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交通系统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交通现状概况
中国的城市交通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不可忽视的迅猛发展,但拥堵还是不可
忽视的现状。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过度集中。在改革之后,我国各个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不小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威胁形式下,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为保证经济平稳,特别加大了对锅里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交通运输也是主要对象之一。但是过于密集投资和建设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度集中的开发建设会使城市中建设工地数量陡增,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的同时,大量的粉尘严重破坏着城市居民的居住坏境。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匆忙,这些工程要求尽快完成,在总体规划和试工进度上就显得十分不成熟,工期短而且不能保证资金到位,这对进度和质量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私家车出行迅速增长。自12世纪开始,国际汽车市场全面开放,汽车
价格也一降再降,加上国家大力支持私人购车,近几年我国私家车数量迅速增长,造成城市交通严重拥挤。
三是城市人口剧增。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在加强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外扩张延伸。发展的城市开始要求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舒适的工作场所、幽静的居住坏境、宽敞的生活休闲布局等城市功能。城市基本要素和城市交通之间应形成合理的协调关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各种矛盾也明显和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交通问题,这种问题甚至形成了“超级城市病”,体现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生态坏境日益恶化,城市居民幸福感下挫等方面,而交通堵塞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四是坏境和交通事故频繁。汽车数量增加导致了能源问题和坏境问题,公民出行便利和国家能源紧张之间的矛盾在不停的激化。更为负面的是,汽车除了要燃烧大量的汽油外,汽车尾气中的硫化物和碳氢氧化物等成分会导致酸雨和气候变暖等难以挽救的生态污染。同时,噪声和震动会对城市居民造成严重的困扰。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交通参与者的素质问题更加令人担忧,比如闯红灯、追尾、飙车、酒驾等交通肇事屡见不鲜,这些无疑给城市交通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中心城市交通状况逐渐恶化。为改善城市交通,各地纷纷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是为重点,加之北京奥运、广州亚运、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在中国的举行,为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2006年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投资额达到140亿元,2008年已经达到195亿元,比2006年增加39.3%。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在2008年11月开始启动一揽子工程,其中4万亿主要用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和领域。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行
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力争实现一万亿元(人民币)。主要包含公路、高速公路、公路干线、农村公路等设施的建设。
2.新形势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潜力
(一)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需求巨大
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年到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希望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100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我国智能交通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普遍,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必将催生出庞大的智能交通产品市场。仅以车载导行系统为例,目前,我国车载导行系统的安装率仅为2%,远低于日本60%、韩国40%、欧美25%的水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台10000元计算,保守估计,若我国达到25%的安装率,车载导航系统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可达1400亿元。
(二)智能交通将带动并催生庞大的产业链
发展智能交通在带动庞大软硬件设备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将催生交通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形成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务、应急管理、电子收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等不同的系统应用。从软硬件产品看,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大量芯
片、光纤、传感器,这些产品的研发、投资、生产,将拉动高科技产业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交通信息服务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以位置信息服务为例,就包括了地图、定位、导航,以及智能交通调度、智能站牌、智能停车等服务,从而衍生出多个新兴产业。从美国已实施的智能交通系统看,其收益成本比低的为2:1,高的达到62:1,大多达到10:1。
(三)智能交通直接带来物流效率的显著提高
智能交通的发展能够显著改善物流效率,提高经济整体效益。目前我国物流运输车辆空驶率达37%,车辆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的3倍,物流运输成本占GDP的20%。而在发达国家,物流占GDP的比例仅为10%左右。物流效率的提高需要改变不合理的运力结构,减少地方保护主义,但构建完善的交通和货物信息平台也是其重要基础和保证。通过智能化交通建设,可以对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控制,真正实现“物畅其流”,大幅度地降低空驶率。
(四)智能交通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智能交通是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2007年,斯德哥尔摩智能交通系统实施以来,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量降低了25%,市中心的零售店也因此实现了6%的业务增长。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交互式导航系统能使车辆废气排放量减少了5%~16%。在日本,智能交通实行后,可望在30年内将CO2产生量减少15%,NOX排出量减少20%,燃料消费量降低25%。欧洲计划到2012年,实现新车平均每千米CO2排放120g,与现在相比降低25%,其中,使用技术手段就可以将CO2的排放量降低到每千米130g,而另外10g主要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即智能化和创新的运输系统解决,包括智能化引擎管理、智能化车辆安全系统、智能化实时交通管理、驾驶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