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桥梁设计师的梦想与爱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女桥梁设计师的梦想与爱情
为来上海只身闯入省交通厅
潘春华1969年出生于哈尔滨,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从小,她就喜欢唐诗宋词和各类文选,也精通数理化,各科均不落后,齐步向前。

不过,她却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她觉得,在学校读书,除了自身无法改变的条件――天资外,最重要的还是基本功,要弄清楚每一堂课的内容。

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是,她总是抱着一种“怀疑”态度去学习知识,尤其是物理定律,她总是要自己通过各种解析,各种实验方方面面进行论证后,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而她一旦接受了新知识,就会举一反三,深刻地理解。

进入高三后,身边的同学都在考虑填报什么志愿。

而在潘春华幼小的心灵里,早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方向。

爱读诗词的她,有一回读到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读着读着,便被其中的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深深吸引。

这句富有诗意的词句,让“造桥”这个理想的种子悄悄在潘春华的心中萌芽。

从那时起,潘春华便开始留心身边的桥,她渐渐发现,多建一座桥,人们就会少走一些路,几乎每一座桥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可以说,一座桥就
是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

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济大学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经过不懈努力,潘春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从哈尔滨考到了上海,进入了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桥梁专业常被称为“设计之王”,因为桥梁设计是一项十分综合的设计,不仅桥的外观,还包括桥的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甚至地质、水文和气象的协调,都是这个专业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进了大学后,潘春华明白,除了课堂里的知识,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主动“充电”。

只要一有空闲,潘春华就会埋头读书,虽说并不是读了书就能立刻学会设计,但通过读书,通过融会贯通,潘春华觉得心里有了些把握。

毕竟,设计是需要倾注工匠灵魂的工作,有了沉淀,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潘春华对上海有了深厚的感情。

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还没有出台很多人才引进政策,工作单位一般很少会接收外地生源,尤其哈尔滨当时属于边缘省份,按照国家政策,潘春华必须回到户籍地的省份工作。

为了能留在自己喜欢的城市,潘春华决定找哈尔滨当地的省交通厅领导开证明,准予自己留在上海。

想到就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哈尔滨交通厅的门口。

结果可想而知,还没有进门,就被门口的保安拦了下来。

面对保安的询问,潘春华耐心地将自己此行的目的,自
己的理想原原本本诉说了一遍。

一听是来自上海的大学生,保安不由肃然起敬,同时也被她追求理想的执着感动了,便网开一面,让潘春华进入了交通厅。

来到领导办公室,潘春华壮着胆子,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想法对领导说了出来。

等到全部说完,潘春华反倒开始有些紧张了,自己这么冒昧,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呀。

让潘春华没想到的是,听完她的阐述,那位领导和蔼地说:“家乡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对口的单位,我帮你找合适的单位。

”领导一番恳切的话语,让潘春华无法拒绝,也无比感动。

不久后,这位素不相识的领导真的为潘春华找了一份对口的工作――在哈尔滨市政设计院,担任桥梁设计师。

每每回想起这次找工作的经历,潘春华内心都很感谢这位领导,能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

同时,这件事情也让她坚信,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设计桥梁有几个女人扛得起
刚到哈尔滨市政设计院时,潘春华既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社会实践基础。

于是,她一边拼命工作,一边努力学习。

只要一有不懂,她就一个劲儿地问有经验的同事;只要遇到别的同事在讨论专业问题,她就见缝插针地凑过去听。

没多久,一些简单的设计她就能上手了。

1992年,潘春华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设计任务,是哈尔
滨市一座立交桥的桥墩设计。

当时,哈尔滨市政设计院的审图力量比较薄弱,设计院特意请来了一位老教授,专门负责审阅设计师的图纸和数据。

完成初步设计后,潘春华信心满满地将图纸和计算数据送到了这位老教授手中。

不料,老教授仔细审阅后,皱着眉头指出数据有误。

潘春华听了,有些不以为然:“我的计算数据应该不会有问题。


老教授疑惑地看着她,“为什么你那么肯定没有问题?”潘春华信心十足地说:“我用的是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设计软件,如果软件是正确的,我又能保证自己输入的数据是准确的,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正确的。


耐心听完潘春华的话,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工程师不是这样把握设计成果的,我不会用软件,我是用手算来为你核对数据的。

”接着,这位老教授拿起笔,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计算给潘春华看,事实证明,由于软件的局限性,用电脑计算出来的数据确实存在不小的误差。

看到最后的计算结果,潘春华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情对潘春华的触动很大。

从那以后,潘春华更加谨慎仔细地对待自己的作品。

所做的每一个设计,她都是将软件作为辅助工具,所有数据都会用力学原理再重新复核一遍。

她告诉自己,作为一个桥梁设计师,要对作品的安全性、安心性负责。

建筑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必须要在严格保证
安全、安心、功能的基础上去建造。

随着设计出来的作品越来越多,潘春华渐渐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年轻的她,有着充沛的体力,也有着无限的梦想。

她梦想着能够独立负责一个项目,这个梦想让她再次做出了一件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

在桥梁设计这个行业,设计师通常要工作十年才能负责一个小型的项目。

然而,进入设计院的第二年,潘春华便鼓起勇气找到领导,主动要求能够负责工程。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领导仔细考虑了一番后,竟然答应了下来。

这次,领导让潘春华负责的项目是一个厂区地道桥。

虽然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工程,但潘春华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高兴,这是她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项目。

接手这个工程,意味着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更是意味着她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只是,高兴劲儿过后,她开始犯愁了。

负责桥梁设计的第一件事是组成建桥的“班底”,起码需要三个人,分别负责计算、绘图和测量。

可是,因为潘春华是新人,又是一个女设计新手,没有人愿意给她当“试验品”,同事们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她的邀请。

万般无奈之下,潘春华只能硬着头皮,从设计、测量、计算,甚至煤气和自来水管道的图纸,全都自己一个人完成。

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潘春华就翻查资料,再向同事虚心求教,等弄明白了,便再次投入到设计中去。

就这样,潘春华
一个人充当“十项全能”,竟然独自完成了这个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

当然,这个工程之后,潘春华手下的“兵”也渐渐多了起来,再也不用孤军奋战了。

回想起这些,潘春华坦言,人生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后,就要大胆探索,谨慎求证。

在哈尔滨市政设计院的七年时间里,潘春华参与设计了哈尔滨南直路立交桥、道里安发立交桥工程等多项工程。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践,她积累了有关城市市政基础常规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为后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哈尔滨地处中国的北方,河流稀少,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潘春华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大跨径的桥梁。

对于一个桥梁设计师来说,一座桥,无论长度多大,都不足以显示它的技术优点,足以显示桥的技术优点的是桥的“跨度”,就是一座桥架在两头支座之间的架空长度。

和所有的桥梁设计师一样,潘春华梦想着能够设计大跨径的桥梁。

于是,潘春华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中国路桥集团北京建达道桥咨询公司。

在这里,她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大跨径桥梁的设计任务――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这座桥横跨长江,连通镇江与扬州两岸,将悬索桥与斜拉桥相结合,在世界上也是首例。

这样的一座桥是建筑在水、土之上,又要受到风的干扰,它的完成,就是克服了水、土、风这些自然现象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潘春华充分发挥了
桥梁设计师的综合设计能力,克服了自然界的障碍。

由于桥墩地处地质碎裂带,地质非常复杂多变,实际桩基础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值差别很大。

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主墩桩基础施工前测定桩基承载力,但在长江中心做桩基承载力试验,要花费高额的代价搭建反力架,风险巨大。

而且,试桩结果出来后,再施工其它的桩基,工期必须向后拖延3~5个月。

那阵子,潘春华绞尽脑汁。

夏日的傍晚,落霞满天,在建的润扬大桥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娇小的潘春华常常在江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思考解决的方法。

常常从江边回到宿舍,又继续翻阅大量的中外资料,终于,她找到了一种国外房建使用的自平衡试桩法。

这一发现,让潘春华欣喜万分,让整个工程在节省费用的同时还加快了工期。

从润扬大桥的初步设计到施工完成,为了长江上的这座大桥建设,潘春华在镇江生活了4年,通过她与大桥设计者、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这座天堑之桥比预计提前了一年竣工通车。

这座桥的设计也获得了认可,“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分别荣获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
设计奖银奖。

完成这座桥梁的设计后,带着自己的梦想,潘春华再次来到了魂牵梦萦的上海,成为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上海,潘春华开始了桥梁设计的新篇章,开
发设计了中国桥梁软件《桥梁博士》和《桥梁设计师》,目前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解之缘爱情桥缔结姻缘
潘春华和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缘”不仅结在事业上,也结在了她的爱情上。

29岁那年,潘春华接到工作任务,作为设计方代表,配合福建一座桥梁的现场施工。

于是,潘春华背起行囊,来到了福建罗源县。

来到这里,潘春华惊喜地发现施工方的工地总工程师刘勇竟然是自己的大学校友。

昔日校友异地相遇,这让初到福建的潘春华格外开心。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就开始有了“烦恼”。

一座桥梁的工地施工,所有的推力、助力和运动张力都需要工地总工程师经过精确的计算,然后对工人下达指令。

潘春华和不少工地的总工程师合作过,几乎每个工程师都会用很多时间来计算这个数值。

可唯独自己的这位校友,每次只计算几分钟,就对工人下达了指令。

潘春华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刘勇这样的,她心里不仅暗暗捏了一把汗,这样能行吗?是不是太草率了?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可怎么办?施工的第二天,潘春华见刘勇依然这样,实在忍不住了。

于是,她等刘勇“速算”完,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算得那么快,精准度能保证吗?”
刘勇起先一愣,继而笑了出来,爽快地把纸和笔递给了潘春华,“要不,你再验算下呗。

”这句话正中潘春华下怀,她赶紧接过纸笔,仔细验算了一番。

得出结果时,潘春华不由得发出惊叹,每个数值都十分精确,这太让人佩服了。

经过这件事情后,两人在工作上越来越有默契,私下里也成为了好朋友。

收工后,他们常常会一起出去吃饭。

渐渐的,刘勇在饭桌上开始有些“心不在焉”了。

只是,真正让他下决心追求潘春华的原因,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一天,工地上照常开工。

刘勇远远看到潘春华穿着工作服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地指挥着,不禁有些走神。

看到这样的情景,其他几个工程师心领神会,拍拍刘勇的肩膀,笑着说:“你赶紧追潘工吧。

”刘勇立刻反问:“为什么?”同事一本正经地鼓励道:“你看人家潘工,每天只知道挣钱,不知道花钱,这样的太太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刘勇知道同事们是开玩笑,不过从那以后,他真的开始对潘春华展开了追求。

每天,刘勇都能找到各种简单的问题去“请教”潘春华。

“请教”的次数一多,潘春华多多少少看出了些端倪。

只是,潘春华虽然对这个聪明的校友很有好感,但始终有些举棋不定,没有最后决定更进一步。

让潘春华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孩会对自己突然表白。

那天,大家在工地上加班结束,天色已经很晚了。

由于马路上都在施工,回去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

刘勇主动请缨,
提出送潘春华回宿舍。

可骑到半路,刘勇突然换了条路线,邀请潘春华一起吃夜宵。

坐在大排档里,刘勇开始试探性地“旁敲侧击”:“家里人说我也老大不小了,如果今年过年能带个媳妇回去就好了。

”潘春华听到这儿,就有些明白了,可喜欢一个人哪儿有这样表白的,她有些不甘心也有些不确定:“是不是你们那里女的很少,你才和我说这些。

”这句话,一下子把刘勇的心里话全呛了回去。

一个星期后,潘春华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暂时离开了福建,去了北京。

那段时间,刘勇用不断写信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千里之外,每每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到刘勇的思念之情,潘春华都感动不已,反倒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感情。

渐渐地,她举着的“棋”慢慢放了下来。

再次回到福建,两人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紧紧相拥。

刘勇认真地说:“我会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承诺去爱你,答应我好吗?”潘春华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忽然间觉得自己听到的不仅仅是爱情宣言,她还听到了自己收藏了20多年心花盛开的声音。

婚后,他们有了爱情结晶女儿滢滢,甜蜜和幸福将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他们常常会带女儿一起,去看自己亲手设计的桥梁。

如今,在事业上,他们相知相契,在生活中,他们博爱
一生。

这些年来,对潘春华来说,每一座桥梁都是一段回忆。

每一回,一步步走在自己设计的桥梁上,她都会回忆着这座桥的一梁一柱、一桩一管,还有这段因为桥梁缔结的姻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