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韩文静胡梦丽陈水侠张敏

来源:《丝路视野》2016年第27期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而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老年人问题成了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而老年人的精神贫困问题则是其中之一。老年人作为社会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老年人口的精神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精神状况的现状分析,概括出了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研究对老年人精神救助的意义之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精神需求;养老服务;精神关爱

老年人精神需求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滁州3个城区和2所老年大学的调查显示:城市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安全、社会尊重、行为意义三个方面,经常性的精神活动主要有看电视、阅览报纸、文体健身、参与知识性活动等。经过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制约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的因素主要有空巢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设施因素,并存在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下面基于本次调查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进行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在滁州市范围内3个城区和2所老年大学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1000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865份,调查有效率86.5%。有效调查样本中,男性420人,女性445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8.55%和51.45%。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现状如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历经战乱、灾荒的老人们曾经的艰辛与如今的安稳生活相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生活已不再那么苛刻与挑剔了。满足于现状是这代老人的普遍心理,在调查中对自己的生活综合评价满意的有33.7%,基本满意的为57.1%,而不满意的仅占9.2%。相对于物质生活,老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满意度稍低了些。调查显示,28.6%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丰富,48.1%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一般,仍有23.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贫乏。

(一)看电视成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调查表明,看电视是老年人自我娱乐、了解世界和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97%以上老人表示,除外出旅游等特殊情况,几乎每天都会看电视。他们每日看电视的时间最长为8小时,最

短也有半小时。有28.6%的老人喜欢看中央各个频道,对时事、新闻、戏曲、养生等栏目感兴趣。

(二)参加文体活动成为老年人扩大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有22.2%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而且活动内容丰富。其中有17.5%的老年人经常做操、跳广场舞、打拳,23.2%的老年人会去打牌、下棋、搓麻将,12.1%的老年人平时会种种花草,写写书法,还有30.5%的老年人会参加健身走、爬山等活动,一改过去老年人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但是,城镇老人与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差距较大,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较丰富,而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相对较为匮乏。

(三)参加知识性活动成为老年人充实精神生活的重要选择

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而调查结果显示,如今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甚至文盲的占到六成。但他们都不想成为“老古董”,在有关部门的带动下,有一部分老年人参加了老年大学,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7.5%的老人在读老年大学,还有22.1%的老人参加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科普讲座。他们求学的积极性令学生们都自叹不如,充分说明老年人渴望学习知识、充实精神文化的迫切心情。

(四)聊天看报成为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补充

寂寞老人最痛苦,“空巢老人”的现象是现在最现实的问题。老人如果整天闷在家里,不和外界接触聊天说话,就会觉得百无聊赖。通过调查发现,经常出去聊天的老人占64.2%,聊天的主要场所是在个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聊天的内容主要有国家新闻、社会新闻、养身保健、日常生活琐事等。

二、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空巢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住房条件的改善,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迅速改变,老年人与子女分居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形势相当严峻,而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现象,进而导致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调查表明,老年有偶率为82.2%,丧偶率和离异率分别是16.7%和0.7%,另有0.4%的老人未婚。在所有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的老年人占18.3%,仅老年夫妇居住的占50.8%,还有30.9的老年人与儿孙居住在一起。这样,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老人的比例就接近70%。

(二)经济因素

调查的基本情况表明,老年人的收入总体不高,他们手中可供支配的经济资源十分有限。具体表现为: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医疗保障水平低,家庭负担重。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空巢化在加剧,家庭照料功能在减弱。社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很大差距。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除日常生活吃穿用等日常必需开支外,剩余的钱也就不多了,有的还要看病买药、补贴儿女生活、资助孙辈教育等支出,以及养老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因此,老年人用于学习娱乐、外出旅游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相对就少。

(三)心理因素

老年人大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的思想,既期盼子女事业有成,鼓励其闯荡世界,又对“儿女不在身边,心中烦恼无人倾诉”时有抱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所笼罩。

(四)设施因素

社会各方面提供的具有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功能的设施或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锻炼场地、锻炼器械、科普画廊、电视解密、图书报刊、知识讲座等几项。在调查中,有86%的老年人对精神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表示满意,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电视节目,其次是老年大学,之后依次是公园绿地、锻炼场地、知识讲座、锻炼器械、图书报刊,满意度最低的是科普画廊,户外场地的缺少,限制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开展。

三、针对老年人精神文化救济的对策研究

第一,政府要完善养老政策与机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不仅做到“老有所养”,更要做到“老有所乐”;首先,政府可以建立老年大学。建议在每个社区都建立老年人协会,以满足老年人的归属和精神需求。政府要从物力和政策上支持老年人协会,赋予这个组织合法性和一定的权威性。其次,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规划出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滁州市老年大学有三所,结合调查来说,老年人在老年大学里的各种活动相对丰富多样,基本上能够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故,政府、社区、村委会等应该多创造机会让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活动,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通过举办各种社会活动,并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并参与各种活动,是对老年人精神救助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对于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救助,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关注,政府可以定期举办文化下乡活动,村委会可以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精神慰问,比如说组织老人们一起看他们都喜欢的影片,并替他们讲解,在此过程中,老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第二,强化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子女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社区居家养老就成了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