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No.4 Secondary V ocational School of Nanning
教案
讲授课程: 地理
任课教师:凌如萍
所属部: 师范
所属教研组:政史地
讲授班级: 11级
授课学期: 2013年春学期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2013年8 月
【授课时间】 6 月12 日第18 周星期三第5 节共40分钟
【执教者】凌如萍
【授课课题】大气环境保护
【授课类型】新课
【使用教材】人教版幼师地理第二单元第四节
【课时数】一课时
【授课班级】11级学前教育16班人数4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大气臭氧总量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和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3.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
措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图
2.29,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2.通过课本图2.30,培养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本图2.31,培养读图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等,并说明酸雨区的分布。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四)美育目标
通过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3.用情境设计法、分析归纳法、问题教学法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

【教学手段】电子文本、各种格式的图形、图像、ppt等。

【参考资料】《地理教学设计新教案》等参考书。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8分钟)
给学生看漫画图像“地球出汗了”,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出汗”。

请学生依据导学目标自学教材,或看有关课件寻找答案。

电子文本:
1.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2.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全气温增
高,CO2深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3.全球变暖的后果是————,————。

4.为减少CO2的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

5.臭氧减少的人为原因有——。

6.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有——。

7.看图2.29“南极臭氧空洞”,其变化情况是————。

8.————叫酸雨。

酸雨的破坏性表现在————。

9.酸雨形成是由于————。

10.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

11.讨论图2.30“雨中垂钓”的含义。

12.讨论分析图2.31,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的分布;找出PH值小
于4.5的重酸雨区的分布。

(二)自主.合作.探究(25分钟)
﹝板书﹞:一、全球变暖
﹝讨论﹞1.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气体增多)
2.温室气体有哪些种类?(二氧化碳、甲烷、烃等)
﹝阅读材料﹞材料一: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讨论﹞3.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
﹝总结﹞由于人类活动造成:(1)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2)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提问﹞4.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将产生什么后果呢?(学生讨论) ﹝总结﹞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沿海的国家和地区;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提问﹞5.我们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学生讨论)
﹝总结﹞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在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过渡﹞中国古代有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下降3%。

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看来,科学家真的要“补天”了。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29)
﹝板书﹞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阅读材料﹞材料二:人类破坏了我的伞!
材料三:1989年,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和德国等的200名科学家对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进行了考察,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进一步研究表明臭氧层的破坏不仅存在于两极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洲、欧洲的大部地区、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中纬地区上空也连续出现臭氧量减少的现象。

我国科学家近来也发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

﹝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臭氧层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如何去保护臭氧层?(学生讨论)
﹝总结﹞
1.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1)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2)人类使
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2.危害:(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
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3.保护: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
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思考﹞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生活用具的制冷剂了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材料四:嘉陵江大桥锈蚀速度每年为0.16毫米,远远超过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大桥每年0.03毫米的锈蚀速度。

材料五:1982年6月8日晚,重庆市下了一场大雨,市郊1300多公顷水稻突然枯黄,好像火烧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大家想一想: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三、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学生看书并回答﹞
1.什么是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2.我国的酸雨类型是什么?怎样分布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31)﹝阅读材料﹞材料六:据有关资料刊载,在北美和加拿大绵延千里的森林正在消亡,成千上万的湖泊正在干枯,酸雨正落在广袤的荒野上;在瑞典,4000个湖泊因酸度太高,鱼类无法生存;在美国蒙特州和纽约州,60%的高海拔红杉已消失。

据上述材料并联系课本图2.30 “雨中垂钓”分析: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怎样防治?(学生讨论)
﹝总结﹞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提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你应该为防止大气污染问题做点什么?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迫切关心的大气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

(三)课堂热身(题目略)(5分钟)
(四)布置作业:了解家乡的环境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

(2分钟)【教学后记】
这节课课前我能深度挖掘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清教材内容层次。

教学过程中能把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突出重点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合理,导入、讲解、练习、小结、作业5大部分的设计和时间安排都较好。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这节课的师生教与学互动设计比较好,提供的阅读材料也很好,学生对这些材料很感兴趣。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布置设计也比较好,让学生到家乡参加社会实践,寻找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