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供水

农业灌溉供水给

0701

农业灌溉供水简介

1.灌溉的现状与目的

2.介绍灌溉供水系统

3.地面灌溉系统

4.传统地面灌溉方法

5.喷灌微灌技术

1.灌溉的现状与目的

1-1.现状

?在全世界的全部耕地中,仅有15%—20%的土地能得到灌溉,其贡献可高达农场品总产量的30%~40%。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的10%,但灌溉面积却占全球灌溉面积的21%,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水平相当。

?我国灌溉面积约53330000 h㎡,占总耕地的41%却生产了占总产量70%的棉花,90%以上的蔬菜和2/3以上的

粮食。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仍很低,灌溉用水利用率只有

0.3—0.4,与发达国家的0.7—0.9相差很大。

1-2.目的

?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输送必要养分。

?水流淋洗火稀释土壤中的盐分,使土壤和大气降温,创造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农田环境。

2.灌溉供水系统

2.1 灌溉供水系统分类

?加压灌溉系统

?自流灌溉系统

?地下灌溉系统

2.2加压灌溉系统

?包括喷灌、微灌及通过加压管道网完成向农田输水配水的一系列类似的系统。

?现今已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加压供水系统,如中心支周时大型喷灌系统,移动式喷灌、滴灌系统等。

?摇臂喷头 360°全圆喷洒微喷头折射式微喷头

2.3自流灌溉系统

?是在田间通过一个自由面进行地表漫流的输水配水系统。

2.4地下灌溉系统

?将灌溉水引入地下,湿润根区土壤的灌溉。有暗管灌溉和潜水灌溉。前者灌溉水借设在地下管道的接缝或管壁孔隙流出渗入土壤;后者通过抬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由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地下灌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但表土湿润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长。

3地面灌溉系统

3.1地面灌溉的过程

一次地面灌溉过程是由四个阶段组成。

(1).当向农田供水时,水便在地面上向前推进,直至水扩展到整个地面为止,称为行水阶段。(2).水可直接(或不直接)湿润整个地面,并使流经之处都填满,然后灌溉水从田间产生径流,或开始在地面下蓄水。推进结束和停止进水之间的阶段称为湿润(或蓄水)阶段。

?不再供水后,地面上水量开始减少,它或者从地面排走(径流)或者入渗到土壤中。

为了描述地表水流的水利特征,把排水期

分为耗水阶段(垂直退水)和退水阶段

(水平退水)。

(3).耗水阶段是指停止进水和水下的裸露土壤

首次出现之间的间隔。

(4).退水阶段从该点开始,并持续到地面被排

干。

在地面灌溉期间的行水湿润耗水和退水阶段的时空轨迹线

3.2地面灌溉系统的组成

?灌溉系统是许多向农田分流供水和输水施设网络的一部分。

?一个典型灌溉系统的组成可以分成四个子系统:(1)供水;(2)输水或配水;(3)用水;(4)排水。

?每一部分都必须为促使达到最高农田产量而共同协调工作。

4传统地面灌溉方法

?地面灌溉方法是指水在地面流动过程中借助重力作用和土壤毛细管作用侵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这种方法下需要设备少、技术简单、节省能量。

?传统地面灌溉按其田间工程和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分为淹灌、畦灌和沟灌。

4.1淹灌

?淹灌是灌溉中最常见的形式,尤其是在分布有小田块的地区。

?如果一块地四面平坦,四周有土埂围住,该田块便称为格田。水稻就是在格田中种植

?精确的土地平整对取得淹灌的高均匀度和高效率至关重要。

4.2畦灌

?畦灌可看作淹灌向较低的一端具有自由排水条件的矩形坡地或等高农田进行灌溉的延伸典型的畦灌农田被分成多个倾斜畦田。

?水从人工挖的毛渠灌入每个畦田,当关闭进水口后,水便从高的一段流向低的一端。

4.3沟灌

?沟灌利用“垄沟”、“细平沟”和“浅沟”,在作物行间开沟灌水,通过引导水流沿田块主要方向流动,避免淹灌整个农田。

?沟灌是水在流动过程中主要由土壤毛细管作用来侵润两沟之间的土壤

4.4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结语

——缺点

?我国大多数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不同形式的地面灌溉。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等问题,水的浪费相当严重。地面灌溉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灌水技术,在发达国家也是主要的灌水方法。如美国,·1997年地面灌溉面积仍占总灌溉面积的50.7%。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大

型农业机具的使用以及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面灌溉在灌溉均匀度和灌溉效率两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地面灌溉管理和设计中的应用,为改进地面灌溉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同时一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如波涌灌溉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田间闸管系统等,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要求 三、实习进程安排 四、实习内容 4.1 四川大学参观 4.1.1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1.2 校史馆与科技馆 4.2 都江堰 4.2.1 都江堰工程简介 4.2.2 鱼嘴 4.2.3 飞沙堰 4.2.4 宝瓶口 4.2.5 岁修制度 4.2.5 工程亮点与哲思 4.3 向家坝 4.3.1 流域概况 4.3.2 地质概况 4.3.3 工程枢纽布置 4.3.4 工程施工 4.3.5 工程监理 4.3.6 工程亮点与技术难题 4.4 溪洛渡 4.4.1 流域概况与地质概况 4.4.2 坝型选择 4.4.3 可行性与必要性 4.4.4 工程枢纽布置 4.4.5 工程施工 4.4.6 工程两点与技术难题 4.5 向家坝与溪洛渡工程比较 4.5.1 综合效益比较 4.5.2 坝型比较 4.5.3 泄洪消能方式比较 4.5.4 电站设计比较 五、收获与感想 六、附图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 专业综合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结合农水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这次生产实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通过了解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状况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提高专业素质; 2.通过现场参观,调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听专家报告,扩展知识面,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4.结合毕业设计内容,了解有关建筑物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国情决定农业供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县物价局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访民问计”调研活动,深入等乡(镇)部分村组农户及水管单位,就全县农业供水这一社会关注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农业供水仍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农业供水管理刻不容缓。 一、基本现状 县地处平原向西北山区过渡地带,土壤类型繁多,水资源利用难度大,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相对比较困难。全县辖7个乡(镇)102个村,总人口19.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6万人,共有耕地面积24.31万亩,实现有效灌溉面积12.4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1.86万亩,农业供水灌溉受益人口达10万余人。(一)农业水利功能得到显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先后修复了“八大河水”及部分堰塘,修建了晓坪、友谊、泥龙等一批蓄水量相对较大的水库和东干渠引水工程。截止年底,全县拥有小型水库52座、堰塘9284口,引水水渠815条,水库有效蓄水量2486.3万立方米、堰塘蓄水引水量1640.2万立方米,已建成提水泵站118处,装机4436台套,基本上形成了东干渠、晓坪两大万亩以上的灌区。仅去年全县就完成农田水利工程2279处,新建改造末级渠系75公里。农业水利工程功能的

显现,为全县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94511吨,水稻、油菜籽亩产量分别达到了509公斤、128公斤,确保了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灌溉形式多种多样。处在丘陵山区过渡地带,耕地所处位置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灌溉形式呈多样化。一是蓄水灌溉,利用水库、堰塘蓄水灌溉;二是引水灌溉,利用主干渠等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三是提水灌溉,利用泵站提水灌溉;四是自流灌溉,利用小河沟渠地理优势自流灌溉。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全县水利工程划分为县、乡(镇)、村(组)、个人四级管理,其中县级水利部门主要管理一渠(东干渠)、二库(友谊水库、晓坪水库),乡(镇)管理张桥水库、太平水库,其它水库、堰塘主要划给村(组)或个人管理。(三)农业水费标准没有突破。农业水费是维系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县属丘陵伴有山区特征,水渠、田口无计量设施,因而未执行省规定的0.05元/立方米的计量水价。水费标准是按理论亩用水量500立方米计征,即最终征收到农户每亩不得超过25元。全县分地区不同执行标准各不相同,晓坪灌区执行的标准是10.75元/亩,东干渠灌区执行标准为24.90元/亩左右。两个主要灌区以外因经济实力、供水成本的不同,实际水费也千差万别,但都控制在25元以下。在水费征收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农民用水协会为单位集中收取,二是由管水单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书写格式 1.封面要求 各实践环节报告封面统一由教务处设计制作,请到各学院教务员处领取。2.内容要求 1)实习报告、毕业调查报告、科研实践报告和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实习项目、指导教师、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等方面; 2)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和课题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自身课程特点确定; 3)具体内容格式可参照附表,要求字迹工整,填写认真(填写时括号中的说明内容应删除)。 3.评阅要求 各实践环节报告均应有教师评语,批阅教师签名,批阅日期,教研室主任意见,红笔批阅。 4.格式与装订 各实践环节报告内容均用A4纸填写,内容手写打印均可,左侧装订。如打印: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四号;二级以下标题和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单倍行距。

?实习日记

建筑物),(防洪墙坐落在土基上,它在2010年8月21日丹东历史上第二大洪水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防洪墙还兼具排涝的功能)知道了防洪墙的构造,以及在防止洪水蔓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下午又顺便参观了抗美援朝历史纪念馆了解了抗美援朝的经过,以及中朝两国之间历来浓厚的友谊。进行了自我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懂得了国防的重要性。在馆内我们随便参观了一些战争照片,明晓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先爱国再爱学习,用知识来报效祖国。 天气:晴实习地点:铁甲水库、太平水库、友谊灌区 经过了昨天“旅游式”的实习,今天我们整装来到了真正的实习目的地——水库。首先到达的是北纬40°03′,东经124°10′的铁甲水库,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溢洪道的形式,知道了铁甲水库的溢洪道为正堰开敞式结构,见到了弧形闸门,并对它的结构有所了解,学会了使用弧形闸门的诸多好处。随后我们来到了主坝处,同学们走在长长地主坝上忙碌地记着笔记,有关专业人员也在对主坝的各个部位不停地进行着详细讲解,在这里我掌握了迎水坡与背水坡的不同作用,对它们两个部位的防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迎水坡的防护要考虑到水流的推力与液体的浸泡,背水坡的防护主要是防止土壤被降雨冲刷导致坝体失稳。经过了长长地主坝,我们来到了水电站进水口,在这里有两口竖井,它们常年开放,只有当检修水电站时才将其关闭。同时在这里我们眺望了铁甲水库的副坝,并听取了王老师对一般副坝的作用以及副坝在洪水时如何发挥泄洪的作用进行的详细讲解。随后我们走下主坝,来到了水电站,隔着建筑物我们听取了专业人员对电站如何引水、如何发电、如何排水的详细讲解。 中午老师们和我们一起在友谊灌区管理处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12点我们又坐车前往太平水库,在这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其与大型水库——铁甲水库进行仔细的比较,另外一个就是参观双重作用的铺盖。 之后我们便来到了友谊灌区,有关人员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渠首工程橡胶坝,听取了橡胶坝的放置位置选择,来洪水时和无洪水时橡胶坝的不同作用原理,并对橡胶坝的优缺点做了公平的评价,我们又自行参观了消力池的组成构造,在王老师与刘老师的介绍下我们还明晓了冲沙闸的工作原理与泄洪时重要作用。然后我们跟着专业人员到达了安放水泵的地下室,在这里,张老师对友谊灌区的水泵做了解说,并利用自己的所学给我们讲解了一般水泵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水泵之间的区别处与相似点。走出渠首工程,我们来到了进水闸,这儿的进水闸是3孔结构,

农业节水灌溉与合同节水管理

一、农业用水及节水现状 1.农业用水情况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但是,其中真正被农作物用到的还不到30%。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但是由于多年来农业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措施不配套等原因,使得农业灌溉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灌区大部分道路窄而不平,田间桥涵较少且破损严重,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灌溉以宽长畦大田漫灌为主,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加之灌溉水源的不稳定,灌溉困难且成本较高,抗旱排涝能力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及生产条件的制约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渠(沟)系建筑物老化,渗漏损失大;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有些地区甚至不收水费;用水计量设施不全,无法准确统计用水量;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管理手段落后等等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及推广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灌溉以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为主,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相对较少。同时,在农业节水推广方面也存在许多技术问题:(1)区域性的农业节水试验与监测网络还未形成,缺乏农业节水发展的基础数据积累和对农业用水状况的有效监测与控制。(2)农业节水基础研究薄弱,特别是对农业节水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还很欠缺,在农田尺度水分高效利用的应用基础、区域节水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用水优化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深度还很不够,影响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节水效益。(3)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研究的单项农业节水技术较多,但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于不同地区采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定量化、集成化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仍然是制约农业节水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4)农业节水设备与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和耐久性差,严重影响其大面积的应用。(5)农业节水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节水管理信息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差,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投入与产生节水效益之间的不匹配,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常规节水技术水平的重大技术障碍。(6)农业节水发展政策和制度研究方面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和提高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节水的必要性与意义 1.建设必要性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 摘要: 中国农业自古以来在水的条件方面一直很不理想。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亟需靠人工灌溉来保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因此中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 关键词:中国农业水人工灌溉重视农田水利 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erms of water conditions have been very satisfactory. China climate in most areas affected by the monsoon rainfall is very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year often can not meet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agriculture needs by artificial irrigation.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base. Water conservancy, except water, human surviv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has always been a country event. So since ancient China 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Key words: Chinese agriculture, water, artificial irrigation, attention,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前言: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大禹治水至今,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已有5000多年历史。中国古代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的工程就其规模之大设计的巧妙和高超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有关。几千年来丰富的水利资源滋养了中国农业。同时历史上旱涝灾害频仍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农田水利、克服旱涝灾害的斗争史。 正文: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大体经历了下列发展过程。 一、战国以前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布置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趋完善。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除了直接从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陂池。即在天然湖沼洼地周围用人工修筑的堤防构成的小型蓄水库可以调蓄河水和天然降水提高灌溉能力。西周时京都今西安市西南附近有灌溉作用的池就属这种灌溉型式。东周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水利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如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前591年间楚国在今安徽省寿县建成了芍陂当时是由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并于公元前548年将发展农田水利定为国家的法典。公元前563年郑国也兴建了新的灌排系统。 二、战国至西汉时期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洫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海河流域方面战国初年魏国邺令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漳水十二渠。由于漳水含有较多的泥沙带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养分该渠的兴建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肥沃了农田改良了土壤。西汉以下数百年间邺县一带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当与漳水十二渠的兴修有关。长江流域方面秦昭王时在秦蜀守李冰的主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2.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农业水利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

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102040418 杨洋农水4班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都江堰枢纽的发展历程,以及都江堰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分析了都江堰枢纽主体工程的功能和原理,研究了都江堰在现当代对农业环境的贡献及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利用人水和谐的思想,合理规划利用都江堰,使其长久对农业生态环境起良性影响。 关键词:都江堰和谐治水思想现代化规划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这句名诗描写的,叫做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讫今为止582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水利工程。它的伟大并非偶然,“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的核心,而这也最终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给成都平原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在探讨都江堰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需要对都江堰有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它的历史、地理位置、结构、建成方式等。这些细枝末节对生态影响,像多米诺骨牌,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后一个被推倒的牌。 都江堰位于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上,崛江以崛山导江而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县弓杠岭和朗架岭,流经汉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大渡河入汇,后注入长江。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即位于崛江中游的都江堰市。都江堰流域分水源区和灌区,渠首枢纽以上的崛江为水源区,河道长340公里,落差达3009米,灌溉农田1000多万亩。 崛江流至紫坪铺出关口后,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为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此处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米,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良好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崛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而引发洪水灾害,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造福川西大地,因此成为了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1、都江堰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 都江堰最初兴修的主要目的并非灌溉,它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根据文献记载,至汉代始,才扩大灌区,渐以灌溉为主。到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二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发展至今,都江堰已成为具有农业灌溉,引、蓄、提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大型水利工程。 可以说魏晋之后,都江堰才真正使成都平原的万顷农田得到灌溉,使蜀郡成为秦国的重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

为深入推进节约用水工作,我部制定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工业用水定额:味精》《工业用水定额:氧化铝》《工业用水定额:电解铝》《工业用水定额:醋酸乙烯》《工业用水定额:钛白粉》《服务业用水定额:科技文化场馆》《服务业用水定额: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业用水定额:理发及美容》和《服务业用水定额:写字楼》。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 一、适用范围 本定额适用于小麦种植区开展农业用水总量配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灌溉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工作,也用于指导地方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制定和修订。 二、词语解释 1.灌溉用水定额是指在规定位置和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 2.灌溉用水定额通用值是指根据灌区现状水平,在规定水文年型,满足区域用水供需平衡,某种作物在大中型灌区斗口、小型灌区渠首、井灌区井口位置的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 3.灌溉用水定额先进值是指按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采取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规定水文年型,某种作物在大中型灌区斗口、小型灌区渠首、井灌区井口位置的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 4.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5.渠道防渗是指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技术措施。 6.管道输水灌溉是指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采用改进地面灌溉的方法,也称管灌。 7.喷灌是指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

水滴,落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法。 8.微灌是指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9.地面灌溉是指采用沟、畦等地面设施,对作物进行灌水的方式。 10.改进地面灌溉是指改善灌溉均匀度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沟、畦、格田灌溉技术。 三、灌溉分区 1. 本定额分区分为两级。一级分区与水资源规划、灌溉规划分区相协调;二级分区与各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分区相结合。 2. 一级分区包括8个分区,包括东北区、海河区、黄河上中游区、黄河中下游区、淮河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内陆河区。 东南沿海区小麦播种面积小且占比低,本定额不涉及该区。 3. 二级分区包括114个分区,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各分区所含区域情况详见附录。 四、灌溉用水定额 全国各分区小麦灌溉用水定额见附表。 五、计算方法 1.灌溉用水定额通用值由净用水定额和现状大中型灌区斗口、小型灌区渠首、井口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 m 通用=m 净 η 斗口 ?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与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与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得综合措施。 2、无坝取水(intake without dam) 无拦河坝得灌溉取水方式。 3、渡槽(aqueduct;flume) 输送渠水跨越山冲、谷口、河流、渠道及交通道路等得桥式交叉输水建筑物。 4、水压力(hydraulic pressure) 水在静止或流动时作用在建筑物与水接触得表面上得力。 5、灌浆(grouting) 用压力将可凝结得浆液通过钻孔或管道注入建筑物或地基得缝隙中,以提高其强度、整体性与抗渗性能得工程措施。 6、坝体渗漏(dam leakage) 水库蓄水后,水从坝上游坡渗入,并流向坝体下游得现象。 7、可靠度(reliability) 建筑物在规定得时间内,规定得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得概率。 8、重力坝(gravity dam) 主要依靠自身重量抵抗水得作用力等荷载以维持稳定得坝。 9、校核洪水(check flood) 符合校核标准要求得以洪峰流量、洪水总量与洪水过程线等表示得洪水。 10、无坝取水(intake without dam) 无拦河坝得灌溉取水方式。 11、农田水利(irrigation and drainage)

防治旱、涝、渍与盐碱等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得总称。 12、灌溉(irrigation) 按照作物生长需要,利用水利工程设施有计划地将水送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得人工措施。 13、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与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与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得综合措施。 14、灌溉水源(water sources for irrigation) 可用于灌溉得地表水、地下水与达到利用标准得非常规水得总称。 15、水利计算(analysis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在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为经济、有效地利用灌溉水资源所进行得分析计算工作。 16、无坝取水(intake without dam) 无拦河坝得灌溉取水方式。 17、渗透系数(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在单位水力梯度下,水流通过多孔介质单位断面积得流量,亦称渗透率、水力传导率、达西系数。 18、斗渠(lateral canal) 从支渠引水,向农渠分水得渠道。 19、渡槽(aqueduct;flume) 输送渠水跨越山冲、谷口、河流、渠道及交通道路等得桥式交叉输水建筑物。 20、跌水(drop;plunge) 连接两段不同高程得渠道、使水流直接跌落得阶梯式落差建筑物。 21、流域面积(watershed area;catchment area)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得面积。 22、设计洪水(design flood)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行为,准确、科学地核算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是指供水经营者或政府有关部门在科学、合理确定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核算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行为。 第二章水价构成 第四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 第五条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正常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工薪酬、直接材料、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以及水资源费等。 1、职工薪酬。是指水利工程供水运行和生产经营部门职工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指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货币报酬)、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基本保险费。 2、直接材料。包括水利供水工程运行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原水、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以及其它直接材料等。 3、其它直接支出。指水利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生的除职工薪酬、直接材料以外的与供水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供水工程实际发生的工程观测费、临时设施费等。 4、制造费用。包括供水经营者所属生产经营、服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运输费、设计制图费、监测费、保险费、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试验检验费、季节性修理期间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5、水资源费。按国家有关规定计提和核算。 第六条供水生产费用是指供水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是指供水经营者在供水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资料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销售服务费,代收水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 蒋和平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及时地总结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成就与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以及其定义,归纳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运行模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建设成就运行模式 The Achievements and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Jianghe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 Chin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At the transitory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ru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it is signific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by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our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 in tim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s, the characters,and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concludes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chievements; modes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2亿多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并向更高水平迈进。目前,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探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就和模式,把握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1作者简介:蒋和平,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 程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介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2.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3.具有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乡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4.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夫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G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题目 西北某地山麓洪积——冲积扇处G 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2基本资料分析 G 农场的基本资料如下: 2.1地理位置 G 农场位于我国西北某地,有可垦荒地和耕地约5万亩。场区范围东起G 河引水渠,西至叉路口(Z 公路与W 公路的交叉处),南依高山,北抵Z 公路北边的北场界。G 农场地形图见附录Ⅴ。 2.2地形地貌 农场处于G 河及附近冲沟形成的洪积——冲积扇上,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度较陡。在扇形地带上部,起伏较大,冲沟较多,土层薄而不均,多有卵砾石外露,故不宜作为耕作农田;在扇形地带中、下部,基本平坦,冲沟较少,土层较深厚,部分已开垦为农田。 2.3气象条件 年平均降水量161.2mm ,其中作物生育期(4~9月)降水量106.4mm ,年平均蒸发量1733mm 。 年平均气温7.3C ,极端最高气温39.9C ,最低-30.1C 。 4~10月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11.8m\s ,常风向NW,其次为E 。 初霜期在9月上旬,晚霜期在4月上旬。结冻期在11月上旬,解冻期在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91cm 。 2.4土壤和水文地质 土壤属灰棕色荒漠土,质地为轻壤。在扇形地带上、中部,潜水埋深大于10cm,含水层为沙砾石,地下径流通畅,水质良好。在扇缘地带(Z 公路以北)潜水埋深3~5cm ,含水层颗粒较细,地下径流弱,矿化度较高。 G 河(在图外)是G 农场与T 乡的共有水源。发源于山区,主要由融雪、降水补给。河长约35Km ,砂卵石河床,沿程水量渗透较多,故流出山口后主要河槽逐渐消失,变为散射状冲沟。该河丰水期(6~8月份)洪峰流量20~60m 3\s;枯水期(11~3月份)仅有0.2~0.3/s m 3。 2.5水源和场外水利工程

2020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0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 览表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一起来了解一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吧!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中国农业大学362东北农业大学363河海大学36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65石河子大学366沈阳农业大学367华北水利水电大学368新疆农业大学369河北农业大学3610西安理工大学3611扬州大学3612内蒙古农业大学3613甘肃农业大学3614山西农业大学3615安徽农业大学3616四川农业大学3617宁夏大学3618四川大学36 主干课程

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工程施工、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排灌机械与泵站。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坚实的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在农业水利领域各单位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和城市水利工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该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宽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强化专业实践,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该专业已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城市园林灌溉技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水土环境、城市水利工程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要求

农业供水工程

班级:水利1301 姓名:张国梁 学号:20130303135 指导老师:魏清顺实习成绩: 2016年4 月10 日

班级:水利1301 姓名:江婷学号:20130303134 指导老师:魏清顺 实习成绩: 2016年4 月10 日

目录 前言 三峡水利工程 ........ (1) 1.1工程概况 (2) 1.2三峡主要建筑物................ ................ . (2) 1.3三峡工程的效益................ ................ .. (3) 1.4三峡工程带来的问题................ ............... .3 1.葛洲坝电厂 (4) 2.1安全教育................ ................ . (4) 2.2葛洲坝电厂电气一次部分................ . (4) 3.实习心得................ ................ . (5) 4.参考文献 (5) 5.致谢................ ................ . (5)

1. 三峡水利工程 1.1 工程概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中的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长江全长6300余km,流域面积180万km2 ,约占国土面积的1/5 ;三峡宜昌西陵峡以上至长江源为上游,长4500km,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鄱阳湖湖口长950km为中游,流域面积68万km2;湖口以下至上海崇明长江口为下游,长850km,流域面积12万km2。)三峡水利枢纽参数如下:三峡水利枢纽参数 1.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 亿m3; 多年平均流量14300 m3/s; 电站装机容量22500 MW; 年平均发电量882亿kWh。 2. 总库容450亿m3; 正常蓄水位库容393亿m3; 防洪库容221.5亿m3。 3. 特征水位: 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m; 百年一遇洪水位171m; 设计洪水位(千年一遇)175m;

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16农业

ICS27.010 F 04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161.1—2016 代替DB13/T 1161.1-2009 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用水 Norm of water intake Part 1:Agricultural water 2016-01-09发布2016-03-01实施

DB13/T 1161.1—2016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灌溉分区 (2) 5 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定额调节系数 (3) 6 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定额 (3) 7 蔬菜灌溉用水定额 (5) 8 果树灌溉用水定额 (6) 9 畜牧业用水定额 (6) 10 渔业用水定额 (7) I

DB13/T 1161.1—2016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 1161《用水定额》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农业用水; ——第2部分:工业取水; ——第3部分:生活用水。 本部分为DB13/T 116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河北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建中、张宝全、孙雪峰、苏建平、梁艳清、刘天旭、刘发、胡海军、尚瑞朝、李春辉、连少伟、孙春峰、彭鹏、李栓群、李丽玮、刘玉兰、管华、吕铁峰、郭中磊、杨婧、程鹏、韩晓宇、刘长缨、王东辉、张广艳、石梦梦、袁淑芳、卢耀东、李东海、刘红亮、李哲强、杨志娟、邓晓华、马欣华、张红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T 1161.1-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