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绿色长城之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的基本概况 三北防护林的背景历史 三北防护林的发展历程 三北防护林的实践成就 三北防护林存在问题及对策 三北防护林——我们的绿色家园
三北防护林的基本概况
三北防护林,是一项在中国北方实施的生态建设 工程,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工程地跨东北西 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北方 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 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 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 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2.4%。
三北防护林的实践成就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创造了人类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北工程顺利推进,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探索性和标志性工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 区13个省(区、市)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建设期 限长达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进行,工程范围占我国陆地总 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三北 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林木蓄积量增加到42.7亿立方米。 1988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三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 的重要载体与平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 展的奋斗历程。专家估算,三北工程结束后,工程区森林蓄水 量相当于4个三峡水库。
1、积极协调,解决林牧矛盾。
柴达木地区的封沙育林区,既是林地又是草场,存在着 林业用地“一地两证”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林牧之间的 关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关系到封沙育林成功与否 的关键。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明确认识封沙 育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并变为自觉行动。二是 地方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明确权属,划定四至,力求 作到公平、公开、公正,维护林地、草地所有者的切身 利益。三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牧繁农育”、 “舍饲圈养”发展农区畜牧业,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四 是有条件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的措施,将国有林区内 的群众迁移到其他适合放牧的地区定居,较好地解决群 众放牧的实际困难和因封沙育林而影响牧业生产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存在问题
1.1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不高 例如,树种单一,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林种、树种结构配 置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同时,治理 措施的质量较差,重造林轻经营等,还有一些地区在树种选择及造 林技术上不够科学。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市植树造林成活率低, 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不明显。 1.2林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 念淡薄 林业的首要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林 业只当作产业部门或一般的专业经济部门看待,忽视了它的生态和 社会效益,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地采伐森林,加剧了生态环境 的恶化。 1.3缺乏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 一是长期以来,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很少,特别是新造 林没有管护投入,难以巩固建设成果;二是国家政策的原因没能充 分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比较慢,造林的科技 含量还很低,人力物力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封沙育林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新颁布的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按照生态 公益林地区划、规划、项目可研、项目设 计的程序对封沙育林工程进行科学规划。 根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落实地块; 在封育方式上采取半封、轮封、全封等形 式;根据封沙育林的植被类型及经营目的 确定经营措施,划分为灌木型和灌草型; 合理确定封育年限。
三 北 防 护 林 的 背 景 历 史

2004年7月12日19时20分左右,一场罕见的沙尘 暴从甘肃省嘉峪关市上空刮过。据甘肃酒泉市气 象局徐殿祥科长介绍,当日下午17时左右,这场 罕见沙尘暴在内蒙古额纳旗形成后,在4个多小时 内席卷包括甘肃省酒泉市和嘉关市16万平方公里 的面积。沙尘暴卷过之处最小能见度只有200米, 因平均风力在6级左右,最高风力8级。新华社记 者刘泉龙摄
三北防护林存在问题及对策
曾被誉为中国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 现在已经是坍塌的“绿色长城”。种植树 种的单一(杨树),在发生虫害时,一倒 一大片,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些惨 痛的教训足以说明,大范围植树,尤其违 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这就是 导致治理赶不上退化的根本原因,因此人 们更加注重森林的生态建设。
2、封沙育林主要依靠植被自然的自我恢 复能力,辅之以人工修复,是培育森林植 被的有效途径,具有生物种群丰富,生态 稳定性好的特点。
封沙育林形成的林分一般为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与人工林相比, 结构合理,生态稳定性好,抵抗病虫害能力强。都兰县宗巴滩地区 坚持封沙育林育草10 年多,使破坏殆尽的1.2 万公顷沙区植被得到 恢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0.4%提高到15.8%,有效地保护了沙区 植被,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减少了风沙危害。德令哈市在沙漠化对 铁路危害严重的尕海路段周边实施封沙育林1 万公顷,通过保护性 措施,增加了植被盖度,已初步遏制了沙漠化对铁路运输的危害。
三北防护林全景图
一 从 化漠 失 被 人 草 历 条 新 土、 十 遭 为 原 史 万 疆 地四 分 到 和 肥 上 里 一 总大 严 破 自 美 , 风 直 面沙 重 坏 然 的 三 沙 延 积地 。 。 力 富 北 线 伸 达, 区 土 的 庶 地 。 到 沙域地作之区 黑 漠内沙用地曾 龙 万、 分 漠 , 上 是 江 平戈 布 化 使 , 森 , 方壁 着 、 这 由 林 形 公和 八 水 里 于 茂 成 里沙 大 土 的 种 密 了 ,漠 沙 流 植 种 、 149
4、综合治理,科学封育。
根据各封育区的植被类型及经营目的,采取实施封、造、 育等方式,促进植被恢复。一是在依靠天然下种繁殖的 封育区,在落种范围内,进行块状或带状松土、开沟, 截留种子,创造种子与土壤接触的条件;二是在种源缺 乏的宜林荒地,引洪进行灌溉,并进行人工补植补播, 来增加植被盖度;三是对依靠根蘖繁殖的树种,在母树 周围距树冠半径3- 5 倍范围内,开挖环状沟切断近地根 系,促进其生长;四是对天然结实少的老龄林分,进行 抚育改造,促其多结实,恢复天然下种更新能力;五是 根据柽柳落种期与洪水期一致的特点,用绳子拉落种子, 随洪水自由飘落,天然落种育林;六是做好封育区森林 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组织护林员及有关人员进行病 虫害防治技术和防火技能培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的原则,以免森林遭受危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 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 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42.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 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经过近三 十年的艰苦努力,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 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
从1978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 走过了28年的历程。我省地处这一宏大工程的 东北端。近三十年来,我省已累计完成三北工程 造林任务190多万公顷。这些伫立在村边、地头 的树木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它们维护着农田、村 庄的生态安பைடு நூலகம்。 "三北"防护林体系 建设的启动实施, 开创了我国林业生 态建设的先河,成 为我国政府高度重 视生态建设,坚定 不移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标志性工 程
3、建章建制,严格管理。
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奖罚严明。制定乡规民约, 建立政府支持、人民群众拥护的各种封沙育林 管护制度,设置管护机构,设定专职或兼职管 护员。在封育区的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地段设 置宣传牌;在管护困难的封育区的山口、沟口 或交通要塞修建管护房,对滥牧、滥挖人员及 时进行查处;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机械 围栏。加强工程管理,做到统一规划,按项目 投入,按计划封育,建立健全档案,定期检查 验收,从而保证封育一片,成功一片。
封沙育林,既“封”又“育”;既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又有效地 遏制了风沙危害;既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又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001~2005 年,柴达木地区实施的“三北” 防护林建设工程封沙 育林4.6 万公顷, 已成林0.67万公顷,总投资1661 万元,平均每公 顷投资361.1 元;同期“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5740.2 公顷, 总投资949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1653.2 元;封沙育林每公顷投入 仅相当于人工造林的21.8%。可见,在现阶段林业发展资金不足, 林业科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沙化危害严重 的柴达木地区,大力开展封沙育林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办法。
三北四期工程实施以来,防沙治沙被列为一项重要子工 程。省林业厅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站长潘凌安介绍,三北四 期工程开展至今,我省在沙区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万多公 顷,使沙区的森林覆被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沙区全面推 广实施了生态经济型防沙治沙造林模式,既治理了土地的荒 漠化和沙化,又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像泰来县 庄园式生态治沙、甘南县兴久生态村治沙模式等都是选择了 生态经济型防沙治沙之路。 目前,嫩江沙地仍然是一个危害严重的风沙源,在沙 区,每年有460多万亩的农田和近千公里公路、铁路会不 同程度遭受风沙威胁。由风沙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亿 元以上。随着沙区的不断蔓延,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 等大中城市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嫩江沙地现已被 列入全国防沙治沙总体规划之中。按照《全国防沙治沙规 划》,“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完成259200万公顷的沙区 治理,如果这一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届时嫩江沙地的生态 环境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初步的三北防护林局部图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内涵是在保护管理 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 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和飞播造林种 草等多种方法,不断恢复、扩大林草植被, 建立起符合自然条件,满足社会经济多样 化需求的生态系统;其外延则是合理调节 人们的经济活动,科学利用土地、森林、 草原和水、光、热等自然资源,力求农林 牧各业协调发展。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 2647万公顷,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得到治理 ,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 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 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三北 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 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 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 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 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3、封沙育林对象为沙区的灌木林地、灌 丛地和宜林地,荒漠灌木经过自然选择, 抗逆性强,而且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自 身繁殖快,具有“小灌木,大生态”的特 点。
柴达木地区灌木林地、灌丛地和宜林地占林业用地的93.4%,在该 地区加大封沙育林力度,走“小灌木,大生态”的发展路子,无疑 是发展绿洲林业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这既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实际,又符合当地林业建设实际。
封沙育林的简述
封沙育林,就是利用乔灌木更新能力和自 然演替能力,采取拉网围栏、立宣传牌、 指定专人护林等措施,实行定期封禁,禁 止垦荒、放牧、樵采等人为干扰和破坏, 使疏林、灌丛、宜林地或其它有成林希望 的林地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封沙育林特点
1、封沙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 高的特点。
三北防护林规划
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 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 大型防护林工程。依照工程计划,国计划用73 年的时间,即到2050年完成这一庞大的工程, 预计共需造林5.34亿亩。目前,这一工程项目称 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
三北规划整体图
三北防护林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