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工程观摩汇报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工程观摩汇报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工程观摩汇报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工程

创建观摩工程准备工作汇报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建筑简况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以大学生公共实训为主,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综合设施,并辅助一定的办公功能,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12782 m2,其中1幢22层的办公主楼及5层的裙房56417㎡(含地下车库),3幢5层的实训楼分别为16783㎡、14628㎡、14675㎡,以及1幢9层的大学生实践园区9037㎡,以及开放式广场组成。其中主楼、裙房、实训3、大学生实践园为地下一层。

二、结构简况

1)本项目主体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第一组,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Ⅳ类场地,建筑物安全等级和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主楼为一类高层,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为丙类。

2)主楼、裙房、实训楼-1、2均属于超长结构,均设置后浇带。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裙房、实训楼-1、2属于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目前施工进度情况介绍

1)主楼一结构完成至十层。

2)裙房一结构完成至二层。

3)实训楼-3一结构完成至三层。

4)裙房一层、实训楼-3一层清理基本完成。

5)主楼二结构砌墙弹线已完成,样板砌筑已展开。

第二节

工程目标

1)合同履约率100%;

2)工程质量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并达到竣工验收备案标准;

3)主楼达到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和上海市“白玉兰”奖;

4)达到市文明工地;

5)节约型工地达标;

6)创建市级综合观摩工程。

第三节

观摩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工地

——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以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得到充分发挥为主题,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在为企业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贯彻落实我们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综合执法》方面的要求,进行责任分解,落实管理控制点等。工程创优与环境保护相同步、推进科技创优与治理质量通病相同步、创优与控制工程风险和危险源同步。

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项目部创建和谐工地措施:

1)创建节约节能型工地

2)确保文明施工,坚持不扰民,与街道签定文明施工协议。

3)设立民工权益告示牌,对民工进行各项施工及安全教育。

4)工地“五有”设施齐全,做好民工的后勤生活保障。

第四节

观摩区域及内容

一、观摩区域

裙房(一层、二层)→主楼(一层、二层)→实训楼-3(一层、二层)

二、观摩内容

1.现场实物

1)一结构实物质量

2)二结构墙体砌筑质量

3)现场安全文明标化设施

4)工具式施工器具

2.展示板宣传材料

1)企业宣传材料

2)工程简介

3)综合管理

4)工程质量特色

5)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

6)节约节能

7)民工维权

第五节

工程特色

一、综合管理特色

1.管理网络

项目部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网络

(见附件一:上海市创业者公共实训

基地网络图),相关部门集中办公,

并定时召开项目部例会:

(1)质量分析会:每两周一次,由质量

员及项目工程师主持,总结两周来碰

到的质量问题,并研究予以解决。

(2)安全综合例会:每周一次,由安全员主持,对每周的危险源总结和交底,对

现场的安全问题查漏补缺。

(3)工地生产协调会议:每周一次,合理安排现场施工。

(4)成本分析会议:每月一次,对每月施工成本总结,预算年度总成本及讨论

节约对策。

(5)节约节能评估分析会:每季度一次。

项目部例会

2. 管理制度责任制

签约工程创优质量管理责任书

3. 四层次管理特色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了“创名牌、树形象、占市场”的战略方针,以项目管理为突破口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以项目体为履约主体和管理实体的地位,在加强项目体总承包管理的同时,大胆提出第四层次的管理创新。各分公司通过第四层次质量管理在试点项目中的动员、策划、开展,总结工作,为工程项目全面铺开第四层次管理奠定了基本模式。1) 组织项目联合管理班子 (使项目体质量条线的专职质量员 和分包质量员成为一体化管理, 共同办公、学习、检查、执法);

2) 明确第四层次管理台帐;

分公司对项目体第四层次管理的培训、辅导、检查.总结、持续改进工作是完善第四层次管理的关键。

3)根据上海市建设工程综合执法检查表内容对施工质量、施工材料、施工安全和民工维权进行职能分解,将职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落实到第四层次分包。

1照片:办公室拍摄三位质量员办公的全景,

带有一侧墙上项目体质量四层次管理网络和年度对四层次培训计划。

2照片:墙上贴好横幅“创优质量管理责任书签约”仪式下面总包与分包单位签约

3照片:在分包办公台上文件架反映四本管理资料盒侧面名称及墙上分包质量员岗位责任制。

活动方案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活动方案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一:嵊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嵊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基本概况 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于 9月由原嵊州市成人中专、嵊州市工艺美校、嵊州市上东中学合并而成,现坐落市区城西,是嵊州市政府投资1个多亿建成的公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为147.6亩,总建筑面积60327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155名,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教师占95%,中高级教师占65%,双师型教师占98%,高技能教师95%。 学校立足嵊州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开设专业,当前形成了高职大专班、高级工班、初中级技工班多种办学层次和服装领带针织、电子电工、机械模具、汽车维修、工艺美术、幼儿教育、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群的办学格局,为当地行业、企业输送了大批熟练技工和高技能人才。学校注重专业的开发与改造,现拥有两个省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与木雕;一个省级实训基地:服装实训基地;一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三年来,共投入近800万元新建服装电车室、电脑横机室、汽修实训室、机械模具钳工室、全自动电脑控制木

雕室、液晶计算机房(360台电脑)、电子电工实验室、形体房、制药化工室等一流标准实验实训工场60多个。 学校坚持“厚德尚能”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和谐谋发展,积极争创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集体、绍兴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自考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平安校园、嵊州市先进集体、嵊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家长满意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创强争优先进集体。 二、嵊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安排 嵊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位于学校操场南边,占地47.6亩,建筑面积为24211㎡,其中1号楼为服装、领带、针织服装实训楼(附图说明),2号楼为机电、汽修、模具实训楼(附图说明),3号楼一楼为嵊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 1 局劳动力市场大厅;二楼为社会培训、技能鉴定部;三楼为计算机及网络实训室、社会培训室;四、五楼为领带服装生产线,形成生产、培训、鉴定、推荐就业一条龙。专业设备在现有860万元基础上,计划三年内再增实训设备1200万元,今年已争取了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争取企业赞助300万元,分三

职校与产业园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参考范本)0820

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公共实训基地 建设合作协议 甲方: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安顺市西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联合办学、培养人才、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共同协商,就联合举办实训基地相关事项达成协议如下: 一、基地建设背景 产业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主阵地,是推动工业提速转型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同步小康建设的重要支撑。自全省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呈现出成长速度加快、基础条件改善、集聚效应增强、带动能力提高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贵州省提出教育“9+3”计划,全省致力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力打造产业园区发展平台。但是,随着产业园区深化发展,我省现有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产业

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行业初、中、高端各类人才已经迫在眉睫,值此契机,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出“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基地建设宗旨 按照“依托园区、校企建管、财政奖补、互惠互利、全面开放”的原则。采用“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丰富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先进技术,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推动我省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三、基地建设方式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实训基地为入园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进行短期岗前培训,根据需求和教学条件择时举办,适当减免培训费用。 2.通过实训基地对园区内现有企业员工进行在岗培训,提高技能和工作水平,适当减免培训费用。 四、培训对象 1.面向中高职在校学生。 2.园区企业在职、在岗员工;已聘但还未上岗员工。 五、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适应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研究范围 (2)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 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1.5研究结论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 2.1项目建设背景 (9)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6) 3.1建设地址 (16) 3.2建设条件 (16) 3.3交通条件 (19) 3.4社会条件 (19) 3.5经济条件 (20)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23) 4.1建设依据和原则 (23) 4.2建设规模 (24) 4.3总图布局 (25) 4.4建筑设计 (26) 4.5结构设计 (32) 第五章公用工程 (35) 5.1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35) 5.2暖通设计 (41) 5.3供电通信设计 (44) 第六章环境保护 (50)

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50) 6.2环境影响分析 (50) 6.3环境保护措施 (52) 6.4环境影响评价 (54) 第七章安全卫生 (55) 7.1设计依据 (55) 7.2防范措施 (55) 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 (57) 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57) 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58) 8.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9)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 (63) 9.1项目组织管理 (63) 9.2项目实施进度 (64)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6) 10.1投资估算 (66) 10.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7)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 (70) 11.1概述 (70) 11.2招标组织形式 (70) 11.3招标方式 (70) 11.4本项目采取招标方式 (71) 11.5招投标程序 (71)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74)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76) 13.1结论 (76) 13.2建议 (76)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欢迎阅读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实习实训基地(室)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为进一步做好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现有实习实训基地(室)条件的基础上, 6个 出了 宏兴实业有限公司、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唐山达意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大重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出了200多个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习需要。学

院制定了有关实习实训的14项规章制度,加强实习实训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了实习实训工作顺利进行。 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按照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校内的实习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实际教学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专业性质决定了个别专业如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较少,利用率较低。 1. 2.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 3.仿真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创造相应专业岗位的真实情境,保证学生能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4.自主研发原则 鼓励教师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5. 开放原则 充分考虑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 万元兴建 。在 校企合作、共同经营和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还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种植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申请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种植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申 请报告

编号:FS-DY-64068 学校种植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申请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和申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省教育厅有关指示,安达市老虎岗一中组织有关人员针对学校的办学能力、教学水平,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评估,通过对照检查和评估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符合《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中有关条件要求,决定申请计算机及种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一、基本情况 老虎岗镇综合中学位于安达市区东45公里处。建校于1968年8月,由老虎岗农业中学改办而成的普通农村中学,位于老虎岗镇政府东100米处。现在是农村典型初中和农村综合中学。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40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418人,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

师38人,其中女教师18人。 学校现有微机设备台套,录摄像设备台,播放设备套。 我校加强了学农基地建设,现有校田地350余亩,校办农场曾被评为省、地级甲级校办农场,不仅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场所,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职普结合,是我校办学的主要特色。XX年11月开始,我校走与社会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天和微机英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联合办学,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微机培训,同时培训了社会上大批待业青年,并安置合格人才就业,解决了当地青年就业难的问题。 针对我校实际,我校还利用当地资源开设了美发专业、养殖业、电焊等专业。XX年9月,职高分校的挂牌标志着我校的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年招生27 人,就业去向为大庆、哈尔滨等地。当年为大连船舶技术学校输送5名学员,为大连房地产学校输送2名影视动漫学员。我校加强了学农基地建设,现有校田地350余亩,校办农场曾被评为省、地级甲级校办农场,不仅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场所,也为教育教

《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公共实训中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公共实训中心(基地) 建设的指导意见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现就大力推进各市公共实训中心(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提高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学生和企业职工技能为目标,整合政府、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建设技能实训中心(基地),为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技能实训保障。 (二)总体目标 加快推进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配套、满足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实训需求、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公共实训中心(基地)建设。力争到2016年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1—2个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打造一批县域公共实训中心和专门化、开放性、有特色的专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二、公共实训中心(基地)的布局和功能定位 (一)整体布局 每个设区市按照“1(2)+N”模式规划本地区的公共实训中心(基地)建设。“1(2)”是指重点建设1—2个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N”是指在所辖县(市、区)依托既有实训资源建设一批县域公共实训中心,在行业、龙头企业、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一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的专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二)功能定位 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以促进本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为宗旨,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与当地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与院校紧密结合,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服务对象应包括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培训机构;功能定位上应兼顾实习实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技能大赛、技术检测、职业技能开发、实训项目研发、工程训练、实训标准制订等方面;实训项目设计上应按照工作情景的要求,坚持仿真性、先进性、适用性、开放性、职业性和产学研结合性原则。力争将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成为本地区综合、开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吉辽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请系部 申报日期年月日

实训室(基地)建设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系部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项目类型1、基础平台实训室 2、专业核心平实训室 申 请 理 由 主 要 建 设 内 容

总体建设目标 阶段性目标实施阶段目标内容时间(年月)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项目 组织 实施 条件 项目总 预算 万元项目预算周期年 资金来源 学院预算 资金 分年度拨款数 20 年万元 20 年万元 20 年万元 系部重点项目 资金分年度安排数 20 年万元 20 年万元 20 年万元

申请系部意见: (申请系部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实训室(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编写提纲) 一、实训室(基地)基本现状 1.实训室(基地)仪器状况; 2.实训室(基地)用房状况; 3.实训室(基地)人员状况; 4.实训室(基地)教学状况; 5.开展科研、社会服务状况; 6.存在的问题。 相关内容可参照表l填写。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项目受益范围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实训教学

提出的要求;教学改革对实训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的要求等。 2.可行性: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同类实训室(基地)对比分析;项目的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合理性分析;项目预期效益及效益持久性的分析。 三、实施方案 1.实训项目设置方案 根据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要求,结合领域的状况,提出实训项目设置方案。格式参照表2。 2.实训设备购置初步计划 对应教学实训项目所需设备和目前设备的现状,提出实训设备购置计划。 格式参照表3。 四、实施条件 1.人员条件;项目负责人的学术水平及管理能力;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姓名、性别、职务、职称、专业、对项目的熟悉情况。 2.配套经费:配套资金的来源及其落实情况(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及资料)。 3.用房条件:是否有足够的实训用房。 4.其它相关条件。 五、进度与计划安排 项目硬件建设和软件(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学大纲、实训

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2017年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更新完善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等专业实训设施。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条件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成立于1986年,隶属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专业示范学校,是山西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学校占地111.81亩,开设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建筑装饰、园林技术等10个专业。实训基地是学校教学的保障和支撑,学校拥有3000平米综合实训车间,设备总值1437.72万元。学校在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先后建设有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安装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有工程造价、园林技术、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工程测量4个省级实训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3个山西省省级实训基地,实训实习工位数有2860个,建设完善了35个“教、学、做、评”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本保证了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实训教学项目。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四、实训基地建设预期效益 适度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个数与面积,满足学生学习实习需求,以“共建双赢”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我校的人才、文化、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势,建立适合我校专业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我校学生深入社会、顶岗实习等需求。基地建成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效益:第一、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第二、提升学校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应用能力。 五、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 学校将调配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小组,并在学校领导组统一协调下,全力配合实施小组工作。 2.制度保证 建设项目确定以后,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严格遵照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其指导下,按项目建设的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认真实施,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3. 资金监管 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项目资金的使用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根据项目内容、进度、计划、开支额度以及使用范围等,由使用者提出申请,逐级审批,经项目办公室同意后方可使用,尤其在资金开支额度和用途方面严格按照项目办公室的规定执行,并接受学校有关部门项目办公室的监察审计。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一、功能定位 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面向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平台,满足全市及周边地区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需要;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成为产学结合、技术研发、职业素质训练和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基地将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分期实施”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和运作,立足合肥,服务全省,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 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在校生规模大,要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发挥集群优势,做到集约发展,走中高职衔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之路,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在公共实训基地内采取筑巢引凤方式,利用设备设施优势和优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团队落户,利用教科研和设备设施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加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合肥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针

对开发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教育科研团队开发出培训包(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法等)培训师资,并向职教城内乃至全省的院校发布培训包。院校按照培训包培养的学生由技能鉴定中心鉴定,鉴定合格的学生由技能人才交流与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在相关行业、企业就业。 公共实训基地采取轮训制,全市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公共实训基地内培训、考证。培训费用主要有政府承担。培训的学生只在我市就业。 二、基地构成 合肥市公共实训基地位于合肥市磨店职教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元,由实训项目区、实训工厂区和配套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实训项目区按照“高、新、长、前”的原则建立国内一流的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现代服务业、创业就业教育等八大实训中心,共计50个实训鉴定室;实训工厂区将引入3-4个企业,并依托其设备投入和技术力量建立3-4个实训工厂;配套服务区将建有成果展示厅、学术交流厅、名师工作室、仓库等设施。 三、项目内容 (一)实训项目区 1. 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

石嘴山市职业教育中心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石嘴山市职业教育中心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及负债情况汇报 一、工程概况 石嘴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我市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87.4万平方米,约1300亩,建筑总面积22.03万平方米,投资总概算5.75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心教学区(中心行政教学办公楼、各教学楼、实验楼和宿舍楼)、公共实训基地、后勤附属区域以及运动场所。项目“一次性规划设计,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自2008年8月起陆续开工,建筑面积约9.44万平方米,概算投资2.11亿元,建设内容包括:1栋图书馆教学办公综合楼、4栋公共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动力中心等,;二期工程自2009年9月底陆续开工,建筑面积约3.2万平米,概算投资1.8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共实训基地3栋实训厂房、2栋学生公寓、礼堂兼体育馆、动力中心、浴池、运动场、室外管网、道路、桥涵、水域驳岸、绿化景观等各项配套工程。一、二期工程竣工后可确保西北机械技师学院和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整体迁入。三期工程建筑面积约8.78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部分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厂房、4栋公共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等建筑。项目完成后,宁夏第一工业学校可整体迁入。建成后的石嘴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兼有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社会培训等多项功能,在校生近期规模可达到8000人,可同时供2000个学生实训、300个社会人员培训实习;远期将达到在校生12000人的规模。 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一期工程自2008年8月陆续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进展基本顺利,

开工建设的4栋教学楼(北1、北2、南1、南2)、2栋宿舍楼(3号、4号)、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教学办公综合楼目前已全部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装修工程后期阶段,部分主体开始办理交工手续。二期工程的2栋宿舍楼(2号、5号)、学生浴室、锅炉房及3栋实训车间中两栋宿舍楼和学生浴室均已完成工程量的70%,车间、锅炉房已完成工程量的50%。运动场、校区道路、大门围墙、1-4号桥梁工程、采暖管网、给排水管网、校园绿化以及综合布线、天然气工程等各项配套工程也在紧张施工当中。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其中,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05亿元(土建完成投资1.77亿元,前期相关费用2821.75万元);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332万元(土建及配套工程完成投资6807万元,前期相关费用525万元)。2010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 三、建设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项目到位资金累计为:23941.4万元,包括政策性银行贷款资金15000万元、专项资金125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6671.4万元(包括3000万元地方债资金)、实训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020万元。具体资金情况如下: 1、贷款资金到位情况: 1)、2009年4月,市政府以石嘴山市三中为平台,由星瀚产业集团公司担保,向中国建设银行石嘴山支行借款3000万元,期限为三年(石人常发【2009】7号、石财函发【2009】19号)。截至2010年12月,此笔资金已全部用于项目建设。 2)、2009年3月,依据【市人民政府关于隆湖职业教育中心及公共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017年)

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XXXX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 2017年4月22日

目录 序言 (1) 一、学校建设基础 (2) (一)学校基本信息 (2) (二)学校简介 (2) (三)学校实训设施设备基础 (3) 二、工艺美术大类专业建设基础 (3)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 (4)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4)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5) (三)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5) (四)实训基地(室)现有基础 (7)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与制作专业 (10)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0)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1) (三)实训基地现有基础 (12)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15)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5)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5)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5) (一)总体思路: (15) (二)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6) 四、建设原则 (17)

五、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具体目标 (18) 六、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1)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21)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21) (二)建设项目 (27)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30) (四)实训基地建设意向图 (44)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专业 (4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48) (二)建设项目 (51)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52) (四)实训基地建设示意图 (57)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5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58) (二)建设项目 (63)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64) 工艺美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统计总表 (71) 七、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72) 八、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73) 附表 (75)

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style= align=>关于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style= align=>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调整**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精神,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各类有用之才,济钢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推进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714735406.html,/) 一、 企业基本情况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是**钢铁集团下属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职工3.4万人,资产总额500亿元的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拥有从原料、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具有独立面向市场的产、供、销系统,主要从事钢铁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中厚板生产基地。济钢还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情况 委培宽专业毕业生继续教育前轮岗实习 济钢与东北大学、**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签订了宽专业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所谓宽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指在不减少学校原教学计划安排的前提下,根据企业需要**毕业生在校时间,调整并适当增加学习课程,培养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在济钢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如果能让毕业生在**学习之前能够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将来需要那些知识,回到学校以后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利于毕业生的培养,促进毕业生与企业的融合,实现企业与毕业生的共同发展。 签约专科毕业生顶岗实习 我公司自2006年开始,先后从**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招聘部分冶金、轧钢专业专科毕业生,作为公司“1+1”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毕业生在进厂以后,公司为其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1+1>2的效应。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我们通过与学校联系,在不影响学校正常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由学校安排我公司签约学生提前到公司报到实习,实习期一般为3个月,通过3个月的实习,大部分学生对公司的生产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今后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能够解决一般突发问题,为今后正式进厂工作打下了

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协议书

附件2 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协议书 甲方: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中心 乙方: 为确保实训基地公共实训资源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保证实训质量,经双方协商,制订本协议。 一、公共实训资源使用范围 在协议有效期内,甲方同意乙方使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室开展相关工种实训。 二、协议有效期 本协议书有效期限从年月日至年月 日。 三、在实训基地实训期间,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对乙方在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乙方应给予积极配合。 2、甲方有权对乙方在实训基地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乙方有义务接受和配合甲方开展的考核评估工作。 3、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参加甲方组织的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 4、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实训基地内的实训设备与场地,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 5、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和实训设备维护管理单位的相关规定。出现教学事故或违反甲方管理规定等情况时,甲方有权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乙方有义务维护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等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好,如出现乙方有关人员造成的人为损坏或破坏等情况,乙方应负相应的管理责任。 7、乙方应对使用实训设备的安全和完好负全责;如出现实训设备非自然损坏或丢失时,乙方需照价赔偿或恢复到原设备使用性能。

8、乙方应对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员的人身安全和个人财产安全负全责。 9、乙方在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活动原则上应自带经甲方认证(或认可)的师资以及按甲方规定自带的实训耗材。 10、乙方在实训基地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原则上应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申报。 11、乙方应及时认真填写实训室使用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等相关教学管理记录。 12、乙方负责所使用实训室培训结束后的设备恢复整理和卫生清洁工作。 四、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乙方在协议期内不能遵守甲方的相关规定,甲方可视其情节或考核评估情况予以解约,终止本协议。 2、乙方在协议期内因特殊原因提出解约的,需向甲方提出申请,经甲方同意后方可解约。 3、在协议期间如发生双方无法预见、无法防范致使本协议无法正常履行的事由,需要变更或解除协议,甲乙双方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甲方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4、协议有效期到期时,本协议自动终止。 五、附则 (一)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按约定日期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本协议未尽事项,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甲方代表: 二○年月日 乙方:(盖章) 乙方代表: 二○年月日

校内外实训基地工作总结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实践教学情况的总结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作为机电系主干专业部,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占42.86 %, “双师”达到100 %。初步形成了一支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机床切削加工专业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题,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不断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保住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一)技能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为了适应中技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缓解当前工厂一线操作人员不足,中技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不足,按照连云港市技工学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建设及发展规划,为集中和整合教学资源,2008年,将钳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电子实验室、车工实训车间、数控实训车间进行整合,组建了技能实训基地。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需要又建成了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一体化教室。承担了学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的学生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规范了实训基地管理,扩大了实训教学中心的辐射作用。目前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拥 有实践和教学设备362.02万元,使得本专业的在校学生的生均设备比达到了26 92元,学校在未来三年内计划再投入约95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购置教学模型及教

最新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精品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 当前,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扶持政策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呈现大发展局面。不可否认,公共实训基地在技能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目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与分析,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使公共实训基地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从2000年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并正式对外服务开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地,陆续建立了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由政府集中投资,面向社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免费开放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实训基地。 (一)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 目前,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市均建有公共实训基地,设备投资规模大多在5 000万元以上;中西部地区省市也在规划建立不同规模等级的公共实训基地,投资规模3亿多元的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于2015年正式启动,广西在南宁和柳州、宁夏在银川规划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也正式开始建设。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建设模式 目前,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主导、单独出资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实训和技能鉴定等。如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等,由当地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导建设。独立建设的实训基地虽然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但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二是依托院校,由政府与院校共同出资(或政府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作者:————————————————————————————————日期: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一、功能定位 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面向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平台,满足全市及周边地区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需要;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成为产学结合、技术研发、职业素质训练和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基地将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分期实施”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和运作,立足合肥,服务全省,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 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在校生规模大,要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发挥集群优势,做到集约发展,走中高职衔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之路,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在公共实训基地内采取筑巢引凤方式,利用设备设施优势和优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团队落户,利用教科研和设备设施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加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合肥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针

对开发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教育科研团队开发出培训包(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法等)培训师资,并向职教城内乃至全省的院校发布培训包。院校按照培训包培养的学生由技能鉴定中心鉴定,鉴定合格的学生由技能人才交流与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在相关行业、企业就业。 公共实训基地采取轮训制,全市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公共实训基地内培训、考证。培训费用主要有政府承担。培训的学生只在我市就业。 二、基地构成 合肥市公共实训基地位于合肥市磨店职教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元,由实训项目区、实训工厂区和配套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实训项目区按照“高、新、长、前”的原则建立国内一流的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现代服务业、创业就业教育等八大实训中心,共计50个实训鉴定室;实训工厂区将引入3-4个企业,并依托其设备投入和技术力量建立3-4个实训工厂;配套服务区将建有成果展示厅、学术交流厅、名师工作室、仓库等设施。 三、项目内容 (一)实训项目区 1. 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项目概况 (1) 项目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研究范围 (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研究结论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 项目建设背景 (9)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6) 建设地址 (16) 建设条件 (16) 交通条件 (19) 社会条件 (19) 经济条件 (20)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23) 建设依据和原则 (23) 建设规模 (24) 总图布局 (25) 建筑设计 (26) 结构设计 (32) 第五章公用工程 (35)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35) 暖通设计 (41) 供电通信设计 (44) 第六章环境保护 (50)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50) 环境影响分析 (50) 环境保护措施 (52) 环境影响评价 (54) 第七章安全卫生 (55) 设计依据 (55) 防范措施 (55) 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 (57)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57)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58)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9)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 (63) 项目组织管理 (63) 项目实施进度 (64)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6) 投资估算 (6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7)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 (70) 概述 (70) 招标组织形式 (70) 招标方式 (70) 本项目采取招标方式 (71) 招投标程序 (71)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74)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76) 结论 (76) 建议 (76) 附表:

附表1 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附表2 实训设备购置明细表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篇一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了落实实训基地建设任务,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结合国家示范学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含生产性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建筑面积近1500㎡、拥有12个实训室集实训、培训、考级、生产(部分能力)于一体的机械类综合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基地的硬件软件建设跃升到一个新高度,被评为“市级品牌实训基地”,成为天津市中职学校基地建设的样板。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专业招 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300多名学生,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92.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些情况表明,专业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完成情况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的基础上,加大新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将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天津市中职同类专业设施设备先进,特色鲜明,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并起到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2、具体目标: 2012年完成1个多媒体教室建设。购置数控铣床2台,埋弧自动焊机2台,钨极氩弧焊机2台,建立机加工产品检测室。 2013年完成钳工实训室的更新改造工作,完成焊工实训室设备更新工作。建成数字化PLM体验中心,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4年完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3、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 利用国家直接投资,区级财政资金,行业、企业投入,共计。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完成情况 1、我校原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一) 位置:实训楼一楼,占地36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36车床22台,300mm砂轮机16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磨刀、车球、车阶台轴、钻头刃磨、钻孔、车孔、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