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

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内涵深层的思想理念,就应该去了解这个思想的主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以及生平事迹对主体产生的影响。那么出生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个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的陶行知先生又是为何将生活教育的理论作为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思想呢?陶行知曾自述:“‘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是与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伴随这个思想潮流来到中国,八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理,所以教学做合一是实行‘教育即生活’的一条新出路。‘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至此乃翻了半个筋斗。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绝产生不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教育根本改变了方向,这个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从陶行知自述中可以看出,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老师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陶先生一直坚信“生活即教育”可以救中国教育、可以救中国,所以他坚定不移。

生活教育包含三大原理是:第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包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使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是“生活即教育”主张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第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反映了: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当今讲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第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大致包涵这样几个内容:它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陶先生指出要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当然,这也是陶行知后来才认识到的一个理论思想,通过他的改名也就看得出来的;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视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了解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再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一个现状。步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学习化社会、城市化、后现代化等一连串字眼,已经成为新世纪词典中的重要词汇。在刚刚结束的17大会议中,科学发展观成了主角,科学发展观内涵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而这与“生活教育”这一理论不谋而合,在本质上是坚持了一个观点与发展目标和尺度。人的素质如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而教育在人的塑造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有那些教育意义呢?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地位;能丰富和拓展教育的内涵;能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可是在当今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更不乏与“教育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教育现象,我想

正由于此才迫不及待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吧。在我们国家,片面追求“教育GDP”的现象,也就是片面追求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规模,盲目追求高层次的现象层出不穷;片面地关注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功能;教育发展的结构不协调,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等等。仅在南宁来说,南宁市的第二、第三中学就包办了整个南宁的几乎所有有希望上所谓重点大学的“好苗子”。这可不是陶先生所期望中的“中国教育的曙光吧”!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系列丛书,每一年度都会出版一份关于本年度的中国教育研究,十分诚恳。在这套系列书里,我们可以宏观地看出中国教育目前究竟还存在那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有广度的问题,也有深度的问题,有基础教育的问题,也有高级教育的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并非解决不了,而是靠什么方法什么途径去解决很重要。必要的时候还是翻一翻老前辈们的想法和见解,也许会受益匪浅。关于中国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当然不用在一一赘述,就几点热度简略说明一下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中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情况来说是不尽如人意的。咎其原因,涉及到教育学的新学科建设、可持续教育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发展观念、教学方式等等多方面的“教育附件”的影响,所以看过有学者提出说“中国的素质教育2050后再说”的一个观点,且不论观点有无考究,从侧面能够说明素质教育在中国还很漫长,教育学学科的重建也应当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再创新一番,就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的必要,才能建立起中国本土化的教育科学理论。

其实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我们的确能看得见素质教育的影子,“做”为核心的理念其实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方向是一致的。我收集了资料可以把生活教育与当行的素质教育好好比较一番。从教育目的来看,生活教育是“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遂民生保民族”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从教育观来看,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都共同批判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陶行知把“传统教育”称为“吃人教育”,“应试教育”带有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脱离实际,重书本,轻实践,忽视手脑结合的能力培养,违背了全面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生活教育”“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则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从教育内容来看,“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再从教育方法来看二者,更是异曲同工,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做为核心,陶行知还说:“做是发明,是创造、是经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询出路。”而素质教育则规定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的素质教育一直在提倡“做”的重要性,因为众多的人将中国的学生与西方的学生进行比较,最后发现中国的学生“做”的能力与西方的学生不在一个档次,而现实状况在大部分的中国的学生中是存在的。上面的比较主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了比较,让我们惊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