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专题知识复习123

“细胞代谢”专题知识复习123
“细胞代谢”专题知识复习12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中学陈东标 51808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高考中最重要的考点,其试题常考常新,考题数量多、分值高、区分度大,《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类能力均可设置考查。较常见的题型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性问题以实验或简答得形式考查。

解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就谈谈解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类型(以细胞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为例)细胞呼吸的相关反应式……①

……②

……③

1.不消耗O2,只释放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2.无CO2释放: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本类呼吸在密闭空间内不引起气压的变化。

3.酒精产生量=CO2释放量: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4.CO2释放量=O2消耗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由细胞呼吸的反应式①和②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时,密闭容器内气压不变。5.CO2释放量>O2消耗量: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及产生酒精、CO2的无氧呼吸,除去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外,多余的CO2来自于无氧呼吸。由细胞呼吸的反应式①③可知。

(1)当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即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时,CO2释放量/O2消耗量=4/3;(2)当无氧呼吸强度比有氧呼吸强度大时,CO2释放量/O2消耗量>4/3;

(3)当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时,CO2释放量/O2消耗量<4/3。

6.酒精产生量<CO2释放量: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除去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外,多余的CO2来自于有氧呼吸。

【典例点析】

典例1:(2013·广东惠州调研二)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 h后,容器

O2浓度变化量0 1% 2% 3% 5% 7%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CO2释放量

/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7 0.7

A.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贮藏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条件

C.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 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中等难度,主要考查细胞呼吸产物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在O2含量为0%时只进行无氧

呼吸,但在1%~3%时有O2的吸收,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贮藏种子时应选择

有机物消耗最少时,即O2含量为5%的适宜条件。在O2含量为15%以内,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含

量升高而增强,超过这个范围则不变。小麦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答案 B 典例2:(2013·长沙模拟)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表示________量;曲线b表示________量。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酒精可用______鉴定。

(3)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

耗量的______________。

【解析】(1)解析见参考答案。(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3)当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为7 mol,所以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为7 mol,二氧化碳的总产生量为14 mol,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4-7=7(mol),再根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1

2

=7

2(mol),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1

6

=7

6(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

3

4

。答案(1)二氧化碳酒精随氧气浓度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所以酒精产生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加(2)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溶液(3)

3

4

二.细胞呼吸方式及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的实验探究

1.细胞呼吸强度的测定:在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测得的氧气吸收量(即空气中O2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即空气中的CO2增加量)直接反映呼吸速率。即在黑暗条件下所测量出的是实际呼吸强度。可以根据下面三个图来进行操作:

装置1装置2装置3材料发芽种子发芽种子煮熟的种子

试剂20%NaOH溶液5 mL蒸馏水5 mL蒸馏水5 mL

导致瓶内气压变化的气体

O2(CO2被吸收)(呼吸引

起)

CO2-O2(差值)(呼吸引

起)

CO2-O2(差值)(环境引

起)

【解析】装置1中NaOH溶液只能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吸收,而不能吸收O2,故装置1的液滴只能向左移或不移动。装置2只是将装置1的NaOH溶液换成了蒸馏水,不能吸收CO2和O2,故装置2液滴只能向右移或不移动。装置3只是起到排除温度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了。

(2)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移动,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3)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4)若装置1和装置2的液滴均左移,说明:细胞呼吸过程中O2消耗量大于CO2释放量,细胞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的C、H比例高,O的比例低,故氧化分解时释放相同的CO2时,脂肪耗氧量多,CO2释放量/O2消耗量<1。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典例点析】

典例3:(2013·山东烟台,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

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

精,不会是乳酸,A错误;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

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

为2.5,B正确;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C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

部来自线粒体,D错误。答案 B

典例4:(2012·江南十校联考)在科学研究中常用

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

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

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关闭活塞,

在25℃下经20 min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

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 mm和y 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装置1的小瓶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呼吸产生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测得x=180 mm,y=50 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假设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呼吸熵数值可以推测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除________以外还有其他有机物。

(2)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设置对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假设发芽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在25 ℃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300 mm,y=-100 mm(装置2着色液向右移动了100 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

【解析】(1)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距离代表O2消耗量,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距离代表O2消耗量减去CO2释放量,故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为130/180≈0.72。若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底物均为糖类的话,装置2中着色液应不移动。(2)另设一组对照,除加入的是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外,其他条件均与装置2相同,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用着色液的移动距离表示容器中气体体积的变化。由题意可知,总耗氧量是300,总二氧化碳释放量为400。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为300,释放二氧化碳量为300,消耗葡萄糖量为300/6=50;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400-300=100,消耗葡萄糖量为100/2=50。

答案(1)0.72 糖类(2)用于校正装置1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3)1∶1

典例5:(2013·广州二模,29)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发现酒中酸味过重,最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

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结论

Ⅰ.向________移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Ⅱ.不移动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如发现酒中存在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培

养液或菌种混有的其他杂菌在发酵过程产生了乳酸等酸性物质。(2)①图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当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当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不移动;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向左移动。②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当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右移动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答案(1)培养液或菌种混有在发酵过程产生酸性物质的微生物(杂菌)(2)①Ⅰ.左Ⅱ.只进行无氧呼吸②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液滴不移动

【训练】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Ⅰ.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

Ⅱ.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

100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

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Ⅲ.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若想得到预

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

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

Ⅳ.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

装置一和二中滴液移动状况)

实验现象结论

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不移动①

②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

ⅢⅣ①只进行有氧呼吸;②装置1不移,2右移;③装置1左移,2右移

三.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与CO2浓度骤然变化时,短时间内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和C6H12O6等物质的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它们的变化规律如何?

根据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反应式,可以得出有关C3、C5、[H]、ATP和C6H12O6等物质含量的变化的通式:

(1)CO2供应不变,光照强度减弱时→光反应减弱→[H]和ATP减少→暗反应中,C3还原减弱、CO2固定仍在正常进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6H12O6合成量减少。

即:停止光照(强→弱)时,根据通式可以得出[H]↓、ATP↓、C3↑、C5↓、C6H12O6↓。(如图甲)

(2)同理:在CO2供应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H]↑、ATP↑、C3↓、C5↑、C6H12O6↑。(如上图乙甲)(3)光照条件不变,减少CO2供应时→暗反应中,CO2固定减弱、C3还原仍正常进行→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H]和ATP相对含量增加→但因CO2固定量减少,C6H12O6合成量相对减少。即:停止(或减少)CO2供应时,C3↓、C5↑、[H]↑、ATP↑、C6H12O6↓。(如图丙)

(4)同理:突然增加CO2供应时,C3↑、C5↓、[H]↓、ATP↓、C6H12O6↑。(如上图丁)

典例6: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光合作用稳定时,ATP与ADP的转化也相对稳定;突然中断CO2的供给使C3骤减,ATP因

失去作用对象而终止水解,此时的光反应继续利用ADP合成ATP。当ADP和NADP+耗尽后,光反应也停止,不再产生O2。答案 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之处是不能对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涉及的诸多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相互联系、动态分析,如本题中CO2供应的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从而影

响光反应的进行。

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知识的应用。

(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CO2”与“O2”交换关系

1.模型构建

2.模型解读:绿色植物进行光合——呼吸过程中,O2和CO2的去路与来源:(1)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O2的去路:①用于植物呼吸作用;②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2)叶绿体光合作用利用CO2的来源:

①来自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②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若是水生植物,则从周围的水中吸收)。光合作

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间的关系,可参见下表:

光照条件生理过程气体进出图解生物学含义无光照(或黑暗) ⑤和⑥只进行呼吸作用弱光照①②⑤⑥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

作用强度较强光照①②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

作用强度强光照①②③④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

作用强度

(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等”的数学模型

1.界定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表观(净)光合速率

(1)呼吸速率

①概念:是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

②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或吸收的O2量。

③测定条件:黑暗条件下。

(2)表观(净)光合速率:光照下测定的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

(3)实际(总)光合速率:植物在光下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计算公式:实际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具体可表示为:实际光合速率=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呼吸释放CO2的速率,

或实际光合速率=释放O2的速率+呼吸消耗O2的速率。

(4)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如下表)

真正光合速率O2产生(生成)速率或叶绿

体释放O2量

CO2固定速率或叶绿体吸

收CO2量

有机物产生(制造、生成)

速率

净光合速率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O2

释放速率

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

CO2吸收速率

有机物积累速率

呼吸速率黑暗中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有机物消耗速率

2.光合作用曲线分析(右图甲)

(1)右图甲的曲线为净光合速率曲线。

(2)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表示

呼吸强度。AB段表示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

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CO2用于光合作用;B点(光补偿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BC段表示随着光照强

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C点(光饱和点)后不再

加强。

(3)光的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和细胞呼吸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净光合速率为0。

光的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加。即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

(4)影响A、C两点的主要因素:A点光照强度为0,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大小,因此,影响A点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细胞在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C点或饱和点)前,主要受光照强度、色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光反应过程;C点后主要受CO2浓度、酶量和温度的影响,主要影响暗反应过程。(5)环境因素改变对A、B、C三点的影响:

特别提醒:B点为光的补偿点,为补偿细胞呼吸消耗,就应适当调节光照强度或CO2浓度的大小。

①温度升高,A点一般下移;温度降低,A点上移;

②当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变时,适当增加CO2的供应,B点左移,C点右上移;

③当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变时,适当减少CO2的供应,B点右移,C点左下移;

④当CO2浓度和温度不变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B点左移,C点右上移;

⑤当CO2浓度和温度不变时,适当减少光照强度,B点右移,C点左下移;

⑥植物缺Mg元素时,B点右移,C点左下移;

此外,如果原曲线为阳生植物的净光合曲线,那么,阴生植物的净

光合曲线如右图虚线表示,其中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下移。

判断规律:光照减弱或CO2浓度降低时,B点均右移,C点左下移;

光照增强或CO2浓度升高时,B点左移,C点右上移。

即:

①光照减弱,CO2补偿点升高而右移,CO2饱和点降低而左移;光照增强,CO2补偿点降低而左移,CO2饱和点升高而右移。

②CO2浓度降低,光补偿点升高而右移,光饱和点降低而左移; CO2浓度升高,光补偿点降低而左移,光饱和点升高而右移。

3.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当净(表观)光合速率>0时,植物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2)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3)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由图乙可看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应为净光合速率的至高点,而非真正光合速率的至高点。

典例7: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 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

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如果

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

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移动。如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___。

(4)与D点相比,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与F点相比,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根据坐标曲线的含义可知,图甲是以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为自变量的多变量模型,图乙是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为自变量的多变量模型。(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由于光照不足,a植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2)图甲中,A点光照强度为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A点表示a植物的呼吸速率。若缺Mg,a植物中的叶绿素减少,使光反应受到抑制,只有通过增加光照强度来提高光合速率,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B点右移。(3)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在叶绿体基质中ATP不断被分解产生ADP,并移向类囊体薄膜参与ATP的合成。(4)E 点与D点相比,两者CO2浓度相等,所以C3的来源不变,但E点的光照强度较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多,有利于C3的还原,使其去路增多,所以C3含量降低;E点与F点相比,光照强度相同,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相等,所以C3的去路不变,但E点CO2浓度较大,即有利于C3的生成,故C3的含量增加。(5)G点是a与b曲线的交点,所以此时M1=M2,而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 植物的,因此N1>N2。(6)农家肥即有机肥,分解后可为农作物提供CO2和矿质元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答案(1)a(2)a植物的呼吸速率向右(3)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D(4)低高(5)=>(6)农家肥被微生物分解为农作物提供CO2;提供矿质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典例8:(06.四川理综)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

小室的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a表示CO2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表示CO2饱和点。

限制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即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H]和ATP的量)、CO2浓度等因素。因为a点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生成量等于细胞呼吸有机物消耗量,所以要补偿细胞呼吸消耗,就应适当调节光照强度或CO2浓度。

因此,当降低光照强度(即光反应产物减少)时,由于a点的光合作用降低比细胞呼吸显著

(但细胞呼吸速率几乎不变),为维持a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平衡,根据公式可知,要求提高暗反应中CO2浓度才能维持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所以CO2补偿点(即a点)右移。相反,若光照强度升高,则a点左移。同理,根据公式可知,在CO2浓度不变情况下,提高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物[H]和ATP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升高,故光的饱和点(b点)向右向上移动。答案:D

变式训练1:如果右图1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光合速率与

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对阴生植物来说,a、b、c各

点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a点上移,b点和c点

左移)

变式训练2:如果右图1所示植物外界CO2下降时,b点

移动方向是怎样?(b点右移)

变式训练3:如果右图1所示植物缺Mg时,b点又如何

移动?(b点右移)

变式训练4:根据右图1,c点以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bc段反映了光合作用的哪一阶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变式训练5:根据右图1,c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因

素是什么?反映了光合作用哪一阶段的活性?可采取哪

些措施提高光合效率?(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有酶;

温度;CO2浓度等。bc段反映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变式训练6:根据右图2的原图表示阳生植物的曲线图,

请在右图中画出阴生植物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

并标出a1、b1、c1两点。(参考答案如图)

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在光照条件下所测量出的密闭容器中O2浓度或CO2浓度的变化量,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净产量或净消耗量,即净光合速率。因此,在测定植物细胞的光合速率时,先要在黑暗条件下测定该装置中,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如果实验用原有用来“测定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1”进行改动,又应如何改呢?(见下图)

(1)装置需改动的地方有三处(见装置4):

①将“发芽种子”换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材料”;

②将“NaOH溶液”换成“Na2CO3/NaHCO3缓冲液”,保证CO2的相对稳定。

③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观察液滴移动。

(2)结果分析:

c1

b1

a1●

CO2

CO2浓度

a

b

c

O

图2

①若红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

②若红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细胞呼吸大于光合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

③若红色液滴不动,说明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

内气压不变。

典例9: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利用以上装置完成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

实验步骤

(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NaOH溶液,乙装置作为对照组②将装置甲、乙的广口瓶遮光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NaHCO3溶液,乙装置作为对照组②将装置甲、乙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2014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 专题一 基础知识 标点符号复习 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 1、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如有学生以“!”结尾,让学生用朗读展示) 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说说分号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3、红楼梦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不是的(知道书名号还可以用在哪里吗?除书籍外,还可以表示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4、学校书法课开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课程 5、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猛进如潮四个大字(引号除了引用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例如: 1、做人千万别耍“小聪明”。 2、他来到老师身旁,问:“老师,‘凌云壮志’的‘凌’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引号里面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血液:组织][皮肤:器官][植物没有系统结构] [组织——①人:结缔、肌肉、神经、保护②植物:保护、疏导、营养、分生] 3.细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还是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4.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代谢: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基因的传递和变化:遗传和变异] 5.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 1.高倍镜:“不要动粗” 2.高倍镜视野暗,低倍镜视野亮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①一行细胞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答:20×?=5) ②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2=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还含有核糖体]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1.标点符号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标点符号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读句子,体会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A.解释说明 B.表示内容的递进或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①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②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③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2.辨析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思维的跳跃 B.表示说话的断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次数的递增 (1)古老的钟声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4)我……我嘛……缝缝补补……() 3.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填空。 !。?, 1.下雪啦()下雪啦() 2.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3.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4.我知道在空白的地方应该填上什么标点符号。 老师指着墙上的画说______这是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____现在____光复____了______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_______ () A :“,“”,。” B :“,‘’,。” C ,“,‘’,。” D ,“,“”,。” 5.指出下列句子省略号或破折号的作用。 A.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 表示省略; C. 表示列举的省略; D. 表示话未说完。 (1)“我……要钱……”() (2)母亲又陷入了忙碌……() (3)我国的生肖属相有:鼠、牛、虎、兔、龙、蛇……12种动物。()A.递进; B. 解释说明。 (4)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5)“妈——”“妈——”() 6.你知道下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吗? A.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1)“今天好冷呀!——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刘英对刚进门的玲玲说。()(2)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3)芝麻开花——节节高。() 7.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填字母)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2)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3)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的好。()

2021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讲练 标点符号【含答案】

2021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讲练:标点符号 一、要点梳理 (一)常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点号 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②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分隔号。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法 名 称 基本用法例句注意 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⑴句子有疑问词但全句是 陈述语气,句末不用问号。 ⑵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 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⑶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 问句成分前后倒置的,问 号用在句尾。 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 个选项的末尾用句号,各选项 之间一般用逗号。 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 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 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经理是 怎么当的?? 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 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 后再加叹号。 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逗号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 顿。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 风气和氛围。 ⑴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 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 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 顿用顿号。 ⑵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 顿较大的,用逗号。 ⑶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用 顿号;做主语、谓语、补 语、状语时,用逗号。 ⑷并列短语之间有语气词 时,用逗号。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 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 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 式,宜用顿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 三产业的基础。 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 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日”“月”构成“明”字。 知识精讲

人体的新陈代谢-知识点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①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②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吸收;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分别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③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1)小肠长,有皱襞,内壁形成小肠绒毛,可扩大小肠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④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一点与无机催化剂相似。 (2)酶的特点: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不稳定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也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作用特点.对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3.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1)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外,其他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溶于水的有机物小分子,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必须在各种消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完成,它们的具体途径为: (2)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①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口腔可以使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②酸性的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它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③小肠中的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分别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它可以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 考试要点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5、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6、细胞呼吸Ⅱ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Ⅱ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一、酶的本质、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因素 1、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2、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重点】(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

(2)验证酶的专一性 ①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②设计方案示例: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 (3)验证酶的高效性 (4)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①实验设计思路: ②操作步骤: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和pH: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 4、有关酶的疑难问题点拨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基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酶促反应速率不等同于酶活性。 ①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温度(pH)后才混合,以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pH)。 二、ATP的合成利用与能量代谢 1、ATP的形成及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重难点】 (1)ATP的形成途径: (2)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汇总

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大量元素有_等。 3.微量元素有_等。 4.构成细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其中4种元素含量最多。 鲜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 > C > H > N ; 干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 > O > N > H。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大多数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占细胞中水的绝大部分,以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3.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即自由水含量高时),代谢强度高,抗寒、抗旱性等抗逆性差。如种子萌发时,先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并加快代谢速度。 (2)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即结合水含量高时),抗寒、抗旱性强,代谢强度差。如冬季,植物吸水减少时,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被抗寒性加强。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及其功能的验证 (1)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2)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 (3)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失去结合水。种子浸泡后不萌发―→失去结合水的细胞丧失生理活性。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温度略升高,自由水含量将升高,反之则自由水含量降低。相同条件下,自由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较弱。 环境恶化——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衰老——自由水↓,结合水↑。生命活动增强——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中的无机物 1.含量: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2.存在形式: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Mg2+是叶绿素的成分缺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四、标点速记口诀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知识要点 第八单元 糖代谢

第八单元糖代谢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糖的磷酸衍生物可以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AD、DNA、RNA 、ATP。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节控制。 一、糖酵解 (一)酵解与发酵 1.酵解(glycolysis,在细胞质中进行) 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若供氧不足,NADH 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 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若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有些动物细胞即使在有O2时,也会产生乳酸,如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线粒体)、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bden-Meyerhof Pathway,EMP)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 此反应基本不可逆,调节位点。△G0= - 4.0Kcal/mol使Glc活化,并以G-6-P 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已糖激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Glc、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中第一个调节酶,被产物G-6-P强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Glc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G-6-P抑制。Glc激酶是一个诱导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 肌肉细胞中已糖激酶对Glc的Km为0.1mmol/L,而肝中Glc激酶对Glc的Km为10mmol/L,因此,平时细胞内Glc浓度为5mmol/L时,已糖激酶催化的酶促反应已经达最大速度,而肝中Glc激酶并不活跃。进食后,肝中Glc浓度增高,此时Glc激酶将Glc转化成G-6-P,进一步转化成糖元,贮存于肝细胞中。 (2)G-6-P异构化为F-6-P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很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控制。此反应由磷酸Glc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为C1位磷酸化作准备,同时保证C2上有羰基存在,这对分子的β断裂,形成三碳物是必需的。 (3)F-6-P磷酸化,生成F-1.6-P 此反应在体内不可逆,调节位点,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磷酸果糖激酶既是酵解途径的限速酶,又是酵解途径的第二个调节酶。 (4)F-1.6-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 该反应在热力学上不利,但是,由于具有非常大的△G0负值的F-1.6-2P的形成及后续甘油醛-3-磷酸氧化的放能性质,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同时在生理环境中,3-磷酸甘油醛不断转化成丙酮酸,驱动反应向右进行。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的代谢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的代谢考试要点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5)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6)细胞呼吸Ⅱ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Ⅱ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一、酶的本质、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因素 1. 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1.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 [重点] (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 (2)验证酶的专一性。 ①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②设计方案示例: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 (3)验证酶的高效性。 (4)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①实验设计思路:

? ????底物+T 1pH 1+酶液底物+T 2pH 2+酶液 底物+T 3 pH 3 +酶液? ? ? 底物+T n pH n +酶液――→检测 底物的分解 速度或存在量 ②操作步骤: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和pH :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 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 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 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 但当底物达

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 3.有关酶的疑难问题点拨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基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酶促反应速率不等同于酶活性。 ①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温度(pH)后才混合,以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pH)。 二 ATP的合成利用与能量代谢 1.ATP的形成及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重难点) (1)ATP的形成途径: (2)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注:浙科版把细胞基质称作细胞溶胶。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除C3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4)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而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第五章 糖与糖代谢.

①①①糖与糖代谢 §5.1 糖的生物学作用:上册P1 (1章) 糖类是细胞中非常重要一类物质,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①①糖的生物学作用: ①1①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动植物躯壳,如纤维素和甲壳素(昆虫和甲壳类动物 的外骨骼)。 ①2①能源物质:贮存能源的糖类,如淀粉、糖原和葡萄糖。 ①3①转变为其他物质(碳源物质):为合成其他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骨架。 ①4①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大多数蛋白质是糖蛋白,如免疫球蛋白、激素、 毒素、凝集素、抗原以至酶和结构蛋白。在糖蛋白中起信息分子作用的为糖链。如B-型血外端的半乳糖用α- 半乳糖苷酶(来自海南产的咖啡豆中)切除掉,则B-抗原活性丧失,呈现O-型血的典型特征。 糖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生命开始,卵细胞受精、细胞凝集、胚胎形成,细胞的运转和粘附。 2.细胞间的相互识别,通讯与相互作用。 3.免疫保护(抗原与抗体),代谢调控(激素与受体),形态发生、发育,器 官的移植。 4.癌症发生与转移,衰老、病变等过程。 糖是生物体内重要信息物质,在细胞识别、信号传递与传导、免疫过程、细胞通讯和代谢调控中都扮演重要作用。糖生物学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①①糖的结构特点: 糖的分子结构比蛋白质和核酸复杂。如葡萄糖有4个不对称碳原子,成环后C 又形成α、β两个异头体结构,葡萄糖同分异构体有25=32个。结构复杂多样的糖1 分子成为携带生物信息的极好载体。多肽与核酸携带信息仅依赖于其组成单体的种类、数量和连接顺序,而糖链携带信息除单体种类、数量和排列外还有分支结构和异头碳构型。因此糖的聚合体单位重量携带的信息量比蛋白质和核酸大的多。 ①①①糖工程: 糖工程即糖类药物的研究,包括药用寡糖及类似物的合成,糖蛋白及糖脂中糖的改性修饰,糖与蛋白的联结等内容。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在极快发展,如“抗粘附”类寡糖药物的研究,其原理为细胞感染首先是入侵病原体表面的糖蛋白(粘附蛋白)识别正常人细胞表面的寡糖(配体),继而发生粘附作用。若引入与寡糖结构(配体)相同或类似的游离寡糖,并使它们与病原体上的粘附蛋白结合即可避免病原体对细胞的感染,而成为“抗粘附”类寡糖药物,此类药物在与病原体的粘附蛋白结合后会被排出体外而防止感染。如已开发出对付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可防治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已鉴定了与人体发炎过程及癌细胞转移密切相关的粘附蛋白E-Selectin中四糖的结构等。 糖工程研究内容首先进行天然产物(如粘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然后进行微量寡糖的分析,确认结构,最后进行寡糖的合成,为此已发展了寡糖的液相和

高二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梳理

高二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梳理 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细胞与能量 1、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应,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放能反应。 3、ATP不仅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4、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5、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 6、什么叫ATP-ADP循环?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 7、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 8、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9、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是ATP。马拉松运动

员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失水呢?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裸露出的整体构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5、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所需要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6、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进行自由扩散的主要有三类:水,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如:水、CO2、O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尿素等) 7、易化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 考试要点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5、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6、细胞呼吸Ⅱ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Ⅱ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一、酶的本质、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因素 1、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2、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重点】(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

(2)验证酶的专一性 ①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②设计方案示例: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 (3)验证酶的高效性 (4)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①实验设计思路: ②操作步骤: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和pH: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 4、有关酶的疑难问题点拨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基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酶促反应速率不等同于酶活性。 ①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温度(pH)后才混合,以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pH)。 二、ATP的合成利用与能量代谢 1、ATP的形成及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重难点】 (1)ATP的形成途径: (2)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除C3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中考:标点符号(基础知识及练习)

标点符号复习 一、复习知识点: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1.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中小学生、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

糖代谢作业

糖代谢作业 1、简述葡萄糖无氧分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的调节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葡萄糖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 糖的有氧氧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葡萄酸至丙酮酸(糖酵解过程),反应在细胞液中进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反应在线粒体膜上进行;第三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 第一阶段:糖酵解 糖酵解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 葡萄糖 3步 1,6,—二磷酸果糖 第二阶段:糖的裂解过程 1,6,—二磷酸果糖 2步两分子的磷酸丙糖 第三阶段:产能阶段 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5步两分子丙酮酸 总反应式 G+2NAD+2ADP+2Pi 2丙酮酸+2NADH+2H +2ATP +2H2O 特点:1、整个过程无氧参加; 2、三个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从葡萄糖开始净生成2分子ATP, 4、一次脱氢,辅酶为NAD+,生成NADH+H+。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乙酰CoA的生成 总反应式: TPP,FAD, 硫辛酸,Mg2+ 丙酮酸脱氢酶系三种酶 E1-丙酮酸脱羧酶(也叫丙酮酸脱氢酶) E2-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六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COASH、FAD、NAD+、Mg2+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总反应式: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 特点:1、需氧 2、不可逆:三个限速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

体) 3、两次脱羧、四次脱氢(三次受体是NAD,一次是FAD)、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4、共产生10molATP 三羧酸循环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1)缩合反应柠檬酸合酶 2)柠檬酸异构化为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酶 第二阶段:氧化脱羧 3)异柠檬酸氧化生成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脱氢酶,生成一分子还原型NADH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生成一分子还原型NADH 5)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琥珀酰CoA合成酶,生成一分子CoASH 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生成一分子FADH2 7)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延胡索酸酶, 8)草酰乙酸的再生苹果酸脱氢酶,生成一分子还原型NADH 3、简述三羧酸循环过程及其调节。 4、详细列表计算1分子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净生成多少A TP? 其中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各 生成多少?P243 5、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调节及其生理意义。 6、简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其调节。 糖原合成: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在体内相应酶的作用下合成糖原的过程。 合成部位: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细胞定位:胞液 途径: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ATP ADP 葡萄糖己糖激酶;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激酶(肝) 2.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3.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4. α-1,4-糖苷键式结合 糖原n + UDPG 糖原合酶糖原n+1 + UDP 5.糖原分枝的形成(分支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