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王守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场悟道” 既是王守仁“心学”的起点,又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以前的许多坎坷经历、哲学思考及其理论对辩。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它与王阳明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守仁到开先寺刻石记功。(开先寺即今秀峰寺,位于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这里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记功碑》全文如下:“正德已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七字。
还有梁启超、蒋介石、陶行知、郭沫若、毛泽东等,他们对王守仁均十分敬佩。比如,梁启超便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蒋介石崇拜王守仁,败退台湾时把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因受王守仁 “知行合一 ”学说的影响,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也是王守仁的崇拜者,著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毛泽东受老师杨昌济的影响,也很佩服王守仁, “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守仁。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系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状元。此后,王守仁随父移居绍兴。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王华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于河中。王守仁因而顿悟,当即赋诗一首诗:“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决心以诸葛亮为榜样,干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终于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他以文官授兵部主事,怀疑其中有诈,便强令王守仁当众射箭。王守仁提起弯弓,连发三箭,结果三发三中。不但没有难倒王守仁,反而使他在军中的威信倍增。
王守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着,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
譬如彝族首领安贵荣知道王守仁在龙场的艰难处境后,便主动在生活上给予他各种照顾,为他修房建屋,帮他度过难关。使他看到人世间还存在着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情感世界,这与京城中“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壤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的“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从而鼓舞了他生的勇气,增强了他对人性尊严的信心,激发了他悟道传道的生命热情。他相信人人都有生命成长的要求,天下没有不可教化之人。他在贵州质朴的风气下讲说“本心之至善”,很快就引起了士子们的强烈共鸣,并取得了教化生命的确实效果。这自然对他一度受到伤害的心灵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认为王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年)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chen/)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守仁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守仁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就大败叛军,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守仁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守仁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守仁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守仁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全了王守仁的身家性命。
“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下)
蔡厚淳
(二)
王守仁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形成了更完备的“心学”理论系统——“王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王守仁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王守仁于正德三年(1508年)忍辱莅任。初到龙场,居无处所,在一天然溶洞内埋头玩味《易经》,洞因名“玩易窝” 亦名“玩易洞”。尔后移居至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山腰天生一洞,土民称为“东洞”,洞颇宽敞明亮。自王守仁在此栖身后改称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洞顶时有滴水,当地少数民族悯其阴湿,伐木结茅,在洞口右下方为之建屋。王守仁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名为“何陋轩”。又在洞口左上方修建一小亭,亭子四周栽些竹子。王守仁以竹子具有“君子之德”,将亭名为“君子亭”。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人们又称他为王阳明。
王守仁病愈后复职。公元1506年(明正德元年),南京二十几个官员联名上疏,弹劾刘瑾,但弹劾的官员反而遭到迫害,或罢官或入狱。此时,职位较低的王守仁勇敢地站出来,上疏皇帝,指责刘瑾,为这些官员辨冤。结果,他也被在朝堂上当众打了四十大板,并贬到当时交通非常不便的贵州修文县的龙场做负责接待过往人员的小官——驿丞。
王守仁还在贵州创办了龙冈书院,又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请,主讲文明书院,一时之间,学子蚁聚,风气大开,对贵州教育特别是自由讲学之风,起了推动作用。后来的阳明书院,正学书院,南臯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另外,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他强调的几个原则: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余姚“四碑亭”,( 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守仁、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守仁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即1755年,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留有纪念王守仁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大意是:他的良知学说,丰富了儒家的经典学说;他的诞生处瑞云楼至今尚存,令人敬仰。)横额:“真三不朽”。(赞颂王守仁立德、立言、立功,光耀史册。)
关于王守仁的家世生平,明史有《王守仁传》。该传有一段概括性的文字,是最能准确评判王守仁的生平:“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 ‘阳明学’云”。
“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上)
蔡厚淳
(一)
王守仁是中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世人敬仰的心学大师。是后人推崇备至的历史人物。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被封为“新建伯”。1568年(明隆庆二年),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联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对王守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他在《传习录》中的一些话,比如,“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明便是天理 ”等等,都是做人的大道理,一直影响着后世的读书人。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守仁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此后,他以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明嘉靖七年(1529),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享年56岁。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厐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是王守仁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一首诗,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首诗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守仁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的龙冈为始发地。
王守仁遭此惨祸,感到十分地孤独、寂寞和苦闷。他由繁华舒适的京城,陡然漂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终夜不能入眠。
在此绝望之中,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了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他默记《五经》要旨,凭着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扬弃程朱理学。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
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主动发现并改正错误;“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守仁到开先寺刻石记功。(开先寺即今秀峰寺,位于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这里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记功碑》全文如下:“正德已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七字。
还有梁启超、蒋介石、陶行知、郭沫若、毛泽东等,他们对王守仁均十分敬佩。比如,梁启超便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蒋介石崇拜王守仁,败退台湾时把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因受王守仁 “知行合一 ”学说的影响,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也是王守仁的崇拜者,著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毛泽东受老师杨昌济的影响,也很佩服王守仁, “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守仁。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系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状元。此后,王守仁随父移居绍兴。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王华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于河中。王守仁因而顿悟,当即赋诗一首诗:“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决心以诸葛亮为榜样,干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终于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他以文官授兵部主事,怀疑其中有诈,便强令王守仁当众射箭。王守仁提起弯弓,连发三箭,结果三发三中。不但没有难倒王守仁,反而使他在军中的威信倍增。
王守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着,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
譬如彝族首领安贵荣知道王守仁在龙场的艰难处境后,便主动在生活上给予他各种照顾,为他修房建屋,帮他度过难关。使他看到人世间还存在着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情感世界,这与京城中“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壤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的“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从而鼓舞了他生的勇气,增强了他对人性尊严的信心,激发了他悟道传道的生命热情。他相信人人都有生命成长的要求,天下没有不可教化之人。他在贵州质朴的风气下讲说“本心之至善”,很快就引起了士子们的强烈共鸣,并取得了教化生命的确实效果。这自然对他一度受到伤害的心灵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认为王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年)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chen/)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守仁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守仁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就大败叛军,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守仁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守仁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守仁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守仁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全了王守仁的身家性命。
“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下)
蔡厚淳
(二)
王守仁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形成了更完备的“心学”理论系统——“王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王守仁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王守仁于正德三年(1508年)忍辱莅任。初到龙场,居无处所,在一天然溶洞内埋头玩味《易经》,洞因名“玩易窝” 亦名“玩易洞”。尔后移居至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山腰天生一洞,土民称为“东洞”,洞颇宽敞明亮。自王守仁在此栖身后改称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洞顶时有滴水,当地少数民族悯其阴湿,伐木结茅,在洞口右下方为之建屋。王守仁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名为“何陋轩”。又在洞口左上方修建一小亭,亭子四周栽些竹子。王守仁以竹子具有“君子之德”,将亭名为“君子亭”。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人们又称他为王阳明。
王守仁病愈后复职。公元1506年(明正德元年),南京二十几个官员联名上疏,弹劾刘瑾,但弹劾的官员反而遭到迫害,或罢官或入狱。此时,职位较低的王守仁勇敢地站出来,上疏皇帝,指责刘瑾,为这些官员辨冤。结果,他也被在朝堂上当众打了四十大板,并贬到当时交通非常不便的贵州修文县的龙场做负责接待过往人员的小官——驿丞。
王守仁还在贵州创办了龙冈书院,又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请,主讲文明书院,一时之间,学子蚁聚,风气大开,对贵州教育特别是自由讲学之风,起了推动作用。后来的阳明书院,正学书院,南臯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另外,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他强调的几个原则: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余姚“四碑亭”,( 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守仁、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守仁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即1755年,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留有纪念王守仁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大意是:他的良知学说,丰富了儒家的经典学说;他的诞生处瑞云楼至今尚存,令人敬仰。)横额:“真三不朽”。(赞颂王守仁立德、立言、立功,光耀史册。)
关于王守仁的家世生平,明史有《王守仁传》。该传有一段概括性的文字,是最能准确评判王守仁的生平:“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 ‘阳明学’云”。
“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上)
蔡厚淳
(一)
王守仁是中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世人敬仰的心学大师。是后人推崇备至的历史人物。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被封为“新建伯”。1568年(明隆庆二年),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联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对王守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他在《传习录》中的一些话,比如,“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明便是天理 ”等等,都是做人的大道理,一直影响着后世的读书人。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守仁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此后,他以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明嘉靖七年(1529),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享年56岁。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厐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是王守仁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一首诗,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首诗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守仁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的龙冈为始发地。
王守仁遭此惨祸,感到十分地孤独、寂寞和苦闷。他由繁华舒适的京城,陡然漂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终夜不能入眠。
在此绝望之中,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了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他默记《五经》要旨,凭着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扬弃程朱理学。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
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主动发现并改正错误;“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