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摘要:采用样线、站点统计、走访调查法、文献法对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爬行动物的种类、分布状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有爬行动物35种,隶属1目,7科。其中,黑眉锦蛇为广布种,其余种均属于东洋界成分;列入国家“三有”名录的有33种,占所记录爬行动物种数的94.3%。结合哀牢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爬行动物的生态功能,建议加强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关键词:哀牢山;爬行动物;种类;分布
Research on the Reptiles Diversity in the East of Xinping Ailaoshan Nature Reserve
Abstract: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reptiles in the east of the Xinping Ailaoshan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e line method, site statistics, visiting and literatur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5 species of reptiles which subjected to 1 order, 7 families. The Elaphe taeniura belonged to oriental realm and palearctic realm, the other species were belonged to palearctic realm. And 33 species which were profitable, valuable in commerci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listed in national protected animal species and accounted for 94.3% in recorded reptiles. Combined the specific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reptiles, it suggeste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pecies varieties of reptil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Ailaoshan; reptiles; species; distribution
生态平衡是建立在动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相对稳定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相对平衡关系上的。爬行动物是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不可或缺,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南部,E100°54′-101°30′,N23°26′-24°41′,属典型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6.4 ℃。保护区内溪流纵横、植被茂密,从而形成哀牢山地区爬行动物区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关于哀牢山爬行动物的记述主要有1984年寇治通等[1]对哀牢山东坡水塘和者竜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的初步调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考察团于1988年进行了哀牢山爬行动物的资源普查[2]。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哀牢山纵贯云南中部,是我国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3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云南自然地理的东西分界线,是多种生物区系地理成分东西交汇、南北过渡的荟萃之地。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横断山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哀牢山脉中北段上部,总面积约为677 km2,保存着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一个原始状态的、完整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新平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溪市的西南部,地处低纬高原,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面积约222.27 km2,最高海拔3 165.9 m,最低海拔1 700 m。保护区西
连思茅地区镇源县、景东县,北与楚雄州双柏县相连,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区内复杂的地貌、多样的植被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爬行动物种类。
1.2 研究方法
调查时间为2008年7~8月、2009年4~5月、2010年4~5月。调查地区为新平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坡地带。
主要采用样线法、站点统计法、走访调查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根据保护区资料记载和科技人员的野外工作经验进行调查样线的设置;选择马鞍山、帽儿山等地形、海拔各异的地点作为调查地点,详细调查周围地区的爬行动物种类。利用GPS 定位仪记录发现物种的经纬度和海拔,用数码相机对物种实体及生境拍照,不能识别的捕捉标本带回,对照图鉴进行鉴定分类。走访调查有记载而未能观察到的种类,了解其资源现状和致危原因。在人为活动区域附近的山坡、林地、草地、荒地、农田、民居、公路及小路对部分爬行类动物实施补查。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
根据本次调查所见标本及查阅相关资料[2-4], 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共有爬行动物35种(表1),隶属有鳞目,共7科:壁虎科、鬣蜥科、石龙子科、蟒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与1984年寇治通等[1]的29种的记录相比较,在物种数量上多了6种,这可能是调查地域比当年的调查更加广阔了一些,物种也就更为多样。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中对东坡爬行动物的记录相比较,多了紫灰锦蛇和云南华游蛇。其中云南龙(攀)蜥、纵斑(原尾)蜥虎、蝘蜓(印度蜓蜥)、黑眉锦蛇、红脖颈槽蛇、八线腹链蛇、斜鳞蛇、灰鼠蛇、缅甸游蛇、黑线乌梢蛇等为常见种。
2.2 物种区系及分布格局
哀牢山35种爬行动物中,34种为东洋界物种,占97.1%,1种为广布种,即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物种——黑眉锦蛇。
哀牢山爬行动物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区域,垂直分布在1 500 m以上的有12种,占34.3%,主要是西南区的成分;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有23种,占65.7%,主要是华南区的成分。可见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的爬行动物以中低海拔地区丰富。
3 讨论
3.1 资源现状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完成时间是1988年,距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期间一些物种数量存在一定的变动。但本次调查该地区可能分布的爬行动物种类大部分都基本见到或被访问到,结合资料查阅,结果基本可以反映新平哀牢山东坡的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从总体来看,物种数有所增加,说明在这20多年的过程中,该地区的环境变化不激烈。
新平哀牢山东坡的爬行动物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的有33种,占所记录爬行动物种数的94.3%。在所调查的物种中,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中,蟒蛇、眼镜王蛇以及孟加拉眼镜蛇被列在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物种中还包含了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部分物种如红脖颈槽蛇、八线腹链蛇、斜鳞蛇、黑线乌梢蛇、灰鼠蛇等数量丰富。这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植被有密切关系。因此,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无论从物种组成还是从生态功能上都有很大的保护
价值。
3.2 物种保护建议
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生存状况总体相对较好,一些活动性强、适应能力强的种类分布广泛。从物种栖息地的现状看,受胁迫因子主要是:过度放牧和捕杀,在保护区周边的放牧存在踩踏和啃食现象,不但造成区域的水土流失,而且一些物种会因为长期放牧的影响而消失;当地群众捕杀一些蛇类食用或者泡药酒,致使资源量减少。修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生境并切断了关键生态走廊带,该区域现有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如公路、栈道、宾馆、客栈等对生态系统和植被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水电开发造成河流截流,将破坏爬行动物的自然生境,影响它们的繁殖和生存。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加强生态系统与资源保护,一方面防止栖息地的破碎化;另一方面提高野外保护管理能力,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同时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监测,定期对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监测评估,通过多方合作,开展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寇治通,邢一琦.哀牢山脉北段中部地区东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初步调查报告
[A]. 邱学忠.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C].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徐永椿,姜汉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 杨大同,饶定齐.云南两栖爬行动物[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赵尔宓,张学文,赵蕙,等.中国两栖纲和爬行动物校正名录[J].四川动物,2000,19(3):196-207.
[5] 王志宝.国家林业局令第七号——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J].野生动物,2000(5):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