有7联,分别控制回转马达,左右行走马达,大臂油缸,小臂油缸,铲斗油缸,破碎锤的动作。
主泵多为双联变量柱塞泵,左泵控制回转,左侧行走,小臂伸缩,破碎锤工作。
右泵控制大臂升降,铲斗翻转,小臂收放。
8操纵系统。
9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