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均、高、保
放射线射野剂量学
常 用 名 词
放射源(S) 射野中心轴(SA) 照射野(A) 参考点 校准点 肿瘤中心点(C) 源皮距 (SSD) 源瘤距 (STC) 源轴距 (SAD) 靶皮距 (DC) (肿瘤深度 )
百分深度剂量 建成效应 等剂量曲线 半影 几何半影 穿射半影 散射半影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60钴γ射线的物理生物学特性
穿透力强,深部剂量高。体内深部肿瘤。 保护皮肤。射线能量高,皮肤剂量低,最大剂量 点在皮下0.5cm处。 骨和软组织具有同等吸收。骨损伤小,骨肿瘤、 骨旁病变。 射野边缘存在半影区,应注意相邻野的衔接处的 冷热点问题。 旁向散射小。 挡铅时,挡铅底面距皮肤表面至少应>5cm。 经济可靠。
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电子线等剂量曲线分布的影响因素
治疗机类型 治疗机限束系统
限光筒下端面与患者皮肤的距离
患者体表的弯曲程度 电子束入射方向
谢 谢
照射野大小的影响
源皮距的影响
60钴γ
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
主要是半影问题
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百分深度剂量曲线
剂量建成区:不明显,表面剂量75%-80%以上 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 X射线污染区
能量↑:表面剂量↑,高剂量坪区↓变窄,剂量梯度↓减小, X射线污染↑增加,电子线不再具有临床剂量学优点。 射野:低能电子线,射野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较小 高能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的变化较大 源皮距↑:表面剂量↓,最大剂量点深移,剂量梯度↓变窄, X射线污染↑略有增加。 高能电子线较低能电子线变化显著
百分深度剂量(PDD)
在照射野中心轴上, 体模内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 率Dd,与参考深度d0处的吸 收剂量率Dd0之比。
PDD= Dd / Dd0 ×100% 深部X射线 d0 = 0 高能X射线 d0 = Dm
建成效应
剂量建成区
从机体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区域。 在此区域内,剂量随深度而增加。 高能X射线一般都有剂量建成区存在 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处构成剂量建成区,射线 的这种逐步达到最大吸收剂量的特性叫做建成效 应。 随着射线能量的升高,建成效应越明显,建成区 域越宽。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中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其它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放射线射野剂量学
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
肿瘤剂量要准确。 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要均匀。 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5%。 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肿瘤靶区剂量要足够。 保护肿瘤周围重要敏感器官免受照射。 至少不能使他们的照射剂量超过其耐受剂量。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高能X射线的物理生物学特性
穿透力强,深部剂量高,射野半影小,剂量分布 均匀。机体内深部肿瘤。 射线能量高,皮肤剂量低,最大剂量点(Dm)深度 大约为该射线能量值的1/4。 随着射线能量增加,Dm点的位置下移,皮肤表面 剂量下降,深部剂量增加。 放射源与皮肤距离固定时,百分深度剂量随射线 能量、照射野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固定野照射时,应将病灶前缘放在Dm点之后,限 束器距照射野皮肤表面应>5cm。 热作用 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
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
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陈祥明
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放射线射野剂量学
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 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 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中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其它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60钴γ射线的物理特性★
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 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 响因素★ 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 响因素★ 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 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
所有半影都是上述原因导致的剂量渐变分布 在给定的深度,半影随着照射野的增大而增加。 对给定的照射野,半影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高能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
放射线质的影响
随着放射线能量的增大,最大剂量点下移 体膜表面的百分深度剂量随放射线能量的增大而变小 最大剂量点之后,百分深度剂量随放射线能量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照射野的增大,百分深度剂量变大。(散射线的影响所致) 高能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随照射野的变化幅度小于低能射线。 标准源皮距 SSD=80 or 100cm 源皮距增大,百分深度剂量减小
矩形野
参考点
规定模体表面下照射 野中心轴上的某一点,作 为剂量计算或剂量测量的 参照点。
d0:模体表面到参考点的深度
深部X射线 d0 = 0 (<400kV) γ 射线 高能X射线 d0 = dm
校准点
在照射野中心轴上指定的用于 校准的测量点。
dc:模体表面到校准点的深度
距
离
源皮距(SSD):表示放射源中心到达体表皮肤照射野 中心的距离。 源瘤距(STD):表示放射源中心沿照射野中心轴到体 内肿瘤所考虑点的距离 (一般定肿瘤中心)。 源轴距(SAD):放射源到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的 距离(也就是旋转半径)。 靶皮距(FSD):靶面到皮肤的距离(肿瘤深度 )。
等剂量分布
半 影
半影:照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的增加而发生急剧变化的范围。 导致照射野边缘剂量的不均匀性分布。 几何半影:由放射源的几何外形造成。 穿射半影:由于准直器端面与放射线束不平行,致使线束穿透准直器的厚 度不相同而造成。 球面聚焦式准直器原则上可以消除部分穿射半影。 散射半影:由组织中的散射线造成。射野边缘散射线的总剂量总是低于照 射野内任意一点的散射线的量,离中心越远,散射线的剂量就 越少。
影响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因素
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电子线等剂量曲线的分布特点
随着治疗深度的增加, 低能电子线的等剂量曲线向外扩张, 高能电子线的等剂量曲线向内收缩, 并随着电子线能量的变化而变化。 照射野由小变大时,等剂量曲线的底部由弧形逐渐变的平直。
电子线易于散射
电子线等剂量曲线的分布特点原因
源自文库 放射源(S)
射线源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一般指放射源的前表面的中心, 或产生射线的靶面中心。
射野中心轴/射线中心轴
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 临床上一般用放射源S穿过 照射野中心的连线作照射野中 心轴。
照射野(A)
射线束经准直器后垂直通过模体的范围, 用模体表面的截面大小表示照射野的面积。
放射源 源 皮 距 射 野 中 心 轴 照 射 野 靶 皮 距 源 瘤 距
肿瘤中心点
放射源(S) 射野中心轴(SA) 照射野(A) 参考点 校准点 肿瘤中心点(C) 源皮距 (SSD) 源瘤距 (STC) 源轴距 (SAD) 靶皮距 (Dc) (肿瘤深度 )
百分深度剂量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生物学特性
穿透深度浅,表面剂量高。 单野→机体浅表部位的肿瘤,挡铅底面距皮肤表面应>5cm。 射线能量↑or照射野↓,等剂量曲线由平坦逐渐趋于内收而成锥形压缩 照射深度与能量成正比,D80点的位置大约位于其穿透深度的1/3处。 皮肤表面-D80内,百分深度剂量分布较为均匀,D80后则急剧下降接近于 零。 临床应用时,应将病灶后缘放在D80之前。 选用电子线能量E时,可根据靶区后缘的深度d决定 E=d×3+2~3MeV
建成效应
等剂量曲线
等剂量曲线
射线束在一定组织深部中心轴处的剂量最高,远离中心轴则逐渐减弱,
把不同深度但相同剂量的各点连成一线称为等剂量曲线。
模体中百分深度剂量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即成等剂量曲线。 射线能量越高,等剂量曲线越趋平坦,对治疗有利。 用来描述吸收剂量的二维或三维分布。 能够直观地给出整个照射野在二维方向上模体对放射线的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