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桂东县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桂东县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作者:梁铁刚

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

[摘要] 本文在整理和研究青石岭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潜力及远景。

[关键字] 钻井地质导向进展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76-2

1 区域地质背景

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湘赣二省交界处,距桂东县城东南约15Km。处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东缘,诸广山复式岩体西缘。沙田--青石岭印支期至燕山期断陷带与广南--寨前--大洞断隆带之分界线旁侧。炎陵--汝城南北向构造带和炎陵--桂东北西向构造带在此交汇,区域构造位置对成矿十分有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构造

本区隶属新华夏系第二复式沉降带,湘东早-晚期新华夏褶断带与炎陵--汝城南北向隆起带、炎陵--桂东北西向褶断带的复合部位,本区经受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大的构造运动,受多期次构造--岩浆作用影响,区域上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主要为NE 和NNE 走向,与区内矿化、蚀变密切相关。它们基本上控制了区内各矿床点的分布,为各种矿液的运移和富集创造了良好条件,是成矿过程中的导矿构造,而且本身亦是容矿构造。区域上有多处钨多金属矿床、砷铅锌矿床就附存于NE 向压扭性区域大断裂的构造破碎带中。而与区域性NE 向主干深大断裂平行的次级NE 向小断裂也是区内矿脉的主要容矿构造,而且,往往含矿品位较富。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就属于次级NE 向构造控矿的类型,它们多数以构造破碎带的2形式出露,少数为含矿石英脉,走向基本上与区域性NE 向主干断裂平行,呈大致平行的带状分布。多数倾向南东,倾角50~80 度。沿走向长度从几百米至几千米不等。矿脉形态及产状严格受NE 向构造控制。矿区少数NW 向的构造破碎带或石英脉一般不含矿。

2.2 岩浆岩

矿区大面积出露加里东期第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粗一中粒少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3(2)a),部份为花岗闪长岩,其次为印支期第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区钨多金属矿床主要附存于(ηγ3(2)a)岩体中。根据1:5 万区调资料,(ηγ3(2)a)花岗岩划分为桂东序列大塘单元,其锆石u-Pb 年龄为428Ma,其岩石化学成份见下表2-1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1.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利用青石岭矿区所在区域的区域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资料成果,来分析本区各时代地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表中Kk=区域平均值/克拉克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1)区域上富集型元素(Kk>4.0)为Sn、Bi、As、W、Pb。这些成矿元素丰度远远高出地壳平均值,在本区很有利于形成锡、钨、砷、铅、铋等矿产。

(2)岩浆岩(花岗岩)明显比沉积岩富含Sn, Sn 丰度是沉积岩的2.3 倍,可见含丰富锡的花岗岩对锡矿的形成极为有利。

(3)寒武系比泥盆系震旦系更富含Cu、Pb、Zn、Ag、As,可见寒武系对多金属矿成矿有利。

(4)震旦系地层富含W,其Kk 值为9.59,故震旦系地层对钨矿的形成极为有利,可提供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以上特征说明,区域同一成矿带上众多的各类金属矿床,与该区域各时代地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关系密切,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是形成各类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

3.1.2 区域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5 万桂东县幅沙田幅区域地质报告成果。统计区内各类岩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几何平均值,有如下特征:

(1)区内二长花岗岩和沉积岩与克拉克值对比,花岗岩特征元素为W、Sn、Bi、As、Pb,砂岩、板岩的特征元素为As、Pb。

(2)毒砂、铅锌矿化岩矿石中As、Pb、Zn、Ag 富集系数很高(十几到数千),且Sn、Bi、W、Cu 含量也较高;黄铜矿化、钨锡矿化岩矿石中W、Sn、Bi、Ag、As富集系数达数十至数百。

3.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属《湖南诸广山一万洋山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工作范围,根据该项目所作的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异常元素组合以W、Bi、Cu、Ag 为主,次为As、Mo、Be、Pb、F、Sn、Zn。主要异常元素W、Bi、Cu、Ag,异常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而且与钨矿点吻合。NAP 值排序靠前的为W、Bi、Ag、Cu、元素,判断该区主要为钨矿化,次为铜银铋等矿化。

4 找矿前景分析

4.1 优越的成矿地质环境

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本身就处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上,又刚好处在沙田--青石岭印支至燕山断陷带与广南--寨前--大洞断垄带的结合部位,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其NE 和NNE 向的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矿体所附存的加里东期花岗岩(ηγ3(2)a)、印支期花岗岩及矿区周边震旦--寒武的地层和泥盆系地层均可提供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特别是各时代侵入的岩体,不但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而且具多期此侵入的特点,岩浆的每次侵入作用,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矿化作用,使矿化进行多次的叠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构成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

4.2 成矿规律及矿床特征对比

矿区经地表工作,已发现钨多金属矿脉18 条,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的石英脉--云英岩中,矿化富集与硅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关系密切,矿体形态简单,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呈平行排列,密集型带状分布,化探异常、硅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已发现之矿脉沿走向最长达4100 米,与区域同一成矿带内已知的成因类型相似的钨多金属矿床对比,如曾子坳钨矿、流源钨锡矿、青铜钨矿等,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相同的矿床成因类型,相同的矿床地质特征,相似的找矿标志。虽然含矿岩系、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期次及有用组分富集程度有所差异,然而它们都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混合流体、多期次成矿的特点。青石岭钨多金属矿,无论从成矿物质来源、有用组分富集条件还是矿床规模与周边相类似矿床相比,更具优越性,找矿前景良好。

5 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