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间视听室的实战过程(2010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论坛里潜水好久了,拜读过E版、城东大头等大侠的文章无数遍,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也决心要做一个认真的学生,做好这个视听室的功课。
一:视听室结构设计篇
二楼准备用做视听室的空间如图,红圈的地方就是二层准备用来做视听室的两个房间
原来二层的结构是三个房间,两个卫生间和一个露台,视听室用了其中两个房间,房间中有两扇窗,两扇门,中间的隔墙拆掉后,为了让视听室长度能更长一些,把和第三个房间相邻的墙也拆了,往后挪位置再重新砌墙,调整后视听室的尺寸为6M*4M*2.9M,比例还是相当的不错。
考虑到器材要放在房间的后面部分,视听室的后墙砌成是这个样子的,墙面凹进去的地方是以后的器材架位置
隔音是视听室的第一大问题,本来想把两个窗户都密封,但那样做日常通风和光线实在太差了,后来经过考虑,决定封掉一个半窗户,留半个小窗,如图(这个是封掉后的大窗户和正在封另外一个窗户的一半)
完成以后就是这样了
到此,视听室结构基本调整完毕。
二、视听室隔音篇:
由于这个房子是在顶楼,楼上就是天台了,顶部的隔音工作相对简单,所以隔音主要考虑了地面和墙面。
(一) 墙面隔音处理
先看看原来房子的墙,前墙和隔壁邻居接壤,后墙和客房接壤,还有一面是和走道相邻,剩下一面是外墙。和走道相邻的墙厚度(如左图中红圈所示)原来只有12CM左右厚度,无法满足隔音的要求,经过考虑后决定在原墙外面再加砌一堵墙,经过泥水师傅两天的工作,现在的墙就是后面那样了,30CM实心砖墙,基本符合隔音要求(由于加一堵墙的重量非常重,砌墙的时候还特地请做工程设计的朋友来看后并计算原地面的承重,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做的)。
再来看看前墙,前墙是和隔壁邻居相邻的墙,原来的厚度大概是30CM左右,但考虑到如果隔音不好,会影响邻里和睦,因此决定先在原墙上贴一层隔音毡,再加砌一堵12CM厚度的实心墙,使用的隔音毡是在静音宝购买的那种。
后墙是和家里的客房相邻,隔音同样重要,因此也用了同样的材料做了隔音处理(隔音毡和墙面的粘合是用环保胶水和水泥,所以看起来乱七八糟,脏脏的,不过不影响效果)
外墙的这面墙原来厚度大概有40CM左右,隔音效果不错,就没有考虑再做处理,只是被封掉的窗户位置考虑到砖墙是后砌的,隔音需要做些处理,因此也采用隔音毡进行了密封
那扇变小后的窗隔音是这样考虑的:准备做三层隔音,第一、二层是两层中空隔音玻璃,最里面一层使用木料
做一扇窗门(主要考虑和视听室墙面保持效果一样),下面是两层玻璃窗做好的样子,一扇朝外开,一扇朝里开。完工以后隔音效果感觉还是非常明显的,关上两扇窗以后,外面的噪音就基本消失无影踪了。
(二) 地面隔音处理
由于视听室楼下就是主卧和儿童房,因此做好地面的隔音对于本视听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地面的隔音,首先考虑到的方案当然是做浮筑结构。地面隔音材料同样购自静音宝。先在原混凝土地面铺设一层隔音材料(同样使用环保胶水加水泥作为粘合剂)
再在隔音材料上用钢丝加水泥铺设成5CM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层,按照浮筑结构地面要求,钢筋混凝土层和原地面及墙面保证了100%隔离。按照浮筑结构的要求,还要在混凝土上再铺设一层吸音材料,我的考虑是使用西班牙软木地板(软木地板的声学效果请看坛子里E版的相关介绍),这个要等到最后阶段再铺设,现在暂且不表。
三、视听室空气环境篇
(一)空调系统
考虑到空调风噪在高要求的视听室环境中对声音的影响不小,因此选择空调也颇费周折。首先是品牌选择,根据个人经验再结合专业人士的推荐,最终选择了口碑普遍较好的大金空调,接下来就是考试使用风管机还是壁挂机或立式落地空调的问题了,比较了大金空调中各种类型空调的风噪参数,最后确定使用风管机FDXS50EV2C。
(二) 换风系统
在视听室设计的初期,曾经考虑过使用带换风系统的空调来解决视听室的空气质量问题。但查阅了目前所有的所谓新风空调参数后,就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因为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新风空调,要么就是假新风(也就是室内外空气不对流,只是通过内机对室内空调做净化处理),要么换风的风量少得可怜(按照环保标准,每人每小时需要的新鲜空气量是50立方),这些空调远无法满足正常的需要。随着工期的推进,我一度放弃了做换风的念头,想想反正有窗户还有门,开起来空气就对流了,问题不大。直到最近有朋友过来参观,重新提起这个问题,朋友是个老烟枪,在房子里闲聊的时候抽了大概3根烟,那天刚好窗户是关着的,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被熏死了。我才回过神来,想想平时看片或听音乐的时候肯定是关窗关门,等到一片电影结束再开窗通风的话,里面的人估计已经缺氧了。有朋友开玩笑说要带氧气罐在里面看片子才能安心,于是这个重要的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怎么办好呢?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提供,又要考虑不影响房间的隔音。墙上打洞装换气扇这样的方案直接被PASS了,上网查资料,再咨
询做机房装修的朋友,最后决定这么来实施:在视听室的前上部分寻找合适的地方取洞作为新鲜空气吸入口,在视听室后上部分寻找合适地方取洞安装吸风系统,将室内浑浊空气排出,这样利用空气对流循环的原理,来保障视听室内空气的新鲜,这里关键是两个孔的隔音如何来实施,这两个地方如果不处理好,就成为了视听室隔音的短木板,这里有声音泄漏的话也就导致其他地方的工作都变成了无用功。开始在各个论坛上寻找相关的设计经验,终于找到了一个国外高人设计的一个东东(坛子里很多人肯定也见过这个)这是类似于汽车排气管设计的一个进风装置,空气从一头管孔进入,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吸音隔音处理后从另外的管孔中出来
先确定好进风位置,再找来木工师傅,给他看图片,然后让他依样画葫芦。这个木工师傅的水平不是一般好,在以后的工艺中还会有表现的!交代完这个以后接到公司出差指令,结果等我回来的时候,师傅告诉我进风装置已经弄好,而且已经封到墙里面去了,结果是没有留下图片,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最后长成什么样了!很遗憾,只看到阳台外面进风的一个口子了。
进风是没有加任何电子设备的自然装置,主要是考虑了防尘和隔音。出风的设计也花了不少周折,考虑到器材架位置热量的散发会比较厉害,于是将出风口位置选择在了器材架顶部。其实这个出风口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抽风口,因为在这个管道的末端是安装了一个松下的静音送风机,将视听室里的浑浊空气吸出并排放到整个大楼的主通风管道。风机的换风功率是经过计算的,能满足5-6个人在视听室内的新鲜空气需求量。
由于视听室离房子的主要通风管道有蛮长的一段距离,为了能保证通风的有效和不产生共振,中间的连接使用了20CM直径的PVC管,还有松下的单向通风隔断等东西,其中过程实在无法用文字尽述。只好上乱七八糟的图,让大家自己乱看揣摩。呵呵 器材架上的出风口
通风相关的其他图片
出风管道走向
出风管道走向
2010-4-6 08:30 PM
通风11.jpg (104.81 KB)
出风使用的PVC管
2010-4-6 08:30 PM
通风12.jpg (52.18 KB)
进风口及出风口配件
视听室通风篇小结
一、视听室的通风在视听室设计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和人体健康相关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在视听室的前期设计中予以重点考虑!
二、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视听室的通风设计,要考虑通风量,对流速度,隔音,防尘一系列的问题
三、还没有想出来。。呵呵
四、视听室声学设计装修篇
(一)声学模型设计及考虑
一间完美的视听室,有合理的
结构、有效的隔音、良好的空气质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视听室,完美的声学设计才是我们最求的最高境界!坛子是我们学习的好地方,有象E版、大头兄这样的好老师,这个梦想就离现实不远了。花了15天时间下了一个CARA2.2软件,开始自己捣鼓。经过N次的构建修改,终于建出了一个相对满意的模型,请看图
平面设计图
侧面3D效果
侧面3D效果加表面材料模拟
接下来是视听室后半部分的3D效果图和3D效果加表面材料模拟图。后半部分考虑到以后将会安排两排座位,所以还特地搭建了一个地台,来照顾后排观众的视线。
考虑到房间驻波和低音的处理,通过CARA测试后,确定在房间两侧墙面各制作三个梯形薄板谐振腔(黑色圆点示意),并在三个墙角制作了三个圆形低音陷阱(蓝色圆点示意)。
在CARA模型中,我遵循的原则是前墙硬,侧墙吸收,后墙反射,天花反射加吸收,地面吸收这样的原则来选择装修材料,最后计算出的平均吸声系数的频率相关性和混响时间的频率相关性两项参数还算比较理想
(二)声学装修及材料选择
虽然视听室不是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但对于一个发烧友来说,这个地方的空气质量及装修材料的环保性能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因此,本视听室所有用到的装潢材料都体现了环保性能优先的原则。首先,视听室里用到的所有木材都采用环保性能达E0级别的非指节衫木工板;其次,所有墙面的吸音和隔音材料都是采用了新型环保聚酯吸音棉,抛弃了环保性能极差的穿孔吸音板和石棉隔音材料;第三,所有使用到的油漆及乳胶漆都采用环保级别最高的嘉宝莉儿童水性油漆和儿童专用乳胶漆;第四,整个视听室基本不使用胶水,无法避免的地方也尽量减少使用并购买环保胶水。
模型搭建完毕,就开始实际操刀了,对应上面的介绍,开始上图了。先是天花的制作,考虑到扩散效果,天花的前半部分是制作了扩散槽和倒长三角型,后半部分是藻井加倒金字塔扩散。在这里要赞扬我的木工师傅“胖子”,他的手艺真是没有得说!我画的草图和嘴巴描述的一堆东西,他都给变成了现实。
天花板前半部分
天花板前半部分
天花板前半部分基础制作
天花板后半部分施工图
还是天花板,来一个全貌图。镜头广角不够,大家凑合着看看。。。天花制作过程中,其实还有很多插曲,这里就不赘述了,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呵呵
涂上底漆以后的天花板,好难看呀。。惨不忍睹。。。
最后的结果是完美的。。天花完成图
天花结束了,
就该讲讲墙面了。前墙考虑到要硬,所以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就是在混凝土表面涂了一层乳胶漆。后墙是器材架的位置和碟片架,兼带扩散作用!
后墙完工图
说完了后墙,就轮到侧墙和低音陷阱部分了。考虑到平行侧墙和墙角都会产生严重的驻波,所以考虑在两侧墙面各制作了三个梯形的木空腔,里面填满了吸音材料。
考虑到墙角的驻波和低音吸收,特在前墙的两个墙角和后墙的一个墙角做了三个低音陷阱(后墙另外一个墙角是门的位置,所以做不了低音陷阱了,考虑完工后实际测试,如果低音吸收不够的话再制作活动的低音陷阱来摆放)。
后墙角低音陷阱
后墙角低音陷阱
前墙角低音陷阱
细心的大侠肯定还看到我侧面墙面低音陷阱边上还有两个木制品,呵呵。。。这个东东是让我的木工“胖子”师傅吐血的制作。上图就明白了。
制作中
成品
上墙
图纸
前墙面没有做处理,但墙面和天花交界的直角也做了三角封闭,里面填充了吸音材料。。。
忘记了说门的制作了,这里补上。门是采用多层材料重叠的方式制作的,从外到里分别是水曲柳饰面板-杉木工板-吸音棉-杉木工板-隔音毡-饰面板-吸音棉,图里可以看到(图中最里面一层吸音棉还没有贴上)。门做好以后量了一下,厚度是7CM ,呵呵,重得要死!感觉和金库的门一样有质感,看看那个不锈钢合页就知道了,哈哈。。
多层结构
大合页和门框局部
天花墙面都已经说完。。就剩下地面了。上面提到过因为要考虑两排的观众位置,为了后排观众的视线,所以视听室后半部分特别考虑了一个地台。地台是用实木搭建,中空填充吸音材料,既可以当地台使用,又有低音陷阱的功效。呵呵。。看图吧
2010-4-9 10:41 PM
21.jpg (159.07 KB)
房间里面弄了地台,可怜我的门框也要随之改变,还好木工厉害,最后的效果还可以,并不难看
写着写着会发现丢了很多东西,又要补回来一个东西,就是小窗户最里面一层的木门。前面提到了视听室为了空气和日常采光,特别留了一扇小窗,小窗的隔音方案是两层中空隔音玻璃窗口,再加一层木门。木门的制作也是多层结构,两层杉木工板,中间一层的隔音毡,最里面贴聚酯吸音板。
关于布线的考虑:
1.电源线:独立10平方电源线到视听室,包括墙上插座和器材架供电。照明分开。
2.音频线:在墙边切割了专用的走线槽放置音频线,强弱电分开减少干扰,专用线槽便于以后升级换线。
至此,视听室的基本元素基本
建设完备,接下来就是表面材料的处理、视听室色调选择以及查漏补缺了。想起来还有一个东西没有使用过,现在终于可以拿出来用用了。请看图。。。
上图测试的是视听室在未使用任何表面吸音材料的时候测试出来的频率响应时间,0.56这个值还是有些偏高了,接下来该上环保聚酯吸音板了。挑了灰色系为主色,红色作为点缀,请看图。
天花前半部分的扩散顶周围,也全部贴上了环保聚酯吸音板。。。
考虑到视听室的光线反射,视听室前半部分所有墙面的色彩选择考虑以深烟灰色为主调,后半部分天花是少量白色和深烟灰色,后墙的器材架和碟片架就保持了原木色。请看图
散热的问题前期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毕竟都是大家伙,热的时候都可以烤鸡蛋的。我是这么来处理的,第一,器材架是可活动抽拉式,推进去以后不会一直顶到后墙,后面大概留了15CM的间隙,一是为散热,二是可以走线;第二,器材架的顶部是整个房间空气循环系统的出风口,正常使用的时候,室内空气会从这个口子被抽走,包括器材散发出来的热量;第三,器材架的左上方是空调出风口,天气热的时候,冷空气刚好吹到器材架的顶部,将器材散发出来的热量冲掉。这些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实际效果等到夏天了就能知道,到时候再告知感受。
五 试听室器材篇
房子是弄好了,得赶紧上器材呀。。可是原来家里那套烂东西实在是拿不出手了。。。开始重新纠结功放、投影、音箱、幕布,*********(此处用去2个月,略去28631个字不表)。最终定下了美视120寸的画框幕,安桥的5007旗舰功放,SONY HW15高清投影,箱子实在选不好,准备先用烂箱子接上试试看。
装投影机了。。这个投影机架实在是不好弄,还好有木工“胖子”师傅在,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他。。。。。
忘了说地面了,最后没有用西班牙软木地板,而是选择使用了地毯。主要是考虑对声音的吸收。。。地毯是自己和朋友两个人铺的,折腾了4个小时才弄好。效果不理想,先凑合用用。。。。。
把家里烂箱子也拉过来了。。。接上先试试看吧。。沙发送到了,芝华仕坐起来真的是很爽,现在价位下来了,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放两张屏摄看看。。。
U2 7.1系统架上,先上个图(后环绕架子没有,只好委屈一下找个垫脚的,呵呵)
侧面的再来两张,好乱呀。。。
后环其实放在如图两个黑圈的位置就可以,高度,双方的距离都很好!后环底部可以放在隔板上,后面找个长点的膨胀螺丝打下去
,挂上!
根据xushu兄的建议,将箱子位置再做了些调整,两侧主箱位置已经基本接近后面的低音陷阱和侧面的扩散板,试听中
后环绕终于挂好了。。。
由于新房子还没有进驻,所以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去视听室里折腾一番。今天匆匆忙忙,测了几个基础数据
A计权时测得的背景噪音
C计权时测得的背景噪音
C计权时测得的混响时间
一个声音片段的最大声压
另有问题请教坛子里的大侠
有朋友对视听室的装修提了两个问题,我自己也说不好,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
1.关于两个扩散板的位置,有朋友说这个位置不对,说我的不是在主箱侧面第一反射点的位置,所以没有什么作用。
2.关于视听室后部分的地台,朋友建议说用沙子或是水泥填充好过我现在的吸音棉填充,说我现在这样的会引起共振。我当时的考虑是把地台当低音陷阱来用,不知道这样是否确实有问题。我现在实际听是没有多大感觉,还请坛子里的大侠给我一个指点。附上扩散板位置图和地台装修图。
兄弟客气了!您提的几个问题非常好,我自己正在纠结中。。。昨天叫了圈子里几个朋友过来试听,他们也认为中高频有吸收过度的迹象,还有就是中置清晰度不够并且和屏幕的衔接不够好,另外就是低音炮感觉深度不够,前后声场宽度较窄。害我昨晚一个晚上没有睡好,一直考虑这些问题!今天一大早赶到视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PAA3又测试了一遍RT60时间,各个位置都测试了一遍,测试结果基本稳定在0.33S左右,理论上说对于AV这个数据还是比较理想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根据lyq866866 兄弟的建议在侧环绕底下的墙面上各加了一块扩散板。第三件事情,弄了一块花岗石垫在中置音箱的底下,并且在中置箱底的前面加了两颗杰士原配的橡胶脚钉,使中置喇叭的方向略微朝上,基本正对皇帝位。第四件事情,就是调整低音炮功放的参数,原来炮放设置的分割频率值是70Hz,用PAA3对主箱从20HZ到20KHZ频段进行了一一扫描,发现了70Hz的分频点有些偏低,于是将其调整到了90Hz。经过这些调整后,初步的感觉是中置清晰度提升了不少而且方向朝上后声音和屏幕的衔接得到了改善,另外低音炮的力度感觉比原来饱满了很多,侧面声场貌似有一些拓宽(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呵呵)。测试了一下《后天》片段,在那场惊涛骇浪朝纽约海岸咆哮过来的场景中,居然让人产生了毛骨悚然的感觉,好像自己就坐在了那风口浪尖,沙发底下有暗流涌动的真实。非常爽。。。上两张图。侧面加了扩散板。。
2010-5-20 08:49 PM
71.jpg (61.2
8 KB)
今天请人来把空调调试完毕了。视听室终于算是完全竣工了。。呵呵。。值得纪念的日子,乱拍几张留念吧!
门上的双密封条
目前收藏的蓝光片
空调进出风口已经安装完毕
在这里我把这个测试声音的仪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东东是让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国内淘宝也有售,价格从2500-4300不等,也不知道货的情况,不敢妄自推断。仪器的使用目前也在探索实践中,希望有高手和有经验的兄弟来一起分享一下。
仪器名称:PAA3
带USB接口的手持式音频分析仪,主要功能如下:
? 内建校准用测量麦克风
? 1/3oct实时分析仪
? 31段EQ设定值显示(增强/削减)
? RT60测量
? 相位检测
? 带粉红噪音的噪音发生器,1KHz和极性测试信号,平衡式输出
? 存储和平均值计算功能
? 通过声级校准器可实现SPL测量校准
? 范围在30dB~130dB的声压电平测量表
? dBu,dBV或Votls (AC)显示line等级信号测量
? 带三种音量范围选择的SPL测量表和音量表
? 最大电平,峰值锁定显示
? XLR输入和输出插座
? USB接口可进行实时计算机操作
? 音频测试信号CD和支援软件
? 三种电源模式:(1)省电(2)开启(3)关闭
? 5号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7小时
? 内附AC电源转接器
高精度手持式音频分析仪PAA3为音响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音频分析工具。PAA3拥有31段实时频谱分析,RT60,SPL和电平表,内置信号发生器,EQ设置程序,麦克风校准,音箱相位测量功能。所有功能和菜单均可通过中央按键单手操作完成。通过内置的USB接口连接电脑便可轻松地上传信息和设置。超大背光显示屏便于在XX环境中顺利操作,电池可持续使用长达7小时。
地毯拆掉换地板了。。。。
折腾!就是折腾! 拆地毯
拆地毯
杉木地板铺好
首先要强调一下,风管机空调室内风机是必须在全部装修开始之前就安装好的,否则到时候没法弄,所以兄弟就不要考虑预留位置的问题了,而是先后顺序的问题(室内风管机的尺寸是200*700*620)。后面顶的方块尺寸是300*300,后环绕的距离我家的是60CM左右,兄弟最好还是按照THX标准来放置吧,请看附图。
来猜猜这是什么东东?猜中奖美女一个。。。呵呵呵
淘了两把椅子,朋友来可以凑合坐坐。。。我自己就坐前面的芝华士了,呵呵。。。
提问:低频陷阱是用来解决低音嗡嗡那种声音现象的吗?
晕。砖头?兄弟你想美女想疯了呀。。。呵呵。低频陷阱的作用兄弟的描述很直白,低频陷阱是有这样的功能,不过不仅仅限于这样的功能。具体的描述是这样的:
低频陷阱 通常指用来吸收室内过多低频驻波的装置,通过共振把声波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消耗掉,转化的同时不能发声。
低频陷阱常见的有三种类型,每种有一些小的变种。最流行的一种叫赫尔姆霍茨共鸣器,它是因这一领域的权威科学家Herman von Helmholtz (1821-1894)而得名。它的设计原理很简单,一个大箱子有一个小开口就会对某一特定频率产生共鸣。想一下当你沿着汽水瓶口吹气时,它发出怎样的声音,你就会受到启发了。任何落入低频陷阱频段中的声波会引起箱体内部空气的往复运动。声波能量于是被消耗到(箱体内的)空气中,从而将房间中的声波能量除去。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已足够接近我们的意图。赫尔姆霍茨共鸣器可以设计为窄频带(只移除有问题的频率),也可设计为宽频带,适用于一段频域。但是,它要求箱体必须坚硬厚重。由于通常体积太大较难构造。 另外,更流行的一种共鸣式低频陷阱采用吸音材料,通常它被称为嵌板式陷阱,因为它通常使用薄薄的夹板或类似的材料构成面板。嵌板式陷阱通常使用玻璃纤维来拓宽吸收范围,设计良好的话它可以有效的覆盖一个八度音阶。虽然依旧不够完美,但比起赫尔姆霍茨式陷阱来已经有更宽广的吸收范围。采用此种陷阱来处理房间时,通常另一种也会被采用,一种用于控制 100hz左右的频率,另一种控制200hz。在低频80-300hz的主要频段中如此处理是可以接受的(翻译的或许不对)。尽管此种陷阱不像赫尔姆霍茨式陷阱那样笨重,可他们体积依旧不小,而且往往很贵,还需要复杂和仔细的分析。 就我认为,对大多数房间都合适的低频陷阱应该是基于硬质的玻璃纤维的宽频带吸收式的。硬质的玻璃纤维同家用的绒毛类材质相似,它能被压缩为原始体积的四分之一并塞进一到四英寸厚的嵌板中。一个塞入玻璃纤维的三英寸厚的嵌板的吸音性能相当于未经压缩的一英尺厚的玻璃纤维。使用玻璃纤维的低频陷阱的最大优势在于由于它不是基于共鸣的原理因此适用于更宽广的一段频率范围。确实,硬质玻璃纤维嵌板也被大量用于吸收中高频。结合硬质玻璃纤维隔膜可以达到很高的性能。象这种混合式设计可以覆盖很宽一段频率,低频可以潜至80hz甚至更低。 采用玻璃纤维的陷阱对于80hz以下的频率很难产生充分有效的吸收。幸运的是,就如我们早先所说,大多数的房间不需要吸收80hz以下的频率。(对我来说,是个不幸的消息)因为一面石头墙(sheet rock walls)会穿透和吸收这些极低的频率。因此除非你有一面水泥或砖头(walls made of cement or block)制的墙,或者由两面
石头墙隔离出来的空腔,这种情况下玻璃纤维陷阱是最好的选择。另外实在不行你还可以调整均衡器来尽量减低低频的危害。之前的调整扬声器啦,听音位置啦,低频陷阱啦等等只不过都是被动的想办法。然而,这些都是房间实实在在存在的缺陷,既然你无法放入足够多的低频陷阱,既然你无法将扬声器放到最佳位置,那末,均衡器调节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用于对付中高频的吸收面板通常十分纤薄,可以平平的安置于墙面或天花板上。而低频陷阱通常体积很大,至少很厚,他们一般置于屋角附近效果最好。放置过多的中高频吸收材料会导致声音干瘪,缺乏生气。但对于低频来说却没关系。低频陷阱越多,低频会潜得越深,低频频率曲线会越平直。除了猜砖头的就没有别的答案了,呵呵。。。还是公开了。每个箱子都配了一个大理石垫子,厚度7CM,重得要死!
为了体验杰士U2 7.2标准配置的双炮感觉,咬牙再购入一炮,先交作业。
看过前面帖子的兄弟都知道我家里的杰士U2是从两位大侠手中接过拼凑的7.1,杰士官方的标准配置只有5.1和7.2。一直都感觉家里的低音炮不够力,也许是安桥5007的预估,也许是小弟水平不好,没有把炮调教好,呵呵。。。一直想体验一下标准7.2配置的感觉,酝酿了好久了。。。这几天股票小赚了点,算是给自己一点小奖励吧,先上图 包装
新炮
老炮
双炮
双炮
新炮前倒相孔
老炮前倒相孔
整体来一张
中午午休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去物流提了货回家吃饭,再拆箱接上系统,就剩半个小时了!粗粗比较了一下新老炮的区别,外观尺寸肯定一样,前倒相孔有些区别,老的那个口子比较死板,新的口子都倒角成圆形了,看上去要灵巧很多;接着用魔爪把两个炮摸了个遍,发现老炮的喇叭胶圈比新炮的要厚一些,感觉更结实,不知道是新的偷工减料了呢还是有规格上的不一样,或者老的有老化现象,外观看不出来,摸了才知道。不管怎么样,也得接上出出声音呀。。。把炮放扔到角落,接上新炮,然后再找了平时比较熟悉的《十面埋伏》,选到金城武带着章子怡在竹林里乱串的那一段,满天都是竹子乱飞。先把新炮接上,老炮拿掉,听了一遍,再把老炮接上,听了一遍,初步感觉新炮的力度有点点不如老炮,而且新炮的低音没有老的那种浑厚感,不知道是不是新炮还没有煲的缘故。接下来把两个炮都接上试了试,呵呵。。有点感觉!比一个炮强多了(这是废话,哈哈)。不过说实话,还没有找到理想中的感觉。。由于急着赶去上班,就先扔着了。请兄
弟们指教一下:第一,双炮的设置和原来单炮的设置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包括相位、分频点等;第二,除了现在这个摆位,其他还有那些比较经典的双炮摆位可以推荐一下,我再试试;第三,低音炮需要煲多少时间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先谢了!晚上回家按照大头兄弟的建议,遵循THX标准将两个炮挪到两边侧面(由于侧环绕底下实在没有位置可以放了,所以稍微往前挪了些位置,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影响)。一听之后吓一跳,和原来放在前面相比声压的强度完全不同了!昨晚功放音量在15,觉得低音声压还是一般,晚上音量在20,就觉得受不了了,而且低音觉得有些过了。经过调整,发现原来炮位置没有挪动之前,低音功放上的低音分频点设置大概在80HZ左右,在挪动之后这个设置就有点过高了,导致过多的低音通过低音炮发出,听起来就非常累,最后调整到60HZ左右,发现声音就很好了,低音在该有的时候非常有力,不需要的时候中高音清晰准确,晚上真是没有白折腾呀!!呵呵,先感谢一下大头兄,这几天有空再折腾折腾,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位置。也请坛子里的其他兄弟继续指教!
话说入了双炮后在常版和其他兄弟的指导下,低频效果目前尚可。可是前声场一直感觉不够宽阔,有点大头带了小帽子的感觉。。一直以为是功放的推力不住的缘故,没有发挥号角的特长。原来前置的位置是这样的
刚刚哄女儿睡觉,一不小心被楼上兄弟插了一下,哈哈哈)昨晚本地的一个烧友到家里来,也说到了前置的声场问题,我的第一回答是:功放不够力,等上了前后级再说。这位兄弟不紧不慢说了一句:换个位置试试看。。。。我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老是在低音炮上折腾位置,怎么从来没有反思过前置音箱的位置呢?赶紧翻出THX标准图再看了看,发现THX标准的两侧主箱位置都是略往皇帝位倾斜,而且左右主箱和中置到皇帝位的距离都是相同的,真是温故而知新呀,于是把左右主箱的位置挪了一下
再上两张调整后的图片。
两边主箱调整完以后,发现中置声道的位置还是有点偏下,导致对白声音偏离屏幕的中心。本想最近去订做一个中置脚架,由于琐事太多,一直没有去弄。晚上在视听室转悠的时候现场发现了两个垫子,于是把中置音箱的前部分用这两个东西垫了一下,试听了几段碟,哈哈,效果不错!先让大家看看这个垫子的样子。。。家里中置有类似问题的兄弟可以考虑学习一下,哈哈
新增两张全景图,三星9008自带功能,呵呵,不是做手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