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相师,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师说心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伴相师,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广泛;新式课堂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结构进行重大变革,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相互讨论探究,即“同伴相师”。

这种同伴教学法,如果教学设计科学、课堂组织得力,一定会改善教学关系,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很多人推崇欧美教育,也以为这种同伴相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或经验,是来自欧美,其实不然。

同伴相师,一般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经历相似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信息的传达者和接受者经历相似并且关心的事情相同,面临共同的问题,接收者更容易接受信息,从而导致相关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改变。

从这一本质特征来开,这种互助式的“同伴相师”教学法,在中国古老的教育实践中,就存在了,而贡献这一教育智慧的,就是孔子。

2014年12月16日下午,“同伴教学法”“翻转课堂”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Eric Mazur(埃里克.马祖尔)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时,非常幽默地告诉记者,“同伴教学法”不是他发明的,是他的老师创造的,而他的老师是孔
子;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引导他深刻反思了传统教学,构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新生态。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句出自《论语.述而》一篇。

这句话里“三人”是虚指,多人的意思,未必就是三个人。

“行”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为现代汉语中的“步行”、“赶路”,而是“在一起”、“在一起做事或学习”。

“必有我师”强调的就是一定要相互学习。

因为同学之间无论知识储备还是个人阅历,都有很大区别;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也会大相径庭;对于同一事物的关注点,也往往不尽相同;即使别人身上的短处,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借鉴。

所以相互为师,取长补短,就很有必要、很有价值。

孔子是世界名人,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

人们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进行研究和挖掘。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总结出了“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教育思想。

但是,我们后人对孔子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完全忽视了,或者没有去发现、提炼和推广,那就是建立在“探究”活动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同伴相师”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学方式跟现在的班级同步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教学等模式完全不同。

他采用的几乎全是“异质同组”的“学问式”(学与问)、“问答式”教学方法,类似于现在提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法。

“生生互动”就是孔子极力提倡的同
学间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

其实孔子真正深刻而全面阐述“同伴互师”教学思想的,是《论语》的“学而”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很多语文专家和教师在解释孔子的这段话时,以为这三个问句的含义是彼此独立、毫无联系的。

有的专家因为解不透这三句话的联系,就判断这三句话之间,有漏掉的文字。

人们对这段文字普遍的解释是: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如此释义,这三句问确实是南辕北辙、互不相干,甚至可以说孔子在“胡言乱语”。

但依我个人之见,孔子的这三句话都在讲“学习”,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态度和境界。

科学地、合乎情理地理解这三句话的关键,在于对几个关键词的解释。

一是“习”字。

把“习”字的含义解释为“复习”,意义十分狭窄,纯粹按照当下应试教育的思路去理解。

习,不仅有复习的意思,更有演练、实践、操作的意思,跟“习武之人”的“习”意义相近。

古代学生学习的不是现在的“语数外政史地”,而是
“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和技能。

这类科目的学习,必须是“学”与“习”相结合的,而且其乐无穷。

想想吧,如果古人也像现在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学课本,然后还要挤时间去复习,应付课堂提问和考试,有快乐可言吗?显然“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思结合”、“学练结合”、“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这才是学习快乐之处。

二是“朋”字。

把它解释成“志同道合的人”,未免有些牵强,如果解释成“朋友”就更加“望文生义”了。

在这里“朋”字准确解释是“同学”。

《易.兑》中有句“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在古文中,“朋”和“友”常并用,但有所区别。

“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原来是拜师学习的“同学”。

难道有一个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同学一起学习,就值得高兴吗?当然。

大家想一想,2500年前中国的教育是什么状况?文化知识的传播,几乎依靠单一的媒介——口口相传。

那时代的书本叫“竹简”,没法大批量生产,是极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和王侯贵族可以阅读的。

这时候,一位同学从远方而来,带来了不同的知识经验、异域风情、特长技能,同伴分享,“不亦乐乎”?
同学从异域而来,引起了同伴的极大兴趣,纷纷问这问那,问些婚丧嫁娶、耕种渔猎之事,同学可以回答;但如果问伦理或庙堂之事,同学可能回答不上来。

这时候,孔子老师就教导同学们了:“同学回答不上来,你们也要生气的,这体现出你们的君
子的风范啊。


这样以来,我们就明白“人不知而不愠,不宜君子乎”的含义了。

“知”,讲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了解,而是对同学提出疑问的解答。

《论语.学而》中的这三句话,为我们描绘出多么生动美好的“同伴互师”的教学情境啊!由此,我们也总结出孔子所提倡的“学习”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第二个层次,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第三个层次,带有情感和道德体验的互助合作学习。

《学记》中有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对孔子的“同伴相师”、合作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也对“同伴相师”育人价值的高度概括。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论文尤其突出地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倡学校把同伴关系纳入到对学生学业的考察。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

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
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毫无疑问,《学记》里已经把“同伴相师”上升到了“同伴教育”的境地,把“乐群”“取友”当成了培养目标,同伴教育成为学校课程。

尽管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还没有总结出“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但至少发现了“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养成,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由此,我想起了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儿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这首现代儿歌居然和《学记》提倡的“乐群”、“取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上学时,每逢过年假,假前老师要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其中一定有“团结同学、相互帮助”之类的话语,看来那时候还是非常强调同伴关系的。

当下,教育界把“合作学习”,看成是西方教育的智慧,其实是大错特错。

中国当下的教育,迫切需要从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中,寻找营养,寻求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

平度明扬高级中学,正在学校层面构建起适合“同伴相师”的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结构,都在变革之中。

学校以“成长共同体”建设为实践平台,努力打造促进全体学生互助学习、开放式学习、主动学习的教育新生态。

相信,伴随着同伴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活动的深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环境,将变得和谐、亲切和畅快。

学生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自身潜力逐步显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起来,学校将能够构建起令人流连忘返、温馨美妙的学习成长的精神园林。

期待更多的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家长及社会朋友,共同推动同伴教育,提倡同伴互师,为当下纷繁复杂的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土壤。

孙仁强撰文
2020年12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