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

赣榆实验小学李玉芬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这两种情况分别在例题和“试一试”中进行教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熟练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来得简便。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初步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体验简便算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交流为主,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铺垫引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a+b)×c= a×c+b×c

3.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乘法分配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王叔叔到商场去采购一批服装。

(1)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32×102=________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强烈的的求知欲望,这样的学习素材生动、真实、有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预设:

(1)32接近30,102接近100,30×100=3000(元)

(2)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

师:3200比3000更接近准确的结果。

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学生在估计时会很自然地把102件看作100件,根据32×100=3200,估计出实际结果一定大于3200。估计是过程自然提示学生注意到102是个接近100的数,从而为把102看作“100+2”进行口算,以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作了必要的孕伏。)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哪种算法更简便?

(学生用笔算和口算的方法计算结果是已有的经验。呈现出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和口算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能让学生体会口算比竖式计算快捷方便。)(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32×102

=32×(100+2)

=32×口+32×口

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5)填一填

15×2031001×84

=15×(200+ ) =( + )×84

=15×200+15× = ×84+ ×84

(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lOl 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

这些题目都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3.教学“试一试”。

独立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46×12+54×12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让学生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探索求两积之和的简便计算的方法,更全面地掌握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思路。在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5.小结:

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来得简便呢?

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教师演示:

32×3

=(30+2)×3

=30×3+2×3

提问:你能说一说这样做的依据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声现象复习课评课稿

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曹雄 这学期,我们听了两堂初三英语复习课,其中徐秋妍老师上的一堂复习课让我印象深刻。 徐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发言、质疑。在本节课中教师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技巧的归纳,既有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 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关注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徐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把语法讲解与语篇练习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大胆创新。 从徐老师的尽心设计的环节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标题猜测生词的含义;指导指导学 生对全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强调了语篇的重要性。有效设计了课堂练习,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进行大容量、快节奏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巧用关联词,增加书面表达的色彩和观赏性,从而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 复习是知识的再现、巩固与提高。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 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揭示有关规律;帮助掌握一定的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运用中突破,理解中记忆,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篇二:《声现象》复习说课稿 确定合适的复习目标 一、第一章《声现象》组内决定由我上复习课。接到任务以后: 1首先按自己的思路给出基本复习思路。然而觉得没有什么新意。原因是:声现象内容 简单,学生不太重视,提不起学生的复习的激情。 2于是,请教毛老师,毛老师说:前一年卓老师上这节课,卓老师几乎什么都没讲,学 生都会。是呀,声现象在中考中只占2-3分的题,确实内容非常简单。 (转载于:声现象复习课评课稿) 3上网查阅大量资料(10个课件,12个学案)。没有哪一个资料是我特别看重的。 二、于是我迷惑了,我不知该怎么复习这第一节课了. 1.内容简单,我如何让学生非常有兴趣的复习好这一章呢? 2.作为复习课,我该给学生强调些什么呢? 三、确定合适的复习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作为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抓住课本。将课本吃透,才是目的。 2、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四、具体操作方法 1.将学案发给学生提前做。学生发现:内容感觉很熟悉,但是好像又忘了。从而告诉学生一定要将课本带来,第一轮复习要紧扣课本,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2、探究性实验贯穿初中物理的始终,既然声现象内容简单,所以可以将探究性实验能力的的培养作为复习本章的重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内容融入题中,是学生觉得复习有兴趣。 五、上课 组内全体老师听课 六、评课 张校长,黄组长,于组长等老师都做了点评。 七、反思 自我感觉良好,点评也很亲切。 所以确定“合适的复习目标”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声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初中历史说课稿:《辛亥革命》说课稿范文

初中历史说课稿:《辛亥革命》 一、说教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中的第3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就中国近代化艰难历程的又一段新的历史体验。本课与教材前两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下一课《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办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同盟会的建立以及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 重点体现方案: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的内容,对比媒体展示的“兴中会成立简表”,自己设计“同盟会成立简表”。教师强调同盟会成立的意义,并通过讨论探究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是成功的。但革命果实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又是失败的。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目标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以完成目标的和未完成的目标,再结合辛亥革命的结局,从而认识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 三、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课前导学,采取提问讨论、分析综合、、创设情景、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中新初中校李德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来自中新初中的李德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上)《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我准备从以下八方面来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在新的教材体系中《声现象》是学生学习《机械运动》后接触的又一类物理现象。《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第二节,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本节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声现象体系至关重要,为噪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尽管在新课程标准对于《声音的特性》一节的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运用,但在近五年的绵阳中考中,有两年都以本节知识作为对声现象的考察,由此可见,声音的特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初步接触“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两种基本探究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心智水平 对于刚刚开始了解并参与学习物理学的八年级同学来说,新奇和兴趣是他们进入物理殿堂的源泉。 (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声现象,是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初感受。然而学生不足的是从生活中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引导学生逐渐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就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课在设计就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三)应对策略 因为声现象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因而容易建立起知识体系。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方法的意识,并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决心和信心。

初中初一历史说课稿范文

初中初一历史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的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

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的时期我 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 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 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 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 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 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民族关系的重 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 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 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荒漠化概况 第一节世界荒漠化概况 三、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 (一)非洲荒漠化现状 非洲总面积的1/3是沙漠,仅撒哈拉沙漠面积就达777万km2,非洲的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二)荒漠化的成因 *水文环境差*非洲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不一,地区差异很大*气候环境恶劣 *土壤条件差*干旱*非洲的灌溉*非洲的土壤流失 第二节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 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四川、云南、吉林、海南、河南、天津、北京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市、旗)。 一、荒漠化地区的气候 ●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为丰富 ●气候干燥 ●冷热剧变 ●风大沙多,风能资源丰富 第三节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一、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陡坡垦耕是导致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樵采、乱挖中草药、毁林等则是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二、自然成因 (一)地理环境因素 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二)气候因素 第四节中国土壤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 一、风蚀荒漠化 (一)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及分布 风蚀荒漠化面积160.7万km2,其中分布在干旱地区的占总面积的54.5%;半干旱地区的占30.6%;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占14.9% (二)风蚀荒漠化的程度 风蚀荒漠化中,轻度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27.4%;中度占15.6%;重度占57.0%。 风蚀荒漠化的程度分布规律充分显示出风蚀荒漠化的进程受气候、特别是受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 二、水蚀荒漠化 (一)水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总面积为20.5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8%。 (二)水蚀荒漠化的程度 在水蚀荒漠化土地中,轻、中、重度的面积分别为13.5万km2、4.6万km2和2.4万km2 ,分别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6.0%、22.4%和11.6%。 三、冻融荒漠化 冻融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共36.3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3.8%。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 ---易公教育资料平台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的汉朝》,它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说课讲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平定县立璧学校

实验目录: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 (5) 实验三、声音的特性 (7) 实验四、固体溶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9) 实验五、水的沸腾 (12) 实验六、光反射时的规律 (13) 实验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 实验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7) 实验九、测量物质的密度 (19)

实验汇总: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提出问题】 1、怎样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如何测硬币的直径?周长? 3、如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 【设计实验】 1、积累法:测课本的厚度(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张纸的总厚度或N匝金属丝的直径为D,再计算每一张纸的厚度或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D/N。) 2、替代法: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 3、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 所需器材:刻度尺、作业本、物理课本、细铜丝、硬币、三角板、纸条、针【进行实验】

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测硬币的直径(画示意图如21-1所示) 测得:1角硬币直径为;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 【评估与交流】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个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理解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准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点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学习“建筑”一目时,因为初中阶段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就需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实行升华才能准确把握本课主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为年龄的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现阶段,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的、有趣味性的和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历史知识易于且乐于接受。在本课的学习中,初三学生对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和古代文学与戏剧的代表作品,易于掌握和提起学习兴趣。 但初中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具备历史思维的水平,他们的思维往往存有分散性和孤立性,不能有机地实行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中外历史的比较。在学习“建筑”一目时,探寻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超出了初中学生有限的知识和思维水平范畴,需要教师化繁为简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协助他们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规划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水平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建筑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基础知识。

西农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名词解释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名词解释 荒漠:荒漠作为一种地理概念,最初是指缺乏降水,植物稀少,因而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干旱地区,或者指没有人工灌溉就不能发展农业的地方。这就是传统荒漠的概念。也称为狭义荒漠或热荒漠。此外,在地球上还分布着气候干冷,终年负温,固体降水,植被贫瘠,地貌营力以寒冻风化作用占主导的自然地带,被称为冻荒漠(简称寒漠)。广义荒漠为热荒漠和冻荒漠二者统称。气候干燥(干燥度K>4)、降水稀少(<200mm)、蒸发量大(>2500mm)、植被贫乏的地区。 沙漠:是沙质荒漠,是荒漠的一种类型,是荒漠、半荒漠地带中地面组成物质主要由沙粒构成的地区。 沙地:半干旱或湿润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或沙层所覆盖的土地。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化:即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的强化与扩张过程(即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 沙漠化土地: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 防风固沙林体系:以灌木为主体,乔、灌、草搭配,带、片、网结合,并且与周围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环境的综合体。 回归沙漠:在南北纬15°~35°之间,由于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和干燥信风的影响,降雨较少,气候干燥,形成的沙漠称之为回归沙漠。 雨影沙漠:由于高山阻隔,处于西风带的背风面,受不到湿润海风影响,气候干燥,在此条件下形成的沙漠称为雨影沙漠。 滨海沙漠:也称寒流海洋型沙漠,在热带大陆西岸,有冷流经过的滨海地带,因为冷流的低温高寒性质改变了沿海的气候状况,导致沿岸气候干燥多风,在此条件下形成的沙漠称为滨海沙漠。 内陆沙漠: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在此条件下形成的沙漠称之为内陆沙漠。 流动沙地(丘):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 半流动沙地(丘):由于水分、植被条件较差,沙地(丘)移动速度一般。 固定沙地(丘):由于水分、植被条件较好,沙地(丘)移动速度很缓慢。 起沙风:一切大于起动风速的风都称为起沙风。 风沙流:是指含有沙粒的运动气流。 风沙流结构:气流中搬运的沙量在搬运层内随高度的分布状况称为风沙流结构。 输沙率:风沙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断面所搬运的沙量。 风蚀:风或风沙流对沙质地表吹扬并携带沙粒的现象。 堆积:风沙流中的沙粒跌落在地表的现象。 非堆积搬运:跌落沙粒与跃起沙粒数量基本相同时,称为非堆积搬运。 蚀积周期:风沙流以风蚀经堆积到再风蚀的过程称一个蚀积周期。 饱和路径长度:从风蚀起点到开始堆积的距离,即风沙流由不饱和到饱和的这段距离。 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是对造林地上所有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统称。 立地条件类型:是立地条件及林木生长效果相近似的造林地归并成的类型,即具有相似的宜林、宜牧性质,可选用相同的植物种和相似的造林种草技术措施,有着相似的生产能力的若干地段的总称。 沙障孔隙度:通常把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叫做沙障孔隙度。

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说课人:XXX XXX中学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说课稿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说设计理念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是现阶段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改变的一种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九一八事变》学习网页,通过网页与教材互补来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位置、编排意图及作用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要求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比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 (1)本课的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处理办法:通过组织学生查看教学网站资料及相关纪录片,使学生掌握事变的经过,并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及反思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的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和声音的特性,这对过渡到本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节课同时也为后面的声的利用的学习打下基础。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节课的特点之一是联系生活,通俗易懂;特点之二是涉及面广,实例丰富。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举例说明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二、教法学法 1.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了与交流,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 3.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归纳总结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min)。 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和一段燃放鞭炮的生活场景。并提出问

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祖国五千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以下是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表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所取代。美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剑拨弩张,形成“冷战”局面。但这种冷战的格局并不符合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两大阵营的存在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很快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转化,是新旧历史阶段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因此,本课具有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 (2)了解铁幕演说和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苏对峙局面形成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梳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及透过现象了解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两极格局,初步了解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世界和平的可贵。 (三)教学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难点:两极格局的了解与评价。

二、说学情 本课的“冷战”和两极格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密切,较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借助文字材料、历史图片,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冷战”、两极格局和“热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阅读指导法、问题导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思中学,在学中思。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 四、说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我通过上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这个环节,使得新课与旧知识很好的衔接,便于学生形成整体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根据学案预习,并且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 三、合作交流,拓展升华 本课书共有三个子目,根据我的教学对象及新课标要求,我自主设置四个步骤来完成主体部分的教学。 步骤一:“冷战”兴起的原因。 在讲这一目时,我先用幻灯片展示出美苏两国战后的发展情况,由此得出,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而苏联成为其称霸的主要障碍,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主要凸显双方在意识形态的分歧。 针对矛盾,美国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冷战。

超声与次声说课稿

《课题超声与次声》说课稿 久长中学周志红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思路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我先说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中,分别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延续和拓展,是真正从物理走向生活最重要的一节。因此,对本章的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第三节。 下面我说一下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新课改理念,我确定本课题的教学三维目标分别是: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及超声和次声;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教材P49信息窗,交流、讨论得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和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形成与人交流,听取别人观点的学习习惯; 2、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交流讨论的过程,初步形成“善于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超声与次声的学习以及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超声与次声;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及次声的危害;现在的课堂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我又确定了另一个教学重点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复习引入课题《超声与次声》,再让学生课本P49信息窗《人与某些动物的发声及听觉频率范围》,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再由此引入超声与次声的定义。接着直接向学生提出,超声与次声虽然听不见,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引出超声的特点与应用,在这一环节上,利用一段《超声波的利用》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阅读课本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相互交流讨论得出超声的特点以及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既锻炼了学生阅读与观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接着给学生们展示超声在现代技术中应用的实例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超声虽然听不见,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成就感,介绍完超声的应用后,接着给学生介绍与之相反的次声的危害,次声在生产和生活中接触不多,能够提供的资源和实例较少。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上,我采取直接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次声为什么会对人体、机械设备,建筑物等产生危害,有哪些危害,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次声,让学生能了解到次声的危害,如何防止次声的危害即可。在新课内容结束的最后,采取介绍《我爱发明》节目中,工人利用超声波发明驱狗器的故事,既起到点题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们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精选

初中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一、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

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完整版)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带答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P16第一段儿结合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片,说出荒漠化的含义以及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 2. 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4.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 【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学法指导】图示分析法、阅读分析法,合作探究等 学习过程: 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 1.认识荒漠化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东部为高原,西部高山环绕内陆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

土壤: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土壤发育差 河流:多季节性河流,内流河为主;河流稀疏短小 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3.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___________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 (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力条件——___________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教材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早上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是第二章知识的扩展,也是前几节所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等知识的总结及应用,是声音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包括噪声的来源、噪声的产生、噪声的控制及噪声的应用,集概念、规律探究和物理知识于一体,是充分体现物理思想的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应对噪声的产生及控制进行重点学习。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好奇心较强,但实验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故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要悉心指导。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此章节之前接触了一些关于声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噪声在生活中存在广泛,只要联系实际去教授新的知识,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举例及讲解,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方法与过程: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3.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与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直观演示法则是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学法:新课改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乐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初中历史说课稿[1]

初中历史说课稿-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