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别探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3-07
作者简介:郑文宝(197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
(总第124期)
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No.3,2005
General.No.124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别探略
郑 文 宝
(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 要: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新的文化范式确定和社会秩序的规范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与网络
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现实与虚拟、烦琐与简便、前喻与后喻、天理与人欲等一系列的区别。正确地认识这
一区别,有利于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悖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5)03-0125-02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论述有很多种。因为要与网络
文化作比较研究,这里采用顾冠华的论述(虽然他的论述有将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混为一谈之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
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
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
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而网络文化则是指以计
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
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
化。
早在工业化浪头正劲的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就已经
被打碎。就在新的现代性文化还未建立起来的时候,更为新型
的网络文化又扑面而来。二元对立的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
中国相行相悖。这些文化领域内的冲突碰撞反映到现实生活
中就是,人们心理上的失范、行为上的混乱。这样,研究传统文
化与网络文化的对立冲突就有了现实意义———为制定新时期
合理的文化范式,进一步规范社会秩序奠定理论基础。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别的差异
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在现象,可以归纳出传统文化与网
络文化对立冲突的一些本质特点。
(一)共性与个性
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将“天
人合一”作为理想目标,强调和谐、统一。《中庸》说:“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更是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因为小农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给自
足,保证这种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
定。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整体价值,将群体价值、集体
利益置于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之上,强调先有“国”,后有“家”,
最后才到“个人”,视个人为群体的依附,忽视或者轻视个人的

值和实践作用,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因此,中国传统文
化否定和拒绝作为个体个性的张扬,认同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
共性,即整体性、民族性,是一种共性文化。
虽然网络文化的创造是网络群体的贡献,但是网络文化却
是一种个性文化。网络技术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
地位、种族地位等差别,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民主的
平台,为个人个性的发挥和满足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传播
手段有别于现实空间的传播手段,网络空间的传播手段趋向于
更易于张扬个性的符号、图像等数字手段,网络技术使得传统
的单向传媒变成了个人的双向交流,e-mail、bbs等的具个性魅
力的网络传播方式使每个人既可以置身于信息收发的起点,又
可以置身于信息收发的终点上,使媒体真正的成为“个人化媒
体”。网络技术为个人价值理性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
能。传统文化那种只强调个人工具性群体价值性的理念在网
络世界中不再有存在空间。
(二)现实与虚拟
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因此它所
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中的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升华和提
高;而网络文化的诞生则是源于信息技术,反映的是赛博空间
中的一些虚拟的现实。
现实与虚拟无论在传统世界中还是在网络世界中都是相
对存在着的,在传统的世界中现实与虚拟虽然是泾渭分明的:
现实具有客观实在性,虚拟则具有非客观性,但是二者之间却
有一个内在的主线相连。即便是精神性的虚拟,也是在现实的
基础上的对某些事物的升华,具备某些现实性的色彩,并没有
完全的脱离现实;而在网络世界中,现实与虚拟却没有明确的
界限,即便是现实也是基于时空缺陷、由数字化编织而成的虚
125拟现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现实。传统文化立足于现
实世界,反映三维的物理空间,揭示“世界1”和“世界2”的奥秘,
具有了现实性的色彩;而网络文化则是立足于崩溃塌陷的时空
(地域时空转为流的时空),反映虚拟的网络世界,揭示“世界3”
的内容,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三)烦琐与简便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辨色彩较浓,所以传统文化相对于网
络文化等他质文化比较而言略显空洞,形式大于内容。思辨性
思维考虑问题全面,而且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也往往过于
对一些枝梢末节问题的探究,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是没
有“实际用处”的繁文缛节,过于烦琐。而网络文化则注重文化
的实际用处。换言之,网络文化是在“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中
诞生的,缺少那种类似伦理教化性质“空洞”内容的存在空间。
人们追求的是“本我”状态,从而使网络文化变得

直接化、简便
化。人们的交流不再附加一些附属性的内容而直奔主题,甚至
一些正统的表达方式被改变为简洁调侃式的表达方式:东西
———东东;再见———88;支持———顶,等等。网络文化追求的是
实效性。为了直达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手段、途径能省则省,能
简则简。
面对这些“不伦不类”的网络文化,在传统社会中成长起来
的主导现代社会的人群既欣赏它的简洁方便,又困惑于它与灵
魂深处的潜在条条框框的格格不入,引发了思想和伦理等方面
的阵痛。
(四)前喻与后喻
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将整个人类的文化
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
文化是后代人必须向前代人学习;并喻文化是两代人必须相互
学习;而后喻文化是老一代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在人类的文
化发展史上,农耕社会属前喻文化社会,工业社会开始出现并
喻文化,而信息社会则是一个后喻文化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形成于农耕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它立足于现实
回顾过去,它的开创、传道、解惑均按着长辈—晚辈的秩序进
行,属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诞生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网络
文化的内容、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等等均是由年轻人开创,并
由更为年轻的一代人推动前进,年长者处于被迫接受的被动地
位,它立足于现实却展望未来,网络文化的前进轨迹遵循着晚
辈—长辈的固定轨道,是一种典型的后喻文化。
(五)天理与人欲
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直在研究人,但是传统文
化这方面的几千年发展却一直存在着二律背反:关注人的同时
却又忽视人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关注人、研究人。
关于人的行为、礼数的研究颇有成就,但正是这些所谓的关于
伦理纲常的研究,一方面促成了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另一方
面它要求人们违背本性的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却也恰恰泯灭
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一
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关注人,却泯灭人性。与传统文
化受制于管理阶层不一样的网络文化,是由最为普通的网民所
创造并演绎的,而且从社会心理方面分析,网络文化则是由每
一个网络终端的网民宣泄最为人性化的情绪的综合体。网络
文化有冰冷冷的一面,但是网络文化是在用冰冷冷的外在形式
传递着最为温情的人性关怀。网络中每一句赞扬和责骂都是
人性最为真实的体现,不带有一点儿虚假的外衣。更为主要的
是,网络文化更加注重为人的服务,网络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
是为了人的方便而设计和考虑的。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表面关注人,但实

质上却泯灭人性的
发展;网络文化是在用调侃、冷冰冰的形式,传递着真正的人性
关怀。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本质区别,除了上述的几种以外,
还存在着有限与无限、伦理与技术、封闭与开放、纵向与横向、
本质与现象等一系列对立面,但上述几种已经足以说明传统文
化与网络文化的格格不入,已经能够说明生活其中人们思想深
处的困惑。
二、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立冲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提高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解决,人们的
思想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而目前最具
有实效性的途径就是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民族文化是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宝贵财富,起到民族传
承作用。失去了民族文化,民族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内在根
据,而且使得文化霸权主义有了可乘之机,何况今天的国际行
为主体仍是民族国家。因此,在现阶段(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上,在全球文化、全球文明塑造的过程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
延续。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已经既成事实,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势
在必行(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意识形态具有
滞后性等特点,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刚刚起步,但全球文化交错、
融合的趋势已经初见端倪。为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全球一
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在巩固、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面对日新月
异的赛博技术、网络技术,文化的创新、整合不应该停留在文化
的自由发展层面;为防止文化间的冲突碰撞,更应该注重操作
层面的研究,即加强对各种文化的积极引导———挖掘、张扬各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的共性文化(文化是人性在实践中的提
升和总结,不同的文化只是人性在不同层面结合各种不同成长
介质的外在表现。肤色、种族可以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亦即
不同的文化是相通的、有共性的)。在全球一体的共性文化下
张扬民族文化,避免单线进化,塑造一种多级制衡、多元并存、
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文化态势,以期实现理想社会中的全球
大同文化。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杨州大学学报,1999,
(6).
[2]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3] 邵汉明.中国文化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6]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责任编辑:徐世杰〕
126收稿日期:2005-03-07
作者简介:郑文宝(197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

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
(总第124期)
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No.3,2005
General.No.124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别探略
郑 文 宝
(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 要: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新的文化范式确定和社会秩序的规范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与网络
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现实与虚拟、烦琐与简便、前喻与后喻、天理与人欲等一系列的区别。正确地认识这
一区别,有利于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悖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5)03-0125-02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论述有很多种。因为要与网络
文化作比较研究,这里采用顾冠华的论述(虽然他的论述有将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混为一谈之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
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
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
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而网络文化则是指以计
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
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
化。
早在工业化浪头正劲的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就已经
被打碎。就在新的现代性文化还未建立起来的时候,更为新型
的网络文化又扑面而来。二元对立的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
中国相行相悖。这些文化领域内的冲突碰撞反映到现实生活
中就是,人们心理上的失范、行为上的混乱。这样,研究传统文
化与网络文化的对立冲突就有了现实意义———为制定新时期
合理的文化范式,进一步规范社会秩序奠定理论基础。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别的差异
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在现象,可以归纳出传统文化与网
络文化对立冲突的一些本质特点。
(一)共性与个性
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将“天
人合一”作为理想目标,强调和谐、统一。《中庸》说:“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更是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因为小农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给自
足,保证这种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
定。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整体价值,将群体价值、集体
利益置于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之上,强调先有“国”,后有“家”,
最后才到“个人”,视个人为群体的依附,忽视或者轻视个人的
价值和实践作用,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因此,中国传统文
化否定和拒绝作为个体个性的张扬,认同的是不

同个体之间的
共性,即整体性、民族性,是一种共性文化。
虽然网络文化的创造是网络群体的贡献,但是网络文化却
是一种个性文化。网络技术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
地位、种族地位等差别,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民主的
平台,为个人个性的发挥和满足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传播
手段有别于现实空间的传播手段,网络空间的传播手段趋向于
更易于张扬个性的符号、图像等数字手段,网络技术使得传统
的单向传媒变成了个人的双向交流,e-mail、bbs等的具个性魅
力的网络传播方式使每个人既可以置身于信息收发的起点,又
可以置身于信息收发的终点上,使媒体真正的成为“个人化媒
体”。网络技术为个人价值理性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
能。传统文化那种只强调个人工具性群体价值性的理念在网
络世界中不再有存在空间。
(二)现实与虚拟
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因此它所
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中的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升华和提
高;而网络文化的诞生则是源于信息技术,反映的是赛博空间
中的一些虚拟的现实。
现实与虚拟无论在传统世界中还是在网络世界中都是相
对存在着的,在传统的世界中现实与虚拟虽然是泾渭分明的:
现实具有客观实在性,虚拟则具有非客观性,但是二者之间却
有一个内在的主线相连。即便是精神性的虚拟,也是在现实的
基础上的对某些事物的升华,具备某些现实性的色彩,并没有
完全的脱离现实;而在网络世界中,现实与虚拟却没有明确的
界限,即便是现实也是基于时空缺陷、由数字化编织而成的虚
125拟现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现实。传统文化立足于现
实世界,反映三维的物理空间,揭示“世界1”和“世界2”的奥秘,
具有了现实性的色彩;而网络文化则是立足于崩溃塌陷的时空
(地域时空转为流的时空),反映虚拟的网络世界,揭示“世界3”
的内容,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三)烦琐与简便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辨色彩较浓,所以传统文化相对于网
络文化等他质文化比较而言略显空洞,形式大于内容。思辨性
思维考虑问题全面,而且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也往往过于
对一些枝梢末节问题的探究,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是没
有“实际用处”的繁文缛节,过于烦琐。而网络文化则注重文化
的实际用处。换言之,网络文化是在“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中
诞生的,缺少那种类似伦理教化性质“空洞”内容的存在空间。
人们追求的是“本我”状态,从而使网络文化变得直接化、简便
化。人们的交流不再附加一些附属性的内容而直奔主题,甚至
一些正统的表达方式被改

变为简洁调侃式的表达方式:东西
———东东;再见———88;支持———顶,等等。网络文化追求的是
实效性。为了直达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手段、途径能省则省,能
简则简。
面对这些“不伦不类”的网络文化,在传统社会中成长起来
的主导现代社会的人群既欣赏它的简洁方便,又困惑于它与灵
魂深处的潜在条条框框的格格不入,引发了思想和伦理等方面
的阵痛。
(四)前喻与后喻
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将整个人类的文化
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
文化是后代人必须向前代人学习;并喻文化是两代人必须相互
学习;而后喻文化是老一代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在人类的文
化发展史上,农耕社会属前喻文化社会,工业社会开始出现并
喻文化,而信息社会则是一个后喻文化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形成于农耕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它立足于现实
回顾过去,它的开创、传道、解惑均按着长辈—晚辈的秩序进
行,属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诞生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网络
文化的内容、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等等均是由年轻人开创,并
由更为年轻的一代人推动前进,年长者处于被迫接受的被动地
位,它立足于现实却展望未来,网络文化的前进轨迹遵循着晚
辈—长辈的固定轨道,是一种典型的后喻文化。
(五)天理与人欲
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直在研究人,但是传统文
化这方面的几千年发展却一直存在着二律背反:关注人的同时
却又忽视人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关注人、研究人。
关于人的行为、礼数的研究颇有成就,但正是这些所谓的关于
伦理纲常的研究,一方面促成了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另一方
面它要求人们违背本性的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却也恰恰泯灭
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一
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关注人,却泯灭人性。与传统文
化受制于管理阶层不一样的网络文化,是由最为普通的网民所
创造并演绎的,而且从社会心理方面分析,网络文化则是由每
一个网络终端的网民宣泄最为人性化的情绪的综合体。网络
文化有冰冷冷的一面,但是网络文化是在用冰冷冷的外在形式
传递着最为温情的人性关怀。网络中每一句赞扬和责骂都是
人性最为真实的体现,不带有一点儿虚假的外衣。更为主要的
是,网络文化更加注重为人的服务,网络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
是为了人的方便而设计和考虑的。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表面关注人,但实质上却泯灭人性的
发展;网络文化是在用调侃、冷冰冰的形式,传递着真正的人性
关怀。
传统文化与网

络文化的本质区别,除了上述的几种以外,
还存在着有限与无限、伦理与技术、封闭与开放、纵向与横向、
本质与现象等一系列对立面,但上述几种已经足以说明传统文
化与网络文化的格格不入,已经能够说明生活其中人们思想深
处的困惑。
二、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立冲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提高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解决,人们的
思想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而目前最具
有实效性的途径就是张扬具有民族个性的共性文化。
民族文化是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宝贵财富,起到民族传
承作用。失去了民族文化,民族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内在根
据,而且使得文化霸权主义有了可乘之机,何况今天的国际行
为主体仍是民族国家。因此,在现阶段(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上,在全球文化、全球文明塑造的过程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
延续。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已经既成事实,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势
在必行(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意识形态具有
滞后性等特点,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刚刚起步,但全球文化交错、
融合的趋势已经初见端倪。为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全球一
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在巩固、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面对日新月
异的赛博技术、网络技术,文化的创新、整合不应该停留在文化
的自由发展层面;为防止文化间的冲突碰撞,更应该注重操作
层面的研究,即加强对各种文化的积极引导———挖掘、张扬各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的共性文化(文化是人性在实践中的提
升和总结,不同的文化只是人性在不同层面结合各种不同成长
介质的外在表现。肤色、种族可以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亦即
不同的文化是相通的、有共性的)。在全球一体的共性文化下
张扬民族文化,避免单线进化,塑造一种多级制衡、多元并存、
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文化态势,以期实现理想社会中的全球
大同文化。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杨州大学学报,1999,
(6).
[2]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3] 邵汉明.中国文化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6]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责任编辑:徐世杰〕
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