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传承——上海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广场的景观设计与实施

历史的传承——上海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广场的景观设计与实施
历史的传承——上海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广场的景观设计与实施

历史的传承——上海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广场的景观设计与

实施

徐莹

【摘 要】摘要:上海宝山区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广场的景观设计从文化方面来讲,大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过程,构成其街区浓郁的文化特色,挖掘出宝山区殷高西路街道的历史文脉——高镜牌坊,突出其历史文化底蕴,是殷高西路街道的品牌要素。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16(000)008

【总页数】2

【关键词】风景园林;牌坊广场;文化

1 景观设计背景

在对整条街道改造景观设计初级,一直在苦苦寻求一个景观设计立意,从何处下手统领整个改造景观设计?首先,对于整条街道进行照片立面与影像的复制,摸排现场寻求景观设计灵感。在高境镇铁路边的菜场附近,有个高境庙纪念村的牌坊,由于长年疏于管理,牌坊下堆积了许多废弃的建筑材料。牌坊为钢筋水泥结构,高约3m、长约3.5m,两侧的华表形廊柱雕有精美的云纹。由于年久失修,牌坊的部分结构已经破损,生锈的钢筋裸露在外。

2 景观设计思考

牌坊承载着高镜镇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现在却成为居民生活用品的晾晒和堆放场地,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使牌坊所具有的深厚历史价值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升华,因此,决定从牌坊中提取景观设计元素以此为立意。

3 牌坊历史

高境庙建于元庶顺至正末年(1368年),庙址在高境村张奚宅西首,吉浦路东侧,前身为上海幼儿师范学校。高境庙早已不复存在,现只存下一个地名。1927年,淞沪铁路在中段设有高境庙站,淞沪铁路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后,当时19路军的指挥部就设在高境庙,由于日寇的狂轰滥炸,宝山高境庙一带的房屋毁坏殆尽,战后居民失去了栖身之地,爱国侨领陈嘉庚发动了海外华人募捐,为灾民重建家园,在庙行、大场、高境和马桥建纪念村,并建立钢筋水泥结构,三间四柱重檐式纪念牌坊,“高境纪念村”即其中之一。牌坊是钢筋水泥结构,4柱3孔2层

,4根华表形园柱,高3m、长3.5m,上面雕有祥云环绕,每根祥云圆柱下两边都饰有耳蔓,形成3孔2层。原来此牌坊是由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所题,1951年改名为和平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