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

TM

269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

赵向丽 平顶山中亚路桥第二工程处

宋瑞方 平顶山市城社监理公司

摘 要: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深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更要

把好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

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

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

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

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

1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应采用以下方

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

板,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

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

匀,不得漏刷。(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凝土振捣要密

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2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挖半填、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

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

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

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

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

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工程中宜采用

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最小长度,

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

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

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情况下

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

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

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

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

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

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

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

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

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

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

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

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有:(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

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

性、安全性和耐久性。(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

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

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

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

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

青混合料“烧焦”,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

沥青混合料。

4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

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

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

下几点: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

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2)对

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

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3)选用性能好

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

(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5)做好

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5 软土地基超限深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

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

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

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

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员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

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致使

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

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2)

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

(下转第271页)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路基部分 一、路基回填质量问题 1、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原因:1、路基填土中含有机物质。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预防措施: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 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 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2、带水回填 原因:1、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 预防措施:1、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2、应提前进行路基的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的积水要及时抽排。 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的要用人工进行排除。 二、路基压实质量问题 1、路基压实度不足 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2、压路机质量偏小。3、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规定值。 预防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4、应在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原因:1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 —75cm) 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两侧需加宽0.5m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和碾压顺序,保证机具碾压到位;3、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路基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小于行车带。 3、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预防措施:1、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或换填后重新碾压。2、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三、路基积水严重、翻浆 原因:1、路基表面不平整。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3、路基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 预防措施: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2、路基表面应按设计设置横坡。3、清除过湿土、翻浆土。4、做好路面排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内部。 四、路基开裂的问题 1、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原因:1 ?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不均。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预防措施: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 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1.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何贵平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何贵平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各个地方都开始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于是我国市政道 路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就开始不断的改进,管理水平也不短的提升,但是在具体 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整合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现阶段市 政道路施工质量的通病包括了排水系统、路基或者是路面等的问题。这些问题会 严重的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对造成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通病 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对策 1市政道路的施工特点 1.1市政道路施工准备时间短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减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的负 面影响。政府投资市政道路工程,要求道路施工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 的施工要求,所以这对施工单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建筑空间狭小,拆迁面积大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是在城市繁荣、拥挤的的街道进行,这些地方不仅交通堵塞,而且人流量巨大。建设单位拥有的建设空间和时间十分有限。此外,因为施 工区域人口密度大,施工单位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个相对较宽的拆迁面积。 1.3管道改造复杂 对于市政建设中的道路,有必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改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要解决许多问题,如供热、供水、供气、通 信等。由于线路的复杂性,这对施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要保证地下线 路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地面上行人的安全。 1.4对原材料的大量投入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工程量大,在使用相关的原材料方面往往比预期的投入 量大。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来减少政府开支。 2质量通病分析 2.1超厚回填 超厚回填的质量通病多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路基填方或者是沟槽回填土操作过 程中出现,有时操作人员使用挖掘机械一次性的把沟槽填满,此时所填的松土难 以达到密实度的要求,最终会导致路基路面结构的沉降与塌陷,如果路基中埋有 管道,会使得管道各部位的受力不均匀,造成管道的破裂。造成该质量通病的原 因有可能是施工人员对于超厚回填的危害不够了解,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没有 做好,或者是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2.2回填土质量不高 进行回填土施工时,填土中可能夹带有大块的硬质土、石块、砌块、砼块等,如果不及时清除,在回填后可能造成土颗粒间无法经过压实两遍的紧密,同时在 压实操作时,硬块与土层之间出现叠砌现象,为道路施工留下质量隐患。回填土 含水量超标会造成碾压时出现弹簧土现象,这主要是施工过程中遭遇降雨天气或 者地下水位较高,使得地下水渗入土层中,再或者回填土未经晾晒等操作,如果 回填土的土质粘性较大也会团聚形成弹簧土。 2.3路面裂缝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有时会在路面产生开裂现象,对于横向的开裂,有可能是该路面位于路基层接茬处,且该处基层已经发生了断裂情况,进而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提高我区市政工程质量水平,克服市政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工程技术标准,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外地做法,提出如下防治措施。在本区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参照执行本办法 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雨污水等各类管线检查井设置应尽量避开公交站台和 路口曲化段. 2、检查井室基础应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做出设计,检查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3、车行道检查井禁止使用砖砌筑,宜采用整体稳定性好,强 度高、闭水性理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或采用其它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检查井。 4、井框盖宜采用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的多 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5、井框与井壁调平层宜采用耐压、不变形材料,如小型铁

件。 6、施工图设计应绘制检查井框安装大样图。 (二)施工要求: 1 1、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检查井标高应准确。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检查井周边填料与道路结构层同步填筑,并必须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小于结构层压实度要求。 3、采用反开槽处理检查井周边时,应以检查井为中心开挖一定环长和深度的基坑,宽度应满足小型机械压实的要求,填料应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压实或采用水泥混凝土,高度应与路面基层平齐。 4、严格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三)监理要求 1、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2、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 3、井框周围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齐平。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4831

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主要论述,并对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问题原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相关预防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质量通病路基预防措施在我国所提倡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和关键的工作。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主要是指城市的道路建设,它是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基建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塌陷或开裂等不良现象,为城市居民的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究其原因,造成道路路面塌陷或开裂等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1、路基与路面 1.1 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是道路的基层,同时也是道路的主要承重层,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能发挥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管线,因此在沟槽回填的时候其密实度容易发生变化,造成对道路路基的整体影响。在当前道路路基工程施工

中,回填土压实和管线沟槽的回填是施工的关键部位,同时也是衡量工程施工标准和质量的主要依据。 回填土的压实存在的主要通病问题有压实不够,填土不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工艺不完善等因素造成回填土在压实中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形成分离和沉陷现象。造成路集中管理破裂和被压扁质量隐患。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同时坡度设置的不够合理造成压实工作量增加,而且在土中残留着各种硬物和块状物体,造成压实的不够均匀。目前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是不可能在施工中被夯实,而且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身之后容易形成路基沉陷,从而危及整个道路的安全运行。 治理方法:(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5)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1.2 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2)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审定:日期: 审核:日期: 编制:日期: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2年3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三环路是北京市区重要的环路,承担着极大的交通量,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西起太阳宫西侧,沿东南方向经三元西桥、三元桥、三元东桥,终点至燕莎桥北,内环辅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全长4.043km,三环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辅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三环全线为四幅路形式,本项目范围内主路两侧的辅路均单向行驶,单侧路面宽9~18m,2~4条机动车道,局部路段设置了专用非机动车道;沿线共有2座跨河桥,两座菱形立交,四座人行天桥,两处灯控路口,其中桥梁净空2.5m~4m。 道路工程包括路面结构补强、病害处理、局部人行道面砖及路缘石更换、完善无障碍设施。 排水工程是对局部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挪移路中雨水口,消除积水点。 桥梁工程是维修西坝河桥、西坝河西桥内环辅路桥梁,维修七圣路北口天桥、西坝河路南口天桥、左家庄西街北口天桥。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5月13日,合同工期总计60日历天。 工程总造价1369万元。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北京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编制依据 1、DBJ01-45-2000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DBJ01-71-200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DBJ01-56-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6、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7、DBJ01-92-200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便捷出行的基础保障,对其的施工质量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当地政府将市政道路建造地更加宽敞美观有很高的期待。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布局的核心道路,起着贯穿东西南北中的枢纽作用,它所连接的不仅仅只是空间,还有一个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此,建造高质量的市政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下的情况是,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道路施工前只是由政府单独决定用什么材料建造路面和修建什么样的道路,在施工进行中或结束后都或多或少暴露出了各种的质量问题。所以,想要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着眼于施工材料的选取,也需要城市政府结合民意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结合城市实际情况修建道路,唯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市政道路,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对策 引言 道路是一个城市交通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人民出行的基本保证,所以建设高质量的道路应该是每一个城市在建造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在道路施工质量得提升这方面也非常重视。但是,我国市政道路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一、施工质量通病类型 (一)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 多年来,道路塌陷问题在大中小城市频繁出现,即便是重新修建市政道路也仅仅是填补塌陷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路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路面结构下部出现空洞或路侧发生滑移,导致下部结构对路面和车辆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的、道路中间或路侧边坡出现大面积坍塌,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以前,路面塌陷主要的原因多是大量的降水渗入使得路面松散沉积物空隙加大,导致道路塌陷事故频繁发生;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加快,人类活动产生的不良后果成为道路凹陷发生的重要原因[1]。例如,大面积地铁建造、过分抽取地下水等都会架空地下结构,日积月累就会使得地面所承压力大大降低。道路塌陷之所以作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首要问题,除了其发生频率高之外,还有就是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危及人类生命的社会案例。比如,2019年12月1日上午,在广州市发生了一起道路塌陷事件—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地面塌陷,由于塌陷深度38米且导致了3名人员不幸被困。这一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引发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和人民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担忧。此外,小城市、乡镇道路虽然很少出现严重塌陷问题。在这些城市中,道路表面经常坑坑洼洼,导致人民出行不愉悦;严重者也会出现小型车辆(如电动车、自行车等)司机因没有注意到坑地而引起突然刹车导致的车辆追尾或者继续加速前进导致了翻车等等。 (二)道路硬化严重 道路硬化,即硬化道路顾名思义就是道路的路面被沥青或混凝土硬化过,车辆能够在上面平稳的行驶[2]。早期建设城市过程中为了达到平整美观的目的,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泥混凝土为材料修建道路。这样的路面方便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最终修改版

第一章路基灰土层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超厚回填 1、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 (2)、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2、防治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2)、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 (3)、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二、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 (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2、防治措施 (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3)、提高施工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对路基填土加强管理。 三、带水回填 1、原因分析 (1)、由于地下水位高于路基,又无降水措施。 (2)、排水沟内蓄满积水,未进行抽排,使得路基上的水位无法下降。 (3)、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 2、防治措施 (1)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2)、应提前进行路基的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的积水要及时抽排。 (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的要用人工进行排除。 四、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 l、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清,质量管理不严。冬施措施未加规定。 (2)、槽底或已经夯实的下层,未连续回填又不覆盖或覆盖不利,造成受冻。 2、防治措施 (1)、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要严格管理,不得违章操作。 (2)、要按规范要求,不得回填冻土。要掏挖堆存土下层不冻土回填,如堆存土全部冻结或过湿,应换土回填。 (3)、回填的路槽如受冻,应清除冻层后回填。在暂时停顿或隔夜继续回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监理 (《建设监理》2004年第1期) 天津市博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聂振海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及监理 市政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监理必须予以特别的监控。 因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有许多辅助性设施,如:排雨管线、排污管线、自来水管线、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路灯及其电缆、广告标牌及其电缆等等。这些辅助性设施的敷设,给路基、路面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这些设施设在行车道上,或穿过行车道,那末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就会更大。而施工中的施工单位的疏忽,更会给道路质量带来很多隐患。针对这些特点,监理应采取不同的监理措施,予以特别的监控,以保证道路的质量。 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有: 1、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特别关注回填质量。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回填。据我们的经验:中等井背缝隙(大于50mm宽的)可用灰泥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不能大

于100mm,分层捣实。小的井背缝隙(小于50mm宽的)可用砌筑用砂浆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也不能大于100mm,也要分层捣实。 为了防止施工疏忽,监理方应加强巡检。必要时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2、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工程中,有许多管道需要通过行车路,如排雨管道,过路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等。这些管道施工的时机,有的在路床施工前进行,这样就不存在压实度不足的问题。而有的则无法安排在路床施工前进行,或因功能需要,有的管线被安排在离路面较浅的地方(如:雨水管道沟,一般安排在离路面1米左右),需要在路床施工完成后,或道路底基层、基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这就存在着可能出现压实度不一致的问题。需要监理特别加以注意。以防止因压实度不足,产生路面裂缝的现象。 在管道底部回填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灰泥填充管道护脚处的狭小部位,然后以虚铺不大于200mm的厚度,进行人工夯实,夯实遍数不得少于5遍。管道以上,人工夯回填完两层后,进行机械夯实。并在两侧放坡,完成回填,以避免出现上下直通缝。 监理过程中也要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加强巡检。必要时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3、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的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 ⑴原因分析 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 ⑵防治措施 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 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 ⑴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 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⑴原因分析 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 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 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③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 ④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使钢筋偏位。 ②模板安装不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 ③垫块质量不合格。 ④混凝土浇筑时,保护不到位,车压人踩,使受力钢筋变位、变形, ⑵防治措施 ①加强钢筋骨架绑扎,必要时应进行点焊。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排水部分>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四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一)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一)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通病 1、路基质量通病: (1)路基平整度差(2)出现软基 防治措施:路槽形成后要对路槽的宽度、标高进行检查,路槽的开挖除有效宽度外还应保证足够的工作面;验槽时,要对标高进行复核,出现软基后要会同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出软基处理方案。 2、基层质量通病 (1)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水稳的配比不准确;(3)施工时反复出现骨料堆积现象;(4)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5)养生工作不到位;(6)平整度差 防治措施:原材料进场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材料质量的检查,不得含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大粒径石子,不得含有垃圾、杂物等。在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先做出试验段,不确定碾压遍数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抽查水泥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当中要有专人配合摊铺机,处理骨料堆积现象,还要不间断抽查水泥掺量和标高及平整度,水稳层在施工到一定距离后要及时对已碾压完成部分进行养生,保证强度要求。 面层施工质量通病 (1)路面平整度差、(2)路面裂缝、、(3)路面松散掉渣、(4)路面接茬不平有轮迹 防治措施:对平整度的防治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因为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至关重要;要按照图纸及标准对各层严格控制,在保证压实度和纵、断面高程的基础上控制平整度。路面裂缝有两种,一时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一种是后期出现的裂缝。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摊铺厚度不足、骨料的粒径不均匀造成,后期出现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沥青摊铺时间过长或接缝不当,接缝处压实不到位或者是由于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及冻胀造成,防治裂缝产生要做到:1、严把沥青材料质量关2、严格控制碾压适度3、双层式面料上下两层的铺筑宜在当天完成4、对接缝处的碾压必须到位5、保证摊铺厚度 附属构筑物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1、人行道砖松动、破损、沉陷、翘曲2、侧平石松动、弯道不顺、沉陷 防治措施:人行道砖铺砌时,基层必须平整稳定,干硬性砂浆配比必须准确,灌缝应饱满,铺砌结束后应立即封闭养护。侧石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夯实,砼垫层的厚度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侧石背后应采用砼进行支撑,在弯道铺砌时应提前将侧石打磨圆滑。 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1、沟槽底原土不夯实平整2、管道接口做法错误、不规范3、检查井砌筑质量差4、沟槽回填土原土不合格、不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1、沟槽开挖后要对沟槽底部进行夯实,保证压实度2、管道接口有两种,一种是承插口、一种是平接口;当采用承插接口时油麻应提前在沥青中浸泡以及石棉的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口内石棉的密实度,完成后要对石棉进行养护,当采用平接口时首先要提前将接口处两侧凿平并浇水湿润,保证抹带的宽度及钢丝网宽度,水泥砂浆的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养护。3、检查井砌筑时要检查原材质量及砂浆配比是否准确,砌筑前应提前将砖浇水湿润,不得采用干砖砌筑,保证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宽度;砌筑完成后要对标高进行复测。4、沟槽回填土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不得含有生活建筑垃圾等杂物,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保证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规范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崇州市经六路道路建设项目 市政道路工程 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四川亮飞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五月

目录 1:-----------------------------------------------------路边积水2:-----------------------------------------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3:---------------------------------------------------管道渗漏水4:-------------------------------检查井变形、下沉,致使路面开裂5:-------------------------------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6:-------------------------------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固,容易脱落7:-----------------------------------------------------钢筋工程8:-----------------------------------------------------模板工程9:-----------------------------------------------------砼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伴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质量通病,例如排水系统、路基与路面和辅助性设施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我施工项目部结合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现就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较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等方面做出以下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一.路边积水 1.产生原因 (一) 雨水井或管道被垃圾堵塞,导致流速减慢,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走,或者由于部分雨水井或管道被完全堵塞而造成积水。 (二) 施工疏忽和测量出错,路面及管道产生积水,甚至出现倒坡现象,以及雨水井处井盖比四周高而引起路边积水。 (三) 由于排水口设在人行道路沿石处下方,排水口十分狭小容易堵塞。 2.预防措施 (一)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管道封堵与开封都必须得做好记录并加强检查力度。 (二)讲究文明施工,严禁泥浆排入管道,防止堵物流入管中。 (三)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垃圾、防止堵塞,保证雨水井和管道畅通。 (四)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五)必须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并且必须进行检验误差,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交付施工。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总结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四、组织管理措施 (1) 1、成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 (1) 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 五、质量通病专项质量方案及施工措施 (2) 1、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 1.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2) 1.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 1.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3) 1.4回填土沉陷 (3) 2、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3) 2.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4) 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偏差 (4) 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表面松散起皮 (4) 2.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不密实 (4) 2.6干(温)缩裂缝 (5) 2.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偏差 (6) 2.8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 (7) 2.9混合料离析 (7) 2.10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 (7) 2.11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 (8) 2.12基层平整度差 (8) 2.13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 (8) 2.14 沥青混凝土横向裂缝 (9) 2.15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 (9) 2.16沥青混凝土网状裂缝 (10) 2.17反射裂缝 (10) 2.18沥青混凝土翻浆 (10) 2.19沥青混凝土车辙 (11) 2.20 沥青混凝土壅包 (11) 2.21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 (12) 2.22沥青混凝土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 (12) 2.23沥青混凝土搓板 (12) 2.24沥青混凝土凹槽 (13) 2.25沥青混凝土脱皮 (13) 2.26沥青混凝土啃边 (14) 2.27沥青混凝土光面 (14) 2.28施工接缝明显 (14) 2.29压实度不足 (15)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样本

扬州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 城市道路篇)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1为了加强扬州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品质, 控制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规范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以下简称通病防治) 工作,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工作导则。 1.2本工作导则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工程, 其它类型道路( 如住宅小区配套道路等) 可参照执行。 1.3本工作导则结合扬州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现状, 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不顺, 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 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 桥头跳车, 沟槽处路面沉陷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1.4本工作导则提倡积极运用”四新”技术, 开展通病防治工作。 1.5未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市政道路工程, 不得参加省、市各级评优评奖活动。 1.6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 除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等的规定外, 还应执行本工作导则的规定。 1.7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受市建设局委托负责全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县( 市、区) 工程质量监督站受当地建设局委托负责当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2 基本规定 2.1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其它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工作导则的规定。 2.2市政道路工程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等手续。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 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 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按照合同约定, 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3设计单位应提出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2.4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编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建设单位核查批准经监理单位审定的施工单位提交的《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及监理单位提交的《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2.5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工作列入监督计划, 作为监督工作重点。 2.6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外, 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 1) 由参建各方签署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 2) 施工单位提交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 3) 监理单位提交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2.7道路管线管理规定 2.7.1凡属综合性工程, 宜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设计要求, 核对图纸, 统一定位放线, 确定管线施工位置。城市综合管线应积极推行同槽、并井的设计方案。 2.7.2 综合性工程的施工, 各施工单位应周密考虑相互之间的工期衔接; 每项工程结束时应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为其它单位创造进场施工的基本条件。 2.7.3 综合性工程施工应按照规划设计要求,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管

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总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有关专家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

因:(1)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完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柔性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更要把好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防治,建设单位要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要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要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下面对常见的八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这在很多工程中较为普遍,

市政工程高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目录 1.1道路工程 (1) 1.2桥梁工程 (16) 1.3市政管道工程质量通病 (26) 1.1道路工程 (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现象: ①路基未经压实即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②路基尚未完全化冻即进行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③压实度控制不严格,纵、横断面高程及平整度超差。 原因分析: ①施工单位对路基的重要作用及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技术规程施工。 ②有意偷工减料,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 ③抢工期,不顾工程质量。 预防措施: ①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术交底。 ②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③要按照路基施工工序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检测项目,避免结构层出现薄厚不均和密实度及强度不均匀的现象。

(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现象: ①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②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度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 原因分析: ①由于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 ②路基土层含有保水性强、渗透性差的粘性翻浆土。 ③设计图纸只规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出现“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虽然表面不弹软,但仅有15cm左右密实度能达到要求。 ④雨季路基施工时,临时性渗水措施不完善,雨水浸泡路基。 预防措施: ①在道路结构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 ②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 ③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其强度。 ④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 ⑤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 (3)基层(灰土)施工质量通病 1)石灰土 现象: ①掺灰计量不准确。 ②土块过多、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